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五爺廟為何是五臺山香火最旺的寺廟?

五臺山以其悠久的佛教歷史文化和規模宏大的寺廟建築群位居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 作為文殊菩薩的莊嚴道場, 五臺山號稱“智慧之山”, 象徵平安順利, 吉祥如意。 又因佛菩薩有求必應, 故自古至今, 五臺山一直是廣大信眾朝山拜佛、平安祈福、許願還願的首選之地, 一年到頭香火旺盛, 往來香客絡繹不絕。

一、清涼傳說

五臺山香火最盛的寺廟恐怕要數五爺廟, 五爺廟也稱萬佛閣, 座落於台懷鎮, 與大白塔相毗鄰。 至於俗稱五爺廟, 是因為寺中有一座龍王殿, 供奉著一尊金臉五龍王。 相傳五臺山原名五峰山, 氣候異常惡劣, 冬天滴水成冰, 夏天酷熱難當, 農民們根本無法農作。 文殊菩薩到這裡傳教, 看到人們遭受苦難, 便去東海龍宮借了一塊清涼寶石——“歇龍石”, 改變了這裡的氣候。 而這清涼寶石原本是龍王的五個兒子播雲布雨回來驅暑歇涼之物,

所以他們尾隨文殊菩薩來大鬧五臺山, 直把五座陡峭如劍的山峰削成五座平臺, 要討回“歇龍石”。 文殊菩薩很快就降服了他們, 讓他們分別住在五座台頂。 五龍王被安排在最高的北台, 專管五臺山的耕雲播雨。 人們感激他為五臺山地區造福, 就為他建造了廟宇, 五峰山也改名叫作清涼山了。 康熙年間, 為百姓祈雨方便, 遂在這個萬佛閣建了龍王殿, 把五龍王從北台請下供於殿中。

徑直進入大名鼎鼎的五爺廟, 會發現在廟外過庭的兩側, 豎立著只有在古時皇帝出巡時才能見到的鑾駕。 這不僅是在五臺山, 在全國也是絕無僅有。 殿內供奉的就是五龍王, 百姓年年為五龍王供奉、請戲, 而更有意思的是五爺廟中五龍王的裝束, 它不是通常人們所知道的菩薩樣子, 而是身披著顯示著古時皇帝威嚴的龍袍, 頭上則戴著金冠, 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這些答案來自於一個有趣的傳說。

相傳當年康熙皇帝的父親, 順治皇帝出家到五臺山做了和尚, 康熙皇帝便來五臺山尋父。 有天傍晚在返回行宮的路上, 突然遇到了狂風暴雨, 康熙皇帝非常驚恐, 突然間, 五龍王出現在康熙面前。 這時五龍王施展法術, 放出一火球,為康熙開闢了一條道路,引領著康熙皇帝安全的回到了行宮。第二天,康熙皇帝為了感謝五龍王救駕有功,專門賜給他一件龍袍和半副鑾駕。從這傳說中,看的出當地百姓對五爺是非常的崇拜,那自然五爺廟的香火也是相當的旺盛。康熙皇帝還親筆題寫了“龍參”二字。明柱上鑲有一副對聯:“殷雷激電滋百穀以盈百寶;甘露和風鼓萬物而洽萬民”。裡邊懸掛的大匾寫著“廣濟龍王菩薩”,在匾的右側寫著“有求必應”四個大字。

二、香火鼎盛

很多人到五臺山來,其實就是到五爺廟上香。來五臺山淩晨必去五爺廟燒第一炷香,據說五爺愛民如子,有求必應。廟前的大香爐前,總是簇擁著數不清的善男信女,有的在默默合掌許願,有的在虔誠伏拜祈禱。在萬佛閣的獻殿內,牆壁四周掛滿了還願者送的匾,送匾人來自全國各地,當然在匾的背後是一份豐饒的獻金。這些匾通常只能掛個把月時間,因為不用許久,它們就會被新匾所取代。還願還有更為體面的方式,那就是給五爺唱戲。就在寺內金臉五龍王殿的對面有一座小戲樓,每天的八九點鐘,鑼鼓家什便敲打起來,王侯將相、才子佳人照例粉墨登場,一年四季,很少間斷。五爺廟不歇的鑼鼓和不盡的香煙是五臺山獨特的風景線。

三、在五爺廟該如何許願和還願?

