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權威發佈!威海市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政 府 工 作 報 告

——2018年1月4日在威海市第十七屆

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

張海波

各位代表:

現在, 我代表威海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

請予審議, 並請市政協各位委員提出意見。

一、2017年政府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 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 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一道,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牢牢把握爭當全省走在前列排頭兵的目標定位,

加快實施全域城市化、市域一體化和產業強市、工業帶動、突破發展服務業戰略, 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等各項工作, 現代化幸福威海建設邁出新步伐、取得新成績。

——經濟運行穩中向好、品質提高。 全市生產總值預計3550億元, 增長8.2%左右, 比上年加快0.2個百分點;經濟品質效益指標增幅總體快於生產指標,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73.1億元, 增長9.5%, 主要經濟指標增幅保持全省第一方陣。

——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持續見效。 三次產業比重預計由7.0:46.4:46.6調整為6.6:45.8:47.6, 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比重由40%提高到41%;“三去一降一補”任務有效落實, 商品住房去化週期降至16個月的合理區間。

——環境治理聚焦發力、成效明顯。 萬元生產總值能耗預計降低4.9%左右,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完成削減任務, PM2.5平均濃度近五年來最低, 環境空氣品質穩定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入選全國節水型社會創新試點示範市。

——民生保障全面改善、持續加強。 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分別增長8.5%、7.8%左右, 城鎮登記失業率為1.65%, 180個省定扶貧工作重點村全部“摘帽”。

——文明創建持續深入、再結碩果。 獲評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 榮成市、乳山市成功創建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 實現全國文明城市“全域一片紅”。

一年來, 我們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 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下大氣力抓了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超前謀劃、精准定位, 大力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 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

按照“四個城市”發展定位和“五區九基地”發展格局, 扎實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重大事項。

重點產業培育取得新突破。 大力推進製造業轉型升級, 新增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3家, 戰略性新興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14%以上。 成功舉辦“健康中國與助推山東康養產業發展”座談會, 加快建設國際醫療健康產業城, 醫療健康、養老養生等多業態融合發展。 舉辦中國服裝設計大賽、第九屆中國威海國際人居節及國際建築設計大獎賽, 時尚創意產業加快破題。 全域旅遊扎實推進, 入選全國森林旅遊示範市, 華夏城被評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建成15個文化產業公共服務平臺, 規模以上文化企業數量增長57.6%。 現代物流、軟體服務外包等現代服務業加速突破,

電子商務交易額預計增長32.5%。 由我市制定的《海洋牧場休閒服務規範》國家標準獲批發布, 建成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5處、省級海洋牧場示範項目19處、省級以上休閒漁業示範基地33處, 入選國家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城市。

重點專案建設取得新突破。 實施市級重點項目185項、重點工業投資項目118項, 謀劃儲備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專案116個。 開展智慧製造專項行動, 威達機械、華力電機獲批國家智慧製造專項, 天潤曲軸、迪尚集團入選國家智慧製造試點示範專案。 招大引強取得新突破, 馬誇特開關、康得碳穀科技等一批重大項目簽約落地, 預計全市實際到賬外資88億元, 增長10%。 惠普公司入駐威海, 億和精密加工、大振電子等總投資12億美元的5個配套項目先後落戶, 向打造全球印表機新高地邁出堅實步伐。

重點平臺打造取得新突破。採取“一中心三平臺”模式,啟動創建國家區域創新中心。工信部電子資訊技術綜合研究中心、哈工大創新創業園等重大創新平臺建設加快推進。設立樹枝狀及超支化聚合物應用創新中心等高端研發平臺,助力前沿產業破土萌發。威高集團、迪尚集團獲批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綜合服務平臺、國際海洋商品交易中心等大宗商品交易平臺、文登西洋參交易中心等特色綜合服務平臺投入運行。

(二)綜合施策、標本兼治,全力打贏五場攻堅戰。結合做好十九大安保維穩工作,著力營造安全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

安全生產攻堅戰細緻入微、扎實到位。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百日攻堅治理等整治行動,排查治理隱患4.9萬項。全力推進化工產業安全生產轉型升級,全面加強海上安全管理,清理取締海洋涉漁“三無”船舶1258艘。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生產安全事故起數下降29.4%。

生態環保攻堅戰多管齊下、集中整治。以中央環保督察、國家海洋督察為契機,深入開展環境保護突出問題排查整治。大氣方面精准發力,狠抓揚塵治理,全面取締整治1234家“散亂汙”企業,完成53台電力企業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淘汰治理98%的分散燃煤鍋爐。水環境方面河海統籌,504條河流全部推行“河長制”,完成城鄉河道綜合整治214公里,禁養區內513家畜禽養殖場全部關閉搬遷。扎實做好自然保護區問題整改,推進金海灘、大乳山等7個海岸帶修復整治專案。榮成市成功創建全國首批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

脫貧攻堅戰聚焦短板、精准施策。推進貧困村整體提升工程,新建擴建扶貧產業專案92個,規劃建設精准扶貧產業示範區15處、專案示範基地73個。推進精准扶貧直通車工程和金融扶貧工程,發放“富民農戶貸”“富民生產貸”2.5億元。規範扶貧資金管理使用,推動陽光扶貧、廉潔扶貧。

金融風險防控攻堅戰分類處置、有效防範。開展金融風險排查處置專項行動、防範和打擊非法集資活動、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積極推動“破圈斷鏈”,排查擔保圈74個,防範化解171家風險企業和潛在風險企業的資金鏈風險,非法集資案發數量和金額分別下降63.6%和90.3%。

社會穩定攻堅戰全民參與、共治共用。加強和改進信訪維穩工作,開展化解信訪積案集中攻堅活動。開展城鄉社區協商示範點建設,推行警務助理、法律顧問進村進社區。海上平安建設經驗成為全國典型,乳山市被評為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

(三)聚焦重點、把握關鍵,著力增強三大動力。全面總結地級威海市成立30周年的經驗,聚焦改革、開放、創新三大動力,千方百計提升發展活力和區域競爭力。

改革全面發力、多點突破。新爭取21項省級以上改革試點,229項重點改革任務取得階段性成果。362家規模企業完成規範化公司制改制,光威複材在創業板上市,新增新三板掛牌企業9家、區域股權市場掛牌企業25家。459個村完成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新增土地流轉面積7萬畝,乳山市獲批全國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試驗縣。基礎教育、學前教育省級改革試驗區建設加快推進。開展生育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合併國家試點。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健康城市建設扎實推進,被確定為首批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國家級示範城市。威海市及榮成市榮獲首批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

開放先行先試、深度拓展。扎實推進中韓自貿區地方經濟合作示範區、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等試點工作,外貿進出口總額預計1380億元,增長16%。服務貿易支行等多項服務貿易試點經驗全國推廣,服務貿易進出口額增長20%。開通國際海運快件業務,跨境電商零售出口增長1.6倍。主動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建設多式聯運鐵路樞紐中心,開通中歐集裝箱班列,在沿線國家投資專案49個,貿易額增長44.8%。威海綜合保稅區建設進展順利。乳山口港獲批國家一類開放口岸。

創新要素集聚、活力增強。出臺企業研發財政補助政策。促成產學研合作項目120項,技術交易額增長11.1%。引進山東鋁業職業學院,與20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產學研合作戰略聯盟關係,成立威海職業教育聯盟。完善“英創會”招才引智長效機制,實施國外智力引進項目49個,引進各類人才2.3萬人。新增泰山產業領軍人才23名,評選首屆“威海工匠”47名,新增高技能人才8871人。獲批創建全國品質強市示範城市,成功創建釣具產品國家產品品質提升示範區,威高集團獲得中國品質獎提名獎,新增山東名牌產品27個。新建創業孵化基地10處,高區、迪尚集團入選國家“雙創”示範基地。新增高新技術企業73家、科技型中小企業483家,各類市場主體總量增長14.4%。

(四)全域統籌、市域一體,加快推進新型城市化建設。堅持區域協同、城鄉一體、陸海並重,持續推動全域城市化、市域一體化發展。

產城融合發展步伐加快。深入推進“四個突破”戰略,東部濱海新城招商引資快速突破,全年簽約入駐20個產業項目,市委黨校、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廉政教育基地投入使用,龍山湖主體工程完工;文登同城化、乳山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南海新區獲批省級經濟開發區體制機制創新試點。雙島灣科技城、好運角旅遊度假區、裡口山城市山地公園等重點區域實施基礎設施和產業項目127個,完成投資191.1億元,增長9.1%。

人口市民化步伐加快。制定人口市民化規劃和實施意見,加快推進本地農村居民市民化。實施38個老舊社區綜合整治,開工棚戶區改造1.9萬戶,新建新型社區36個。實施農村改廁9.6萬戶,農村改廁治汙經驗全國推廣。虎山鎮被評為全國特色小鎮,羊亭鎮、初村鎮被評為省級特色小鎮。

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實施20項區域內應急供水工程,説明267個因旱缺水村應急打井,充分發揮引黃調水工程作用應急調水,確保大旱之年城鄉供水正常。加快推進乳山河地下水庫、南海擋潮閘等水利工程建設,抗旱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實施環山快速路、汶萊高速公路等23項重大交通項目,香水河大橋建成通車,威海機場旅客輸送量突破200萬人次。新開工地下綜合管廊18.5公里、海綿城市工程12平方公里。全面完成鐵路沿線環境綜合治理。整治城市違法建設7539處、429.8萬平方米。被確定為全國“城市雙修”試點城市和全省城市設計試點城市。

(五)完善制度、補齊短板,織密紮牢民生保障網。堅持從群眾關心的問題抓起,全面提高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務水準。

社會保障救助更加有力。實施職工大病保險制度,建立困境兒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失業保險金標準、城鄉低保標準、特困人員供養標準都有新提高。建立政府救助保險制度,政府買單為全體市民投保重大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保險。

公共服務供給更加到位。貼近群眾需求辦理28件民生實事。新建、改擴建中小學校18所,增加學位2萬個。新建、改擴建公辦幼稚園17所,增加學位4890個,普惠性幼稚園比例由80%提高到84.3%。設立醫養結合機構16處,新增護理型養老床位1638張。組建醫療聯合體16處,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分享和下沉。“雙安雙創”全域推進,成功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和國家農產品品質安全市。

群眾文化生活更加活躍。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獲批全國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試點城市。建成11家城市書房,為全民閱讀創造便利條件。舉辦首屆文化惠民消費季,發放文化惠民消費券2.8萬張。舉辦鐵人三項世界盃賽、威海市第五屆運動會等賽事活動,新建改造健康主題公園12處、健康步道30條、鎮級全民健身中心34處。

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制定普法責任清單,鎮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國防動員、人民防空、民兵預備役工作進一步加強。民族、宗教、婦女兒童、外事、僑務、對台、檔案、史志、地震、氣象、慈善、殘疾人等事業取得新進步。

(六)依法行政、從嚴治政,全力打造精簡高效政務生態。扎實推進廉潔威海建設,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服務型政府、廉潔政府。

