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威海中心城區榮成達暴雪級別 今天局部有大雪

雪花伴雷, 雪窩發威

中心城區、榮成市均達暴雪級別, 今天局部仍有大雪

威海新聞網訊 前幾天, 當全國許多地區被強降雪籠罩, 微信朋友圈的外地朋友、同學曬降雪美景時, 很多威海人不服氣:“雪窩”不發威, 你們當是擺設嗎?

終於, 從1月9日晚開始, 全市大部分地區都迎來大到暴雪。 這是今冬以來, 我市迎來的最強降雪。 強降雪不僅把威海裝飾得尤為美麗, 對我市小麥的生長、緩解旱情都非常有益。

威海迎來今冬最強降雪

對於本輪降雪, 此前的預報多以小雪或中雪為主, 最終多地降雪量達到暴雪級別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

本輪降雪從1月9日晚7時左右開始, 昨日淩晨明顯增大, 到了4時30分, 我市北部地方降雪量已接近4毫米, 其中榮成市區降雪量超過4毫米。 為此, 市氣象臺發佈暴雪藍色預警信號。

暴雪藍色預警發佈後, 降雪量越來越大, 至昨日7時40分, 市區和榮成部分地區降雪量超過6毫米。 市氣象臺將暴雪藍色預警信號升級為暴雪黃色預警信號。

值得一提的是, 這是今冬我市發佈的首個暴雪黃色預警信號。

來自市防汛辦的統計資料顯示, 截至昨日16時, 環翠區、榮成市、高區、經區、臨港區的平均降雪量分別達到了11毫米、13.2毫米、10.2毫米、18.6毫米、16.4毫米, 均達到暴雪級別。 文登區平均降水量也有9.3毫米, 接近暴雪級別。

全市平均降雪量則為8.8毫米,

同樣非常可觀。

市氣象臺工作人員介紹, 本輪降雪為去年12月以來的最強降雪。

本輪降雪還有兩個值得一提的現象。

一是1月9日晚市區降雪的同時出現了打雷現象。 對此, 市氣象臺工作人員解釋, 這主要是因為之前暖濕空氣勢力較強, 冷空氣到來時產生了較強的對流天氣,

從而引發了雷電活動。

據瞭解, 民諺有“冬天打雷雷打雪”的說法, 冬季打雷是出現暴雪的先兆。 不過, 市氣象臺工作人員表示, 冬季打雷並不意味著一定會有強降雪。

另一件事就是, 當全市迎來大範圍強降雪時, 乳山市和南海新區一點雪花都沒有。 並且, 這並不是乳山市第一次“特立獨行”。

市氣象臺工作人員說, 每年冬天, 乳山降雪天數確實比市區和榮成少, 這是因為昆崳山脈橫亙牟平和文登之間, 北方冷空氣影響我市時, 氣流在昆崳山的迎風坡得到抬升, 促使冷流降雪量加大。 而昆崳山南部的乳山市, 由於氣流過山后水汽含量減少, 降雪的發生幾率大大減小。

南海新區沒有降雪的原因, 與乳山類似。

預計雪後天才停

市氣象臺預計, 今天我市北部地方局部仍有大雪, 明天則是陰有小雪轉多雲的天氣, 雪預計後天才會停。

不僅降雪還將持續兩天, 風在這兩天也依然很大, 且氣溫一降再降。 預計今天海上最大風力仍有陣風9級, 明天有陣風8級。 今明兩天市區的最低溫, 則在-7℃~-8℃之間徘徊, 可謂異常寒冷。

為此, 市氣象臺于昨日16時繼續發佈大風黃色、道路結冰黃色、暴雪黃色預警信號。

建議居民出行前, 提前瞭解相關路況資訊, 以便根據需要取消和調整出行計畫。 道路結冰時, 應儘量減少外出。 如果必須外出, 少騎自行車, 同時要採取防寒保暖和防滑措施。 步行時儘量不要穿硬底或光滑的鞋。 行人要注意遠離或避讓機動車和非機動車輛。

老少體弱人員儘量減少外出, 以免摔傷等。

小麥喝飽了, 大棚要保暖

1月10日, 記者從市農業局瞭解到, 為積極應對此次強降溫降雪天氣, 市農業局下發通知, 要求各級農業部門落實安全措施, 加強技術指導, 確保農業生產安全。

一方面, 組織專家隊伍, 深入一線開展技術服務, 指導農民落實好防寒抗凍除雪措施。 另一方面, 加強與農業保險機構的對接溝通, 及時統計核查災情, 開展災情勘驗和定損工作, 加快理賠進度, 説明農民早日恢復生產。 同時, 為切實保障市場冬季蔬菜供應和品質安全, 穩定增加菜農收入, 市農業局還制定了保護地蔬菜災害性天氣應對措施, 為菜農進行技術支持。

