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撒幣”百萬英雄知識問答,這生意做的

最近手機上的今日頭條突然出現一個按鈕, “百萬贏家”答題贏錢, 哇塞還有這好事!真是棒棒的。 所以小編也去試了一下, 結果慘不忍睹啊, 就不說了, 哈哈~

答題, 你賺到錢沒?

上週末起, 不斷有朋友發來西瓜視頻百萬英雄的連結, 讓我填他們的邀請碼, 好讓他們新獲得一張復活卡。 可不巧的是, 作為今日頭條的重度用戶, 我也早早就參與其中, 成為夢想靠“知識賺錢”的一份子。

此後朋友見面,

就讓我賠他們4萬。 就是西瓜視頻1月6日晚間那場100萬總獎金, 卻只有23人答對通關, 把這100萬給均分了。 朋友說, 他之所以沒挺到最後, 就欠我這張復活卡了。

這當然是戲謔之言, 當不了真的。 畢竟, 復活卡不難獲得, 但只能用一次, 而那場題真的很難答對。

再到這周, 一眾同事都不好好上班了。

他們每天早上先刷一刷, 西瓜視頻、映客的芝士超人、周鴻禕的花椒直播還有王思聰的沖頂大會, 這一天會有多少答題場次, 獎金分別是多少, 答題時間又分別如何。

要麼在多個平臺兜兜轉轉, 卡時間, 這場趕往趕另一場, 又或者選擇性放棄某場, 而專攻其中一場。 然後上午10點、中午1點、下午7點, 9點, 家也不回了。 所有人集中在辦公室, 群策群力,

一起答題。

確實也賺了不少, 但有時也因某同事自信地回復, 這題信我, 選這個, 結果卻被打臉, 而集體潰敗, 從而罰該同事請個下午茶以賠罪。

問一問業內, 大家也都不怎麼刷挑一挑排名了, 都開始曬從各直播答題平臺獲得的獎金了。

畢竟, 靠知識賺錢, 這真的是一件光榮的事情。 只是, 這場全民都可以來薅羊毛的大戲, 賺到大錢的, 還是少數。

很多人都抱怨, 假若時光倒退十年, 回到高中時代那個知識儲備的巔峰時期, 能把這些瘋狂“撒幣”的平臺贏到破產。

但其實後者看似“撒幣”, 其實做的是最為精明的生意。

直播答題APP通過“撒幣”, 不僅以極低的獲客成本, 還拉來了極為優質的流量。 業內此前早有判斷, 流量紅利業已消失, 獲客成本已經從幾元飆升到幾十元、幾百元, 還上不封頂。

但在答題APP中, 獲客成本甚至被拉低至不到幾塊錢。 比如西瓜視頻一場總獎金20萬, 能吸引了50萬人線上圍觀答題, 流量成本也就4毛, 假若十分之一是新用戶, 也就4塊。

顯然這放到當下的移動互聯網,

這種低廉成本是難以想像的。 但在直播答題APP上, 卻實現了。

另一方面直播風口從2016年鼓吹至今, 貌似還真沒哪個能飛起來。 很多都沒挺過D輪倒下了, 活著的也都疲軟了。

乃至映客的賣身, 就被一度認為直播平臺不行了的標誌, 甚至到最後, 賣身還失敗了, 奉佑生的套現計畫也擱淺了。

事實上,整個2017年,面對直播用戶失活與流失的困境,各大直播、短視頻平臺都想抓住“社交”的稻草,重新啟動並粘合用戶。在常規的直播、短視頻等觸及天花板之下,無論是平臺還是用戶,都繼續更刺激、更新穎的玩法。

直播答題則適逢其會,不僅成功獲客,還以復活碼等形式實現了社交,將線上直播工具化,用以粘合線下物理情景社交圈。顯然,這對於映客直播、花椒直播、今日頭條等平臺來說,都是新一塊爭奪重點。

於是各方瘋狂“大撒幣”。你10萬,我20萬,你100萬,我101萬,102萬,再到現在200萬場的出現,錢是蹭蹭往外撒,用戶也是不斷洶湧而來,拉高了各平臺的日活,以及下載量等等的同時,還帶來了一大波未變現的流量。

再不“撒幣”就晚了

這麼龐大的流量,並非不能變現。

趣店已經找上門了,旗下的一專案準備在映客的芝士超人上投1億廣告費。趣店,在遭受輿論口誅筆伐之後,需要一波正能量的曝光。

不久也許可以預見會有這麼一道題,最能形容趣店CEO羅敏的是哪個標籤?資本家、不懂公關的CEO,還是活雷鋒。

哪個是正確答案,就不用說了吧。

透過《百萬贏家》及同類產品上來看,其中有花椒等進行長線競爭的先行者,也有趁勢收割一波流量的投機者。正如前面所說的,直播答題是一個低成本的流量生意,不缺少成為超級IP的可能,在商業邏輯上也不乏合理性。但想要按照長線競爭來經營,仍需要滿足下面三個前提條件。

首先,找準時間節點。目前的直播答題仍處於爆發期,不同平臺在時間選擇上也較為“任性”,動輒十萬或百萬獎金的誘惑下,用戶並不反感遊戲的頻度。可對於直播平臺來說,打造超級IP固然重要,引導用戶習慣同樣重要,找准合理的時間節點,需要盡可能的激發使用者的閒置時間,將這部分的使用者流量盡可能的向直播內容上引流。按照羅振宇的觀點,“時間會成為商業的終極戰場,這是一個爭奪用戶時間和注意力的時代。”直播平臺仍需要思考使用者時間的轉化效率。