便民利企服務進一步優化。實施政府提速工程,開展聯繫服務企業行動,著力讓企業和群眾辦事更加省心、省力、省錢。取消、調整、減免4項政府性基金和15項行政事業性收費,進一步降低企業負擔。實施“多證合一”“一照一碼”,擴大“縣域通辦”業務事項範圍,方便企業就近登記。開展減證便民專項行動,取消調整59項證明和蓋章類材料。構建全項進駐、全域覆蓋、全網統辦的“三全”政務服務網路,率先完成“一窗式”“一門式”政務服務模式改革,完成市縣鎮聯審聯批國家服務標準化試點工作;建成全市統一的電子證照庫,90%以上行政許可事項可全程網辦,實現“零跑腿”或“只跑一次”。

行政權力運行進一步規範。配合市人大常委會開展地方立法工作,《威海市節約用水條例》《威海市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條例》等地方性法規正式頒佈實施。堅持能減則減、宜放盡放,完善清單管理模式,編制公共服務事項目錄、服務指南,削減市級行政權力事項88項。深入推進政務公開。推開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和行政執法監督體制改革,實現“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

政府工作作風進一步改進。主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政協民主監督、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辦理人大代表建議63件、政協提案296件。馳而不息糾治“四風”,毫不鬆懈整治庸政懶政怠政,全年行政問責81人,查處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255起,處理294人。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的成績來之不易,全市人民付出艱辛努力,社會各界給予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向駐威人民解放軍指戰員、武警官兵,向各位老領導、老同志,向關心支持威海發展的各界人士和海內外朋友,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謝!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們的工作還存在許多不足,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問題尚未解決,前進道路上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新動能培育不足,實體經濟的發展活力有待增強;創新資源聚集能力不足,科技和人才短板仍是制約發展的重要瓶頸;城市國際化水準不高,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都亟待突破;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還需進一步加強;海岸線、林地等自然資源管理存在薄弱環節;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安全生產、社會穩定、風險防控等方面的矛盾問題不容忽視;“放管服”改革還存在不到位的問題,隱形變異“四風”問題依然存在,政府系統廉政建設有待加強。對此,我們一定強化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不回避矛盾,不推卸責任,從解決問題入手推動各項工作,努力讓政府工作更加扎實、更富實效。

二、2018年政府工作的目標思路

黨的十九大站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歷史方位,確立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目標。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牢牢把握走在前列的目標定位,繪就山東由大到強戰略性轉變的新願景。市第十五次黨代會牢牢把握爭當全省走在前列排頭兵的目標定位,吹響實現現代化幸福威海建設新跨越的號角。我們要緊扣這些新目標、新願景,緊緊圍繞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需要、新嚮往,扎扎實實做好政府各項工作,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努力把目標變為現實。

2018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按照高品質發展的要求,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牢牢把握爭當全省走在前列排頭兵的目標定位,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為統領,大力實施全域城市化、市域一體化戰略,大力實施產業強市、工業帶動、突破發展服務業戰略,大力實施城市國際化戰略,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推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民生福祉持續改善,努力實現現代化幸福威海建設新跨越。

主要預期目標為: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9%左右,外貿進出口穩定增長,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長8.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以內,全面完成省下達的年度節能減排降碳約束性目標。

各位代表!黨的十九大要求“創新引領率先實現東部地區優化發展”,中央經濟工作會強調“支援東部地區率先推動高品質發展”,我們要牢牢把握爭當全省走在前列排頭兵的目標定位,在新時代歷史坐標系中找准奮鬥方位,主動對標先進,積極爭先進位,按照“1+33333”的工作體系,制定實施三年行動計畫,明確現代化幸福威海建設的路線圖和時間表,努力打造更具影響力的宜居、宜業、宜遊、宜學的卓越城市。

一是強化“一個統領”,堅定不移推動高品質發展。把新舊動能轉換作為統領經濟工作的重大工程,堅持產業引領、專案拉動、企業支撐,強化改革、開放、創新三大動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促進新動能持續快速成長,推動全市經濟在實現高品質發展上不斷取得新進展。

二是實施“三大戰略”,高點定位引領城市轉型跨越。大力實施全域城市化、市域一體化戰略,堅定不移地走特色城市化發展道路;大力實施產業強市、工業帶動、突破發展服務業戰略,夯實城市發展的產業根基、動力支撐;大力實施城市國際化戰略,培育國際競爭新優勢,拓展對外合作新空間,塑造城市開放新形象,豐富卓越城市的品質內涵,推動開放城市向國際化城市邁進。

三是突出“三個力保”,補齊短板夯實長遠發展基礎。堅持立足大局、著眼長遠、把握關鍵,全力保證交通快速通達,全力保障水資源安全,全力保護海岸線等生態資源,謀劃推動一批牽動全域的重要事項、重大工程,有效破除城市發展的瓶頸制約,進一步提升城市承載能力和發展後勁。

四是打好“三大攻堅戰”,牢牢守住發展的底線紅線。樹立底線思維,強化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的責任擔當,全力以赴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准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堅決保住基本、兜住底線,著力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五是堅持“三個聚焦”,精准發力推進重點工作加速突破。堅持聚焦區域、聚焦產業、聚焦政策,找准區域發展的突破口,提高產業發展的精准度,打好政策支援的組合拳,強化謀篇佈局、頂層設計,增強工作的前瞻性、戰略性、全域性,推動重點區域率先突破、重點產業快速發展、重點工作加速見效。

六是強化“三個整合”,高效聯動保證工作落實。加快整合12345政務服務熱線、整合共用政務資訊系統、整合政務督查力量,充分運用大資料等資訊化手段,精准瞭解社情民意,高效辦理群眾訴求,全面提升政府決策和服務水準,進一步增強執行力,雷厲風行狠抓落實,更好服務群眾、服務企業、服務發展。

各位代表!追求卓越、爭創一流,是地級威海市成立30年以來威海人民積攢的精氣神,也是我們邁入新時代、開啟新征程的動力之源。我們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時刻保持不進則退的危機意識,確立更高發展定位,樹立更高發展標杆,奮力推動創新發展、持續發展、領先發展。

三、2018年政府工作重點

(一)牢牢把握主線、緊扣動能轉換,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突出製造業優化升級,在“破”“立”“降”上下功夫,大力破除無效供給,大力培育新動能,大力降低實體經濟成本,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實施重點產業集群培育工程。突出龍頭帶動、鏈條延伸、要素聚集,實施“中國製造2025”威海行動計畫,集中力量培育七大千億級產業集群。新一代資訊技術產業集群,推動實施惠普印表機、億和精密加工等重點項目,規劃佈局積體電路產業,打造電腦週邊產品研發生產基地。新醫藥與醫療器械產業集群,推進實施威高手術設備和可降解支架等重點項目,爭取在高精尖醫療設備、康復醫療設備等領域形成集聚效應。先進裝備與智慧製造產業集群,重點發展高檔數控機床、醫用特種機器人、軌道交通裝備、節能環保裝備、高技術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等優勢產品。碳纖維等複合材料產業集群,推動康得碳穀科技、拓展纖維航空複合材料等重點項目建設,延伸碳纖維綜合製品產業化鏈條,加快發展先進高分子、石墨烯等前沿材料。海洋生物與健康食品產業集群,重點發展海洋保健品藥品、海洋功能食品等高附加值產品,進一步提高中國海洋食品名城的國際知名度。時尚與休閒運動產品產業集群,推動紡織服裝、家紡地毯、皮具釣具等傳統產業與文化時尚元素、工藝設計跨界融合,打造全國知名的時尚創意城市和時尚產業基地。康養旅遊產業集群,重點引進高端醫療保健、養生療養、健康管理、醫學美容等健康服務機構,加快建設國際醫療健康產業城、健康醫療大資料中心和康養特色小鎮。

實施新經濟培育工程。堅持以“四新”促“四化”,聚焦數字經濟,實施工業互聯網戰略和大資料戰略,促進物聯網、雲計算、大資料、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進企業商業模式變革和流程再造,加快在休閒經濟、共用經濟、創意經濟、網路經濟等領域培育新動能。推動“工業製造”向“工業智造”轉變,實施機器換人、數位化與智慧工廠建設、智慧製造示範提升“三大工程”,引導企業探索應用各類智慧製造新模式。推動“生產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跨越,支援推廣總集成總承包、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等商業模式,鼓勵企業由單一產品供應商向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轉變。推動“單一業態”向“多元業態”融合,促進“文化+”“物流+”“旅遊+”“健康+”“養老+”等跨界融合滲透,引導企業拓展發展空間。推動“互聯網+”向“雲+”邁進,實施“企業上雲”專項行動,引導企業利用大資料和雲計算,實現管理、業務等方面的資料化轉型,插上在“雲端”飛翔的翅膀。

實施現代服務業突破工程。堅持發揮優勢、補齊短板、突破重點,大力推動“六個提升”,促進傳統服務業優化提升,新興服務業加速成長。提升遊客體驗豐富性,圍繞爭創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推進黃金海岸提質、鄉村旅遊提升、景區旅遊提標,開發工業旅遊、紅色旅遊、冬季旅遊、夜間旅遊等系列產品,構建業態豐富、一體發展的全域旅遊格局,讓遊客充分感受城市的品質和溫度。提升康養品牌吸引力,積極培育國醫康養、海洋康養、溫泉康養等新興業態,構建全領域、全週期、全鏈條康養產業體系,打響“四季威海·康養福地”品牌。提升現代物流通暢度,推動港口資源整合,促進國家一類開放口岸突出特色、加快發展,加大“無水港”合作建設力度,建設多式聯運鐵路樞紐中心,大力發展臨港產業園區、鐵路物流產業園區,做強做優跨境物流、冷鏈物流等產業,創建冷鏈物流示範城市。提升商貿流通特色化,優化特色商圈佈局,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推動傳統商貿和實體商業轉變經營模式,培育“商品+服務”“購物+休閒”“消費+體驗”等新業態。提升商務服務專業化,積極培育仲介服務機構,強化精准招商提升酒店業發展層次,增強會展活動承接能力。提升生活服務便利性,加快發展家政服務、教育培訓、體育休閒等產業,更好滿足群眾多層次、多樣化消費需求。

實施海洋經濟轉型突破工程。強化科學用海、科技興海、產業強海、生態護海“四個導向”,深入推進藍色經濟區建設,爭創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推動海洋漁業大市向海洋經濟強市跨越。聚焦海洋產業轉型,突破發展海洋生物製藥、海洋健康食品、海洋高端裝備等產業;加強國家級遠洋漁業綜合基地、海洋牧場示範區建設,減船轉產壓減近海捕撈產能1.8萬千瓦。聚焦產業鏈條延伸,創新海洋經濟融合發展新模式,加快培育海工設計、海洋物流、涉海服務等新興產業。聚焦綜合平臺建設,加快建設海洋科技產業聚集示範 區,打造有影響力的海洋科技創新中心;支持海洋高新技術產業園創建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推動15個海洋特色園區創新發展;加快國家淺海綜合試驗場、海洋生物遺傳育種中心、山東船舶技術研究院、迪沙集團海洋藥物與功能食品研發中心等平臺建設,提高海洋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聚焦金融服務創新,組建海洋投資公司,創新海上保險、航運融資、大宗海產品交易等海洋金融服務,引導社會資本投資海洋經濟。聚焦優勢品牌培育,打響優質海產品、休閒漁業等區域品牌,加快有定價權的海產品綜合服務平臺建設,支援企業掌握行業主導權。

