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學路上的“冰花男孩”戳痛所有50、60後的心!深有感觸!

這兩天, 一位“冰花男孩”感動了整個中國。

圖中這位“冰花男孩", 頭髮上、睫毛上、衣服上, 全部凍起了冰花, 臉蛋也凍得通紅。

他是一名小學三年級的學生,

就讀于雲南省魯甸縣新街鎮轉山包小學。 當天是期末考試的第一天, 小男孩像往常一樣, 步行4.5公里去上學。

當天早上氣溫驟降, 半個小時內降到零下9℃。 小男孩穿著有些單薄的衣服, 經過一個小時的路途, 到教室後全身沾滿了冰霜。

一進教室, 小男孩就做了個怪怪的鬼臉, 引得班級同學大笑。

滿是凍瘡的雙手下, 是一張99分的試卷。

對於這條艱苦的上學路, 男孩說, “上學冷, 但不辛苦”!他的心願是長大後“要當員警, 因為可以抓壞人”。

他沒有走出過轉山包村, 最想去的地方是北京, “想去看看那裡的學生是怎麼讀書的”。

照片是班級老師在1月8日8:50左右拍的, 拍完發給校長付恒流傳到了網上, 引起了眾多網友的關注。

付校長告訴記者, 學校曾經走訪過照片男孩的家庭, 父母都在外地務工, 家裡有兄弟姐妹幾人, 都是留守兒童。

“學生一般不在家吃早餐, 學校會負擔孩子的早餐, 一般是一個麵包或者餅乾。 ”

這個頭頂風霜上學的孩子, 感動了萬千網友:

“孩子, 你吃的苦將會照亮你未來的路。 ”

“你現在受的苦將是你成長路上最強大的助力, 加油孩子!”

“再窮不能窮教育, 再苦也得先讀書。 ”

“好心疼啊!有地址嗎?我寄保暖衣物過去!”

“願你所有的努力都不被辜負!”

“這手看得真的很心疼啊,要努力讀書!!改變命運!加油!!”

“我弟弟也在讀小學,每天都是我爸媽接送,才考個45分……”

“我大二,冬天寢室離教室450米我都起不來,4.5公里我應該會考慮輟學吧……”

“希望我的孩子看看這樣的新聞,就知道自己的幸福在哪裡了。這孩子代表的是堅韌的下一代,國家發展迅速,但帶動這樣一個大國,實屬不易!我們都做好自己,為了國家、為了小家、為了下一代,一起努力!”

也有些網友,追憶起自己當年的艱苦求學路。

“想起了自己小時候求學的光景。孩子,堅持住!阿姨以過來人的身份告訴你,蒼天不會虧待努力吃苦的人,尤其是讀書。

阿姨的手也凍傷過,阿姨的頭髮也結冰過,阿姨吃了三年的鹹菜絲和冷饅頭,終於現在可以坐在暖氣充足的辦公室裡和家裡!”

“貧窮帶來的都是財富,前提是你要好好學習,不走歪路!我小時候比這個更慘,每年冬天,手、腳、耳朵全部凍爛,到了春天凍瘡處癢的不得了。

後來我讀初中,高中,上大學,畢業結婚生子,雖然沒有大富大貴,但是勝在心態好。因為小時候受過苦的日子,對待生活特別樂觀!感覺很幸福,孩子,加油!”

相信男孩現在的付出和努力不會被辜負,終有一天,他會用知識改變命運,得到好的工作,擁有美滿的家庭,獲得無限光明的人生。

其實,回想起來,

咱們50年代、60年代出生的人,

哪一個不是曾經的“冰花男孩”呢?

當年,生活艱苦,教育資源還很稀缺。為了讀書求學,為了改變命運,我們曾經在艱難的歲月中付出過多少!