(一)許願方式

1、點佛前燈:可以點一對,也可以點三六九個,或九的倍數,象徵祈福,心明眼亮。

2、敬香:表示對佛菩薩的尊敬,虔誠恭敬供養三寶;傳遞資訊於虛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寶加持,旨在與佛菩薩心意相通。

3、大拜禮:敬佛法僧三寶。默許心願後,拜別佛菩薩。

(二)還願方式

1、請戲班子為五爺唱大戲

據說五爺非常愛看戲,所以人們在供奉五爺的正殿對面搭建了一座別致典雅的戲臺,專門為五爺唱戲。據悉,多年來每逢農曆六月,五爺廟都會大開殿門,請名角,唱好戲,讓五爺居高觀賞,以求五爺普濟天下,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很多人在願望實現之後也會出錢請戲班子來為五爺唱戲,期間任何人都可自由出入免費觀賞。每年的6、7、8、9月份是五爺廟願戲最為興盛之時,屆時五爺廟裡幾乎天天有戲,且基本上是台連台、折連折。

2、為五爺掛牌匾

在五爺廟正殿上方掛一塊牌匾,上寫“感謝神恩、五爺恩澤”等字樣,並且把自己的名字和地址寫在上面。據說現在已經掛了不少了,並且還要經常替換。

3、為五爺披龍袍

五爺本身是身披龍袍的,很多人實現願望以後選擇為五爺披龍袍,相當於是為五爺做了一件新衣服的意思。在台懷鎮的商店有專供五爺的龍袍,提早請回來,披于五爺即可。

4、貼金

功過捐贈給五爺貼金,金額按照您許願時的即可。

放出一火球,為康熙開闢了一條道路,引領著康熙皇帝安全的回到了行宮。第二天,康熙皇帝為了感謝五龍王救駕有功,專門賜給他一件龍袍和半副鑾駕。從這傳說中,看的出當地百姓對五爺是非常的崇拜,那自然五爺廟的香火也是相當的旺盛。康熙皇帝還親筆題寫了“龍參”二字。明柱上鑲有一副對聯:“殷雷激電滋百穀以盈百寶;甘露和風鼓萬物而洽萬民”。裡邊懸掛的大匾寫著“廣濟龍王菩薩”,在匾的右側寫著“有求必應”四個大字。

二、香火鼎盛

很多人到五臺山來,其實就是到五爺廟上香。來五臺山淩晨必去五爺廟燒第一炷香,據說五爺愛民如子,有求必應。廟前的大香爐前,總是簇擁著數不清的善男信女,有的在默默合掌許願,有的在虔誠伏拜祈禱。在萬佛閣的獻殿內,牆壁四周掛滿了還願者送的匾,送匾人來自全國各地,當然在匾的背後是一份豐饒的獻金。這些匾通常只能掛個把月時間,因為不用許久,它們就會被新匾所取代。還願還有更為體面的方式,那就是給五爺唱戲。就在寺內金臉五龍王殿的對面有一座小戲樓,每天的八九點鐘,鑼鼓家什便敲打起來,王侯將相、才子佳人照例粉墨登場,一年四季,很少間斷。五爺廟不歇的鑼鼓和不盡的香煙是五臺山獨特的風景線。

三、在五爺廟該如何許願和還願?

(一)許願方式

1、點佛前燈:可以點一對,也可以點三六九個,或九的倍數,象徵祈福,心明眼亮。

2、敬香:表示對佛菩薩的尊敬,虔誠恭敬供養三寶;傳遞資訊於虛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寶加持,旨在與佛菩薩心意相通。

3、大拜禮:敬佛法僧三寶。默許心願後,拜別佛菩薩。

(二)還願方式

1、請戲班子為五爺唱大戲

據說五爺非常愛看戲,所以人們在供奉五爺的正殿對面搭建了一座別致典雅的戲臺,專門為五爺唱戲。據悉,多年來每逢農曆六月,五爺廟都會大開殿門,請名角,唱好戲,讓五爺居高觀賞,以求五爺普濟天下,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很多人在願望實現之後也會出錢請戲班子來為五爺唱戲,期間任何人都可自由出入免費觀賞。每年的6、7、8、9月份是五爺廟願戲最為興盛之時,屆時五爺廟裡幾乎天天有戲,且基本上是台連台、折連折。

2、為五爺掛牌匾

在五爺廟正殿上方掛一塊牌匾,上寫“感謝神恩、五爺恩澤”等字樣,並且把自己的名字和地址寫在上面。據說現在已經掛了不少了,並且還要經常替換。

3、為五爺披龍袍

五爺本身是身披龍袍的,很多人實現願望以後選擇為五爺披龍袍,相當於是為五爺做了一件新衣服的意思。在台懷鎮的商店有專供五爺的龍袍,提早請回來,披于五爺即可。

4、貼金

功過捐贈給五爺貼金,金額按照您許願時的即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