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九大突破書寫新時代綏化篇章

黑龍江日報1月10日訊 2017年, 是不平凡的一年。 綏化新一屆市委常委面對經濟下行加深的特殊形勢、重點工作集中攻堅的特殊任務和維護安全穩定的特殊責任,

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 在省委省政府及各個方面的堅強領導和各部門鼎力支持下, 深入落實中央和省委重大決策部署, 緊緊圍繞“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 通過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凝心聚力、真抓實幹, 取得了換屆開局之年各項重點工作的九大突破。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

綏化市緊跟中央和省委步調, 強化市委統籌領導和定向把關, 調優專項小組力量, 完善工作運行機制。 先後召開市委深改組會議9次, 召開常委會、專題辦公會、專項小組會研究改革30多次。 一是推進以經營體制創新為重點的農業綜合改革。 深化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改革、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安達土地制度改革試點取得明顯成效, 青岡被確定為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縣, 供銷社基層改革走在全省前列。 規範發展各類新型經營主體。 二是推進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重點的“放管服”改革。 市級行政審批事項大幅減少, 非行政審批事項全部清零, 實現清單制度全覆蓋。 28個市直部門的278項審批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 對涉建領域審批先期進行流程再造, 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正式運行。 三是推進以市場化機制改革為重點的經濟領域改革。 圍繞“三去一降一補”, 有序推進不動產統一登記、民生價格改革和房地產去庫存, 穩步推進廠辦大集體、國地稅征管體制改革。 新增新三板和區域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21家。
四是推進以完善制度體系為重點的黨建改革。 率先建立政治生態考核評價體系, 健全完善“1+N”大黨建機制, 深入推進人才和科技制度改革。 穩步推開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 市縣兩級黨委巡察工作全面啟動、市紀委派駐機構改革全部完成。

穩定經濟運行取得新突破

有效遏制經濟下行, 經濟運行回暖向好。 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 一是專案投資拉動增強。 共簽約招商引資專案760個, 簽約資金2168億元。 成功促成投資1060億元的恒大集團、投資70億元的新和成、投資29億元的國投公司等10億元以上項目18個。 開復工投資500萬元以上產業項目771個, 完成投資320.2億元, 占固定資產投資44%。 新續建超億元項目104個。 二是優勢產業支撐增強。

圍繞構建“1+4+N”現代產業體系, 實施“千百十”工程。 綠色食品及農副產品加工規模以上企業達到180戶, 精細化工、生物醫藥等規模以上企業拉動工業增長2.3個百分點。 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重點企業發展到50多戶, 安達成為全省唯一的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 三是新興業態動能增強。 實施科技企業三年行動計畫, 新增科技型企業97家, 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1%, 居全省前列。 新註冊工商企業增長43%, 居全省第2位, 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64%。 四是企業稅收貢獻增強。 全市稅收收入實現32億元。 國稅稅收千萬以上企業達到55戶, 工業對稅收增長貢獻率達到49.1%。

現代農業建設取得新突破

圍繞爭當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的領跑者,

綏化市農業生產品質標準達到近年來最好水準, 預計糧食總產243億斤。 在結構調整上, 調減玉米麵積, 擴大水稻、大豆以及雜糧雜豆、蔬菜等經濟作物面積, 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面積增幅均居全省第一, 鮮食玉米麵積占全省36%。 蘭西被確定為全國(蔬菜)綠色高產高效創建示範縣。 在三產融合上, 推行“1+1”模式, 引進涉牧專案21個, 總投資107億元, 畜牧養殖規模化標準化水準不斷提高。 推行“1+2”模式, 市級以上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192戶, 新增省級以上龍頭企業21戶, 增幅全省第二。 推行“1+3”模式, 培育瞭望奎“兩個爸爸”農場等田園綜合體, 規劃啟動了肇東航空小鎮、蘭西玫瑰小鎮等一批特色小鎮。 在產能提升上, 生態高標準農田面積達到120.2萬畝。 打造“互聯網+現代農業”高標準示範樣板基地47個, 占全省15%。在產品行銷上,深入實施“寒地黑土+”雙品牌戰略,整合各類龍頭企業50家,謀劃推動與恒大農牧“雙品牌”直銷店全國佈局。“五穀雜糧下江南”系列活動成果豐碩,參與企業107家,銷售農產品66萬噸,總簽約額58.8億元。“寒地黑土E購”成為全市首家自有電商平臺。在秸稈利用上,一手抓禁燒,一手抓利用。爭取秸稈轉化扶持資金8000萬元,撬動政府和民資3.5億元。新增收貯經營主體59個,總數達到138個。