實施高效生態安全農業提升工程。堅持品質興農、綠色興農,推動農業政策從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調好調順調優農業結構,加快培育農業發展新動能。大力發展高效農業,建設西洋參、無花果、大薑、茶葉、葡萄等特色種植區,新增現代果園2萬畝;培植壯大農業“新六產”,高標準建設汪疃農耕文化體驗園,打造山水田園示範區。大力發展生態農業,開展綠色防控技術推廣行動,實施耕地品質提升計畫和優質糧食工程,新增水肥一體化面積7萬畝,強化技術創新保障糧食安全。大力發展安全農業,加強追溯體系和資訊平臺建設,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

實施品質品牌提升工程。弘揚“幸福威海·品質承載”城市品質精神,支持企業在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上攻堅發力,爭創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創建全國品質強市示範城市。實施品牌強農工程,加強地理標誌品牌保護,擦亮“威海農產·品味自然”“威海蘋果·甜蜜誘惑”等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形象。開展重點行業品質提升行動和群眾性品質管制活動,夯實企業品質管制基礎。推進國家碳纖維及其複合材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等公共檢驗檢測服務平臺建設。大力實施標準化戰略,爭創國家醫療器械技術標準創新基地,鼓勵更多企業爭當標準“領跑者”。

各位代表!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相關工作都要工程化、專案化,圍繞產業來謀劃,依託專案來推進,依靠企業來實施。今年全市重點推進116項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155項市級重點項目、147項市級重點工業投資項目。要按照“五個牢牢抓在手上”的思路,把目標和責任落實牢牢抓在手上,把產業和項目培育牢牢抓在手上,把園區和平臺建設牢牢抓在手上,把政策和機制創新牢牢抓在手上,把環境和能力建設牢牢抓在手上,進一步夯實經濟轉型升級的基礎,推動經濟發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二)強化創新驅動、補齊人才短板,加快建設創新型城市。圍繞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爭創國家促進科技和金融結合試點城市、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城市,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加強創新平臺建設。加快創建國家區域創新中心,支援工信部電子資訊技術綜合研究中心、哈工大創新創業園建設,在高性能醫療器械領域爭創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引進更多協同創新的平臺機構,構建“1+3+N”創新格局。開展企業研發平臺提質升級行動,依託行業優勢企業爭創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支援更多企業創建省級以上技術研發平臺,促進創新平臺開放聯合、資源分享。建設軍民科技協同創新平臺,打造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

加強創新產業園區建設。加快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推動醫療器械與生物醫藥、電子資訊與智慧製造、碳纖維等高端產業園區加快佈局創新產業項目,構建“一區多園”創新產業發展格局。建設核能利用國際創新示範園,加強核能相關產業開發利用。規劃佈局中歐水處理及膜技術創新產業園。加強校地協同創新,吸引高校院所來我市設立產業研究院和科技園、創新園。

加強創新型企業培育。強化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體系建設,實施“千帆計畫”“科技型中小企業雛鷹成長行動”,培育一批具有創新能力的排頭兵企業。開展單項冠軍企業培育提升行動,支援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培育更多的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和隱形冠軍企業。加強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建設,搭建國家級服裝設計、建築設計創新創業平臺,構建全鏈條“雙創”生態圈,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上水準,打造充滿活力的“最暖創業城市”。

加強創新人才引進培養。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完善招才引智政策。深化提升“威海英才計畫”,制定離岸創新人才、青年創新人才支持政策,實施幹部國際化能力培養“雙百計畫”,升級“產學研合作特聘專家”“校地合作人才”等人才工程,打響“英創會”引才品牌,加強與歐美同學會等團體聯誼交流,大力引進國家“千人計畫”、泰山系列人才工程專家團隊等創新人才。密切與駐威高校共建合作,促進更多高校畢業生留威創業就業。深化產教融合,引導職業院校開門辦學,鼓勵企業參與舉辦職業教育,培育更多適應產業需求的高技能、創新型“威海工匠”。

各位代表!建設創新型城市,需要整合各方創新力量,集聚各類創新資源。要加快構建政、產、學、研、用、金、服“北斗七星”一體聯動的創新模式,促進創新與產業融合、研發與需求對接、科技與金融互動,努力形成創新要素流動、整合和集聚的最優生態,讓威海成為產學研合作的密集區、創新產業發展的新高地。

(三)堅持高點定位、對接國際標準,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全面總結改革開放40周年的經驗,牢牢抓住城市國際化戰略、招商引資、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三個著力點”,進一步拓展開放的範圍和層次,在新一輪高水準對外開放中增創新優勢。

高標準實施城市國際化戰略。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本土優勢,制定城市國際化建設行動綱要,建立評價指標體系,推動建設開放型國際經濟活躍城市、區域性國際交往門戶城市、標準化國際生態宜居城市。加強城市功能國際化、規範化建設,加快雙語標識、國際學校、涉外門診、自助導遊等服務體系建設,在城市建設、語言環境、文化教育、醫療服務、休閒旅遊、社會管理等方面與國際化標準全面接軌。開展系列國際交流活動,推進友好城市交流、海外聯絡聯誼,提高城市知名度和國際影響力。

高效能推進精准招商。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工作生命線,全面優化外商投資環境,運用整體思維謀劃產業招商,瞄準世界500強、央企百強企業及行業隱形冠軍企業,有針對性地開展建鏈招商、補鏈招商、強鏈招商。探索組建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行的招商機構,提升招商隊伍專業化水準。強化重點區域合作,著力深化歐美、深耕周邊,爭取對德國製造業招商取得新突破,爭創中德中小企業合作區。堅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統籌算好眼前和長遠、靜態和動態、局部和全域的平衡賬,增強招商引資的精准度和實效性。

高水準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務實推進中韓自貿區地方經濟合作示範區建設。扎實開展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培育服務出口基地和特色小鎮,設立“一帶一路”國家雲服務運營中心,加快建設服務貿易產業園。推動威海綜合保稅區正式封關驗收,加快發展保稅加工、保稅物流、保稅服務產業。加強國際貿易“單一視窗”建設和推廣,提高對外貿易便利化水準。推行行政“二號章”、“大部制”、用人制度、薪酬制度等改革措施,創新開發區體制機制。發揮高區、經區、臨港區等國家級開發區的主陣地作用,推動開發區“二次創業”。

高層次深化雙向開放合作。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積極培育本土跨國公司,鼓勵企業創新對外投資方式,並購境外研發、設計、行銷、品牌等價值鏈優質資源,設立境外協同創新中心、工業設計中心、品牌行銷中心,以投資帶動貿易發展、產業發展。實施境外百展市場開拓計畫,提升國際食品博覽會、國際漁具博覽會等展會層次。堅持擴大出口與高質進口並重,進一步優化外貿結構。積極培育外貿新業態,爭創國家級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

(四)全面深化改革、優化發展環境,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堅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實施“改革落實行動計畫”,加快推進基礎性關鍵領域改革,提高各項政策的精准性、靶向性。

優化政策支持環境。做好政策法規立改廢工作,建好政策“工具箱”,形成支援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疊加效應。全面落實支援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發展的政策,讓企業充分享受政策紅利。降低實體經濟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全面清理涉企收費,組織開展“紅頂仲介”專項治理。幫助企業降低用能、物流成本。推進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壓縮一般性支出,深入推進“撥改投”,加大對重點領域和專案的支持力度。健全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機制,避免出現“桃子政策”“抽屜政策”,實實在在增加企業的獲得感。

優化金融服務環境。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強化科技支行、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基金、小額貸款保證保險、農業融資擔保等政策措施,幫助企業破解融資難題。推動威海藍海銀行和城商行、農商行等地方法人銀行機構完善治理結構。推動企業加快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爭取新增上市掛牌企業15家。鼓勵企業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促進更多金融活水流向實體經濟。

優化投融資環境。強化實體經濟吸引力和競爭力,優化存量資源配置,促進有效投資特別是民間投資合理增長。整合投融資公司,加強政府投資引導基金運營管理,推動設立產業發展基金,助力新興產業和創新型企業加速成長。加強政府債務管理,嚴格控制新增債務。深化國企國資改革,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推動國有民營經濟雙向參股。規範PPP專案運作,引導更多社會資本參與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領域建設。

優化市場監管服務環境。正確處理管理與服務的關係,健全涉企服務和市場監管機制。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和投資審批制度改革,取消不必要的行業門檻和隱性壁壘。規範涉企檢查行為,推行跨部門“隨機聯查”,避免干擾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探索包容創新的審慎監管機制,建立事中事後監管新模式。

優化社會信用環境。深入開展信用提升年活動,加強政務誠信建設,引領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走向深入。深化統計管理體制改革,加強統計資料品質管理。推進部門和行業信用管理,探索實施信用積分評價制度,擴大市場主體信用記錄覆蓋面。強化行業自律和信用監管,實施聯合激勵懲戒,讓守信者一路暢通、失信者寸步難行。

優化企業家成長環境。完善聯繫服務企業機制,加快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營造尊重企業家價值、鼓勵企業家創新、發揮企業家作用的良好社會氛圍。實施優秀企業家培育計畫,開展企業家“青藍接力”行動,助力年輕一代企業家健康成長。

(五)堅持生態立市、推動綠色發展,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鞏固提升生態環境比較優勢,積極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

堅持不懈宣導綠色發展方式。實施百企節能降耗工程和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培育迴圈經濟示範企業和示範專案,推廣應用節能新技術,調整能源結構、運輸結構。嚴格實行區域新建專案排汙總量減量、等量替代,從源頭上減少污染。開展全民節水行動,推進田間工程節水改造,提高工業用水重複利用率。開展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學校創建活動,推動形成綠色生活方式。

全力以赴解決環境突出問題。加大中央環保督察回饋問題整改力度,對中央環保督察交辦的245件案件組織回頭看。結合即將開展的省環保督察,繼續開展環境突出問題綜合整治攻堅行動。大氣污染防治抓“穩固”,編制大氣污染源清單,重點抓好“散亂汙”企業和分散燃煤鍋爐整治,強化揚塵污染防治,確保環境空氣品質繼續穩定達到國家二級標準。水污染治理抓“提升”,扎實推進工業廢水污染源全面達標、工業集聚區水污染集中治理、城鎮生活污染防治、流域環境和近岸海域綜合治理等工作,全力開展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保執法行動。土壤污染治理抓“基礎”,開展土壤環境品質監測,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建成固體廢物處置中心,提高危險廢物規範化管理水準。

多措並舉保護生態系統。培育一批專門從事生態保護修復的專業化企業,高標準實施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工程。實施河道水庫綠化整治工程,打造沿河環庫的綠色林帶、景觀林帶和經濟林帶。完善城市山體公園管理機制。支持威海植物園建設。堅持綠化、花化、彩化統籌兼顧,年內成片造林6萬畝,推動“綠滿威海、四季多彩”。全面落實“河長制”,開展“清河清庫”行動。探索推行“灣長制”,開展黃金海岸生態保護試點,嚴控圍填海專案,推動近岸海域沙灘養護、還灘還海,恢復海岸自然屬性。

