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線民數量、市場規模均居世界第一 互聯網與產業深度融合漸入佳境

2017年, 是互聯網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一年。 在網路購物的供應方面, 生產要素出現了新的共用模式, 提升了供應鏈效率;在傳統文化傳播方面, 網路技術成為有效手段;在公共服務方面, 網路資料的高效流轉, 讓公共服務創新遍地開花……隨著網路資料流程量消費的不斷增長, 互聯網技術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還將繼續深入——

一組數字可能令你頗為吃驚。 來自工信部的資料顯示, 2017年11月, 我國戶均當月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創紀錄”地達到2.39G, 比上年同期增長150.9%。 這麼多流量, 都花在哪裡了呢?

移動支付、共用單車、互聯網理財、網路自製綜藝、智慧交通……2017年, 是互聯網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一年, 資料流程量消費飛速增長, 使互聯網與其他產業的融合更上一層樓。 2017年1月至11月, 我國規模以上互聯網和相關服務企業(簡稱互聯網企業)完成業務收入6409億元, 同比增長20.1%。

據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李平介紹, 目前我國線民數量和互聯網市場規模均居世界第一;全球前十大互聯網公司中, 中國企業也佔據四席。

網購供應“新模式”

2017年1月至11月, 全國網上零售額達6.43萬億元, 同比增長32.4%, 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6.2個百分點。 借助生產端的變化, 網路購物的供應鏈發生了新變化, 甚至推動了生產要素共用模式的出現。

“90後”江蘇女孩朱文娟畢業於服裝設計專業, 她每個月都要在自己的網店裡更新10款服飾, 每個款式都是由群裡的粉絲票選出來的, 然後將這些款式發往小單快訂、定制生產的“淘工廠”生產, 這種模式迅速得到了認可。 東莞某毛織公司目前80%的訂單都來自朱文娟這樣的電商賣家,

公司負責人說, 訂單生產模式的變化, 讓原先一條几十人承擔上萬件服飾生產的大流水線, 轉變為現在兩三人裁制10件到20件衣服的小流水線, 這一方面增加了訂單量, 另一方面使得人力資源配置更加靈活充分。 對朱文娟而言, 這種模式不僅解決了生產供應端的難題, 而且工廠的生產流程進度還能通過電商賣家後臺即時查看, 實現了便捷的智慧管理。

除了小電商, 大店鋪也在生產端和資料端積極嘗試融合創新。 “我們上線的全網顧客心聲系統, 以周為單位研究消費大資料, 平均每月抓取超過200萬條顧客評論, 一方面分析用戶最新的喜好, 研發新產品;另一方面, 已上線的產品, 根據消費者的回饋來調整口味。

”某食品公司高級副總裁趙剛介紹說, 在過去的一年, 該企業將3700萬會員資訊匹配到2000多家“智慧門店”系統, 通過大資料平臺實現單店單客的用戶群體精准分析與消費需求挖掘, 以全管道數位化模式形成了智慧零售的核心驅動力。

從網購的消費需求, 到網購消費者的消費資料, 網路購物已開始在各個環節與傳統企業融合創新。 比如通過對消費者的洞察和反向定制, 一些家電巨頭不斷孵化出新品, 特別是一系列針對年輕用戶的定制化新品, 如一個人的洗碗機、10KG大容量洗衣機等新品深受歡迎。 大批傳統品牌則通過打通網購平臺與後端供應鏈, 實現了從包裝、食材到個性化祝福的私人定制, 重構了生產流程。

網路文化“新跨界”

古老的敦煌, 要用上虛擬實境(VR)、增強現實(AR)這樣的“黑科技”了。 2017年年末, “數位絲路”計畫啟動。 該專案負責人表示:“一個國家的文化史, 就是一個國家的IP(版權內容)史。 我們一直在想有沒有可能用自己的泛娛樂能力, 來打造一批基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明星IP, 提升我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 ”敦煌研究院院長王旭東則介紹說, 這次合作, 將把敦煌文化, 以遊戲、音樂、動漫、VR、AR產品等多種形式傳播出去。 “故宮一年只有2000萬遊客, 但一個故宮表情包就有4000萬下載量, 借助互聯網, 傳統文化應該能門檻更低, 以主動學習的方式與大眾互動。 ”王旭東說。