李叔叔1962年出生於廣西農村:

“那時上學不但沒有書包,就連書本和作業也並不多 。

讀初中、高中時,需要自己帶米到學校開飯,米桶都是去姐姐婆家借的。

等到了學校放假,雜七雜八的東西就一股腦放在米桶裡拎回家。”

山東的王叔叔也是60後,想起少年求學的往事仍然歷歷在目:

“1980年我讀高中,每個星期要扛著30斤的煎餅,走兩個小時的山路,再坐車去學校。那時也吃不上什麼菜,每天就是煎餅就鹹菜。

後來我讀了大專,參加工作,生活慢慢好起來了。回想起來,沒有那些年堅持的自己,就不會有現在的生活。”

和同時代的人相比,其實王叔叔還算幸運了。至少,他有機會自由求學、有機會為以後的人生全力奮鬥!

而蘇州的汪誠阿姨,年少時卻並沒有這種好運氣。

“我父親是高級知識份子,當年被打成右派後,身為中學教師的母親,為了撫養我們兄弟姐妹五個,多少次低血糖休克在課堂上。

當時哥哥姐姐在上大學,我下面有幼小的弟弟妹妹,雖然我學習成績優秀,但母親流著眼淚和我商量:‘能不能不考大學了?’

我就放棄了考大學,18 歲那年去鄉下當了一名小學語文老師。”

▲汪誠阿姨參加百旅會活動中

汪阿姨已經年過古稀,提起當年的往事,還是心存遺憾:

“我沒有去考大學上大學,多少次問過自己,後悔嗎?但是,後悔有用嗎?曾經有過想法,等到姐姐、哥哥大學畢業,弟弟、妹妹長大一點,家庭經濟情況好轉了,再去報考大學。

無奈十年浩劫,高校停止招生,‘文革’結束我已超齡並且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報名參加高考只能是個夢。

儘管若干年來只要有在職學習的機會,我都沒有放棄過,考了兩個大專文憑,依舊不時感到痛在心扉。”

時過境遷,汪阿姨當了很多年小學語文老師,後來還當了小學的副校長。但是提起當年的往事,依然心存遺憾。

明代的名士宋濂曾經在《送東陽馬生序》中講到自己的求學經歷: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穀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

宋濂年幼時家境貧寒,沒錢買書,只能借書抄書來看。

外出尋師求學,背著箱子走在大雪數尺的深山中,皮膚凍裂都沒有意識到。到學舍後,全身已經凍僵,僕人灌進熱水、蓋上被子,很久才能暖過來……

艱苦求學、玉汝于成,終成一代大儒。

每一份付出都不會被辜負。曾經吃過的苦,會照亮未來的路!

感謝當年的自己沒有放棄,於是才有了後來的一切!

相信“冰花男孩”們跨過高山苦水,總有一天會仰望大野星河!

回想求學往事,

哪件事讓你印象最深、記憶猶新?

趕快在文章下方,

留言告訴我們你的求學故事吧!

截至1月16日18:00,

留言點贊數排名前三的粉絲,

將會獲得——

《歲月與旅行》一本!

我們來自五湖四海但都是快樂的退休一族

我們渴望交流卻總找不到志趣相投的老友

從現在開始,咱也是有組織的人啦

關注今日頭條“百旅會”

進群和老友們一起度假養生,樂享晚年

“好心疼啊!有地址嗎?我寄保暖衣物過去!”

“願你所有的努力都不被辜負!”

“這手看得真的很心疼啊,要努力讀書!!改變命運!加油!!”

“我弟弟也在讀小學,每天都是我爸媽接送,才考個45分……”

“我大二,冬天寢室離教室450米我都起不來,4.5公里我應該會考慮輟學吧……”

“希望我的孩子看看這樣的新聞,就知道自己的幸福在哪裡了。這孩子代表的是堅韌的下一代,國家發展迅速,但帶動這樣一個大國,實屬不易!我們都做好自己,為了國家、為了小家、為了下一代,一起努力!”

也有些網友,追憶起自己當年的艱苦求學路。

“想起了自己小時候求學的光景。孩子,堅持住!阿姨以過來人的身份告訴你,蒼天不會虧待努力吃苦的人,尤其是讀書。

阿姨的手也凍傷過,阿姨的頭髮也結冰過,阿姨吃了三年的鹹菜絲和冷饅頭,終於現在可以坐在暖氣充足的辦公室裡和家裡!”