夯實責任加強生態環境監管。建立“一個系統、四個平臺”,完善環境問題處置長效機制,進一步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實施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建設河流跨境斷面、污水溢流口自動監測監控設施,新建20個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開展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全面推行排汙許可證制度,加強企業環境信用體系建設。

各位代表!生態環境是威海最寶貴的財富,必須像對待生命一樣來對待。要正確看待我市生態環境比較優勢和環保工作中的薄弱環節,進一步完善專業監管與“啄木鳥”式監管相結合的環境監管機制,把山、海、河、林、濕地等各類生態資源守護好、利用好,讓碧海藍天、綠水青山成為威海最靚麗的城市名片。

(六)堅持全域統籌、強化規劃引領,加快推動市域一體化發展。堅持以人的城市化為核心,以全域城市化、市域一體化為方向,加快同城融合、協同發展。

統籌推進“多規合一”。樹立“全域威海觀”,編制市域一體空間統籌規劃,統籌全域生態、生產、生活空間,推動市域統籌一體化佈局、產城融合一體化發展、城鄉均衡一體化提升、陸海並重一體化開發、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生態環境一體化保護。啟動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統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及生態保護、林地保護、海岸帶保護、水安全保障等專項規劃,建成“多規合一”綜合應用系統,形成城鄉統籌、全域覆蓋、要素疊加“一張藍圖”。加強非城鎮建設用地管理,集約節約利用土地資源。推動城市設計全覆蓋和智慧化,統籌建築佈局,協調城市景觀,保持特色風貌。

統籌推進重點區域開發。深入實施“四個突破”戰略,扎實推進國家產城融合示範區建設。集中力量開發建設東部濱海新城、雙島灣科技城、南海新區等重點區域,加快周邊區域城市化改造,實施國際經貿交流中心、高端人才創新創業基地等重點專案,加速聚集產業專案。推動好運角旅遊度假區、裡口山城市山地公園、乳山濱海新區、昆崳山旅遊度假區等區域生態保護性開發,打造知名山海旅遊目的地和“慢生活”體驗區。

統籌實施“城市雙修”工程。優化“城市傢俱”設計和佈局,塑造整潔和諧的公共空間。制定戶外廣告設置規劃導則,推行分區控制。加大城市違法建設治理力度,推進“城市傷疤”治理。實施19個老舊社區綜合整治。完善物業管理機制,提高物業管理水準。推開新建住宅全裝修。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和海綿城市建設。健全城市網格監管體系,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準。完善5G通信網路等數位基礎設施,加快推進智慧城市建設。

統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科學制定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加強農村綜合產權交易中心建設,新增土地流轉面積5萬畝。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支援發展家庭農場,新增農業科技示範主體1000個。加快美麗鄉村建設,實施“百村示範、千村提升”行動,推動建設田園綜合體。開展新一輪鄉村文明行動,夯實鄉村治理基層基礎。加快戶籍制度改革落地步伐,完成500個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推動本地農村居民市民化。堅持因地制宜、一鎮一策,精心培育特色小鎮、重點示範鎮,打造一批鄉村振興戰略示範村。

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按照構建市域一體、國內通達和聯通海外“三大交通圈”的思路,聚焦客流通達、物流集散,編制全市綜合交通網發展規劃。加快推進萊榮高鐵、汶萊高速公路、環山快速路、乳山口跨海大橋等重大項目,規劃疏港鐵路,完成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報批,做好威海新機場選址工作,全方位開拓空中航線,加密班列開行頻次。圍繞建立“南北連接、中心貫通、江黃共濟”的水資源保障體系,統籌做好廣蓄水、引客水、淡海水、用中水、治污水的文章。實施龍角山、坤龍邢水庫增容和黃壘河攔蓄利用等工程,做好南水北調南線工程規劃論證,加強中水利用管網規劃建設。堅持陸海統籌、水岸共治、管護並重,加強海岸線等生態資源保護。實施“藍色海灣”“生態島礁”等工程,推進黃壘河、乳山河、母豬河分段綜合整治,加強自然保護區和濕地、林地資源保護恢復工程建設。組織實施4大類、43項城建重點工程,加快“一帶四軸”綠道網路建設。

(七)尊重群眾意願、增進民生福祉,切實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準。緊緊圍繞解決民生領域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積極主動回應群眾關切,進一步加強基本公共服務和基本民生保障。

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扎實推進基礎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等試點工作。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畫,解決好嬰幼兒照護和兒童早期教育服務問題。建立消除“大班額”長效機制,著力解決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重等突出問題。推進立德樹人工作,啟動中小學圖書館式學校建設和師生“大閱讀”工程,加強學生藝術素養評價。推進特色高中建設,提升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水準和品質。擴大中職學生接受高等教育規模。東部濱海新城優質高中投入使用,加快推進市中小學生綜合實踐教育中心三期工程。

加強就業和社會保障。注重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解決好性別歧視、身份歧視問題。實施積極就業政策,推動公共就業服務、職業技能培訓、援企穩崗政策延伸覆蓋,城鎮新增就業3.3萬人。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畫,啟動實施職工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提高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城鄉最低保障標準、困境兒童生活保障標準。加快建立多主體供應、多管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完善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支持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新開工棚戶區改造2.9萬戶,採取租補結合的方式,説明住房困難家庭實現“安居夢”。

打贏脫貧攻堅戰。堅持既不降低標準,也不吊高胃口,瞄準特定貧困群眾精准幫扶,對全部建檔立卡貧困戶再摸底、再確認,將因病因災新致貧人口納入扶貧範圍,“一戶一策”細化幫扶措施,實施有效救助。因村制宜推進社會扶貧、金融扶貧、產業扶貧,打造扶貧示範基地100個。加強考核監督,完善長效機制,鞏固提升脫貧成果,確保小康路上不讓一戶一人掉隊。

加快健康城市建設。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健全分級診療、現代醫院管理和藥品供應保障制度,建成緊密型醫療聯合體6處,著力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加快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推動國醫院開業運營。實施“健康細胞”工程,強化重大疾病預防控制,提升計劃生育和婦幼健康服務水準。開展殘疾人精准康復行動。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舉辦鐵人三項世界盃賽,做精做活帆船、垂釣等品牌賽事。推進國家醫養結合試點、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新建社區養老服務中心20處。

扎實推進文化建設。積極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開展文化惠民消費季活動。推動“全民閱讀·書香威海”建設,新建城市書房8處、共用圖書櫃25處。啟用市圖書館新館、群眾藝術館新館。加強動漫創意、藝術品交易、油畫創作等基地平臺建設,積極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實施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弘揚工程。發掘老洋房、鄉村記憶館、文物保護遺址的文化內涵,講好威海故事,留住威海記憶。深化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等領域文化體制改革。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化“君子之風·美德威海”建設,開展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扎實開展“愛文明家園、做文明市民”行動,鞏固提升文明城市創建成果。

各位代表!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就是政府工作的努力方向。在廣泛徵求群眾意見建議的基礎上,今年我們確定為群眾辦理12件實事:(1)新建改擴建中小學校26所、普惠性幼稚園17所,持續改善城鄉辦學條件;

(2)推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城鄉居民簽約服務率分別達到30%和65%以上;

(3)實施市區7條瓶頸路打通工程,治理“背街小巷”20處;

(4)綠化整治河道35條,優化沿河生態環境;

(5)改造農村供暖設施281處,實現農村公共場所清潔供暖全覆蓋;

(6)建設小遊園23處、山體公園5處,新增城市綠道48.8公里,方便群眾就近健身休閒;

(7)推動“廁所革命”,改造提升中心城區公共廁所25處,完成農村改廁11.3萬戶;

(8)中心城區開通優化7條公交線路,提高換乘便利性;

(9)利用老建築建設城市博物館等公益文化空間8處,豐富群眾文化體驗;

(10)新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組織72個,打造15分鐘社區養老服務圈;

(11)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改善252個村的居民飲水條件;

(12)新建農業社會化綜合服務中心31處,為農戶提供一站式、全鏈條服務。

我們將緊扣群眾所思所想所盼,聚焦痛點難點堵點,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努力把民生實事辦到群眾的心坎上,實實在在增加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八)築牢基層基礎、凝聚攻堅合力,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大力加強平安威海建設,打造全民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格局,全方位提高人民群眾安全感。

全力夯實社會治理基石。堅持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強化城鄉社區治理,選優配強“小巷總理”和村居工作隊伍,高標準建設農村社區服務中心157處,建好用好四級綜治中心。健全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打好公安基層基礎建設三年攻堅戰,建設應急通信政務專網、移動警務應用平臺。依法嚴厲打擊傳銷、黃賭毒等違法犯罪活動。深入實施“七五”普法規劃。健全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有效開展法律援助。深化社會組織管理制度改革,推進社會組織承接政府轉移職能。

全力守住安全生產底線。健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落實安全生產領域失信行為聯合懲戒機制,強化企業主體責任落實。深入開展“大快嚴”集中行動、化工產業安全生產轉型升級專項行動、道路交通“平安行·你我他”行動,加強重點領域專項治理。加強氣象、水文、地震等工作,健全綜合防災減災體系。強化應急教育培訓、裝備配備和預案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能力。開展“食安威海”品牌引領行動,實施餐飲品質安全提升工程,保障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全力築牢風險防控屏障。繼續開展排查安全隱患防範四類風險專項行動。加強金融風險防控,做好企業擔保圈、民間借貸、互聯網金融等重點領域風險防範和處置,嚴厲打擊違法違規金融活動,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著力解決網上虛假資訊詐騙、倒賣個人資訊等突出問題。完善社會矛盾預防和排查化解綜合機制,推進訴調對接中心、行業調委會、人民調解員隊伍建設,推進律師參與矛盾化解、仲裁參與訴調對接、村級法律顧問兼任人民調解員工作創新,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利益訴求。

協調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加強國防動員、民兵預備役、打擊走私和人民防空建設,鞏固和促進軍政軍民團結。依法保障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合法權益,大力發展社會福利和公益慈善事業。繼續做好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對台、仲裁、檔案、史志、對口支援和扶貧協作工作。

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各位代表!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讓人民滿意,是政府的職責與使命所在。我們一定堅持以全面從嚴治黨統領政府各項工作,更加奮發有為、勤勉務實,切實提升管理服務效能,努力使政府工作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

(一)強化政治過硬、執行有力的責任擔當。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強化“四個意識”,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自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堅持把雷厲風行、專業務實作為政府鮮明的工作風格,推行工作專案化、專案清單化、清單責任化,量化細化實化政府工作。完善決策部署執行、監督、考評、獎懲等工作機制,健 全正向激勵、容錯糾錯、澄清保護機制,推行跟蹤督查、綜合督查、下沉督查,落實主體責任,確保政令暢通。

(二)強化依法行政、陽光運行的法治理念。堅持把政府工作全面納入法治軌道,落實好重大決策公眾參與、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等五項制度,強化行政決策法定程式的剛性約束。樹立整體政府理念,深化大部門制度改革,優化部門內部科室設置,推動行政職能整合和資源優化配置。加強行政執法監督,促進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廣泛聽取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意見。深入推進政務公開,暢通政民互動管道,讓人民群眾更直接更有效地監督政府。

(三)強化務實高效、便民利企的服務意識。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削權減證等“五大行動”,創新政務服務體制機制,以更徹底的放權、更到位的監管、更精准的服務,為企業鬆綁、為群眾解絆、為市場騰位。深入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深化政務服務平臺建設與應用,推動線上線下深度融合,讓資料多跑路、群眾少跑腿。進一步整合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實現公共資源交易全流程電子化。推動“政府上雲”,加快政務資訊系統整合共用,建成全市共用的電子政務雲。整合建立全市統一的12345政務服務熱線,實行“一號受理、限期辦結、綜合督辦、雙向回饋、回訪全覆蓋”,確保群眾訴求快速高效處置。

(四)強化清正廉潔、紀律嚴明的優良作風。深入推進廉潔威海建設,開展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把廉潔從政貫徹到政府工作各環節。推進審計監督全覆蓋,加強對重點領域、關鍵環節、重要崗位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深化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剷除滋生腐敗土壤。持續整治“四風”問題,堅決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鞏固拓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成果。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嚴厲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害群之馬”,以反腐倡廉的決心和成效,取信於民、服務於民、造福於民。

各位代表!新思想引領新時代,新使命開啟新征程。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更加飽滿的激情、更加務實的作風,不斷開創各項工作新局面,努力爭當全省走在前列排頭兵,為實現現代化幸福威海建設新跨越而努力奮鬥!