融入區域發展取得新突破

借助省委省政府重點支持省會建設機遇,加快推進與哈爾濱的互聯互通、借智借力、共建共用,構築哈大綏“黃金三角”。一是打造中心城市。成立中心城市建設專班,系統謀劃建設哈爾濱都市圈核心區副中心城市、龍江中部區域中心城市、哈長城市群重要節點城市。充實市規劃委員會,加快推進“多規合一”。實施“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啟動“引水入城”,謀劃啟動第二水源地。完成市政基礎設施及“三供三治”投資近10億元。二是推進重點專案。舉全市之力打造松花江都市田園創新示範區,與恒大集團簽署合作協定,一期重點開發建設恒大“童世界”等專案。綏化民用機場選址獲得北部戰區空軍參謀部批復。哈黑公路蘭明青段建成通車,綏大高速進入征地階段,哈綏城鐵、哈佳鐵路電氣化改造啟動前期。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正式開工,與中石油天然氣銷售北方公司、昆侖能源公司簽署天然氣綜合利用合作協定。三是深化開放合作。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有貿易往來的國家和地區達到81個。“大齊綏”國家產業轉型示範區已納入全省計畫。與廣東省湛江市建立對口合作關係。

改善保障民生取得新突破

全市民生支出334億元,占公共財政支出86.1%。市本級27件民生實事,已完成21件。一是全力促進就業創業。全面落實就業創業政策,扎實推進科技人員、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和城鎮轉移就業職工創業就業。二是完善優化社會保障。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險擴面提標,城鄉低保標準與全省同步實現11連增。保障性安居工程開工率超出年計畫,貨幣化安置比例90%,泥草(危)房改造居全省第一。肇東被評為全國新型城鎮化品質百強縣(市)。三是扎實推進社會事業。積極改善辦學條件,教育教學品質明顯提升,高考成績取得歷史性突破。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面推開,累計投入1000多萬元,加快社區多功能健身場所和鄉(鎮)村體育場地建設。四是創新社會治理機制。探索鄉村治理、社區治理、行業治理新機制,市、縣兩級綜治中心全部建成。

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新突破

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理念,推進全區域生態工程。一是全力抓好黑土保護。基本農田保護面積2182萬畝,保護率83.1%,全省最高;落實“三減”面積760萬畝,實施黑土地保護工程面積22萬畝,爭取耕地輪作試點81萬畝。二是全力抓好生態修復。全面落實“河長制”,健全市、縣、鄉、村四級河長制體系。有效推進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和植樹造林。三是全力抓好污染治理。深入開展“治霾衛藍”“治汙淨水”“保土護田”等專項行動。中央和省環保督察回饋的36項意見得到有效整改。嚴格環境監管執法,查處環境違法案件55件。四是全力抓好城鄉環境。持續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完成市政基礎設施投資7.85億元,26個國家級重點鎮完成投資5.66億元。完成440個示範村和達標村美麗鄉村建設任務。綏棱榮獲“國家衛生縣城”稱號。

民主法治建設取得新突破

發揮黨委總攬全域、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不斷夯實民主法治建設基礎。一是堅持鞏固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支持和保證市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行使職權,聽取審議工作報告15項,組織開展代表視察、執法檢查5次,依法任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99人次,提出意見建議50多項。穩步推進地方立法,啟動了立法專家智庫建設和立法規劃編制等工作。二是充分發揮人民政協協商民主主管道作用。支援市政協緊扣中心工作協商議政,對“都城地”建設進行深度諮政建言。扎實開展視察、調研和民主監督,在發展環境、社會事業等方面積極建言獻策。三是不斷放大統戰工作優勢。全市統戰系統簽約引進產業專案12個,募集各類扶助資金7000多萬元。四是深入推進法治綏化建設。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切實維護司法公平正義。扎實推進“七五”普法。望奎被授予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

