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流感讓奧司他韋火了,有些所謂的“神藥”也浮出水面

前幾天小編剛發過一篇關於流感預防和治療的建議文章, 本想放棄這個話題。

無奈最近流感持續蔓延, 很多人都出現了有病亂投醫的現象, 除了亂吃藥的, 還有些買不到藥的……

比如醫生說針對此次流感, 建議服用連花清瘟和奧司他韋。

於是乎, 奧司他韋都快沒貨了。 。 。

有些朋友可能還沒分清奧司奧美是幹什麼的, 就趕緊囤貨, 以備不時之需。

今天, 小編從藥劑師哪裡收集了關於奧司他韋的藥理資訊, 供大家參考, 還有些常用藥、常備藥的藥理資訊, 送給有病亂吃藥的朋友們!

奧司他韋關鍵6問

問題一:奧司他韋有什麼用?

回答:奧司他韋是一種抗病毒藥, 可以抑制病毒的複製和進一步在體內播散, 降低致病性。 可用於甲型和乙型流感的治療和預防。

注意:用於預防時, 僅用於和患流感人群密切接觸的人, 此藥不治療手足口、胃腸炎等其他病毒感染性疾病,

不能取代流感疫苗的預防地位!

問題二:奧司他韋可以用於兒童嗎?

回答:奧司他韋可安全用於1歲以上的兒童。 2012年美國藥監局特批用於大於2周齡以上的嬰兒。

兒童通常會選擇顆粒劑(15mg/袋), 方便服用。 國內說明書:用於1歲及以上兒童的甲型和乙型流感的治療, 13歲及13歲以上兒童的甲型和乙型流感的預防。

問題三:什麼時候用奧司他韋?

回答:奧司他韋用於治療, 於症狀出現後越早用越好, 流感症狀包括:頭疼, 發燒, 肌肉疼痛, 疲勞乏力, 咳嗽, 鼻塞, 咽喉疼痛等。 需要在症狀出現的48小時之內啟用, 這樣可以縮短症狀持續時間。 用於預防, 也是在接觸其他病患後越早用藥, 預防效果越好。 同樣, 需要在接觸病患48小時之內啟用。 如果已經超過48小時,

一般作用不大, 服藥不太可能帶來益處。 如果病情嚴重, 住院患兒, 或有發生併發症的高危因素, 超過48小時之後仍然可以考慮使用。

問題四:怎麼服用奧司他韋?

回答:服用奧司他韋應該首先區分用藥目的是治療還是預防流感病毒的感染, 同時還要考慮患者的年齡因素、腎功能情況及是否有特殊疾病狀態等。 治療用藥, 一天兩次, 服用5天。 預防用藥, 一天一次, 服用7~10天。 成人一次75mg, 兒童按年齡體重, 具體劑量遵醫囑, 並需要完成療程, 即使中途症狀好轉。

問題五:奧司他韋有什麼不良反應?

回答:總體安全性良好。 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胃腸道反應, 噁心嘔吐的發生率大概在15%左右。 兒童的嘔吐發生率最高, 通常是偶爾一次發生嘔吐,

或服藥的前幾個劑量容易發生, 一般1-2天后這種嘔吐的情況會緩解。

問題六:孕期和哺乳期可以使用嗎?

回答:可以服用, 服藥的獲益大於流感併發症帶來的傷害。

兒科“神藥“”現原形

現在的孩子都是兩代6人精心呵護的小寶貝, 生病後是又擔心又緊張,

生怕孩子遭罪, 有點小症狀就趕緊給吃藥, 至於吃什麼藥?當然說是什麼藥有名吃什麼了, 但是家長們忽略了, 孩子究竟是啥症狀?這藥物究竟是治療什麼的?藥物有沒有無作用呢?今天和小編一起看看, 生活中常見的藥物, 究竟是幹嘛的!

藥物一:匹多莫德

用途:適用于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上下呼吸道反復感染(咽炎、氣管炎、支氣管炎等);耳鼻喉科反復感染(鼻炎、扁桃體炎、鼻竇炎、中耳炎);泌尿系統感染;婦科感染;並可用於預防急性感染, 縮短病程, 減少疾病的嚴重程度;可作為急性感染期的輔助用藥。 (匹多莫德外包裝上的適應症一欄標注)

現狀:近日, 協和醫學院藥學碩士冀連梅通過個人社交平臺對年銷量達到40億元的匹多莫德提出質疑, 國內醫療行業統計機構發佈的資料顯示,2016年匹多莫德在國內等級醫院銷售額達到了35億,零售藥店銷售額4.27億。

如果加上非等級醫院,匹多莫德的全年銷售額將超過40億。而這其中,絕大多數由兒童患者買單。引起家長和諸多醫療界人士關注。冀連梅稱,多個資料庫及文獻檢索結果顯示,匹多莫德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均不明確,且存在濫用現象。