向打造全球印表機新高地邁出堅實步伐。

重點平臺打造取得新突破。採取“一中心三平臺”模式,啟動創建國家區域創新中心。工信部電子資訊技術綜合研究中心、哈工大創新創業園等重大創新平臺建設加快推進。設立樹枝狀及超支化聚合物應用創新中心等高端研發平臺,助力前沿產業破土萌發。威高集團、迪尚集團獲批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綜合服務平臺、國際海洋商品交易中心等大宗商品交易平臺、文登西洋參交易中心等特色綜合服務平臺投入運行。

(二)綜合施策、標本兼治,全力打贏五場攻堅戰。結合做好十九大安保維穩工作,著力營造安全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

安全生產攻堅戰細緻入微、扎實到位。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百日攻堅治理等整治行動,排查治理隱患4.9萬項。全力推進化工產業安全生產轉型升級,全面加強海上安全管理,清理取締海洋涉漁“三無”船舶1258艘。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生產安全事故起數下降29.4%。

生態環保攻堅戰多管齊下、集中整治。以中央環保督察、國家海洋督察為契機,深入開展環境保護突出問題排查整治。大氣方面精准發力,狠抓揚塵治理,全面取締整治1234家“散亂汙”企業,完成53台電力企業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淘汰治理98%的分散燃煤鍋爐。水環境方面河海統籌,504條河流全部推行“河長制”,完成城鄉河道綜合整治214公里,禁養區內513家畜禽養殖場全部關閉搬遷。扎實做好自然保護區問題整改,推進金海灘、大乳山等7個海岸帶修復整治專案。榮成市成功創建全國首批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

脫貧攻堅戰聚焦短板、精准施策。推進貧困村整體提升工程,新建擴建扶貧產業專案92個,規劃建設精准扶貧產業示範區15處、專案示範基地73個。推進精准扶貧直通車工程和金融扶貧工程,發放“富民農戶貸”“富民生產貸”2.5億元。規範扶貧資金管理使用,推動陽光扶貧、廉潔扶貧。

金融風險防控攻堅戰分類處置、有效防範。開展金融風險排查處置專項行動、防範和打擊非法集資活動、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積極推動“破圈斷鏈”,排查擔保圈74個,防範化解171家風險企業和潛在風險企業的資金鏈風險,非法集資案發數量和金額分別下降63.6%和90.3%。

社會穩定攻堅戰全民參與、共治共用。加強和改進信訪維穩工作,開展化解信訪積案集中攻堅活動。開展城鄉社區協商示範點建設,推行警務助理、法律顧問進村進社區。海上平安建設經驗成為全國典型,乳山市被評為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

(三)聚焦重點、把握關鍵,著力增強三大動力。全面總結地級威海市成立30周年的經驗,聚焦改革、開放、創新三大動力,千方百計提升發展活力和區域競爭力。

改革全面發力、多點突破。新爭取21項省級以上改革試點,229項重點改革任務取得階段性成果。362家規模企業完成規範化公司制改制,光威複材在創業板上市,新增新三板掛牌企業9家、區域股權市場掛牌企業25家。459個村完成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新增土地流轉面積7萬畝,乳山市獲批全國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試驗縣。基礎教育、學前教育省級改革試驗區建設加快推進。開展生育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合併國家試點。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健康城市建設扎實推進,被確定為首批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國家級示範城市。威海市及榮成市榮獲首批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

開放先行先試、深度拓展。扎實推進中韓自貿區地方經濟合作示範區、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等試點工作,外貿進出口總額預計1380億元,增長16%。服務貿易支行等多項服務貿易試點經驗全國推廣,服務貿易進出口額增長20%。開通國際海運快件業務,跨境電商零售出口增長1.6倍。主動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建設多式聯運鐵路樞紐中心,開通中歐集裝箱班列,在沿線國家投資專案49個,貿易額增長44.8%。威海綜合保稅區建設進展順利。乳山口港獲批國家一類開放口岸。

創新要素集聚、活力增強。出臺企業研發財政補助政策。促成產學研合作項目120項,技術交易額增長11.1%。引進山東鋁業職業學院,與20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產學研合作戰略聯盟關係,成立威海職業教育聯盟。完善“英創會”招才引智長效機制,實施國外智力引進項目49個,引進各類人才2.3萬人。新增泰山產業領軍人才23名,評選首屆“威海工匠”47名,新增高技能人才8871人。獲批創建全國品質強市示範城市,成功創建釣具產品國家產品品質提升示範區,威高集團獲得中國品質獎提名獎,新增山東名牌產品27個。新建創業孵化基地10處,高區、迪尚集團入選國家“雙創”示範基地。新增高新技術企業73家、科技型中小企業483家,各類市場主體總量增長14.4%。

(四)全域統籌、市域一體,加快推進新型城市化建設。堅持區域協同、城鄉一體、陸海並重,持續推動全域城市化、市域一體化發展。

產城融合發展步伐加快。深入推進“四個突破”戰略,東部濱海新城招商引資快速突破,全年簽約入駐20個產業項目,市委黨校、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廉政教育基地投入使用,龍山湖主體工程完工;文登同城化、乳山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南海新區獲批省級經濟開發區體制機制創新試點。雙島灣科技城、好運角旅遊度假區、裡口山城市山地公園等重點區域實施基礎設施和產業項目127個,完成投資191.1億元,增長9.1%。

人口市民化步伐加快。制定人口市民化規劃和實施意見,加快推進本地農村居民市民化。實施38個老舊社區綜合整治,開工棚戶區改造1.9萬戶,新建新型社區36個。實施農村改廁9.6萬戶,農村改廁治汙經驗全國推廣。虎山鎮被評為全國特色小鎮,羊亭鎮、初村鎮被評為省級特色小鎮。

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實施20項區域內應急供水工程,説明267個因旱缺水村應急打井,充分發揮引黃調水工程作用應急調水,確保大旱之年城鄉供水正常。加快推進乳山河地下水庫、南海擋潮閘等水利工程建設,抗旱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實施環山快速路、汶萊高速公路等23項重大交通項目,香水河大橋建成通車,威海機場旅客輸送量突破200萬人次。新開工地下綜合管廊18.5公里、海綿城市工程12平方公里。全面完成鐵路沿線環境綜合治理。整治城市違法建設7539處、429.8萬平方米。被確定為全國“城市雙修”試點城市和全省城市設計試點城市。

(五)完善制度、補齊短板,織密紮牢民生保障網。堅持從群眾關心的問題抓起,全面提高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務水準。

社會保障救助更加有力。實施職工大病保險制度,建立困境兒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失業保險金標準、城鄉低保標準、特困人員供養標準都有新提高。建立政府救助保險制度,政府買單為全體市民投保重大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保險。

公共服務供給更加到位。貼近群眾需求辦理28件民生實事。新建、改擴建中小學校18所,增加學位2萬個。新建、改擴建公辦幼稚園17所,增加學位4890個,普惠性幼稚園比例由80%提高到84.3%。設立醫養結合機構16處,新增護理型養老床位1638張。組建醫療聯合體16處,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分享和下沉。“雙安雙創”全域推進,成功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和國家農產品品質安全市。

群眾文化生活更加活躍。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獲批全國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試點城市。建成11家城市書房,為全民閱讀創造便利條件。舉辦首屆文化惠民消費季,發放文化惠民消費券2.8萬張。舉辦鐵人三項世界盃賽、威海市第五屆運動會等賽事活動,新建改造健康主題公園12處、健康步道30條、鎮級全民健身中心34處。

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制定普法責任清單,鎮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國防動員、人民防空、民兵預備役工作進一步加強。民族、宗教、婦女兒童、外事、僑務、對台、檔案、史志、地震、氣象、慈善、殘疾人等事業取得新進步。

(六)依法行政、從嚴治政,全力打造精簡高效政務生態。扎實推進廉潔威海建設,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服務型政府、廉潔政府。

便民利企服務進一步優化。實施政府提速工程,開展聯繫服務企業行動,著力讓企業和群眾辦事更加省心、省力、省錢。取消、調整、減免4項政府性基金和15項行政事業性收費,進一步降低企業負擔。實施“多證合一”“一照一碼”,擴大“縣域通辦”業務事項範圍,方便企業就近登記。開展減證便民專項行動,取消調整59項證明和蓋章類材料。構建全項進駐、全域覆蓋、全網統辦的“三全”政務服務網路,率先完成“一窗式”“一門式”政務服務模式改革,完成市縣鎮聯審聯批國家服務標準化試點工作;建成全市統一的電子證照庫,90%以上行政許可事項可全程網辦,實現“零跑腿”或“只跑一次”。

行政權力運行進一步規範。配合市人大常委會開展地方立法工作,《威海市節約用水條例》《威海市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條例》等地方性法規正式頒佈實施。堅持能減則減、宜放盡放,完善清單管理模式,編制公共服務事項目錄、服務指南,削減市級行政權力事項88項。深入推進政務公開。推開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和行政執法監督體制改革,實現“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

政府工作作風進一步改進。主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政協民主監督、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辦理人大代表建議63件、政協提案296件。馳而不息糾治“四風”,毫不鬆懈整治庸政懶政怠政,全年行政問責81人,查處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255起,處理294人。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的成績來之不易,全市人民付出艱辛努力,社會各界給予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向駐威人民解放軍指戰員、武警官兵,向各位老領導、老同志,向關心支持威海發展的各界人士和海內外朋友,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謝!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們的工作還存在許多不足,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問題尚未解決,前進道路上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新動能培育不足,實體經濟的發展活力有待增強;創新資源聚集能力不足,科技和人才短板仍是制約發展的重要瓶頸;城市國際化水準不高,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都亟待突破;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還需進一步加強;海岸線、林地等自然資源管理存在薄弱環節;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安全生產、社會穩定、風險防控等方面的矛盾問題不容忽視;“放管服”改革還存在不到位的問題,隱形變異“四風”問題依然存在,政府系統廉政建設有待加強。對此,我們一定強化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不回避矛盾,不推卸責任,從解決問題入手推動各項工作,努力讓政府工作更加扎實、更富實效。

