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餘承東回應:痛失在美銷售主要管道,但華為永遠朝向美國消費者

【新智元導讀】剛剛, 華為消費者BG CEO余承東在CES 2018發表主旨演講, 正式宣佈華為Mate 10 Pro進軍美國市場。 雖然此前爆出AT&T突然取消合作, 但餘承東表示,

這是華為的損失, 是美國運營商的損失, 更是美國消費者的損失。 演講中, 餘承東頻出“最”字, 最快、最安全、最好用……手機很可能是智慧應用的終極入口, 誰佔領了手機, 誰就能引領AI時代。 大戰已經打響, 而在蘋果、三星和穀歌等的爭奪下, 華為的表現似乎暫時領先。

餘承東風光滿面登場, 再次回到CES, 這個講臺他顯然已經輕車熟路。

幾乎是直奔主題, 餘承東上臺後馬上就宣佈, 今天, 華為Mate 10 Pro正式登陸美國市場。

雖然亞馬遜Echo/Alexa開啟了智慧音箱引領的智慧硬體新時代, 但手機或許仍然是未來AI的最大應用場景, 如果有手機能把所有最強悍的AI功能集大成, 那無疑將成為一個強大的樞紐和入口。

餘承東說, 手機的反覆運算每12年發生一次, 如今, 在人工智慧浪潮下, 下一代手機的變革正在到來。

華為對智慧手機市場的洞察是, 消費者對當前的手機主要痛點在於:外觀設計(全屏、美觀), 下載速度需要更快、更安全, 電池續航更長、充電時間更短, 攝像頭要更好……總之, 要隨時隨地, 滿足各種需求。

在這樣的背景下, 華為Mate 10 Pro採用了標準的18:9全面屏設計, 6寸OLED(分辨2160x1080)。 同時, 上手之後比Mate 10更顯纖長。

配置方面, 麒麟970晶片、徠卡雙攝、正反四曲面雙玻璃、4000mAh電池、EMUI8.0系統等, 細節與Mate 10基本一致。 但不同點也有, 比如Mate 10 Pro砍掉了3.5mm耳機孔和存儲卡擴展, 新加入了IP67級別的防水性能。

餘承東在演講中頻頻爆出“最”字,

連通性方面, 餘承東說在美國市場華為Mate 10 Pro能夠實現超快視頻傳輸, 也是唯一能實現如此快速的手機。

由於此前在安全協定和資訊洩露方面的擔心, 餘承東特別強調, 軟體和硬體結合的安全方案, 實現“最高級別”的安全。

電池+晶片+軟體結合的長期續航方案, 重度用戶可以從早到晚用完整一天, 普通用戶可以連續用兩天。

充電速度也很快, 是iPhone X標準充電的300倍, 此前也獲得了全球首個端到端安全充電認證。

攝像頭是如今手機的重中之重。在AI性能增強下,華為手機展現出卓越的拍攝功能。雙攝相機兩個攝像頭的光圈為f/1.6——1200萬圖元的彩色攝像頭具備光學防抖功能,另一個2000萬圖元攝像頭拍攝黑白照片。

餘承東驕傲地展示了在極端寒冷、夜景等多種挑戰場景下,華為手機拍攝出的漂亮照片。

“(環境非常冷,)其他手機都用不了,只有華為能用,”餘承東反復說:“只有華為手機在工作,(因為其他手機不能用,)所有照片都是華為拍的。”

華為Mate 10 Pro通過神經處理單元即時和離線模式識別13種場景和物體,包括藍天,花卉,植物,沙灘,日出/日落,表演,食物,雪景,貓,狗和肖像。當這些主題中的一個被識別時,取景器下方左下方會出現一個小圖示,通知使用者AI在接管並正在應用這些設置。相機會調整顏色,對比度,亮度,曝光和後期處理,以產生鮮明、銳利和引人注目的照片。

為了自動設置更改和處理演算法,華為設計分析了超過1億圖像。從本質上講,人工智慧正在做攝影師的工作,並且鑒於我們大多數人不是專業的攝影師,讓電腦接管和優化照片是有道理的。

好,說了這麼多,售價是多少?