IP, 依然是2017年“互聯網+文化”的最熱關鍵字。 故宮是IP, 敦煌是IP, 網路自製內容同樣是IP。

此外, 中國互聯網資訊中心資料顯示, 截至2017年6月,中國網路直播使用者規模達到3.43億,占線民總數的45.6%。網路直播也在頻頻跨界,與遊戲、零售等行業深度融合。四川省昭覺縣阿土勒爾村的彝族小夥楊陽每天早上8時至11時都進行網路現場直播,介紹他們村的土特產,最新一批蜂蜜四五天就賣掉了80斤,直播推銷力度可見一斑。

公共服務“新視角”

2017年,市場監管部門順利查辦了“謝某互聯網銷售假藥案”,案值120余萬元,批捕3人;“廣西劉某勝互聯網銷售有毒有害食品及假藥集群案”,案值近千萬元,批捕9人……這樣的成效來自某政企合作平臺。該平臺通過打通資料,大大提高了案件查辦效率。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監辦負責人也告訴記者,“過去靠人工處理各地市場監管部門的協查需求,一天最多處理200件,但現在20多個地方,工商部門自己就可以通過頁面直接調取常用的幾大類資料”。

資料的高效流轉,成為2017年各項公共服務創新的原動力。

同樣在2017年年底,廣州第一張“微信身份證網上應用憑證”簽發,該證能為線上、線下政務服務以及旅館業登記、物流寄遞等實名制應用場景,提供國家法定證件及身份認證服務。該“證”首先在廣東試點試行,預計今年1月推向全國。

在銀川,59枚政府公章變成行政審批服務局的1枚印章——通過打通資料,原本涉及發改、工商、稅務、質檢等26個委辦局的153類審批事項實現了流程優化與再造,“資料多跑路,市民少跑腿”進化為“不見面,馬上辦”,2017年年底已實現審批所有事項100%網上審批、所有證照100%電子化。

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李廣乾看來,資料作為資源,已經為社保、醫療、交通、政務等多項公共服務改革創新提供了新的視角。他告訴記者,我國對政府資料開放特別重視,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檔來推動政府資料開放,但公共資料開放一定要找到科學的技術路徑,實現政府資料共用。“要推動人口、法人、空間地理資訊等基礎資料的共用,避免出現資源浪費和資訊孤島等現象。業務數位化、部門資訊化、個人隱私保護等一些基礎工作也應同步跟進。”李廣乾說。

編輯:候悅

截至2017年6月,中國網路直播使用者規模達到3.43億,占線民總數的45.6%。網路直播也在頻頻跨界,與遊戲、零售等行業深度融合。四川省昭覺縣阿土勒爾村的彝族小夥楊陽每天早上8時至11時都進行網路現場直播,介紹他們村的土特產,最新一批蜂蜜四五天就賣掉了80斤,直播推銷力度可見一斑。

公共服務“新視角”

2017年,市場監管部門順利查辦了“謝某互聯網銷售假藥案”,案值120余萬元,批捕3人;“廣西劉某勝互聯網銷售有毒有害食品及假藥集群案”,案值近千萬元,批捕9人……這樣的成效來自某政企合作平臺。該平臺通過打通資料,大大提高了案件查辦效率。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監辦負責人也告訴記者,“過去靠人工處理各地市場監管部門的協查需求,一天最多處理200件,但現在20多個地方,工商部門自己就可以通過頁面直接調取常用的幾大類資料”。

資料的高效流轉,成為2017年各項公共服務創新的原動力。

同樣在2017年年底,廣州第一張“微信身份證網上應用憑證”簽發,該證能為線上、線下政務服務以及旅館業登記、物流寄遞等實名制應用場景,提供國家法定證件及身份認證服務。該“證”首先在廣東試點試行,預計今年1月推向全國。

在銀川,59枚政府公章變成行政審批服務局的1枚印章——通過打通資料,原本涉及發改、工商、稅務、質檢等26個委辦局的153類審批事項實現了流程優化與再造,“資料多跑路,市民少跑腿”進化為“不見面,馬上辦”,2017年年底已實現審批所有事項100%網上審批、所有證照100%電子化。

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李廣乾看來,資料作為資源,已經為社保、醫療、交通、政務等多項公共服務改革創新提供了新的視角。他告訴記者,我國對政府資料開放特別重視,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檔來推動政府資料開放,但公共資料開放一定要找到科學的技術路徑,實現政府資料共用。“要推動人口、法人、空間地理資訊等基礎資料的共用,避免出現資源浪費和資訊孤島等現象。業務數位化、部門資訊化、個人隱私保護等一些基礎工作也應同步跟進。”李廣乾說。

編輯:候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