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智慧城管”讓城市管理精准高效

去年6月, 區城管局會同區公安、衛計、環保等部門, 對我區星火路15家存在占道經營的商戶進行了專項整治。 其間, 區城管局行政執法大隊的2台專業四軸飛行器(俗稱“無人機”)輪流升空,

記錄了整治全過程。 這是我區城管部門首次對占道經營違法行為出動“無人機”。

“以前執法時, 往往只有攝像機、執法取證儀在週邊拍攝, 一旦發生暴力抗法等行為, 無論是城管被打還是城管打人, 都拍攝不到核心證據。 ”區城管局行政執法大隊大隊長孫步星說。

“無人機”的應用, 讓這一難題迎刃而解。 “無人機”進行執法記錄不存在死角, 整個執法過程能做到有據可查。 其實, “無人機”在城管其他工作中早已被廣泛應用, 如日常巡查、廣告巡查、規劃執法、渣土管理等。 通過“無人機”對同一地區不同時間拍攝的照片進行比對, 能及時掌握地塊面貌的變化情況, 極大地提高城管部門的執法效率。

除了應用“無人機”進行執法外, 區城管局還對10家渣土運輸公司的292輛渣土車安裝了“北斗定位”系統, 精準確定渣土運輸車的位置、行駛路線, 即時掌握其運行情況;對環衛機械化作業車輛安裝GPS定位系統, 精准定位每輛環衛車輛的作業軌跡和作業量, 實現“點對點”跟蹤管理, 全面提升監管水準。

“無人機”、“北斗定位”、GPS定位系統, 都是我區“智慧城管”在強化資訊支撐方面所做的努力。 但“智慧城管”不僅需要技術的有力支撐, 更需要智慧地管理城市, 在做強硬體配套的同時, 提升軟體管理能力。

為此, 區城管局對城市管理涉及的13大類管理內容, 逐一制定管理標準, 納入城市管理資料庫, 實現管理內容的最大化、管理標準的全覆蓋。

同時, 完善出臺我區長效綜合管理考核辦法, 以“日常巡查考評、重點問題考評、公眾參與考評”等為手段, 對各責任主體長效管理情況實施分類分級考評, 全年考評成績納入區委、區政府對各鎮及職能部門年度目標考核, 實行每月考評通報、每季度成績點評、末位表態發言, 層層壓實責任。

此外, 我區還加強城管、公安交警、物業管理、社區(村)幹部四支隊伍建設, 召開“推進大城管建設, 實施精細化管理”千人大會, 啟動萬人培訓計畫, 組織聯絡員、平臺操作員、城管隊員、社區和物業工作人員, 重點圍繞市、區考評細則、“83812319”平臺操作規範等內容, 開展專題培訓。 建立城市長效綜合管理輔導員隊伍, 深入屬地板塊對基層長效管理人員進行一對一培訓指導,

全面提升長效管理隊伍能力素質。

在實施“智慧城管”後, 我區長效綜合管理考評成績不斷提升。 下一步, 我區將把“智慧城管”建設列入“智慧城市”建設發展戰略, 科學編制“智慧城管”建設規劃, 例如搭建“一中心四平臺”智慧城管建設框架。 一方面做強“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 改造監督指揮中心視頻系統, 與市監督指揮中心、公安等部門道路視頻監控實行部分共用, 對問題高發區自建監控網路, 形成多路、多點動態監控網路, 基本消除城市管理監控盲區;另一方面搭建“四大平臺”, 即城市管理日常運行管理平臺、公共服務與互動平臺、問題研判分析平臺、應急指揮平臺, 最終實現績效管理“可量化”、公眾參與“社會化”、問題處置“快速化”。

採訪手記

“智慧城管”以智慧為手段, 實現了城市管理的提檔升級。 但無論技術手段如何更新, “智慧城管”的運行效率仍需城市個體參與, 更需服務型政府的護航。 我們期待, 一個資訊共用共用、管理科學合理、服務主動高效的“智慧城管”建設框架早日形成, 推動城市管理從被動到主動、從靜態到動態、從粗放到精細、從無序到規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