二、2018年政府工作的目標思路

黨的十九大站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歷史方位,確立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目標。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牢牢把握走在前列的目標定位,繪就山東由大到強戰略性轉變的新願景。市第十五次黨代會牢牢把握爭當全省走在前列排頭兵的目標定位,吹響實現現代化幸福威海建設新跨越的號角。我們要緊扣這些新目標、新願景,緊緊圍繞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需要、新嚮往,扎扎實實做好政府各項工作,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努力把目標變為現實。

2018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按照高品質發展的要求,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牢牢把握爭當全省走在前列排頭兵的目標定位,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為統領,大力實施全域城市化、市域一體化戰略,大力實施產業強市、工業帶動、突破發展服務業戰略,大力實施城市國際化戰略,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推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民生福祉持續改善,努力實現現代化幸福威海建設新跨越。

主要預期目標為: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9%左右,外貿進出口穩定增長,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長8.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以內,全面完成省下達的年度節能減排降碳約束性目標。

各位代表!黨的十九大要求“創新引領率先實現東部地區優化發展”,中央經濟工作會強調“支援東部地區率先推動高品質發展”,我們要牢牢把握爭當全省走在前列排頭兵的目標定位,在新時代歷史坐標系中找准奮鬥方位,主動對標先進,積極爭先進位,按照“1+33333”的工作體系,制定實施三年行動計畫,明確現代化幸福威海建設的路線圖和時間表,努力打造更具影響力的宜居、宜業、宜遊、宜學的卓越城市。

一是強化“一個統領”,堅定不移推動高品質發展。把新舊動能轉換作為統領經濟工作的重大工程,堅持產業引領、專案拉動、企業支撐,強化改革、開放、創新三大動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促進新動能持續快速成長,推動全市經濟在實現高品質發展上不斷取得新進展。

二是實施“三大戰略”,高點定位引領城市轉型跨越。大力實施全域城市化、市域一體化戰略,堅定不移地走特色城市化發展道路;大力實施產業強市、工業帶動、突破發展服務業戰略,夯實城市發展的產業根基、動力支撐;大力實施城市國際化戰略,培育國際競爭新優勢,拓展對外合作新空間,塑造城市開放新形象,豐富卓越城市的品質內涵,推動開放城市向國際化城市邁進。

三是突出“三個力保”,補齊短板夯實長遠發展基礎。堅持立足大局、著眼長遠、把握關鍵,全力保證交通快速通達,全力保障水資源安全,全力保護海岸線等生態資源,謀劃推動一批牽動全域的重要事項、重大工程,有效破除城市發展的瓶頸制約,進一步提升城市承載能力和發展後勁。

四是打好“三大攻堅戰”,牢牢守住發展的底線紅線。樹立底線思維,強化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的責任擔當,全力以赴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准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堅決保住基本、兜住底線,著力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五是堅持“三個聚焦”,精准發力推進重點工作加速突破。堅持聚焦區域、聚焦產業、聚焦政策,找准區域發展的突破口,提高產業發展的精准度,打好政策支援的組合拳,強化謀篇佈局、頂層設計,增強工作的前瞻性、戰略性、全域性,推動重點區域率先突破、重點產業快速發展、重點工作加速見效。

六是強化“三個整合”,高效聯動保證工作落實。加快整合12345政務服務熱線、整合共用政務資訊系統、整合政務督查力量,充分運用大資料等資訊化手段,精准瞭解社情民意,高效辦理群眾訴求,全面提升政府決策和服務水準,進一步增強執行力,雷厲風行狠抓落實,更好服務群眾、服務企業、服務發展。

各位代表!追求卓越、爭創一流,是地級威海市成立30年以來威海人民積攢的精氣神,也是我們邁入新時代、開啟新征程的動力之源。我們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時刻保持不進則退的危機意識,確立更高發展定位,樹立更高發展標杆,奮力推動創新發展、持續發展、領先發展。

三、2018年政府工作重點

(一)牢牢把握主線、緊扣動能轉換,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突出製造業優化升級,在“破”“立”“降”上下功夫,大力破除無效供給,大力培育新動能,大力降低實體經濟成本,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實施重點產業集群培育工程。突出龍頭帶動、鏈條延伸、要素聚集,實施“中國製造2025”威海行動計畫,集中力量培育七大千億級產業集群。新一代資訊技術產業集群,推動實施惠普印表機、億和精密加工等重點項目,規劃佈局積體電路產業,打造電腦週邊產品研發生產基地。新醫藥與醫療器械產業集群,推進實施威高手術設備和可降解支架等重點項目,爭取在高精尖醫療設備、康復醫療設備等領域形成集聚效應。先進裝備與智慧製造產業集群,重點發展高檔數控機床、醫用特種機器人、軌道交通裝備、節能環保裝備、高技術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等優勢產品。碳纖維等複合材料產業集群,推動康得碳穀科技、拓展纖維航空複合材料等重點項目建設,延伸碳纖維綜合製品產業化鏈條,加快發展先進高分子、石墨烯等前沿材料。海洋生物與健康食品產業集群,重點發展海洋保健品藥品、海洋功能食品等高附加值產品,進一步提高中國海洋食品名城的國際知名度。時尚與休閒運動產品產業集群,推動紡織服裝、家紡地毯、皮具釣具等傳統產業與文化時尚元素、工藝設計跨界融合,打造全國知名的時尚創意城市和時尚產業基地。康養旅遊產業集群,重點引進高端醫療保健、養生療養、健康管理、醫學美容等健康服務機構,加快建設國際醫療健康產業城、健康醫療大資料中心和康養特色小鎮。

實施新經濟培育工程。堅持以“四新”促“四化”,聚焦數字經濟,實施工業互聯網戰略和大資料戰略,促進物聯網、雲計算、大資料、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進企業商業模式變革和流程再造,加快在休閒經濟、共用經濟、創意經濟、網路經濟等領域培育新動能。推動“工業製造”向“工業智造”轉變,實施機器換人、數位化與智慧工廠建設、智慧製造示範提升“三大工程”,引導企業探索應用各類智慧製造新模式。推動“生產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跨越,支援推廣總集成總承包、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等商業模式,鼓勵企業由單一產品供應商向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轉變。推動“單一業態”向“多元業態”融合,促進“文化+”“物流+”“旅遊+”“健康+”“養老+”等跨界融合滲透,引導企業拓展發展空間。推動“互聯網+”向“雲+”邁進,實施“企業上雲”專項行動,引導企業利用大資料和雲計算,實現管理、業務等方面的資料化轉型,插上在“雲端”飛翔的翅膀。

實施現代服務業突破工程。堅持發揮優勢、補齊短板、突破重點,大力推動“六個提升”,促進傳統服務業優化提升,新興服務業加速成長。提升遊客體驗豐富性,圍繞爭創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推進黃金海岸提質、鄉村旅遊提升、景區旅遊提標,開發工業旅遊、紅色旅遊、冬季旅遊、夜間旅遊等系列產品,構建業態豐富、一體發展的全域旅遊格局,讓遊客充分感受城市的品質和溫度。提升康養品牌吸引力,積極培育國醫康養、海洋康養、溫泉康養等新興業態,構建全領域、全週期、全鏈條康養產業體系,打響“四季威海·康養福地”品牌。提升現代物流通暢度,推動港口資源整合,促進國家一類開放口岸突出特色、加快發展,加大“無水港”合作建設力度,建設多式聯運鐵路樞紐中心,大力發展臨港產業園區、鐵路物流產業園區,做強做優跨境物流、冷鏈物流等產業,創建冷鏈物流示範城市。提升商貿流通特色化,優化特色商圈佈局,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推動傳統商貿和實體商業轉變經營模式,培育“商品+服務”“購物+休閒”“消費+體驗”等新業態。提升商務服務專業化,積極培育仲介服務機構,強化精准招商提升酒店業發展層次,增強會展活動承接能力。提升生活服務便利性,加快發展家政服務、教育培訓、體育休閒等產業,更好滿足群眾多層次、多樣化消費需求。

實施海洋經濟轉型突破工程。強化科學用海、科技興海、產業強海、生態護海“四個導向”,深入推進藍色經濟區建設,爭創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推動海洋漁業大市向海洋經濟強市跨越。聚焦海洋產業轉型,突破發展海洋生物製藥、海洋健康食品、海洋高端裝備等產業;加強國家級遠洋漁業綜合基地、海洋牧場示範區建設,減船轉產壓減近海捕撈產能1.8萬千瓦。聚焦產業鏈條延伸,創新海洋經濟融合發展新模式,加快培育海工設計、海洋物流、涉海服務等新興產業。聚焦綜合平臺建設,加快建設海洋科技產業聚集示範 區,打造有影響力的海洋科技創新中心;支持海洋高新技術產業園創建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推動15個海洋特色園區創新發展;加快國家淺海綜合試驗場、海洋生物遺傳育種中心、山東船舶技術研究院、迪沙集團海洋藥物與功能食品研發中心等平臺建設,提高海洋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聚焦金融服務創新,組建海洋投資公司,創新海上保險、航運融資、大宗海產品交易等海洋金融服務,引導社會資本投資海洋經濟。聚焦優勢品牌培育,打響優質海產品、休閒漁業等區域品牌,加快有定價權的海產品綜合服務平臺建設,支援企業掌握行業主導權。

實施高效生態安全農業提升工程。堅持品質興農、綠色興農,推動農業政策從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調好調順調優農業結構,加快培育農業發展新動能。大力發展高效農業,建設西洋參、無花果、大薑、茶葉、葡萄等特色種植區,新增現代果園2萬畝;培植壯大農業“新六產”,高標準建設汪疃農耕文化體驗園,打造山水田園示範區。大力發展生態農業,開展綠色防控技術推廣行動,實施耕地品質提升計畫和優質糧食工程,新增水肥一體化面積7萬畝,強化技術創新保障糧食安全。大力發展安全農業,加強追溯體系和資訊平臺建設,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

實施品質品牌提升工程。弘揚“幸福威海·品質承載”城市品質精神,支持企業在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上攻堅發力,爭創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創建全國品質強市示範城市。實施品牌強農工程,加強地理標誌品牌保護,擦亮“威海農產·品味自然”“威海蘋果·甜蜜誘惑”等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形象。開展重點行業品質提升行動和群眾性品質管制活動,夯實企業品質管制基礎。推進國家碳纖維及其複合材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等公共檢驗檢測服務平臺建設。大力實施標準化戰略,爭創國家醫療器械技術標準創新基地,鼓勵更多企業爭當標準“領跑者”。

