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微提醒|寶寶流感,家長心疼!在家也可以做的推拿方,傾情奉上!

近期, 廣州很多小學和幼稚園的孩子因為流感而請假缺課, 更有個別小學索性停課三天。 而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佈:當前流行的流感病毒亞型為乙型流感病毒, 家長無需恐慌。 高熱、頭痛、咳嗽、流鼻涕、嘔吐、厭食……

這裡面有大部分是外感的症狀啊。 啥都不要想, 先來套四大手法伺候吧。

-實用小兒推拿指南 -

外感四法

-01-

開天門 | 100次

位置:兩眉中點至髮際正中成一直線。

操作:用兩拇指螺紋面自眉心向上交替直推至前額髮際。

作用:疏風解表, 醒腦明目。

-02-

推坎宮 | 100次

位置:自眉頭起沿眉向眉梢成一橫線。

操作:先以兩拇指端輕按兩側魚腰, 再從眉頭起向眉梢作分推。

作用:發汗解表, 醒腦明目, 止頭痛。

-03-

揉太陽穴 | 100次

位置:眉後凹陷處。

操作:用中指或拇指揉動。

作用:疏風解表, 明目止頭痛。

-04-

揉耳後高骨 | 100次

位置:耳後入髮際, 乳突後緣高骨下凹陷處。

操作:用兩拇指指端揉動。

作用:疏風解表, 安神除煩。

這個解表力度怕是不夠的, 建議再加上揉一窩風、小天心、清肺經, 既能疏風解表, 又可鎮驚安神,

對於易驚風的孩子尤其適用。

-05-

一窩風、小天心同揉 | 300-500次

一窩風位置:腕背橫紋中央凹陷處。

小天心位置:掌根, 大小魚際交接凹陷處。

操作:拇指按在一窩風上, 中指按在小天心上, 同時揉動。

作用:疏風解表, 鎮驚安神。

-06-

清肺經| 300-500次

位置:無名指指面, 指根至指尖呈一直線。

操作:用拇指指腹, 從無名指指根推向指尖。

作用:宣肺解表。

解表之餘, 也要兼顧脾胃。

-07-

清胃經 | 100-300次

位置:自腕橫紋至拇指根部, 大魚際外側緣赤白肉際處。

操作:用食指、中指指腹, 自腕橫紋推至拇指根部。

作用:和胃消食。

-08-

順運內八卦 | 300-500次

位置:手掌面,以掌心為圓心,從圓心至中指根橫紋2/3為半徑所作的一個圓。

操作:一手固定孩子左手手掌,另一手拇指指腹在八卦穴上作順時針周而復始的環形移動。

作用:寬胸理氣,化痰消食。

辨證加減

以上是推拿基礎方,但基於不同孩子的不同表現,推拿的穴位也需要隨證加減。

如果孩子有惡寒、無汗、流清涕、舌淡苔白、四肢不溫等寒證表現時,可在基礎方上加推三關、掐揉二扇門。

-01-

推三關 | 100次

位置:前臂橈側,腕橫紋至肘橫紋呈一直線。

操作:用食指、中指指腹,從腕橫紋向肘橫紋直推。

作用:溫陽散寒,發汗解表。

-02-

掐揉二扇門 |10次

位置:在掌背,中指根兩側凹陷中。

操作:用雙手拇指分別置於左右凹陷處,掐1揉3,可重複多次。

作用:溫陽散寒,發汗解表。

如果孩子有怕熱、流黃涕、咽痛、煩躁不安、舌紅苔黃、大便秘結等熱證表現時,可在基礎方上加清天河水、退六腑。

-01-

清天河水 | 300次

位置:在前臂內側正中,腕橫紋至肘橫紋成一直線。

操作:用食指、中指指腹,從腕橫紋直推至肘橫紋。

作用:清心火,安心神,解表,利尿。

-02-

退六腑 | 300次

位置:在前臂尺側,肘關節至掌根成一直線。

操作:用食指、中指指腹,從肘關節直推至掌根。

作用:清熱解毒涼血。

推拿時,注意動作要輕快柔和,速度達到150-200次/分鐘為佳,可加爽身粉或椰子油作為介質,保護孩子幼嫩的皮膚。推拿後注意觀察孩子的症狀有無減輕,推拿後半小時再次測量體溫。如果孩子情緒比之前稍安靜,體溫稍下降,可繼續觀察。

- 家庭護理指南 -

保持良好生活習慣

勤洗手,多開窗通風,保持家居環境清潔,使用公筷。孩子的物品、衣服、床單等物品可用含慮消毒劑消毒。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利於避免病毒感染的風險。