疑問:匹多莫德只是一種免疫調節劑,為啥感冒、發燒、咳嗽、鼻炎甚至婦科感染都能用它?是不是很像某些藥品的宣傳廣告?這一點冀連梅也認為,其標注的適用範圍易達到“萬金油”的程度,在臨床上並不科學。

要說這匹多莫德屬於的免疫調節劑,只是一種非必須的輔助用藥。而對輔助用藥,根據不完全統計,包括北京在內,已有15個省(區)市出臺相關政策,明確表示對輔助用藥進行重點監管或限制使用,並列出相關藥品重點監控目錄,輔助用藥的“神話時代”落幕。這些列入重點監控目錄的藥,都面臨被清除的危險。

藥物二:安乃近

這個藥小時候沒少被我媽灌,白藥片那麼大,很苦的,如今還記憶猶新。

現如今在臨床上,也有很多兒科在使用安乃近注射液,發燒感冒來一針。家長也很熟悉,所以一般孩子有點疑似感冒的症狀,就給喂藥。(我媽當年應該就是這麼想的)

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1977年美國早已禁用該藥,並將該藥從市場上撤出。日本、澳大利亞、伊朗以及好幾個歐盟成員國等 30多個國家接連禁用了安乃近。

為啥安乃近會遭到世界多國禁用?這還得從它的安全性說起,明書中,明確寫著其不良反應包括血液、皮膚、過敏性休克甚至死亡的多種風險。如引發致命性粒細胞減少症,引發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引發蕁麻疹,重者可發生剝脫性皮炎,大皰性表皮松解症。

空口無憑,有些朋友可能不信,那咱們來看看這個

在一份2008年的不良反應資訊通報中顯示,我國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收集有關安乃近引起的可疑藥品不良反應資料中有過敏性休克11例,其中7例死亡;血液系統反應16例,1例死亡;皮膚及其附屬器反應31例,4例死亡;泌尿系統反應17例,5例死亡;消化系統反應9例,1例死亡;另有呼吸心跳停止、大小便失禁等嚴重反應8例,其中1例死亡。而這些還只是2008年的資料。

藥物三:板藍根

這個要說實話,我在不知道之前,我是用它來作為感冒預防的。小時候媽媽經常給我喝,而我自己也覺得口感不錯。很多人和我一樣,包括此次流感,還有很多人在喝板藍根!

但是,這次小編告訴大家,也提醒自己,板藍根對流感並不能治也不能防……

廣安門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邊永君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曾表示,其實板藍根對於流感的預防及治療並沒有明顯的作用,要結合一些具體情況來看。板藍根僅對於風熱型感冒有效,症狀不相符,即便服用板藍根,也不會具有預防或治療流感的效果。另外,在人體並未感染流感病毒的情況下服用板藍根並無好處,也難以達到調節人體免疫,增強抵抗力的效果。

看到這,以後咱還能再用“萬能”板藍根嗎?要知道,是藥三分毒啊!

藥物四:開茵梔黃

小兒黃疸,多數醫生都會給開茵梔黃,家長們對這個藥也再熟不過,甚至還被一些赴美產子的家長帶到了美國!

但是在2016年8月,國家食藥監總局發佈修改茵梔黃注射液的說明書公告,在禁忌項和注意事項裡明確新生兒、嬰幼兒禁用!

茵梔黃注射液被國家食藥監總局禁止用於兒童,那麼其他形式的茵梔黃藥品,還能用於黃疸治療嗎?

專家表示,家長們不需要因為茵梔黃注射液禁用而引起用藥恐慌。口服茵梔黃屬中成藥製劑,裡面成分複雜,但現在沒有循證醫學的資料,所以目前國內和國外高膽紅素血症的治療指南都沒有推薦使用。

從中醫角度講,茵梔黃有治療新生兒黃疸的作用,但因為一些孩子吃過後會出現大便次數增多、腹瀉、皮疹等多種反應,所以在口服茵梔黃時,需要注意觀察孩子有無不適反應,並做好臀部護理,必要時停藥。

所以,茵梔黃的確是能夠治療黃疸,相反它也可能對孩子產生一些不適反應,如果家長們能夠在醫生、藥師的指導下給孩子服藥治療,是不會有問題的,怕只怕盲目用藥、濫用藥和萬能藥的口碑和療效。

可還記得“是藥三分毒”,在藥物治療一種疾病的同時,一定會在人體某個部位造成負擔和損害,這是必然的。

所以我們大家,在用藥時,請慎重!