餘承東首次回應AT&T“逃婚”:痛失在美銷售主要管道,但華為永遠朝向美國消費者

演講中,餘承東也提到了AT&T的協議告吹。餘承東頗為激動地說,這對華為是重大損失,對美國運營商是重大損失,但最大的損失者是消費者。

最後的大螢幕上,赫然顯示:

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朝向美國消費者;我們致力於服務美國消費者,從來不曾改變。

備受關注的華為Mate 10 Pro在美國CES上推出,按照原計劃,美國第二大電信運營商AT&T將作為華為的零售合作夥伴,發佈Mate 10 Pro等新品。

不過,就在華為發佈Mate 10 Pro的前一天,《華爾街日報》首先曝出AT&T取消與華為達成的手機交易。

公開資料顯示,AT&T掌控著美國80%左右的手機運營商銷售管道,亞馬遜、百思買等電商銷售管道所占的份額較小,這與中國的情況非常不同。去年3月,華為曾嘗試與AT&T接觸,試圖打開在美銷售手機主管道的大門。

與此同時,外媒也曝光了美國18名國會議員去年底聯名致信美國聯邦傳播委員會(FCC)主席艾吉特·帕伊(Ajit Pai)的郵件,郵件主要內容是,要求FCC對華為與AT&T的合作展開調查。

這封郵件似乎是AT&T與華為終止合作的重要原因。華為在回應澎湃新聞時稱,華為雖然不與AT&T合作,但仍將在美國電商等管道銷售手機。不過,這意味著華為以較小的管道進入進入美國市場,這條路將充滿曲折。

華為輪值CEO胡厚崑在2018新年獻詞中說,華為智能手機(含榮耀品牌)去年全年發貨1.53億台,全球份額突破10%,穩居全球前三。余承東曾向媒體表示,希望華為能在五年內做到全球第一。

不過,想實現全球第一的目標,必須要拿下美國市場。本次AT&T突然變卦,顯然讓華為進軍美國市場嚴重受挫。

與百度結盟:華為NPU+百度大腦建生態,在中國手機市場份額做到40%以上

2017年12月21日,餘承東與百度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在百度宣佈戰略合作。雙方簽署兩份合約:一份關於互聯網服務和內容生態和一份關於AI技術。

在AI平臺和技術合作方面,雙方將基於華為HiAI平臺和百度PaddlePaddle深度學習框架,發揮華為NPU的優勢,共建以華為AI開放平臺和百度大腦為中心的開放生態。同時,雙方將在各類智慧終端開展深度語音和圖像合作,促進人機溝通,實現“喚醒萬物,自如交流”。其他還有針對AR場景化創新和互聯網服務和內容生態的合作。

在那場發佈會上,餘承東說,觀察了很多互聯網公司,發現華為和百度的互補性最強。現在,在中國市場,華為+榮耀的份額為23%,雖然已經是第一位,但還遠遠不夠。

“未來,第一的廠家份額要做到40%以上。”

AI手機的競爭,現階段實質上是晶片的競爭;華為暫時領先

由於智慧手機上的AI應用成熟尚需時日,眼下AI手機的競爭仍然停留在硬體層面,也就是晶片,蘋果、高通、華為,還有三星,都發佈了移動AI晶片。

2017年,華為在德國IFA首先揭幕了麒麟970,號稱“全球首個集成獨立專用神經網路處理單元(NPU)的移動晶片”。

隨後,蘋果發佈了A11仿生晶片,在iPhone 8、8 Plus和X使用,A11晶片也是集成獨立硬體,有專為機器學習打造的神經引擎。

高通在2017年底發佈了曉龍845。驍龍845並沒有專用的AI硬體處理單元,而是調用CPU、GPU和DSP資源來處理適當的任務,實現AI性能。

不過,這幾家公司的設計方案,實際上,都是異構計算。

最後是三星,在2018年1月4日正式發佈了Exynos 9810,這款晶片獲得了CES 2018最佳創新獎,部分性能超越曉龍845,跟蘋果A11相當。三星並沒有獨立集成的AI硬體,但緊跟潮流,Exynos 9810也支援深度學習演算法,除了識別和分類圖像,其“景深感知功能”還能進行3D混合人臉識別。

這是各款規格對比:

如果你覺得上圖不夠直觀,在性能方面,根據中國移動終端實驗室日前發佈的《中國移動2017終端品質報告》AI晶片性能評測結果,集成NPU的麒麟970,在AI晶片的性能和AI場景能效比評測中整體領先(因為當時三星Exynos 9810還沒有發佈,但根據最新的性能參數,可以類比蘋果A11)。