-02-

避免人群聚集場所

如果家庭成員出現流感樣症狀,需佩戴口罩,防止傳染其他家庭成員,同時應儘量避免人多擁擠、空氣混濁的場所。

-03-

清淡飲食

應進食一些米粥或麵條等易消化食物,不宜急著給孩子進補,否則加重孩子脾胃的負擔,不利於疾病的康復,同時要多喝熱水,有助於緩解口腔、鼻腔粘膜乾燥。

點擊下圖,可獲取陳紅蕾醫生推薦的感冒食療方。

如果覺得四大手法做起來有困難呢~我們還可以教大家更簡單易學——頭部擦法。

擦 法

擦法,是以手掌為著力部位,在體表的部位或穴位上,來回快速作直線摩擦,使其局部發熱,並透入肌表深層的一種手法。

根據著力部位的不同,有大魚際擦法、小魚際擦法和掌擦法。

我們這次應用的是掌擦法。

頭 部 擦 法

施術部位:全頭部。(包括頭髮覆蓋的部位及前額、太陽穴、兩耳乳突的部位)

操作方法:一手扶住孩子的頭部固定,另一隻手用手掌在孩子的頭部做快速地來回擦法,擦至局部發熱或微微潮紅就可以了。

作用:疏風通絡,解表散寒,鎮驚安神,明目除煩。

主治:可用于小兒外感發熱、鼻塞流涕、打噴嚏、頭痛、易驚、睡眠欠安或煩躁不安等症狀,也可作為流感時期保健,預防感冒的發生。

人體十二經脈是由手、足三陽經和手、足三陰經組成的,其中手三陽經是從手走向頭部,足三陽經再從頭部經背部沿大腿外側到足。

所以,中醫學認為,頭為諸陽之會,精明之府,氣血皆上聚於頭部。

簡單來說,頭部是人體陽氣聚集的地方。所以我們通過頭部擦法,可以起到升陽祛風散寒的作用,從而治療外感引起的發熱、怕風惡寒、鼻塞、流涕、頭痛等感冒症狀。

在得到家長的支援與配合下,我請了一位小寶貝跟我配合,給大家做了一個手法示範動圖供大家參考。

這個手法操作起來更簡單,孩子也會感覺更舒適,從而能更好地配合下一步的治療。大家不妨在家試一下哦。

孩子生病了固然難受

但請一定要冷靜、淡定

保持理智

不要病急亂吃藥

如果家長慌了神失去理智

那寶貝的健康

要交給誰守護呢

祝所有的寶貝

安好。

我是文慧

一個熱愛生命的小姐姐

利玉婷

(廣東省中醫院按摩科小兒推拿專科主治醫師)

畢業于廣州中醫藥大學針推專業,師從全國名老中醫林應強教授及小兒推拿名家王立新教授,林氏正骨推拿流派第三代弟子。

廣東省中醫藥學會按摩推拿專業委員會委員;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小兒推拿專業委員會委員;

廣東省針灸學會手法專業委員會委員;

廣東省中醫藥學會小兒推拿專委會委員。

專攻兒童體質調理,對兒童的健康生長發育有深入研究。擅長中醫辨證體質,運用推拿手法治療小兒便秘、腹瀉、厭食、疳積、反復呼吸道感染、夜啼、肌性斜頸等小兒常見疾病。

本文轉自“”