市委高度重視對群團組織的領導,強化党管武裝,大力開展“雙擁共建”,積極抓好軍轉安置工作,全力支持國防動員建設。

宣傳文化工作取得新突破

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弘揚正能量,提振精氣神。一是持續加強理論武裝。市委理論中心組集中學習10次,參加龍江講壇集中輔導5期。創新建立市委常委會“微學習、微課堂、微論壇”制度,領學、督學、促學,開展學習40餘次。二是積極營造輿論氛圍。統籌各類媒體資源,聚焦迎接黨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在中央和省級媒體謀劃推出一系列重點報導,講好綏化故事,傳播綏化聲音,樹立綏化形象。積極開展淨網行動,持續加強網上輿情監控和調控管控。三是大力宣導文明新風。扎實推進精神文明創建,培育了一批道德模範、最美人物、身邊好人等典型群體。四是全力促進文化繁榮。大型拉場戲《海倫往事》成為東北三省唯一入選的文化部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創作扶持工程。《貓冬》、《彩虹》等多部電視劇在綏化拍攝。

從嚴管黨治黨取得新突破

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突出抓“關鍵少數”,淨化政治生態。一是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始終把“旗幟鮮明講政治,身體力行作表率”作為首位要求,強化“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從嚴黨內政治生活。嚴格執行《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嚴格貫徹民主集中制,實行重點工作清單制度、市級領導包抓責任制度和黨政聯席會議制度。三是常態推進學習教育。各層面黨員幹部講黨課8000餘次,組織近4萬名在職黨員到社區開展志願服務。四是樹立正確用人導向。堅持人崗相宜、崗能相適,堅持“凡提四必”,防止“帶病提拔”“帶病上崗”。五是創新推進基層黨建。以健全完善“1+N”大黨建機制為抓手,實施黨建示範工程,建設45條黨建示範帶,培育了295個先進典型。六是保持高壓反腐態勢。深入實踐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突出運用第一種形態,抓小抓早,防微杜漸。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466個,給予黨政紀處分369人。零容忍懲治腐敗,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2231件,給予黨政紀處分2193人,立案審查市管幹部46人。

占全省15%。在產品行銷上,深入實施“寒地黑土+”雙品牌戰略,整合各類龍頭企業50家,謀劃推動與恒大農牧“雙品牌”直銷店全國佈局。“五穀雜糧下江南”系列活動成果豐碩,參與企業107家,銷售農產品66萬噸,總簽約額58.8億元。“寒地黑土E購”成為全市首家自有電商平臺。在秸稈利用上,一手抓禁燒,一手抓利用。爭取秸稈轉化扶持資金8000萬元,撬動政府和民資3.5億元。新增收貯經營主體59個,總數達到138個。

融入區域發展取得新突破

借助省委省政府重點支持省會建設機遇,加快推進與哈爾濱的互聯互通、借智借力、共建共用,構築哈大綏“黃金三角”。一是打造中心城市。成立中心城市建設專班,系統謀劃建設哈爾濱都市圈核心區副中心城市、龍江中部區域中心城市、哈長城市群重要節點城市。充實市規劃委員會,加快推進“多規合一”。實施“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啟動“引水入城”,謀劃啟動第二水源地。完成市政基礎設施及“三供三治”投資近10億元。二是推進重點專案。舉全市之力打造松花江都市田園創新示範區,與恒大集團簽署合作協定,一期重點開發建設恒大“童世界”等專案。綏化民用機場選址獲得北部戰區空軍參謀部批復。哈黑公路蘭明青段建成通車,綏大高速進入征地階段,哈綏城鐵、哈佳鐵路電氣化改造啟動前期。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正式開工,與中石油天然氣銷售北方公司、昆侖能源公司簽署天然氣綜合利用合作協定。三是深化開放合作。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有貿易往來的國家和地區達到81個。“大齊綏”國家產業轉型示範區已納入全省計畫。與廣東省湛江市建立對口合作關係。

改善保障民生取得新突破

全市民生支出334億元,占公共財政支出86.1%。市本級27件民生實事,已完成21件。一是全力促進就業創業。全面落實就業創業政策,扎實推進科技人員、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和城鎮轉移就業職工創業就業。二是完善優化社會保障。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險擴面提標,城鄉低保標準與全省同步實現11連增。保障性安居工程開工率超出年計畫,貨幣化安置比例90%,泥草(危)房改造居全省第一。肇東被評為全國新型城鎮化品質百強縣(市)。三是扎實推進社會事業。積極改善辦學條件,教育教學品質明顯提升,高考成績取得歷史性突破。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面推開,累計投入1000多萬元,加快社區多功能健身場所和鄉(鎮)村體育場地建設。四是創新社會治理機制。探索鄉村治理、社區治理、行業治理新機制,市、縣兩級綜治中心全部建成。

