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以“仿野生”突圍“江湖”獼猴桃迎發展春天

“2015年全省獼猴桃種植面積不到5萬畝, 2016年10萬畝, 2017年近20萬畝。 ”近日, 湖北省獼猴桃協會會長程少明說, “幾十萬畝也能做出100億元的產值。 ”程少明說, 湖北獼猴桃種植業當前工作重心是以“仿野生”的種植標準保高端品質。

採摘遊和深加工促產值增

規模不如人, 如何抓產值?協會同仁的一致觀點是:延長產業鏈, 搞採摘遊和深加工。 恩施硒益多農產品有限公司位於建始, 老總黃庭文從採摘游中初嘗甜頭:2013年開始種植“硒益多”牌獼猴桃, 前年掛果, 今年採摘遊10元/斤售賣, 一天就大賣5000斤。

而穀城縣的返鄉農民郭楓, 在堰河村佈局300畝獼猴桃基地,

就是奔著“鄉村遊”而去的, 6種不同成熟時間的獼猴桃, 從7月底到次年2月初園子裡都有獼猴桃可摘。

獼猴桃還可深加工成果酒、飲料或乾果。 程少明介紹, “中博桃園”牌獼猴桃酒曾出口非洲, 明年將出口歐洲。

“仿野生”保證高端品質

這兩天, 湖北廣水的袁斌還在田間地頭加緊追肥, 1000畝的獼猴桃基地, 年前2000噸有機肥得澆完, “都是牛糞羊糞什麼的, 仿野生有機種植。 ”他欣喜地說, 今年通過微商和朋友圈銷售, 10多萬斤獼猴桃已賣得差不多了, 不僅省內, 更熱銷上海、南京和北京。

郭楓的有機種植較為新穎, 從獼猴桃掛果開始到成熟, 用牛奶和豆漿的發酵液澆灌, 每週澆一次。

“不用化肥, 不打農藥, 不用膨大劑, 不用除草劑……”建始的黃庭文道出了仿野生種植的原則。

仿野生的個頭明顯小一些, 消費者一眼就能辨識。

不用號召, 不約而同, 各地都鍾情仿野生有機種植。 “仿野生, 必須的!”程少明說道, 唯有品質過硬, 讓大家吃出健康, 企業才有生命力。

2018年, 不少基地將迎來掛果第一年, 湖北獼猴桃產業將掀開豐碩一頁。 (陳希 周衛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