國內醫療行業統計機構發佈的資料顯示,2016年匹多莫德在國內等級醫院銷售額達到了35億,零售藥店銷售額4.27億。

如果加上非等級醫院,匹多莫德的全年銷售額將超過40億。而這其中,絕大多數由兒童患者買單。引起家長和諸多醫療界人士關注。冀連梅稱,多個資料庫及文獻檢索結果顯示,匹多莫德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均不明確,且存在濫用現象。

疑問:匹多莫德只是一種免疫調節劑,為啥感冒、發燒、咳嗽、鼻炎甚至婦科感染都能用它?是不是很像某些藥品的宣傳廣告?這一點冀連梅也認為,其標注的適用範圍易達到“萬金油”的程度,在臨床上並不科學。

要說這匹多莫德屬於的免疫調節劑,只是一種非必須的輔助用藥。而對輔助用藥,根據不完全統計,包括北京在內,已有15個省(區)市出臺相關政策,明確表示對輔助用藥進行重點監管或限制使用,並列出相關藥品重點監控目錄,輔助用藥的“神話時代”落幕。這些列入重點監控目錄的藥,都面臨被清除的危險。

藥物二:安乃近

這個藥小時候沒少被我媽灌,白藥片那麼大,很苦的,如今還記憶猶新。

現如今在臨床上,也有很多兒科在使用安乃近注射液,發燒感冒來一針。家長也很熟悉,所以一般孩子有點疑似感冒的症狀,就給喂藥。(我媽當年應該就是這麼想的)

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1977年美國早已禁用該藥,並將該藥從市場上撤出。日本、澳大利亞、伊朗以及好幾個歐盟成員國等 30多個國家接連禁用了安乃近。

為啥安乃近會遭到世界多國禁用?這還得從它的安全性說起,明書中,明確寫著其不良反應包括血液、皮膚、過敏性休克甚至死亡的多種風險。如引發致命性粒細胞減少症,引發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引發蕁麻疹,重者可發生剝脫性皮炎,大皰性表皮松解症。

空口無憑,有些朋友可能不信,那咱們來看看這個

在一份2008年的不良反應資訊通報中顯示,我國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收集有關安乃近引起的可疑藥品不良反應資料中有過敏性休克11例,其中7例死亡;血液系統反應16例,1例死亡;皮膚及其附屬器反應31例,4例死亡;泌尿系統反應17例,5例死亡;消化系統反應9例,1例死亡;另有呼吸心跳停止、大小便失禁等嚴重反應8例,其中1例死亡。而這些還只是2008年的資料。

藥物三:板藍根

這個要說實話,我在不知道之前,我是用它來作為感冒預防的。小時候媽媽經常給我喝,而我自己也覺得口感不錯。很多人和我一樣,包括此次流感,還有很多人在喝板藍根!

但是,這次小編告訴大家,也提醒自己,板藍根對流感並不能治也不能防……

廣安門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邊永君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曾表示,其實板藍根對於流感的預防及治療並沒有明顯的作用,要結合一些具體情況來看。板藍根僅對於風熱型感冒有效,症狀不相符,即便服用板藍根,也不會具有預防或治療流感的效果。另外,在人體並未感染流感病毒的情況下服用板藍根並無好處,也難以達到調節人體免疫,增強抵抗力的效果。

看到這,以後咱還能再用“萬能”板藍根嗎?要知道,是藥三分毒啊!

藥物四:開茵梔黃

小兒黃疸,多數醫生都會給開茵梔黃,家長們對這個藥也再熟不過,甚至還被一些赴美產子的家長帶到了美國!

但是在2016年8月,國家食藥監總局發佈修改茵梔黃注射液的說明書公告,在禁忌項和注意事項裡明確新生兒、嬰幼兒禁用!

茵梔黃注射液被國家食藥監總局禁止用於兒童,那麼其他形式的茵梔黃藥品,還能用於黃疸治療嗎?

專家表示,家長們不需要因為茵梔黃注射液禁用而引起用藥恐慌。口服茵梔黃屬中成藥製劑,裡面成分複雜,但現在沒有循證醫學的資料,所以目前國內和國外高膽紅素血症的治療指南都沒有推薦使用。

從中醫角度講,茵梔黃有治療新生兒黃疸的作用,但因為一些孩子吃過後會出現大便次數增多、腹瀉、皮疹等多種反應,所以在口服茵梔黃時,需要注意觀察孩子有無不適反應,並做好臀部護理,必要時停藥。

所以,茵梔黃的確是能夠治療黃疸,相反它也可能對孩子產生一些不適反應,如果家長們能夠在醫生、藥師的指導下給孩子服藥治療,是不會有問題的,怕只怕盲目用藥、濫用藥和萬能藥的口碑和療效。

可還記得“是藥三分毒”,在藥物治療一種疾病的同時,一定會在人體某個部位造成負擔和損害,這是必然的。

所以我們大家,在用藥時,請慎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