各位代表!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相關工作都要工程化、專案化,圍繞產業來謀劃,依託專案來推進,依靠企業來實施。今年全市重點推進116項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155項市級重點項目、147項市級重點工業投資項目。要按照“五個牢牢抓在手上”的思路,把目標和責任落實牢牢抓在手上,把產業和項目培育牢牢抓在手上,把園區和平臺建設牢牢抓在手上,把政策和機制創新牢牢抓在手上,把環境和能力建設牢牢抓在手上,進一步夯實經濟轉型升級的基礎,推動經濟發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二)強化創新驅動、補齊人才短板,加快建設創新型城市。圍繞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爭創國家促進科技和金融結合試點城市、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城市,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加強創新平臺建設。加快創建國家區域創新中心,支援工信部電子資訊技術綜合研究中心、哈工大創新創業園建設,在高性能醫療器械領域爭創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引進更多協同創新的平臺機構,構建“1+3+N”創新格局。開展企業研發平臺提質升級行動,依託行業優勢企業爭創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支援更多企業創建省級以上技術研發平臺,促進創新平臺開放聯合、資源分享。建設軍民科技協同創新平臺,打造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

加強創新產業園區建設。加快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推動醫療器械與生物醫藥、電子資訊與智慧製造、碳纖維等高端產業園區加快佈局創新產業項目,構建“一區多園”創新產業發展格局。建設核能利用國際創新示範園,加強核能相關產業開發利用。規劃佈局中歐水處理及膜技術創新產業園。加強校地協同創新,吸引高校院所來我市設立產業研究院和科技園、創新園。

加強創新型企業培育。強化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體系建設,實施“千帆計畫”“科技型中小企業雛鷹成長行動”,培育一批具有創新能力的排頭兵企業。開展單項冠軍企業培育提升行動,支援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培育更多的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和隱形冠軍企業。加強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建設,搭建國家級服裝設計、建築設計創新創業平臺,構建全鏈條“雙創”生態圈,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上水準,打造充滿活力的“最暖創業城市”。

加強創新人才引進培養。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完善招才引智政策。深化提升“威海英才計畫”,制定離岸創新人才、青年創新人才支持政策,實施幹部國際化能力培養“雙百計畫”,升級“產學研合作特聘專家”“校地合作人才”等人才工程,打響“英創會”引才品牌,加強與歐美同學會等團體聯誼交流,大力引進國家“千人計畫”、泰山系列人才工程專家團隊等創新人才。密切與駐威高校共建合作,促進更多高校畢業生留威創業就業。深化產教融合,引導職業院校開門辦學,鼓勵企業參與舉辦職業教育,培育更多適應產業需求的高技能、創新型“威海工匠”。

各位代表!建設創新型城市,需要整合各方創新力量,集聚各類創新資源。要加快構建政、產、學、研、用、金、服“北斗七星”一體聯動的創新模式,促進創新與產業融合、研發與需求對接、科技與金融互動,努力形成創新要素流動、整合和集聚的最優生態,讓威海成為產學研合作的密集區、創新產業發展的新高地。

(三)堅持高點定位、對接國際標準,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全面總結改革開放40周年的經驗,牢牢抓住城市國際化戰略、招商引資、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三個著力點”,進一步拓展開放的範圍和層次,在新一輪高水準對外開放中增創新優勢。

高標準實施城市國際化戰略。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本土優勢,制定城市國際化建設行動綱要,建立評價指標體系,推動建設開放型國際經濟活躍城市、區域性國際交往門戶城市、標準化國際生態宜居城市。加強城市功能國際化、規範化建設,加快雙語標識、國際學校、涉外門診、自助導遊等服務體系建設,在城市建設、語言環境、文化教育、醫療服務、休閒旅遊、社會管理等方面與國際化標準全面接軌。開展系列國際交流活動,推進友好城市交流、海外聯絡聯誼,提高城市知名度和國際影響力。

高效能推進精准招商。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工作生命線,全面優化外商投資環境,運用整體思維謀劃產業招商,瞄準世界500強、央企百強企業及行業隱形冠軍企業,有針對性地開展建鏈招商、補鏈招商、強鏈招商。探索組建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行的招商機構,提升招商隊伍專業化水準。強化重點區域合作,著力深化歐美、深耕周邊,爭取對德國製造業招商取得新突破,爭創中德中小企業合作區。堅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統籌算好眼前和長遠、靜態和動態、局部和全域的平衡賬,增強招商引資的精准度和實效性。

高水準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務實推進中韓自貿區地方經濟合作示範區建設。扎實開展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培育服務出口基地和特色小鎮,設立“一帶一路”國家雲服務運營中心,加快建設服務貿易產業園。推動威海綜合保稅區正式封關驗收,加快發展保稅加工、保稅物流、保稅服務產業。加強國際貿易“單一視窗”建設和推廣,提高對外貿易便利化水準。推行行政“二號章”、“大部制”、用人制度、薪酬制度等改革措施,創新開發區體制機制。發揮高區、經區、臨港區等國家級開發區的主陣地作用,推動開發區“二次創業”。

高層次深化雙向開放合作。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積極培育本土跨國公司,鼓勵企業創新對外投資方式,並購境外研發、設計、行銷、品牌等價值鏈優質資源,設立境外協同創新中心、工業設計中心、品牌行銷中心,以投資帶動貿易發展、產業發展。實施境外百展市場開拓計畫,提升國際食品博覽會、國際漁具博覽會等展會層次。堅持擴大出口與高質進口並重,進一步優化外貿結構。積極培育外貿新業態,爭創國家級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

(四)全面深化改革、優化發展環境,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堅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實施“改革落實行動計畫”,加快推進基礎性關鍵領域改革,提高各項政策的精准性、靶向性。

優化政策支持環境。做好政策法規立改廢工作,建好政策“工具箱”,形成支援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疊加效應。全面落實支援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發展的政策,讓企業充分享受政策紅利。降低實體經濟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全面清理涉企收費,組織開展“紅頂仲介”專項治理。幫助企業降低用能、物流成本。推進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壓縮一般性支出,深入推進“撥改投”,加大對重點領域和專案的支持力度。健全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機制,避免出現“桃子政策”“抽屜政策”,實實在在增加企業的獲得感。

優化金融服務環境。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強化科技支行、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基金、小額貸款保證保險、農業融資擔保等政策措施,幫助企業破解融資難題。推動威海藍海銀行和城商行、農商行等地方法人銀行機構完善治理結構。推動企業加快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爭取新增上市掛牌企業15家。鼓勵企業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促進更多金融活水流向實體經濟。

優化投融資環境。強化實體經濟吸引力和競爭力,優化存量資源配置,促進有效投資特別是民間投資合理增長。整合投融資公司,加強政府投資引導基金運營管理,推動設立產業發展基金,助力新興產業和創新型企業加速成長。加強政府債務管理,嚴格控制新增債務。深化國企國資改革,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推動國有民營經濟雙向參股。規範PPP專案運作,引導更多社會資本參與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領域建設。

優化市場監管服務環境。正確處理管理與服務的關係,健全涉企服務和市場監管機制。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和投資審批制度改革,取消不必要的行業門檻和隱性壁壘。規範涉企檢查行為,推行跨部門“隨機聯查”,避免干擾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探索包容創新的審慎監管機制,建立事中事後監管新模式。

優化社會信用環境。深入開展信用提升年活動,加強政務誠信建設,引領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走向深入。深化統計管理體制改革,加強統計資料品質管理。推進部門和行業信用管理,探索實施信用積分評價制度,擴大市場主體信用記錄覆蓋面。強化行業自律和信用監管,實施聯合激勵懲戒,讓守信者一路暢通、失信者寸步難行。

優化企業家成長環境。完善聯繫服務企業機制,加快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營造尊重企業家價值、鼓勵企業家創新、發揮企業家作用的良好社會氛圍。實施優秀企業家培育計畫,開展企業家“青藍接力”行動,助力年輕一代企業家健康成長。

(五)堅持生態立市、推動綠色發展,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鞏固提升生態環境比較優勢,積極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

堅持不懈宣導綠色發展方式。實施百企節能降耗工程和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培育迴圈經濟示範企業和示範專案,推廣應用節能新技術,調整能源結構、運輸結構。嚴格實行區域新建專案排汙總量減量、等量替代,從源頭上減少污染。開展全民節水行動,推進田間工程節水改造,提高工業用水重複利用率。開展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學校創建活動,推動形成綠色生活方式。

全力以赴解決環境突出問題。加大中央環保督察回饋問題整改力度,對中央環保督察交辦的245件案件組織回頭看。結合即將開展的省環保督察,繼續開展環境突出問題綜合整治攻堅行動。大氣污染防治抓“穩固”,編制大氣污染源清單,重點抓好“散亂汙”企業和分散燃煤鍋爐整治,強化揚塵污染防治,確保環境空氣品質繼續穩定達到國家二級標準。水污染治理抓“提升”,扎實推進工業廢水污染源全面達標、工業集聚區水污染集中治理、城鎮生活污染防治、流域環境和近岸海域綜合治理等工作,全力開展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保執法行動。土壤污染治理抓“基礎”,開展土壤環境品質監測,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建成固體廢物處置中心,提高危險廢物規範化管理水準。

多措並舉保護生態系統。培育一批專門從事生態保護修復的專業化企業,高標準實施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工程。實施河道水庫綠化整治工程,打造沿河環庫的綠色林帶、景觀林帶和經濟林帶。完善城市山體公園管理機制。支持威海植物園建設。堅持綠化、花化、彩化統籌兼顧,年內成片造林6萬畝,推動“綠滿威海、四季多彩”。全面落實“河長制”,開展“清河清庫”行動。探索推行“灣長制”,開展黃金海岸生態保護試點,嚴控圍填海專案,推動近岸海域沙灘養護、還灘還海,恢復海岸自然屬性。

夯實責任加強生態環境監管。建立“一個系統、四個平臺”,完善環境問題處置長效機制,進一步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實施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建設河流跨境斷面、污水溢流口自動監測監控設施,新建20個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開展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全面推行排汙許可證制度,加強企業環境信用體系建設。

各位代表!生態環境是威海最寶貴的財富,必須像對待生命一樣來對待。要正確看待我市生態環境比較優勢和環保工作中的薄弱環節,進一步完善專業監管與“啄木鳥”式監管相結合的環境監管機制,把山、海、河、林、濕地等各類生態資源守護好、利用好,讓碧海藍天、綠水青山成為威海最靚麗的城市名片。

(六)堅持全域統籌、強化規劃引領,加快推動市域一體化發展。堅持以人的城市化為核心,以全域城市化、市域一體化為方向,加快同城融合、協同發展。

統籌推進“多規合一”。樹立“全域威海觀”,編制市域一體空間統籌規劃,統籌全域生態、生產、生活空間,推動市域統籌一體化佈局、產城融合一體化發展、城鄉均衡一體化提升、陸海並重一體化開發、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生態環境一體化保護。啟動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統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及生態保護、林地保護、海岸帶保護、水安全保障等專項規劃,建成“多規合一”綜合應用系統,形成城鄉統籌、全域覆蓋、要素疊加“一張藍圖”。加強非城鎮建設用地管理,集約節約利用土地資源。推動城市設計全覆蓋和智慧化,統籌建築佈局,協調城市景觀,保持特色風貌。

