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奇怪,“癮君子”如何成了“形象大使”?他說是因為三個女人

文: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章清清 通訊員 易澤龍

他曾經吸毒8年, 弄得妻離子散, 連房子都賣掉, 如今卻是常德市強制戒毒所授予的“戒毒形象大使”。 他是怎麼做到的?近日, 52歲的肖友斌做生意有點“底子”, 幾乎天天在外面應酬, 喝酒唱歌。

肖友斌為人義氣, 出手又大方, 一幫各有所圖的“朋友”也聞風而來。

有一天晚上, 在KTV聚會時, 一位“朋友”從兜裡掏出一個小袋子, 袋裡裝著灰白的粉末。 “朋友”告訴他, 這是白粉。

“當時自己年輕, 對毒品無知, 還充滿好奇, 我就不信會上癮!”懷著好奇和僥倖心理, 肖友斌在“朋友”的慫恿下,

半推半就嘗了第一口。

“感覺並不好!”肖友斌回憶自己第一次吸食時的感受說, 開始幾天總感覺渾身乏力, 還時不時流眼淚和鼻涕, 他當時還想, 不是真染上毒癮了吧?

但是當他再次吸食之後, 他吃驚地發現, 一直疲憊的身體突然充滿了無窮的力量。 一種飲鴆止渴般的欲望, 拉著他慢慢滑向深淵……

隨後的日子裡, 他背著妻子和兩個孩子邊吸毒邊工作, 對毒品漸漸地越來越依賴, 吸毒的次數也越來越多。

有一天, 他在家吸食毒品時被妻子撞個正著, 妻子當即對他說:“如果不戒毒, 就離婚。 ”

肖友斌立即答應。 然而, 沒過一個星期, 他又偷偷吸上了。

幾次三番後, 妻子對他徹底失望, 帶走了小女兒, 留下大女兒和肖友斌住在一起。

為了女兒開始戒毒

“我開始不能工作了, 就天天靠著家裡的一點老底子, 維持著我的毒癮。 女兒多次勸告根本沒有效果。 一開始, 看著女兒哭的樣子很心疼, 下定決心不碰毒品了, 可是, 當毒癮發作的時候, 所有的勸告和暗示都成為了空談。 ”說起這些過往, 肖友斌陷入了深深的悔恨當中。

當家裡的財產被全部揮霍掉的時候, 肖友斌的工作也丟了。 家裡的老電器、椅子等值錢物品都成為了他毒資的來源。

當肖友斌賣掉最後一件大物件——電視機的時候, 原來殷實的家庭徹底成了一個空殼。

在肖友斌老家有個習俗, 只要是孩子考上大學了, 都會辦酒席, 村裡人都會來道賀。 2006 年, 肖友斌的大女兒考上了南京大學, 但他卻還在四處借錢買毒品。

肖友斌說, 沒有錢給女兒辦酒, “這是我人生最大的遺憾”。

為了湊夠大女兒上學的學費, 肖友斌最後把房屋也賣了。 在還掉吸毒欠下的外債後, 他害怕管不住自己, 把剩餘的錢全部交給女兒。

送女兒從南京回來時, 買完車票, 他的兜裡只剩下二十元錢。

女兒心疼他, 要再給他100元, 但肖友斌拒絕了。

他開始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不能因為自己吸毒毀了女兒的一生。 他下定決心要戒毒。

母親成為他隔絕毒品的第一道防線

沒有房子住, 他搬到母親20㎡大小的房子裡。 母親住裡面的一個小單間, 他就睡在外面沙發上,

白天還要把沙發立起來, 當做吃飯的地方。

“每次只要是陌生人在我住的地方晃悠, 我母親就會大聲地罵人, 搞得後來, 好多熟人都不敢到我家裡去。 ”肖友斌說, 母親的罵聲雖然有點蠻橫無理, 但也的確幫他趕走了一些不懷好意的陌生人。

就這樣, 肖友斌堅持戒毒了一年。

2007年, 為了徹底戒掉毒癮, 他自己把自己送進了強制戒毒所, 這也是他第三次進入戒毒所, 他下定決心, 走出這裡的時候就是融入社會, 擁抱家庭的時候。

2008年, 肖友斌從強戒所出來後, 女兒和母親把他接回了家。

他從心底開始堅持戒毒, 不再和朋友瞎混, 認認真真工作, 早出晚歸。 忍受不住的時候, 他就自己吃幾片止痛藥, 咬牙堅持。

半年過後, 肖友斌已經完全忘掉了毒品。 老母親把賣小菜積攢的零錢拿給他做本錢。一些朋友得知後也幫他找工作,助他走出困境。

兩個女兒是他戒毒的精神支柱

說起女兒,肖友斌的眼眶裡忍不住泛起了淚花。因為家裡沒有錢,大女兒在學校裡勤工儉學掙學費。大學四年,大女兒沒給自己買過一件新衣服,但每年父親生日時,都會用獎學金給他買新衣服、新鞋子寄回家,在生日賀卡上還寫下“爸爸要加油!”“爸爸我們相信你!”來鼓勵他。

