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俄羅斯糧食大豐收卻慘遭“爆倉” 無人能收最終回頭求助中國

新融街1月12日訊 根據有關媒體報導, 俄羅斯在2017年再一次迎來了糧食的大豐收, 產量同比大幅上漲。 但是獲得豐收的俄羅斯農民們卻開心不起來, 因為種種原因的疊加之下, 這些糧食都只能堆在倉庫之中發黴生蟲而沒法轉換成盧布,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下面就和新融街小編來看看吧。

首先我們需要瞭解一下在過去的一年之中俄羅斯的糧食產量取得了多大的成績。 在去年的12月的一場新聞發佈會上, 俄羅斯總統對外公佈了俄羅斯2017年糧食產量的資料。 其表示得益於風調雨順和生產技術的提高, 該年全年糧食產量創下了40年來的新高, 達到了1.34億噸, 同比上年增長了11%。 從2016年糧食產量來看, 俄羅斯僅次於中國、美國和印度, 居於世界第四位, 在世界糧食市場的存在感節節提升。

糧食出產已經位列全球第四位, 然而人口卻只有1.52億, 完全無法消耗如此之多的糧食,

那麼自然糧食出口成為了其最佳的選項。 普京也意識到單靠石油天然氣出口並不是一個長久之策, 必須開拓其他的管道。 在礦物資源等價格低迷的背景下, 推動獲得外匯手段的多樣化成為當務之急。 包括糧食在內, 俄羅斯的農產品的全年出口額在過去10年裡激增至3.5倍。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統計, 在世界糧食市場俄羅斯正在提升存在感。 這個糧食年度(2017年7月~2018年6月)的出口量有望比上年同期增長3成, 達到4500萬噸。 與啟動國內剩餘糧食出口的2000年代初期相比, 增加至數十倍。 此外, 出口目的地也迅速擴大至非洲和亞洲等100多個國家。 但是, 想要安安穩穩的擴大糧食出口, 還需要面對幾大難關。

其一, 就是港口和內陸運輸網的建設滯後。 俄羅斯的基礎建設, 其實捫心而問是還算世界上先進的, 但是配上它那遼闊的土地, 這些基礎建設就遠遠不夠了, 特別是當糧食產量瘋狂擴張的時候, 原本就緊緊巴巴的國內運力就更加捉襟見肘, 大批大批的糧食得不到有效運輸而只能對方在當地的倉庫之中。

雖然俄羅斯政府正在加快建設用於擴大出口的基礎設施。 將在現有港口設置糧食運輸用電梯, 以推動出口能力的增強。 為了促進出口, 10月還面向一部分地區, 將從國內港口出口的糧食的鐵路運費下調了1成。

在遠東和中俄邊境地區, 國有企業等正在建設糧食設施。

然而這些舉措仍跟不上產量的擴大。 正在建設的設施全面投入使用預計要等到2020年以後。 農業調查公司“SovEcon”的AndreySizov認為, “出口能力基本已達到極限。 如果沒有基礎設施的制約, 全年出口6000~7000萬噸是完全可能的”。 短時間內, 這個看上去美好的目標仍然是鏡花水月不切實際的。

俄糧食聯盟的國際關係局長奧列格·馬婁菲耶夫指出,為了擴大生產和出口,“降低運輸成本等提升國際競爭力的舉措不可或缺”。具體來說,列舉了引進運輸容量大的貨運車輛、以及旨在提升品質的補助的必要性。普京也在記者會上承認,“顯然針對生產者的支援是必要的”。

其二,還是西方世界的狙擊。據瞭解在許多國家俄羅斯小麥把已經把美國人的市場份額擠佔了,世界上小麥第一進口國是埃及,在其市場上已經難覓美國的小麥蹤影。如今在印度、孟加拉等南亞國家,俄羅斯小麥的份額也在不斷地攀升。面對咄咄逼人的俄羅斯,已經丟失了不少市場的美國與歐盟必然會加以反擊,構築貿易屏障已是之後糧食貿易之中必然的存在,憑藉低成本生產的糧食大打價格戰也勢必會出現。

為了避免和這些傳統的糧食巨頭進行正面對抗,並且縮短糧食的運輸成本,俄羅斯終於把目光轉向了它最大的鄰國:中國。作為一個糧食進口國家,中國對糧食的需求也是無止境的,兩者勢必在這方面一拍即合。不過就俄羅斯目前的基建而言,光有貿易目標,未見運輸設施提升,即使中國想要施以援手,俄羅斯恐怕也難以兌現承諾,只能抱著滿倉小麥歎氣了。

俄糧食聯盟的國際關係局長奧列格·馬婁菲耶夫指出,為了擴大生產和出口,“降低運輸成本等提升國際競爭力的舉措不可或缺”。具體來說,列舉了引進運輸容量大的貨運車輛、以及旨在提升品質的補助的必要性。普京也在記者會上承認,“顯然針對生產者的支援是必要的”。

其二,還是西方世界的狙擊。據瞭解在許多國家俄羅斯小麥把已經把美國人的市場份額擠佔了,世界上小麥第一進口國是埃及,在其市場上已經難覓美國的小麥蹤影。如今在印度、孟加拉等南亞國家,俄羅斯小麥的份額也在不斷地攀升。面對咄咄逼人的俄羅斯,已經丟失了不少市場的美國與歐盟必然會加以反擊,構築貿易屏障已是之後糧食貿易之中必然的存在,憑藉低成本生產的糧食大打價格戰也勢必會出現。

為了避免和這些傳統的糧食巨頭進行正面對抗,並且縮短糧食的運輸成本,俄羅斯終於把目光轉向了它最大的鄰國:中國。作為一個糧食進口國家,中國對糧食的需求也是無止境的,兩者勢必在這方面一拍即合。不過就俄羅斯目前的基建而言,光有貿易目標,未見運輸設施提升,即使中國想要施以援手,俄羅斯恐怕也難以兌現承諾,只能抱著滿倉小麥歎氣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