其次,社交平臺的裂變。諸如《百萬贏家》等在遊戲分享上又一個巧妙的設置,即邀請好友加入會獲得復活機會,在激發用戶拉新主動性的同時,也使得平臺無需推廣費用也可快速獲取用戶,極大降低了運營成本。這種在社交平臺上的裂變效率是前所未有的,對於那些缺少流量支撐的平臺而言,將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管道,原來的陌生人社交逐漸向熟人社交遞進,從“獵奇”到“觀熟”的轉變,無疑有助於直播平臺收穫更優質的流量和用戶活躍度。

再次,打造內容生態和閉環。直播平臺對答題的青睞意在建立“直播-答題-直播”的閉環,需要從問題設計、答案設計到知識生態打造等一系列環節的深耕。舉個例子來說,在《百萬贏家》最新幾期的答題活動中,開始將出題權交由平臺上的熱門主播,答題帶來的百萬流量不斷向直播內容轉化,熱門主播的粉絲們也成了《百萬贏家》的天然受眾,實現了答題和主播之間的無縫連接。當前的不少直播平臺仍過於娛樂化,直播答題所帶來的話題效應和流量沉澱,不失為一個向多元化轉型的契機。

結語

披著“撒幣”外衣崛起的答題產品,無疑為直播平臺的二次起飛提供了土壤,特別是花椒在《百萬贏家》上的提前佈局和碩果頗豐,競爭已然很殘酷,卻也為直播行業帶來了新的思考和方向。可以肯定的是,直播答題的戰場不會匆匆結束,而是否做好了長線競爭的準備,恰恰是未來發展的分水嶺。

最後是你們表演的時候到了,你們答題掙到錢了嗎?是不是比我強,踴躍評論吧!

事實上,整個2017年,面對直播用戶失活與流失的困境,各大直播、短視頻平臺都想抓住“社交”的稻草,重新啟動並粘合用戶。在常規的直播、短視頻等觸及天花板之下,無論是平臺還是用戶,都繼續更刺激、更新穎的玩法。

直播答題則適逢其會,不僅成功獲客,還以復活碼等形式實現了社交,將線上直播工具化,用以粘合線下物理情景社交圈。顯然,這對於映客直播、花椒直播、今日頭條等平臺來說,都是新一塊爭奪重點。

於是各方瘋狂“大撒幣”。你10萬,我20萬,你100萬,我101萬,102萬,再到現在200萬場的出現,錢是蹭蹭往外撒,用戶也是不斷洶湧而來,拉高了各平臺的日活,以及下載量等等的同時,還帶來了一大波未變現的流量。

再不“撒幣”就晚了

這麼龐大的流量,並非不能變現。

趣店已經找上門了,旗下的一專案準備在映客的芝士超人上投1億廣告費。趣店,在遭受輿論口誅筆伐之後,需要一波正能量的曝光。

不久也許可以預見會有這麼一道題,最能形容趣店CEO羅敏的是哪個標籤?資本家、不懂公關的CEO,還是活雷鋒。

哪個是正確答案,就不用說了吧。

透過《百萬贏家》及同類產品上來看,其中有花椒等進行長線競爭的先行者,也有趁勢收割一波流量的投機者。正如前面所說的,直播答題是一個低成本的流量生意,不缺少成為超級IP的可能,在商業邏輯上也不乏合理性。但想要按照長線競爭來經營,仍需要滿足下面三個前提條件。

首先,找準時間節點。目前的直播答題仍處於爆發期,不同平臺在時間選擇上也較為“任性”,動輒十萬或百萬獎金的誘惑下,用戶並不反感遊戲的頻度。可對於直播平臺來說,打造超級IP固然重要,引導用戶習慣同樣重要,找准合理的時間節點,需要盡可能的激發使用者的閒置時間,將這部分的使用者流量盡可能的向直播內容上引流。按照羅振宇的觀點,“時間會成為商業的終極戰場,這是一個爭奪用戶時間和注意力的時代。”直播平臺仍需要思考使用者時間的轉化效率。

其次,社交平臺的裂變。諸如《百萬贏家》等在遊戲分享上又一個巧妙的設置,即邀請好友加入會獲得復活機會,在激發用戶拉新主動性的同時,也使得平臺無需推廣費用也可快速獲取用戶,極大降低了運營成本。這種在社交平臺上的裂變效率是前所未有的,對於那些缺少流量支撐的平臺而言,將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管道,原來的陌生人社交逐漸向熟人社交遞進,從“獵奇”到“觀熟”的轉變,無疑有助於直播平臺收穫更優質的流量和用戶活躍度。

再次,打造內容生態和閉環。直播平臺對答題的青睞意在建立“直播-答題-直播”的閉環,需要從問題設計、答案設計到知識生態打造等一系列環節的深耕。舉個例子來說,在《百萬贏家》最新幾期的答題活動中,開始將出題權交由平臺上的熱門主播,答題帶來的百萬流量不斷向直播內容轉化,熱門主播的粉絲們也成了《百萬贏家》的天然受眾,實現了答題和主播之間的無縫連接。當前的不少直播平臺仍過於娛樂化,直播答題所帶來的話題效應和流量沉澱,不失為一個向多元化轉型的契機。

結語

披著“撒幣”外衣崛起的答題產品,無疑為直播平臺的二次起飛提供了土壤,特別是花椒在《百萬贏家》上的提前佈局和碩果頗豐,競爭已然很殘酷,卻也為直播行業帶來了新的思考和方向。可以肯定的是,直播答題的戰場不會匆匆結束,而是否做好了長線競爭的準備,恰恰是未來發展的分水嶺。

最後是你們表演的時候到了,你們答題掙到錢了嗎?是不是比我強,踴躍評論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