統籌推進重點區域開發。深入實施“四個突破”戰略,扎實推進國家產城融合示範區建設。集中力量開發建設東部濱海新城、雙島灣科技城、南海新區等重點區域,加快周邊區域城市化改造,實施國際經貿交流中心、高端人才創新創業基地等重點專案,加速聚集產業專案。推動好運角旅遊度假區、裡口山城市山地公園、乳山濱海新區、昆崳山旅遊度假區等區域生態保護性開發,打造知名山海旅遊目的地和“慢生活”體驗區。

統籌實施“城市雙修”工程。優化“城市傢俱”設計和佈局,塑造整潔和諧的公共空間。制定戶外廣告設置規劃導則,推行分區控制。加大城市違法建設治理力度,推進“城市傷疤”治理。實施19個老舊社區綜合整治。完善物業管理機制,提高物業管理水準。推開新建住宅全裝修。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和海綿城市建設。健全城市網格監管體系,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準。完善5G通信網路等數位基礎設施,加快推進智慧城市建設。

統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科學制定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加強農村綜合產權交易中心建設,新增土地流轉面積5萬畝。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支援發展家庭農場,新增農業科技示範主體1000個。加快美麗鄉村建設,實施“百村示範、千村提升”行動,推動建設田園綜合體。開展新一輪鄉村文明行動,夯實鄉村治理基層基礎。加快戶籍制度改革落地步伐,完成500個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推動本地農村居民市民化。堅持因地制宜、一鎮一策,精心培育特色小鎮、重點示範鎮,打造一批鄉村振興戰略示範村。

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按照構建市域一體、國內通達和聯通海外“三大交通圈”的思路,聚焦客流通達、物流集散,編制全市綜合交通網發展規劃。加快推進萊榮高鐵、汶萊高速公路、環山快速路、乳山口跨海大橋等重大項目,規劃疏港鐵路,完成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報批,做好威海新機場選址工作,全方位開拓空中航線,加密班列開行頻次。圍繞建立“南北連接、中心貫通、江黃共濟”的水資源保障體系,統籌做好廣蓄水、引客水、淡海水、用中水、治污水的文章。實施龍角山、坤龍邢水庫增容和黃壘河攔蓄利用等工程,做好南水北調南線工程規劃論證,加強中水利用管網規劃建設。堅持陸海統籌、水岸共治、管護並重,加強海岸線等生態資源保護。實施“藍色海灣”“生態島礁”等工程,推進黃壘河、乳山河、母豬河分段綜合整治,加強自然保護區和濕地、林地資源保護恢復工程建設。組織實施4大類、43項城建重點工程,加快“一帶四軸”綠道網路建設。

(七)尊重群眾意願、增進民生福祉,切實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準。緊緊圍繞解決民生領域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積極主動回應群眾關切,進一步加強基本公共服務和基本民生保障。

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扎實推進基礎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等試點工作。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畫,解決好嬰幼兒照護和兒童早期教育服務問題。建立消除“大班額”長效機制,著力解決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重等突出問題。推進立德樹人工作,啟動中小學圖書館式學校建設和師生“大閱讀”工程,加強學生藝術素養評價。推進特色高中建設,提升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水準和品質。擴大中職學生接受高等教育規模。東部濱海新城優質高中投入使用,加快推進市中小學生綜合實踐教育中心三期工程。

加強就業和社會保障。注重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解決好性別歧視、身份歧視問題。實施積極就業政策,推動公共就業服務、職業技能培訓、援企穩崗政策延伸覆蓋,城鎮新增就業3.3萬人。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畫,啟動實施職工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提高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城鄉最低保障標準、困境兒童生活保障標準。加快建立多主體供應、多管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完善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支持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新開工棚戶區改造2.9萬戶,採取租補結合的方式,説明住房困難家庭實現“安居夢”。

打贏脫貧攻堅戰。堅持既不降低標準,也不吊高胃口,瞄準特定貧困群眾精准幫扶,對全部建檔立卡貧困戶再摸底、再確認,將因病因災新致貧人口納入扶貧範圍,“一戶一策”細化幫扶措施,實施有效救助。因村制宜推進社會扶貧、金融扶貧、產業扶貧,打造扶貧示範基地100個。加強考核監督,完善長效機制,鞏固提升脫貧成果,確保小康路上不讓一戶一人掉隊。

加快健康城市建設。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健全分級診療、現代醫院管理和藥品供應保障制度,建成緊密型醫療聯合體6處,著力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加快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推動國醫院開業運營。實施“健康細胞”工程,強化重大疾病預防控制,提升計劃生育和婦幼健康服務水準。開展殘疾人精准康復行動。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舉辦鐵人三項世界盃賽,做精做活帆船、垂釣等品牌賽事。推進國家醫養結合試點、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新建社區養老服務中心20處。

扎實推進文化建設。積極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開展文化惠民消費季活動。推動“全民閱讀·書香威海”建設,新建城市書房8處、共用圖書櫃25處。啟用市圖書館新館、群眾藝術館新館。加強動漫創意、藝術品交易、油畫創作等基地平臺建設,積極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實施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弘揚工程。發掘老洋房、鄉村記憶館、文物保護遺址的文化內涵,講好威海故事,留住威海記憶。深化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等領域文化體制改革。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化“君子之風·美德威海”建設,開展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扎實開展“愛文明家園、做文明市民”行動,鞏固提升文明城市創建成果。

各位代表!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就是政府工作的努力方向。在廣泛徵求群眾意見建議的基礎上,今年我們確定為群眾辦理12件實事:(1)新建改擴建中小學校26所、普惠性幼稚園17所,持續改善城鄉辦學條件;

(2)推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城鄉居民簽約服務率分別達到30%和65%以上;

(3)實施市區7條瓶頸路打通工程,治理“背街小巷”20處;

(4)綠化整治河道35條,優化沿河生態環境;

(5)改造農村供暖設施281處,實現農村公共場所清潔供暖全覆蓋;

(6)建設小遊園23處、山體公園5處,新增城市綠道48.8公里,方便群眾就近健身休閒;

(7)推動“廁所革命”,改造提升中心城區公共廁所25處,完成農村改廁11.3萬戶;

(8)中心城區開通優化7條公交線路,提高換乘便利性;

(9)利用老建築建設城市博物館等公益文化空間8處,豐富群眾文化體驗;

(10)新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組織72個,打造15分鐘社區養老服務圈;

(11)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改善252個村的居民飲水條件;

(12)新建農業社會化綜合服務中心31處,為農戶提供一站式、全鏈條服務。

我們將緊扣群眾所思所想所盼,聚焦痛點難點堵點,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努力把民生實事辦到群眾的心坎上,實實在在增加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八)築牢基層基礎、凝聚攻堅合力,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大力加強平安威海建設,打造全民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格局,全方位提高人民群眾安全感。

全力夯實社會治理基石。堅持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強化城鄉社區治理,選優配強“小巷總理”和村居工作隊伍,高標準建設農村社區服務中心157處,建好用好四級綜治中心。健全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打好公安基層基礎建設三年攻堅戰,建設應急通信政務專網、移動警務應用平臺。依法嚴厲打擊傳銷、黃賭毒等違法犯罪活動。深入實施“七五”普法規劃。健全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有效開展法律援助。深化社會組織管理制度改革,推進社會組織承接政府轉移職能。

全力守住安全生產底線。健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落實安全生產領域失信行為聯合懲戒機制,強化企業主體責任落實。深入開展“大快嚴”集中行動、化工產業安全生產轉型升級專項行動、道路交通“平安行·你我他”行動,加強重點領域專項治理。加強氣象、水文、地震等工作,健全綜合防災減災體系。強化應急教育培訓、裝備配備和預案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能力。開展“食安威海”品牌引領行動,實施餐飲品質安全提升工程,保障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全力築牢風險防控屏障。繼續開展排查安全隱患防範四類風險專項行動。加強金融風險防控,做好企業擔保圈、民間借貸、互聯網金融等重點領域風險防範和處置,嚴厲打擊違法違規金融活動,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著力解決網上虛假資訊詐騙、倒賣個人資訊等突出問題。完善社會矛盾預防和排查化解綜合機制,推進訴調對接中心、行業調委會、人民調解員隊伍建設,推進律師參與矛盾化解、仲裁參與訴調對接、村級法律顧問兼任人民調解員工作創新,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利益訴求。

協調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加強國防動員、民兵預備役、打擊走私和人民防空建設,鞏固和促進軍政軍民團結。依法保障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合法權益,大力發展社會福利和公益慈善事業。繼續做好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對台、仲裁、檔案、史志、對口支援和扶貧協作工作。

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各位代表!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讓人民滿意,是政府的職責與使命所在。我們一定堅持以全面從嚴治黨統領政府各項工作,更加奮發有為、勤勉務實,切實提升管理服務效能,努力使政府工作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

(一)強化政治過硬、執行有力的責任擔當。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強化“四個意識”,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自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堅持把雷厲風行、專業務實作為政府鮮明的工作風格,推行工作專案化、專案清單化、清單責任化,量化細化實化政府工作。完善決策部署執行、監督、考評、獎懲等工作機制,健 全正向激勵、容錯糾錯、澄清保護機制,推行跟蹤督查、綜合督查、下沉督查,落實主體責任,確保政令暢通。

(二)強化依法行政、陽光運行的法治理念。堅持把政府工作全面納入法治軌道,落實好重大決策公眾參與、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等五項制度,強化行政決策法定程式的剛性約束。樹立整體政府理念,深化大部門制度改革,優化部門內部科室設置,推動行政職能整合和資源優化配置。加強行政執法監督,促進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廣泛聽取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意見。深入推進政務公開,暢通政民互動管道,讓人民群眾更直接更有效地監督政府。

(三)強化務實高效、便民利企的服務意識。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削權減證等“五大行動”,創新政務服務體制機制,以更徹底的放權、更到位的監管、更精准的服務,為企業鬆綁、為群眾解絆、為市場騰位。深入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深化政務服務平臺建設與應用,推動線上線下深度融合,讓資料多跑路、群眾少跑腿。進一步整合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實現公共資源交易全流程電子化。推動“政府上雲”,加快政務資訊系統整合共用,建成全市共用的電子政務雲。整合建立全市統一的12345政務服務熱線,實行“一號受理、限期辦結、綜合督辦、雙向回饋、回訪全覆蓋”,確保群眾訴求快速高效處置。

(四)強化清正廉潔、紀律嚴明的優良作風。深入推進廉潔威海建設,開展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把廉潔從政貫徹到政府工作各環節。推進審計監督全覆蓋,加強對重點領域、關鍵環節、重要崗位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深化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剷除滋生腐敗土壤。持續整治“四風”問題,堅決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鞏固拓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成果。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嚴厲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害群之馬”,以反腐倡廉的決心和成效,取信於民、服務於民、造福於民。

各位代表!新思想引領新時代,新使命開啟新征程。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更加飽滿的激情、更加務實的作風,不斷開創各項工作新局面,努力爭當全省走在前列排頭兵,為實現現代化幸福威海建設新跨越而努力奮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