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崔光日式好民警評選:北京路上不倒的紅旗——記吉林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船營大隊二中隊中隊長孟靖涵

他傳承光榮傳統, 視形象為生命, 標準化、規範化指揮漸成風景;他勇於探索創新, 將互聯網思維融入交通安全管理, 警務工作有效外延;他心裡裝著群眾, 危急關頭, 總是第一個沖上去;他感恩家人的支持, 卻無法兌現承諾。 小小的三尺崗台, 他是那面不倒的紅旗……

孟靖涵一直有個願望, 帶著妻子兒女, 領著父母雙親, 到他們約定好的地方度過一個屬於他和家人的假期。

可是對普通家庭而言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對孟靖涵和家人來說卻是個奢侈的願望。 34歲的孟靖涵是吉林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船營大隊二中隊中隊長。 船營交警大隊是個有優秀歷史的光榮集體, 建隊27年來一代又一代二中隊人用青春、汗水和超于常人的意志捧回20個國家級榮譽, 被譽為“全國公安戰線十三面紅旗”之一。 來到二中隊就意味著奉獻和付出, 孟靖涵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公安工作和公安事業中,

多年來沒有休過一個假期、沒有請過一次事假。 他帶領中隊民警頂風雨、戰嚴寒、鬥酷暑, 每天疏導調流車輛萬餘台次, 日均執勤近12小時。 家, 就更顧不上了。

孟靖涵曾說, 我一定把對家人的承諾兌現。 可是繁重的交管工作, 接連不斷的任務, 都讓他變成了兒子眼中“說話不算話的爸爸”。 別看在兒子那裡討不到認可, 孟靖涵在群眾的眼裡可是道風景。 他擔任中隊長後, 把形象建設當做“命根子工程”, 二中隊的交通崗很快就成了旅遊團慕名參觀的城市景點, 被群眾譽為“北京路上不倒的紅旗”。

在民警眼中他是個有招法的帶頭人。 他推陳出新, 強化多元時間管控, “十二化”工作法得以公安部交管系統大會上作經驗交流。

他常年在校園周邊開展“護學”活動, 每年上交通教育課百餘場次。 他強化服務外延, 針對轄區特點, 把“互聯網+”的思路融入到實際工作中, 組織每名民警與每個服務集體點對點的建立警民共建微信群, 普及交通知識, 解答群眾諮詢, 提供救助服務, 不僅增加了公安部門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 也為交管工作的延伸服務做了有益的探索。 2015年冬天, 一個共建群接到救助資訊, 有兩個小學生放學後失蹤, 家長焦急萬分。 孟靖涵馬上組織民警將這一消息推送到每個聯絡群中, 很快得到一家超市老闆的回應。 “交警也能辦理失蹤案了?”接到孩子的家長對交警工作的外延豎起了大拇指。

“中隊長的心裡裝著群眾、幹事為了百姓,

危難之時, 他總是沖在最前面”, 副中隊長李偉說。 2016年8月, 轄區某路段因道路施工挖裂地下煤氣管道, 噴出的氣體嘶嘶作響, 隨時可能爆炸。 孟靖涵第一時間趕到調流疏導車輛群眾。 得知洩露區域還有人沒有及時撤出, 他冒著生命危險, 幾次沖入中心區域勸導群眾撤離。 而他自己卻因為天然氣中毒臟器受損, 難以復原。

2015年11月, 轄區北京路一自來水管道凍裂, 因地勢低, 泉湧的水流灌滿整個路口, 很快沒過膝蓋。 隆冬時節, 天上飄著雪, 十幾台車拋錨困在水中, 眼看著一公里的路就將完全堵塞。 孟靖涵帶頭跳進水中, 民警們也跟著一個一個跳進水中, 趟著冰碴, 將被困車輛一個個推出。 還沒來得及換下濕透的執勤服,

附近學校放學的時間到了, 很多學生和家長被困在路口兩側, 他們趟著刺骨的冰水, 把學生們一個個背到了安全區域或者家長手中。 等到全部勤務完成, 汗水已經和濕透的衣服融合在一起結成了硬邦邦的冰衣裳, 露在外面的頭髮成了冰碴子, 一碰就斷了。

“這個年輕人有著海一樣的胸懷,山一樣的品格”。永吉縣的張大爺對孟靖涵印象特別深。2017年7月,吉林地區遭受特大洪災,孟靖涵帶領中隊民警在永吉交通樞紐全勤15天。他們冒著洪水隨時暴漲的危險,幫助張大爺等群眾推車抬物,疏通調流,24小時連軸轉,困了就輪流睡在路邊,以頑強的意志和超強的戰鬥力守住了這條轉移撤離的“生命線”。

三年來,孟靖涵帶領中隊民警為百姓做好事、解難事千餘件次,群眾贈送錦旗掛滿了中隊展牆和榮譽室。可他對家人的承諾呢?遠的不說,就說十九大安保期間,他的家接二連三發生重大變故,父親突然重病癱瘓、妻子臨盆住院、母親心臟衰竭,他承受著巨大精神壓力和痛苦依然帶領民警24小時全勤在崗。同為員警的妻子說:“我不求你為家裡分擔什麼,只求你能關心一下自己的身體,能在父母尚在的時候和我們共度一個假期。”每次提起這句話,他都眼圈一紅。

他在筆記中寫到:自古忠孝不能兩全。要隨時準備奉獻一切,包括鮮血和生命。因為,我是人民警察。

“這個年輕人有著海一樣的胸懷,山一樣的品格”。永吉縣的張大爺對孟靖涵印象特別深。2017年7月,吉林地區遭受特大洪災,孟靖涵帶領中隊民警在永吉交通樞紐全勤15天。他們冒著洪水隨時暴漲的危險,幫助張大爺等群眾推車抬物,疏通調流,24小時連軸轉,困了就輪流睡在路邊,以頑強的意志和超強的戰鬥力守住了這條轉移撤離的“生命線”。

三年來,孟靖涵帶領中隊民警為百姓做好事、解難事千餘件次,群眾贈送錦旗掛滿了中隊展牆和榮譽室。可他對家人的承諾呢?遠的不說,就說十九大安保期間,他的家接二連三發生重大變故,父親突然重病癱瘓、妻子臨盆住院、母親心臟衰竭,他承受著巨大精神壓力和痛苦依然帶領民警24小時全勤在崗。同為員警的妻子說:“我不求你為家裡分擔什麼,只求你能關心一下自己的身體,能在父母尚在的時候和我們共度一個假期。”每次提起這句話,他都眼圈一紅。

他在筆記中寫到:自古忠孝不能兩全。要隨時準備奉獻一切,包括鮮血和生命。因為,我是人民警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