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既要富裕又要美麗 我區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記略

桂林紅豆網-廣西日報訊隆冬時節, 沿著灕江西岸桂陽公路旅遊休閒慢行綠道陽朔縣葡萄鎮段一路前行, 小青瓦、白粉牆、木格窗、青石牆裙, 一幢幢兩三層樓格調婉約的桂北民居, 掩映在青山綠樹中, 結伴而行的遊客悠閒地騎著自行車走走停停, 此情此景在冬日暖陽的映照下, 透著一份寧靜和詳和。

“黨的十九大部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給我們鼓了勁!我們依託321國道改擴建工程的全線貫通和灕江西岸桂陽公路旅遊休閒慢行綠道的建成, 精心打造生態文化旅遊大道。 現在公路沿線的村子紛紛加大投入力度,

改善基礎設施和鄉村風貌, 對鄉村旅遊進行提擋升級, 爭取把旅遊飯吃得更香。 ”陽朔縣葡萄鎮的宣委王霜菊說。

在城鎮化示範鄉鎮建設中, 葡萄鎮並沒有大拆大建, 而是有取有舍。 取的是山水田園一體, 山中有田, 田中有院;舍的是破壞整體風貌的私搭私建。 按照桂北民居風格, 對國道沿線可視範圍內的房屋進行立面改造, 對國道集鎮段的房屋實施立體綠化美化, 並同步建設武侯祠諸葛亮生平事蹟陳列館、翠屏草廬廣西諸葛氏族史陳列館。

同時, 鎮黨委政府引領和鼓勵當地群眾, 建成了花卉苗木、葡萄、砂糖橘、金桔、葛根、淮山等多個千畝種植基地, 努力培育集生態、旅遊、休閒、觀光為一體的農旅產業,

同時還形成了以竹木製品加工、大理石加工、陶瓷、酒業、醫療器械為主體的工業產業。

地還是這片地, “田”已不是那片田。 如今的葡萄鎮就是一個鄉村休閒的大景區, 經過風貌改造後的城鄉建築與美麗的自然風光相得益彰, 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吸引中外遊客紛至遝來, 樂而忘返。 而居住在這裡的人們, 也一年更比一年富, 全鎮人均收入2015年是8715元, 2016年增至9185元, 2017年則突破了1萬元。

富裕與美麗兼得, 葡萄鎮就是我區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典型。

按照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要求, 我區發力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扎實推進結構調整、綠色發展、創新驅動, 到處顯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狠抓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擴面、提質、增效,

示範區創建效果越來越好。 目前, 全區已啟動創建1730個示範區, 其中已認定自治區級示範區147個, 縣級示範區228個, 鄉級示範區310個。 共帶動農戶近190萬戶(其中貧困戶超過10萬戶), 示範區內農民收入普遍比週邊農民高出30%以上。

全力推進現代特色農業產業品種品質品牌“10+3”提升行動, 預計2017年全區糧食總產量297億斤, 基本實現年初制定的150億公斤左右的目標。 水果總產量1666萬噸, 同比增長9.23%, 排全國第4位。 蔬菜總產量2950萬噸, 增長2.5%, 保持在全國第5位。 桑園面積320萬畝, 蠶繭產量38.2萬噸, 分別同比增長3.29%和1.06%, 連續12年全國第一。 茶葉產量7.2萬噸, 毛茶產值45億元, 分別同比增長3%和11%。 食用菌總產量128.64萬噸、總產值115.26億元, 實現了喜人的“十三連增”。

以發展富硒農業、休閒農業、生態迴圈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為突破口,

不斷拓展農業經營領域, 一二三產融合越來越緊。 目前全區累計建立富硒農產品生產基地309個, 認定富硒農產品126個;休閒農業產業總收入230億元, 同比增長20%以上;以“一干七支”生態農業產業帶建設為重點, 基本完成4個自治區級試點建設;推廣了稻田養魚、稻田養螺等綜合種養模式, 既穩定了糧食生產, 又增加了農民收入;積極引進企業發展農產品加工、冷鏈物流等產業, 延伸了農業產業鏈。

以農業部“農業品牌推進年”活動為載體, 抓好品牌農業發展, 農產品品牌影響力越來越大。 中國政府與歐盟首次互認農業方面的地理標誌農產品共35個, 廣西的“百色芒果”和“桂平西山茶”名列其中。

廣西的百色芒果、荔浦芋、欽州大蠔、南寧香蕉等4個品牌入選2017年中國百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橫縣茉莉花茶被首屆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組委會授予“中國優秀茶葉區域公用品牌”稱號。 全國鮮食玉米大會永久落戶南寧, 成為我國最具影響力專業新品種品牌展示活動。

以農民增收為目標, 以產業扶貧、產業富民為平臺, 積極發展適銷對路農產品, 農民錢包越來越鼓。 2017年前三季度, 全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69元, 同比增長9.5%。 產業扶貧方面, 著重在貧困地區擴大水果、桑樹、食用菌、中藥材種植面積, 加大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力度, 對列入全區2017年脫貧任務的900個貧困村, 每村組建或完善1個農民合作社, 帶動主導產業發展和農民脫貧致富。產業富民方面,統籌協調全區14個設區市111個縣(市、區)和11個小組成員單位開展“產業富民”專項活動,安排項目資金5.2億元,圓滿完成“五個一”目標年度任務。

帶動主導產業發展和農民脫貧致富。產業富民方面,統籌協調全區14個設區市111個縣(市、區)和11個小組成員單位開展“產業富民”專項活動,安排項目資金5.2億元,圓滿完成“五個一”目標年度任務。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