編輯:查冠琳

責編:宋莉萍

廣東省中醫院開通“患者滿意度調查小程式”,歡迎您對我們的服務進行評價。

-08-

順運內八卦 | 300-500次

位置:手掌面,以掌心為圓心,從圓心至中指根橫紋2/3為半徑所作的一個圓。

操作:一手固定孩子左手手掌,另一手拇指指腹在八卦穴上作順時針周而復始的環形移動。

作用:寬胸理氣,化痰消食。

辨證加減

以上是推拿基礎方,但基於不同孩子的不同表現,推拿的穴位也需要隨證加減。

如果孩子有惡寒、無汗、流清涕、舌淡苔白、四肢不溫等寒證表現時,可在基礎方上加推三關、掐揉二扇門。

-01-

推三關 | 100次

位置:前臂橈側,腕橫紋至肘橫紋呈一直線。

操作:用食指、中指指腹,從腕橫紋向肘橫紋直推。

作用:溫陽散寒,發汗解表。

-02-

掐揉二扇門 |10次

位置:在掌背,中指根兩側凹陷中。

操作:用雙手拇指分別置於左右凹陷處,掐1揉3,可重複多次。

作用:溫陽散寒,發汗解表。

如果孩子有怕熱、流黃涕、咽痛、煩躁不安、舌紅苔黃、大便秘結等熱證表現時,可在基礎方上加清天河水、退六腑。

-01-

清天河水 | 300次

位置:在前臂內側正中,腕橫紋至肘橫紋成一直線。

操作:用食指、中指指腹,從腕橫紋直推至肘橫紋。

作用:清心火,安心神,解表,利尿。

-02-

退六腑 | 300次

位置:在前臂尺側,肘關節至掌根成一直線。

操作:用食指、中指指腹,從肘關節直推至掌根。

作用:清熱解毒涼血。

推拿時,注意動作要輕快柔和,速度達到150-200次/分鐘為佳,可加爽身粉或椰子油作為介質,保護孩子幼嫩的皮膚。推拿後注意觀察孩子的症狀有無減輕,推拿後半小時再次測量體溫。如果孩子情緒比之前稍安靜,體溫稍下降,可繼續觀察。

- 家庭護理指南 -

保持良好生活習慣

勤洗手,多開窗通風,保持家居環境清潔,使用公筷。孩子的物品、衣服、床單等物品可用含慮消毒劑消毒。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利於避免病毒感染的風險。

-02-

避免人群聚集場所

如果家庭成員出現流感樣症狀,需佩戴口罩,防止傳染其他家庭成員,同時應儘量避免人多擁擠、空氣混濁的場所。

-03-

清淡飲食

應進食一些米粥或麵條等易消化食物,不宜急著給孩子進補,否則加重孩子脾胃的負擔,不利於疾病的康復,同時要多喝熱水,有助於緩解口腔、鼻腔粘膜乾燥。

點擊下圖,可獲取陳紅蕾醫生推薦的感冒食療方。

如果覺得四大手法做起來有困難呢~我們還可以教大家更簡單易學——頭部擦法。

擦 法

擦法,是以手掌為著力部位,在體表的部位或穴位上,來回快速作直線摩擦,使其局部發熱,並透入肌表深層的一種手法。

根據著力部位的不同,有大魚際擦法、小魚際擦法和掌擦法。

我們這次應用的是掌擦法。

頭 部 擦 法

施術部位:全頭部。(包括頭髮覆蓋的部位及前額、太陽穴、兩耳乳突的部位)

操作方法:一手扶住孩子的頭部固定,另一隻手用手掌在孩子的頭部做快速地來回擦法,擦至局部發熱或微微潮紅就可以了。

作用:疏風通絡,解表散寒,鎮驚安神,明目除煩。

主治:可用于小兒外感發熱、鼻塞流涕、打噴嚏、頭痛、易驚、睡眠欠安或煩躁不安等症狀,也可作為流感時期保健,預防感冒的發生。

人體十二經脈是由手、足三陽經和手、足三陰經組成的,其中手三陽經是從手走向頭部,足三陽經再從頭部經背部沿大腿外側到足。

所以,中醫學認為,頭為諸陽之會,精明之府,氣血皆上聚於頭部。

簡單來說,頭部是人體陽氣聚集的地方。所以我們通過頭部擦法,可以起到升陽祛風散寒的作用,從而治療外感引起的發熱、怕風惡寒、鼻塞、流涕、頭痛等感冒症狀。

在得到家長的支援與配合下,我請了一位小寶貝跟我配合,給大家做了一個手法示範動圖供大家參考。

這個手法操作起來更簡單,孩子也會感覺更舒適,從而能更好地配合下一步的治療。大家不妨在家試一下哦。

孩子生病了固然難受

但請一定要冷靜、淡定

保持理智

不要病急亂吃藥

如果家長慌了神失去理智

那寶貝的健康

要交給誰守護呢

祝所有的寶貝

安好。

我是文慧

一個熱愛生命的小姐姐

利玉婷

(廣東省中醫院按摩科小兒推拿專科主治醫師)

畢業于廣州中醫藥大學針推專業,師從全國名老中醫林應強教授及小兒推拿名家王立新教授,林氏正骨推拿流派第三代弟子。

廣東省中醫藥學會按摩推拿專業委員會委員;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小兒推拿專業委員會委員;

廣東省針灸學會手法專業委員會委員;

廣東省中醫藥學會小兒推拿專委會委員。

專攻兒童體質調理,對兒童的健康生長發育有深入研究。擅長中醫辨證體質,運用推拿手法治療小兒便秘、腹瀉、厭食、疳積、反復呼吸道感染、夜啼、肌性斜頸等小兒常見疾病。

本文轉自“”

編輯:查冠琳

責編:宋莉萍

廣東省中醫院開通“患者滿意度調查小程式”,歡迎您對我們的服務進行評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