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他讓兩種盲眼病可治!楊培增教授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楊培增在領獎現場 重醫附一院供圖

日前, 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 記者從科學技術委員會獲悉, 會上重慶共有有5項科技成果(含專用專案1項)分別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

其中,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眼科楊培增教授主持的《免疫性高致盲眼病發生的創新理論、防治及應用》榮獲2017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據悉, 這是楊培增教授以第一完成人身份第三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他讓兩種致盲性眼病可治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相關負責人介紹, 免疫性高致盲眼病是一類常見而又重要的致盲性眼病, 其中葡萄膜炎是最為重要的類型, 其所致盲目占盲人總數的10%-15%, Behcet病和Vogt-小柳原田(VKH)綜合征所致盲目占葡萄膜炎所致盲目的50%以上, 多發生於青壯年, 並且反復發作治療非常棘手。 從2006年開始, 楊培增教授帶領他的研究團隊對以上兩種常見致盲疾病類型進行了系列研究,

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1)創建了世界上最大的葡萄膜炎資料庫(18000餘例)和最大樣本庫(16000餘份), 解決了葡萄膜炎精准診療研究中大資料庫和生物樣本缺乏這一關鍵問題, 對葡萄膜炎臨床診治和免疫、遺傳機制的研究發揮了重要作用。

(2)對葡萄膜炎發生機制提出了創新理論, 為預防和治療研究尋找到了突破口。

(3)在大資料和實驗研究基礎上, 創立了系列科學治療方案, 解決了兩種疾病缺乏科學化、規範化治療方案的關鍵難題, 使兩種疾病治癒率達86%和90%, 改變了以往兩種疾病不可治癒的觀點, 特別是VKH綜合徵發病兩個月內就診的患者脫盲率可達100%。 楊培增所帶領的團隊為來自國內外眾多頑固性葡萄膜炎患者挽救了視力,

據悉, 他的團隊成為了國際上單一機構葡萄膜炎患者最多、來源最廣的葡萄膜炎診斷、治療和研究中心。 因此, 楊培增也被業界譽為“中國葡萄膜炎診治第一人”。

他第三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據悉, 此次榮獲2017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免疫性高致盲眼病發生的創新理論、防治及應用》專案, 由楊培增教授領銜, 攜重醫附一院眼科團隊的侯勝平、杜利平、胡柯, 以及重慶醫科大學、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電子科技大學附屬醫院、四川省人民醫院組成的研究團隊共同完成, 整體研究水準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記者瞭解到, 這也是楊培增教授以第一完成人身份第三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第一次是1999年, 第二次是2006年。

2017年被評為首屆“重慶市首席醫學專家”的楊培增教授是國際著名的葡萄膜炎專家, 創立的“科學化、簡單化、個體化”系列治療方案, 治癒了數以萬計的葡萄膜炎患者, 引領曾是我國最為薄弱的葡萄膜炎走向世界與國際接軌, 將葡萄膜炎診治和研究水準推至國際最前沿。 他帶領的重醫附一院眼科現已建設成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 成為優勢突出、輻射長江上游乃至全國的特色專科。 他還手寫20萬字文集:《我是你的眼》(小據介紹, 楊培增教授1957年生於河南省濮陽。 作為著名的眼科專家, 他還有一個文學夢。 2014年6月1日, 楊培增所著的文集——《我是你的眼》出版。 而這本文集, 主要是收錄了楊培增教授近30年診治一種常見致盲眼病葡萄膜炎的隨筆、感悟,

以及一篇根據病人真實故事創作出的中篇小說《我是你的眼》。

而令人難以想像的是, 這約20萬字的文集, 幾乎都是楊培增教授在候機或坐飛機的時候, 提筆手寫的。 楊培增在書中《自序》中寫道:《我是你的眼》一書是2013年一年中於出差乘坐飛機時寫的。 “近年, 我在業界的知名度有了一點點提升, 不少業界同仁、朋友邀請我作各種各樣專業方面的報告, 參加專案評審或檢查, 開一些針對年輕醫生、大學生的成長勵志講座, 自然乘飛機的機會也就多了起來。 ” 因此, 等飛機、坐飛機的時間便成了楊培增忙裡偷閒寫作的好時機。 據悉, 每坐一次飛機, 楊培增大約可以寫出2000~3000字。 因他而電腦打字較慢, 因此就每次都用筆手寫在稿紙上,最後再請助手幫他打出來。也就是說,20萬字的《我是你的眼》全是手寫完成的。

記者看到,在書的封面有這樣一行字:“我的生命已經不屬於我自己,它屬於廣大葡萄膜炎患者,屬於千千萬萬病人朋友。” 從某種程度來講,對於葡萄膜炎患者,楊培增也許就意味著他們的眼睛。

因此就每次都用筆手寫在稿紙上,最後再請助手幫他打出來。也就是說,20萬字的《我是你的眼》全是手寫完成的。

記者看到,在書的封面有這樣一行字:“我的生命已經不屬於我自己,它屬於廣大葡萄膜炎患者,屬於千千萬萬病人朋友。” 從某種程度來講,對於葡萄膜炎患者,楊培增也許就意味著他們的眼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