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新突破

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理念,推進全區域生態工程。一是全力抓好黑土保護。基本農田保護面積2182萬畝,保護率83.1%,全省最高;落實“三減”面積760萬畝,實施黑土地保護工程面積22萬畝,爭取耕地輪作試點81萬畝。二是全力抓好生態修復。全面落實“河長制”,健全市、縣、鄉、村四級河長制體系。有效推進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和植樹造林。三是全力抓好污染治理。深入開展“治霾衛藍”“治汙淨水”“保土護田”等專項行動。中央和省環保督察回饋的36項意見得到有效整改。嚴格環境監管執法,查處環境違法案件55件。四是全力抓好城鄉環境。持續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完成市政基礎設施投資7.85億元,26個國家級重點鎮完成投資5.66億元。完成440個示範村和達標村美麗鄉村建設任務。綏棱榮獲“國家衛生縣城”稱號。

民主法治建設取得新突破

發揮黨委總攬全域、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不斷夯實民主法治建設基礎。一是堅持鞏固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支持和保證市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行使職權,聽取審議工作報告15項,組織開展代表視察、執法檢查5次,依法任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99人次,提出意見建議50多項。穩步推進地方立法,啟動了立法專家智庫建設和立法規劃編制等工作。二是充分發揮人民政協協商民主主管道作用。支援市政協緊扣中心工作協商議政,對“都城地”建設進行深度諮政建言。扎實開展視察、調研和民主監督,在發展環境、社會事業等方面積極建言獻策。三是不斷放大統戰工作優勢。全市統戰系統簽約引進產業專案12個,募集各類扶助資金7000多萬元。四是深入推進法治綏化建設。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切實維護司法公平正義。扎實推進“七五”普法。望奎被授予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

市委高度重視對群團組織的領導,強化党管武裝,大力開展“雙擁共建”,積極抓好軍轉安置工作,全力支持國防動員建設。

宣傳文化工作取得新突破

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弘揚正能量,提振精氣神。一是持續加強理論武裝。市委理論中心組集中學習10次,參加龍江講壇集中輔導5期。創新建立市委常委會“微學習、微課堂、微論壇”制度,領學、督學、促學,開展學習40餘次。二是積極營造輿論氛圍。統籌各類媒體資源,聚焦迎接黨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在中央和省級媒體謀劃推出一系列重點報導,講好綏化故事,傳播綏化聲音,樹立綏化形象。積極開展淨網行動,持續加強網上輿情監控和調控管控。三是大力宣導文明新風。扎實推進精神文明創建,培育了一批道德模範、最美人物、身邊好人等典型群體。四是全力促進文化繁榮。大型拉場戲《海倫往事》成為東北三省唯一入選的文化部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創作扶持工程。《貓冬》、《彩虹》等多部電視劇在綏化拍攝。

從嚴管黨治黨取得新突破

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突出抓“關鍵少數”,淨化政治生態。一是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始終把“旗幟鮮明講政治,身體力行作表率”作為首位要求,強化“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從嚴黨內政治生活。嚴格執行《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嚴格貫徹民主集中制,實行重點工作清單制度、市級領導包抓責任制度和黨政聯席會議制度。三是常態推進學習教育。各層面黨員幹部講黨課8000餘次,組織近4萬名在職黨員到社區開展志願服務。四是樹立正確用人導向。堅持人崗相宜、崗能相適,堅持“凡提四必”,防止“帶病提拔”“帶病上崗”。五是創新推進基層黨建。以健全完善“1+N”大黨建機制為抓手,實施黨建示範工程,建設45條黨建示範帶,培育了295個先進典型。六是保持高壓反腐態勢。深入實踐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突出運用第一種形態,抓小抓早,防微杜漸。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466個,給予黨政紀處分369人。零容忍懲治腐敗,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2231件,給予黨政紀處分2193人,立案審查市管幹部46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