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世界最大核潛艇:一艘足以抹平超級大國 一共造了6艘

說到前蘇聯紅海軍巔峰時期首次出現就轟動世界的傑作, 無疑是“颱風”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其噸位之大, 戰鬥力之強悍, 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蘇聯紅海軍內部稱呼為“941型彈道導彈核潛艇”, 是蘇聯紅海軍第4代彈道導彈核潛艇, 也是人類史上製造過的噸位最大的核潛艇(滿載排水量48000噸, 水上排水量近24000噸)。

總共建造6艘, 而目前僅有1艘在役並用於試射新型的潛射導彈。 另2艘處於封存狀態。 裝備20個導彈垂直發射管在兩個內殼體之間的空間中, 所以沒有了蘇聯潛艇慣有的“龜背”。 一共可以裝載20發SS-N-20潛射彈道導彈,

其射程達到8300公里, 攜帶核彈頭數量總共200枚。

"颱風"級水上排水量23600噸, 水下最大排水量達48000噸;最大長度173米, 最大寬度23.3米。 核動力裝置為OK-650型, 尾部採用雙7葉低雜訊定距槳。 水上最大航速12節, 水下為25節。 下潛深度400米, 自給力120天, 艇員160名(兩組艇員輪換制)。 目前由“北風之神”彈道導彈核潛艇作為“颱風級”的繼承者, 肩負著俄羅斯的“末日反擊”及“三位一體”中的海基核導彈發射骨幹力量。 表面佈設橡膠水聲消聲瓦, 內部還安裝有減震浮筏。 據說其噪音也僅比“俄亥俄級”好一點點, 是前蘇聯的彈道導彈潛艇中噪音最小的。

甚至有強行破除2米厚的冰層的能力。

光看水上滿載排水量的噸位, 就已經秒殺了全球絕大多數現役水面艦艇。 採用了雙殼體結構, 卻又不像是常規雙殼體。 簡單地說, 是由兩艘潛艇殼體“焊接”形成的內殼體。 20個導彈垂直發射筒就在這兩具潛艇艇殼之間佈置。 並且大量在耐壓艇殼、魚雷艙處使用鈦合金, 而非耐壓艇體使用合金鋼, 所以造成了颱風級造價大且工期較長。 所以最終只是建造服役了6艘。

颱風級裝載的20枚ss-n-20潛射導彈, 更是堪比陸基大型洲際彈道導彈的存在。 , 射程達到8300公里, 已經是能覆蓋所在半球大多數戰略目標了。 搭載的10發核彈頭, 當量在20萬噸左右, 並且圓周誤差僅僅0.27海裡(500米)。 鑒於颱風級的破冰能力和隱蔽性,

使得難以精確定位其位置所在。 在核大戰中如果有一艘滿載20發導彈的颱風級生存下來並且擁有發射能力, 那麼美國將會被“核平”。 並且可以在水下55米同時齊射兩發導彈, 所以其攜帶的20發導彈可以在10次齊射內發射完畢。

再者, 雖然“俄亥俄”級的導彈攜帶能力比“颱風”級多了四枚並且圓周誤差只有412米左右,

但是由於“三叉戟”只能攜帶八發彈頭, 並且總當量也與ss-n-20的當量相差無幾, 24×8=192發, 所以總體的打擊能力遜於颱風級的20×10=200發。 令美軍慶倖的是, 這型潛艇只生產製造了6艘, 並且3艘退役、2艘處於封存狀態。 剩下的一艘, 也因為維護費用大而被改造成巡航導彈發射訓練艇, 用於測試ss-n-30“圓錘”。

潛射導彈。

雖然現在的颱風級因為俄海軍缺少軍費而不得不淪為了導彈實驗艇,但是如果6艘全部仍然能在俄海軍中服役,又會對美國乃至整個世界都造成一定的壓力。這種末日戰艦,即使出海一趟,都能令美國驚慌。這被戲稱為“恐蘇症”,卻又是冷戰高峰時期美國高層的真實寫照。當年的蘇聯,單論空降兵,就分分鐘都有著“穿著海魂上飛機,今晚直降洛杉磯”的瘋狂。慶倖的是這些都沒有發生,我們不要戰爭,要和平!(利刃評論員)

潛射導彈。

雖然現在的颱風級因為俄海軍缺少軍費而不得不淪為了導彈實驗艇,但是如果6艘全部仍然能在俄海軍中服役,又會對美國乃至整個世界都造成一定的壓力。這種末日戰艦,即使出海一趟,都能令美國驚慌。這被戲稱為“恐蘇症”,卻又是冷戰高峰時期美國高層的真實寫照。當年的蘇聯,單論空降兵,就分分鐘都有著“穿著海魂上飛機,今晚直降洛杉磯”的瘋狂。慶倖的是這些都沒有發生,我們不要戰爭,要和平!(利刃評論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