智慧手機晶片最重的發展是用戶的使用場景,並且與性能、功耗平衡。場景的落地需要技術的厚積薄發,也是重中之重。

蘋果在軟硬體結合方面一直頗具天賦,從 iPhone 4 開始,蘋果就自主設計 A 系列晶片,並將範圍從 CPU 一路擴展到 GPU;這背後積累的技術實力足以支撐得起一個 Neural Engine。至於 Face ID 和 Animoji 等,對於蘋果而言,更是一件水到渠成之事。

Google 劍走偏鋒,將 Pixel Visual Core 用在 HDR+ 這一個功能點上,看似大材小用,實則直擊痛點。拍照功能對手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無論是蘋果和華為的 AI 晶片都是在此處著力。但 Google 在軟體和演算法層面的積累更多一點,以往主要依賴於雲端處理和網路傳輸,而 Pixel Visual Core 將有助於 Google 將其上述積累從本地設備中釋放出來。

華為在麒麟 970 ,可謂是與寒武紀的最佳合作,NPU 雖然是借自1A,但其深度結合是最大的技術難點,除了晶片,華為也在作業系統層面積極探索,提升空間巨大。

瞭解更多,可以看新智元此前對華為手機的詳細報導:

【內幕】華為發佈全球首款AI移動晶片,NPU疑為寒武紀1A處理器

【深度解讀】華為回應NPU IP歸屬問題,麒麟970全面對標iPhone8 Plus

【華為Mate10 AI技術全盤點】專訪華為軟體工程部副總裁張寶峰

攝像頭是如今手機的重中之重。在AI性能增強下,華為手機展現出卓越的拍攝功能。雙攝相機兩個攝像頭的光圈為f/1.6——1200萬圖元的彩色攝像頭具備光學防抖功能,另一個2000萬圖元攝像頭拍攝黑白照片。

餘承東驕傲地展示了在極端寒冷、夜景等多種挑戰場景下,華為手機拍攝出的漂亮照片。

“(環境非常冷,)其他手機都用不了,只有華為能用,”餘承東反復說:“只有華為手機在工作,(因為其他手機不能用,)所有照片都是華為拍的。”

華為Mate 10 Pro通過神經處理單元即時和離線模式識別13種場景和物體,包括藍天,花卉,植物,沙灘,日出/日落,表演,食物,雪景,貓,狗和肖像。當這些主題中的一個被識別時,取景器下方左下方會出現一個小圖示,通知使用者AI在接管並正在應用這些設置。相機會調整顏色,對比度,亮度,曝光和後期處理,以產生鮮明、銳利和引人注目的照片。

為了自動設置更改和處理演算法,華為設計分析了超過1億圖像。從本質上講,人工智慧正在做攝影師的工作,並且鑒於我們大多數人不是專業的攝影師,讓電腦接管和優化照片是有道理的。

好,說了這麼多,售價是多少?

餘承東首次回應AT&T“逃婚”:痛失在美銷售主要管道,但華為永遠朝向美國消費者

演講中,餘承東也提到了AT&T的協議告吹。餘承東頗為激動地說,這對華為是重大損失,對美國運營商是重大損失,但最大的損失者是消費者。

最後的大螢幕上,赫然顯示:

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朝向美國消費者;我們致力於服務美國消費者,從來不曾改變。

備受關注的華為Mate 10 Pro在美國CES上推出,按照原計劃,美國第二大電信運營商AT&T將作為華為的零售合作夥伴,發佈Mate 10 Pro等新品。

不過,就在華為發佈Mate 10 Pro的前一天,《華爾街日報》首先曝出AT&T取消與華為達成的手機交易。

公開資料顯示,AT&T掌控著美國80%左右的手機運營商銷售管道,亞馬遜、百思買等電商銷售管道所占的份額較小,這與中國的情況非常不同。去年3月,華為曾嘗試與AT&T接觸,試圖打開在美銷售手機主管道的大門。

與此同時,外媒也曝光了美國18名國會議員去年底聯名致信美國聯邦傳播委員會(FCC)主席艾吉特·帕伊(Ajit Pai)的郵件,郵件主要內容是,要求FCC對華為與AT&T的合作展開調查。

這封郵件似乎是AT&T與華為終止合作的重要原因。華為在回應澎湃新聞時稱,華為雖然不與AT&T合作,但仍將在美國電商等管道銷售手機。不過,這意味著華為以較小的管道進入進入美國市場,這條路將充滿曲折。

