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大陸對臺胞用心程度幾乎等同大陸百姓 台藝術家道唯一差別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 臺灣藝術家林吉峰彭璿穎夫婦, 去年11月到浙江紹興參加馬拉松比賽結束, 又花一個月時間, 繞了太湖一圈,

他觀察大陸物價, 相對比臺灣便宜, 去大陸自助旅遊比臺灣還省錢, 當地很多生活條件比臺灣進步, 尤其巷弄小吃攤吃燒餅, 五元人民幣“還要用手機刷條碼”, 深刻體驗一支手機包辦食衣住行育樂。

林吉峰去跑馬拉松, 也去大陸過生活, 從寧波開始, 到紹興、湖州、宜興、無錫、蘇州再回寧波, 前後剛好一個月, 拜科技之賜, 他在大陸通行無阻, 手機搞定旅館住宿車票。

他說, 大陸對於台商臺胞在大陸就業就學及旅遊照顧, 確實用心, 幾乎等同于大陸百姓, 沒有差別, 唯一不方便還是臺胞證編碼, 就是比大陸身份證少, 臺灣手機號碼也不同於大陸, 這在異地生活轉換, 是需要克服。

林吉峰說, 他們夫妻是自由行, 自己搭車、自己訂房、不是傳統旅行團玩法,

受限於大陸規範港澳臺胞住宿, 必須住三星級飯店, 這對於“背包客”或長期自助旅遊是筆負擔, 好比他們只能選擇連鎖飯店, 兩個人一晚也要人民幣200元, 若取消臺胞住宿限制, 大陸許多飯店很便宜, 一晚房價不到百元人民幣, 一個月花費下來, 就節省一半費用。

他分析, 臺胞到大陸長時間旅遊, 門檻愈來愈低, 因為網路科技進步, 很多事情直接在網路解決, 過去還要攜帶厚厚一大本旅遊手冊, 現在一指搞定, 衛星定位告訴你怎麼搭車, 怎麼走, 不用怕走失, 一線城市當然物價高, 吃穿娛樂都高檔, 像他們夫妻倆退休銀髮族, 物質欲望低, 在二三線城市, 吃穿跟大陸普通百姓一樣, 很快就適應。

林吉峰觀察,

大陸這幾年建設快速進步, 放眼建築到處都是又新又大, 尤其車站很難想像, “有必要蓋這麼大”?當然大陸人口本來就多, 不過後來發現, 不少車站其實把各種交通工具彙集一處, 這說明大陸公共建設, 除了追求壯觀, 也可能為了未來50年或100年的需求先做準備。

林吉峰說, 臺灣到大陸長時間旅遊, 要先辦好“支付寶”, 因為吃燒餅, 五元人民幣, 小吃攤根本不收紙鈔, 透過app, 搭車叫車太方便, 訂房住宿還有優惠, 這種生活旅遊便利性, 在臺灣確實很難想像。

被問到旅遊途中, 會不會擔心人身安全?

他說, 去年也花一個月時間, 到法國旅遊, 更要擔心歐洲恐怖攻擊, 異地生活有樂趣, 當然也有風險, 不過大陸至少語言通, 到二線、三線城市, 慢慢旅遊、慢慢生活,

沒有壓力, 走到哪裡, 發現風景不錯, 就停留下來作畫, 這跟臺灣到大陸探親或參加旅行團, 體驗不一樣, 重點是省錢, 扣掉機票高鐵費用, 實際一個月生活開銷, 比臺灣少很多。

很多人一旦年紀愈大, 體力自然變差, 確實不適合長時間自助旅行, 不過林吉峰參加馬拉松, 逼自己把體力練好, 另外還有老伴相陪, 能夠多走, 就多旅遊。

他表示, 上次去西安參觀《西安古城牆》, 最適合直接在城牆上騎單車環游, 全長13.74 公里, 體驗老長安的歷史風華, 結果業者知道自己超過65歲, 基於安全婉拒租借單車, 只好透過朋友借來單車, 因此建議趁年輕, 體力好多跑多看, 旅遊要趁早。

臺灣“中時電子報”援引香港中評社該報導, 並指出,

臺灣人愛遊大陸, 截至2017年11月, 來陸人數為362萬人次, 較2016年同期成長22萬人次。 除了大陸旅遊設施和交通方便, 大陸人持續對臺灣客不排斥且保持熱情, 也是台人愛遊大陸的重要原因。

有旅遊業者表示, 大陸旅遊設施軟硬體都在提升, 另一重點是“心理因素”, 大陸無論是旅遊設施的工作人員, 還是台客平常接觸的大陸民眾, 並不會因兩岸關係緊繃而改變對臺灣民眾的態度, 依舊十分熱情。

編輯:圈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