“本次降雪對我市的農作物有利有弊。 ”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黃順之介紹,此次降雪對小麥的生長非常有利,雪化後的水分讓小麥有機會“喝飽”,墒情改善,利於冬季根部生長。但是,對於大棚蔬菜的生長可能會造成光照不足、氣溫過低等不利影響。

針對這一情況,黃順之給農民提出兩點建議:首先,要及時清理大棚上的積雪,以防雪壓倒大棚;其次,要注重大棚的保溫防寒工作:對於大棚上蓋著的棉被等保暖物,遵循“晚揭早蓋”的原則;根據實際情況,在棚內安裝植物補光燈,既提高溫度,也能增加光照。

兩熱企提溫供暖戰嚴寒

威海新聞網訊經歷一夜大雪,昨日市區最高氣溫降至0℃以下,但居民家中依舊暖洋洋。記者從威海熱電集團、第二熱電集團瞭解到,兩大熱企通過提前調整供熱運行參數、增加供熱量,以確保降溫期間居民家中的室溫達標。

1月10日上午9時許,記者來到環翠區藍星金穀園2號樓駱女士家中,只見牆上的溫度計顯示室溫有22℃,駱女士在家只穿著單衣單褲。“室溫一直保持在22℃的穩定狀態,雖然突然降溫,但家裡也不會忽冷忽熱。”駱女士說。而高區花園中路鳳凰城二期109號樓田女士的家中溫度不減反增,室內溫度計顯示24℃。“今早一開窗外面白茫茫的一片,又是風又是雪,家裡的溫度卻沒跟著下降,反倒覺得更暖和了。”田女士表示,每年自己家這片的供暖都非常給力。

“提前得知將要降溫的消息後,集團立刻採取提溫供暖措施,對廠區內鍋爐、汽輪機等設備進行即時監控,保證供暖正常運轉。目前可以滿足轄區內的供熱需要。我們還將根據天氣變化情況,隨時調整設備增力。”威海熱電集團宣傳監察部部長張華才介紹。

記者從威海第二熱電集團瞭解到,為應對此次的降溫天氣,二熱電在降溫前兩天已做好相應提溫準備工作,對設備運轉情況進行監控,並調整機組運轉狀態,保障供熱正常運行。

”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黃順之介紹,此次降雪對小麥的生長非常有利,雪化後的水分讓小麥有機會“喝飽”,墒情改善,利於冬季根部生長。但是,對於大棚蔬菜的生長可能會造成光照不足、氣溫過低等不利影響。

針對這一情況,黃順之給農民提出兩點建議:首先,要及時清理大棚上的積雪,以防雪壓倒大棚;其次,要注重大棚的保溫防寒工作:對於大棚上蓋著的棉被等保暖物,遵循“晚揭早蓋”的原則;根據實際情況,在棚內安裝植物補光燈,既提高溫度,也能增加光照。

兩熱企提溫供暖戰嚴寒

威海新聞網訊經歷一夜大雪,昨日市區最高氣溫降至0℃以下,但居民家中依舊暖洋洋。記者從威海熱電集團、第二熱電集團瞭解到,兩大熱企通過提前調整供熱運行參數、增加供熱量,以確保降溫期間居民家中的室溫達標。

1月10日上午9時許,記者來到環翠區藍星金穀園2號樓駱女士家中,只見牆上的溫度計顯示室溫有22℃,駱女士在家只穿著單衣單褲。“室溫一直保持在22℃的穩定狀態,雖然突然降溫,但家裡也不會忽冷忽熱。”駱女士說。而高區花園中路鳳凰城二期109號樓田女士的家中溫度不減反增,室內溫度計顯示24℃。“今早一開窗外面白茫茫的一片,又是風又是雪,家裡的溫度卻沒跟著下降,反倒覺得更暖和了。”田女士表示,每年自己家這片的供暖都非常給力。

“提前得知將要降溫的消息後,集團立刻採取提溫供暖措施,對廠區內鍋爐、汽輪機等設備進行即時監控,保證供暖正常運轉。目前可以滿足轄區內的供熱需要。我們還將根據天氣變化情況,隨時調整設備增力。”威海熱電集團宣傳監察部部長張華才介紹。

記者從威海第二熱電集團瞭解到,為應對此次的降溫天氣,二熱電在降溫前兩天已做好相應提溫準備工作,對設備運轉情況進行監控,並調整機組運轉狀態,保障供熱正常運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