華為輪值CEO胡厚崑在2018新年獻詞中說,華為智能手機(含榮耀品牌)去年全年發貨1.53億台,全球份額突破10%,穩居全球前三。余承東曾向媒體表示,希望華為能在五年內做到全球第一。

不過,想實現全球第一的目標,必須要拿下美國市場。本次AT&T突然變卦,顯然讓華為進軍美國市場嚴重受挫。

與百度結盟:華為NPU+百度大腦建生態,在中國手機市場份額做到40%以上

2017年12月21日,餘承東與百度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在百度宣佈戰略合作。雙方簽署兩份合約:一份關於互聯網服務和內容生態和一份關於AI技術。

在AI平臺和技術合作方面,雙方將基於華為HiAI平臺和百度PaddlePaddle深度學習框架,發揮華為NPU的優勢,共建以華為AI開放平臺和百度大腦為中心的開放生態。同時,雙方將在各類智慧終端開展深度語音和圖像合作,促進人機溝通,實現“喚醒萬物,自如交流”。其他還有針對AR場景化創新和互聯網服務和內容生態的合作。

在那場發佈會上,餘承東說,觀察了很多互聯網公司,發現華為和百度的互補性最強。現在,在中國市場,華為+榮耀的份額為23%,雖然已經是第一位,但還遠遠不夠。

“未來,第一的廠家份額要做到40%以上。”

AI手機的競爭,現階段實質上是晶片的競爭;華為暫時領先

由於智慧手機上的AI應用成熟尚需時日,眼下AI手機的競爭仍然停留在硬體層面,也就是晶片,蘋果、高通、華為,還有三星,都發佈了移動AI晶片。

2017年,華為在德國IFA首先揭幕了麒麟970,號稱“全球首個集成獨立專用神經網路處理單元(NPU)的移動晶片”。

隨後,蘋果發佈了A11仿生晶片,在iPhone 8、8 Plus和X使用,A11晶片也是集成獨立硬體,有專為機器學習打造的神經引擎。

高通在2017年底發佈了曉龍845。驍龍845並沒有專用的AI硬體處理單元,而是調用CPU、GPU和DSP資源來處理適當的任務,實現AI性能。

不過,這幾家公司的設計方案,實際上,都是異構計算。

最後是三星,在2018年1月4日正式發佈了Exynos 9810,這款晶片獲得了CES 2018最佳創新獎,部分性能超越曉龍845,跟蘋果A11相當。三星並沒有獨立集成的AI硬體,但緊跟潮流,Exynos 9810也支援深度學習演算法,除了識別和分類圖像,其“景深感知功能”還能進行3D混合人臉識別。

這是各款規格對比:

如果你覺得上圖不夠直觀,在性能方面,根據中國移動終端實驗室日前發佈的《中國移動2017終端品質報告》AI晶片性能評測結果,集成NPU的麒麟970,在AI晶片的性能和AI場景能效比評測中整體領先(因為當時三星Exynos 9810還沒有發佈,但根據最新的性能參數,可以類比蘋果A11)。

智慧手機晶片最重的發展是用戶的使用場景,並且與性能、功耗平衡。場景的落地需要技術的厚積薄發,也是重中之重。

蘋果在軟硬體結合方面一直頗具天賦,從 iPhone 4 開始,蘋果就自主設計 A 系列晶片,並將範圍從 CPU 一路擴展到 GPU;這背後積累的技術實力足以支撐得起一個 Neural Engine。至於 Face ID 和 Animoji 等,對於蘋果而言,更是一件水到渠成之事。

Google 劍走偏鋒,將 Pixel Visual Core 用在 HDR+ 這一個功能點上,看似大材小用,實則直擊痛點。拍照功能對手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無論是蘋果和華為的 AI 晶片都是在此處著力。但 Google 在軟體和演算法層面的積累更多一點,以往主要依賴於雲端處理和網路傳輸,而 Pixel Visual Core 將有助於 Google 將其上述積累從本地設備中釋放出來。

華為在麒麟 970 ,可謂是與寒武紀的最佳合作,NPU 雖然是借自1A,但其深度結合是最大的技術難點,除了晶片,華為也在作業系統層面積極探索,提升空間巨大。

瞭解更多,可以看新智元此前對華為手機的詳細報導:

【內幕】華為發佈全球首款AI移動晶片,NPU疑為寒武紀1A處理器

【深度解讀】華為回應NPU IP歸屬問題,麒麟970全面對標iPhone8 Plus

【華為Mate10 AI技術全盤點】專訪華為軟體工程部副總裁張寶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