“2016年是我戒毒的第十個年頭,這年父親節,大女兒特地給我打了1000元錢,小女兒也給了我一個520元的紅包。我問小女兒是什麼意思,她說是‘我愛你’。”肖友斌告訴記者,“現在,我大女兒在上海已經結婚定居,女婿是一個設計師,現在負責他們公司在國外的業務。”

肖友斌拿出手機,翻出了兩個女兒在小的時候和他的合影。這也是他現在最珍貴的照片。“我自從吸毒之後,都沒有辦過一次酒,一直到去年元旦,我大女兒結婚才辦的酒,以前是沒臉辦啊,也怕別人不來參加。這次全村的人都來了,四十幾桌,很熱鬧。女婿也知道我以前吸毒的事情,現在他不介意。”

“我現在過得很好,可以挺起胸膛做人。”肖友斌笑著告訴記者,他已經徹底與毒品決裂,重新娶妻成家,並把老母親接到新房子裡一起生活。

他連續保持11年的戒毒操守重新贏得了家庭的信任、政府的支持和社會的尊重。2017年6月,他榮獲湖南省“百千萬戒毒操守典型”銀獎,被常德市強戒所授予“戒毒形象大使”。

為了兌現“感恩社會、助人自助”的心願,2017年7月,肖友斌在常德市強戒所、武陵區禁毒辦和長庚街道、聚寶社區及湖南百含諮詢公司的支援下和幫助下,自籌資金10萬元申請註冊成立了一家民辦非企業公益組織——武陵區聚寶戒毒康復服務中心。8月,依託戒毒康復服務中心又建立了陽光裝卸服務隊、石材儲運點等戒毒康復人員過渡性就業基地,成立了陽光禁毒志願者服務隊。他還以自己的名字設立了“戒毒工作室”。

作者: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章清清

小編:喜之郎

老母親把賣小菜積攢的零錢拿給他做本錢。一些朋友得知後也幫他找工作,助他走出困境。

兩個女兒是他戒毒的精神支柱

說起女兒,肖友斌的眼眶裡忍不住泛起了淚花。因為家裡沒有錢,大女兒在學校裡勤工儉學掙學費。大學四年,大女兒沒給自己買過一件新衣服,但每年父親生日時,都會用獎學金給他買新衣服、新鞋子寄回家,在生日賀卡上還寫下“爸爸要加油!”“爸爸我們相信你!”來鼓勵他。

“2016年是我戒毒的第十個年頭,這年父親節,大女兒特地給我打了1000元錢,小女兒也給了我一個520元的紅包。我問小女兒是什麼意思,她說是‘我愛你’。”肖友斌告訴記者,“現在,我大女兒在上海已經結婚定居,女婿是一個設計師,現在負責他們公司在國外的業務。”

肖友斌拿出手機,翻出了兩個女兒在小的時候和他的合影。這也是他現在最珍貴的照片。“我自從吸毒之後,都沒有辦過一次酒,一直到去年元旦,我大女兒結婚才辦的酒,以前是沒臉辦啊,也怕別人不來參加。這次全村的人都來了,四十幾桌,很熱鬧。女婿也知道我以前吸毒的事情,現在他不介意。”

“我現在過得很好,可以挺起胸膛做人。”肖友斌笑著告訴記者,他已經徹底與毒品決裂,重新娶妻成家,並把老母親接到新房子裡一起生活。

他連續保持11年的戒毒操守重新贏得了家庭的信任、政府的支持和社會的尊重。2017年6月,他榮獲湖南省“百千萬戒毒操守典型”銀獎,被常德市強戒所授予“戒毒形象大使”。

為了兌現“感恩社會、助人自助”的心願,2017年7月,肖友斌在常德市強戒所、武陵區禁毒辦和長庚街道、聚寶社區及湖南百含諮詢公司的支援下和幫助下,自籌資金10萬元申請註冊成立了一家民辦非企業公益組織——武陵區聚寶戒毒康復服務中心。8月,依託戒毒康復服務中心又建立了陽光裝卸服務隊、石材儲運點等戒毒康復人員過渡性就業基地,成立了陽光禁毒志願者服務隊。他還以自己的名字設立了“戒毒工作室”。

作者: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章清清

小編:喜之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