“貧窮帶來的都是財富,前提是你要好好學習,不走歪路!我小時候比這個更慘,每年冬天,手、腳、耳朵全部凍爛,到了春天凍瘡處癢的不得了。

後來我讀初中,高中,上大學,畢業結婚生子,雖然沒有大富大貴,但是勝在心態好。因為小時候受過苦的日子,對待生活特別樂觀!感覺很幸福,孩子,加油!”

相信男孩現在的付出和努力不會被辜負,終有一天,他會用知識改變命運,得到好的工作,擁有美滿的家庭,獲得無限光明的人生。

其實,回想起來,

咱們50年代、60年代出生的人,

哪一個不是曾經的“冰花男孩”呢?

當年,生活艱苦,教育資源還很稀缺。為了讀書求學,為了改變命運,我們曾經在艱難的歲月中付出過多少!

李叔叔1962年出生於廣西農村:

“那時上學不但沒有書包,就連書本和作業也並不多 。

讀初中、高中時,需要自己帶米到學校開飯,米桶都是去姐姐婆家借的。

等到了學校放假,雜七雜八的東西就一股腦放在米桶裡拎回家。”

山東的王叔叔也是60後,想起少年求學的往事仍然歷歷在目:

“1980年我讀高中,每個星期要扛著30斤的煎餅,走兩個小時的山路,再坐車去學校。那時也吃不上什麼菜,每天就是煎餅就鹹菜。

後來我讀了大專,參加工作,生活慢慢好起來了。回想起來,沒有那些年堅持的自己,就不會有現在的生活。”

和同時代的人相比,其實王叔叔還算幸運了。至少,他有機會自由求學、有機會為以後的人生全力奮鬥!

而蘇州的汪誠阿姨,年少時卻並沒有這種好運氣。

“我父親是高級知識份子,當年被打成右派後,身為中學教師的母親,為了撫養我們兄弟姐妹五個,多少次低血糖休克在課堂上。

當時哥哥姐姐在上大學,我下面有幼小的弟弟妹妹,雖然我學習成績優秀,但母親流著眼淚和我商量:‘能不能不考大學了?’

我就放棄了考大學,18 歲那年去鄉下當了一名小學語文老師。”

▲汪誠阿姨參加百旅會活動中

汪阿姨已經年過古稀,提起當年的往事,還是心存遺憾:

“我沒有去考大學上大學,多少次問過自己,後悔嗎?但是,後悔有用嗎?曾經有過想法,等到姐姐、哥哥大學畢業,弟弟、妹妹長大一點,家庭經濟情況好轉了,再去報考大學。

無奈十年浩劫,高校停止招生,‘文革’結束我已超齡並且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報名參加高考只能是個夢。

儘管若干年來只要有在職學習的機會,我都沒有放棄過,考了兩個大專文憑,依舊不時感到痛在心扉。”

時過境遷,汪阿姨當了很多年小學語文老師,後來還當了小學的副校長。但是提起當年的往事,依然心存遺憾。

明代的名士宋濂曾經在《送東陽馬生序》中講到自己的求學經歷: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穀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

宋濂年幼時家境貧寒,沒錢買書,只能借書抄書來看。

外出尋師求學,背著箱子走在大雪數尺的深山中,皮膚凍裂都沒有意識到。到學舍後,全身已經凍僵,僕人灌進熱水、蓋上被子,很久才能暖過來……

艱苦求學、玉汝于成,終成一代大儒。

每一份付出都不會被辜負。曾經吃過的苦,會照亮未來的路!

感謝當年的自己沒有放棄,於是才有了後來的一切!

相信“冰花男孩”們跨過高山苦水,總有一天會仰望大野星河!

回想求學往事,

哪件事讓你印象最深、記憶猶新?

趕快在文章下方,

留言告訴我們你的求學故事吧!

截至1月16日18:00,

留言點贊數排名前三的粉絲,

將會獲得——

《歲月與旅行》一本!

我們來自五湖四海但都是快樂的退休一族

我們渴望交流卻總找不到志趣相投的老友

從現在開始,咱也是有組織的人啦

關注今日頭條“百旅會”

進群和老友們一起度假養生,樂享晚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