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王瑞:朝韓體育外交史梳理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王瑞】

最近, 體育外交再次成為朝鮮半島局勢的熱門話題。

自從2018年1月1日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通過新年賀詞表示有意派代表團參加平昌冬奧會以來, 2日韓國政府提議舉行高級別會談, 3日朝鮮宣佈恢復板門店聯絡管道, 5日雙方通過板門店的傳真確定, 朝鮮同意和韓國在“和平之家”舉行會談, 並提出商討包括平昌冬奧會相關事宜在內的朝韓關係改善問題。 9日會談成功舉行。 可見, 新一輪的朝韓體育外交正在如火如荼的展開中。

朝韓雙方在板門店舉行高級別會談(圖/東方IC)

在期待朝韓關係發展的同時, 我們首先回顧一下朝鮮半島體育外交的歷史發展與效果。

首先, 體育外交並不是朝鮮半島的專利, 在歷史上有很多國家通過體育外交破冰, 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雙邊關係。 1954年, 印度和巴基斯坦通過“板球外交”為雙方恢復對話和降低緊張局勢提供了機會;1971年,

中美之間的“乒乓球外交”為中美關係解凍打開了視窗;2008年, 土耳其與亞美尼亞的“足球外交”為雙方長達一個世紀的歷史恩怨消融起了推動作用。 這次朝韓之間借助冬奧會改善關係是國際關係中再次借助體育外交的案例, 同時也是朝韓體育外交的繼承與創新。

1991年4月, 朝韓兩國共同組隊參加日本千葉舉辦的第41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 兩國運動員聯手組成“單一隊”, 實力強大, 讓中國女隊的連冠紀錄戛然而止。 同年6月, 在葡萄牙里斯本舉辦的第6屆世界青年足球錦標賽上, 兩國再次組成“單一隊”獲得不錯成績, 打入8強。 這一年是朝韓成功創下南北體育合作的先例, 是朝韓體育外交的元年。

這些, 其實是兩國關係緩和後的結果。

盧泰愚就職後實施了“新統一政策”, 開始擺脫意識形態的束縛, 行動半徑擴大, 由保守轉向開放, 並於1988年7月7日發表了《民族自尊與統一繁榮》(簡稱“七七宣言”)。 同年, 盧泰愚政府借助韓國漢城(今首爾)舉辦第二十四屆奧運會一事, 大力推動以體育為媒介的“北方外交”, 獲得了超過預期的外交成果。

在這種“和談攻勢”下, 朝鮮時而採取守勢, 時而半推半就採取拖延戰術, 若是遇到對朝鮮有利的議題, 就積極參與會談, 否則進行冷處理。 在這種背景下朝韓雙方進行了多次會晤, 其中兩次共同組隊是1990年11月至1991年2月舉行八次體育會談的結果。

1999年韓國現代集團名譽董事長鄭周永先生(1915-2001) 及其第5兒子鄭夢憲先生捐資4700萬美元修建柳京鄭周永體育館(Ryugyong Chung Ju Yung Stadiums)。

體育館開工之際, 韓國男女籃球隊赴朝參加友誼賽, 同年12月, 朝鮮籃球隊回訪。 2002年體育館竣工之時, 韓國籃球隊訪朝, 進行友誼賽。 值得注意的是, 此次雙方在半島內的體育外交是雙邊關係改善的延續與發展。

1994年, 金泳三總統原定于7月15-27日訪問平壤, 參加首次高峰會談, 但是7月8日金日成突然去世, 原行程安排取消。 經過多年努力, 2000年6月13-14日, 金大中訪問平壤, 實現了朝韓領導人首次會晤。 可見, 體育館的捐建和籃球隊友誼賽是在朝韓關係緩和的背景下穩步推進的結果。

2000年悉尼奧運會開幕式上, 韓朝兩國體育代表團首次攜手共同入場。 韓國手球運動員皇甫盛、朝鮮足球運動員李貞姬,

一同擎著朝鮮半島旗緩緩走入賽場。 兩國800名代表團成員手拉手緊隨其後。 他們穿著統一服裝, 同舉一面旗幟——“朝鮮半島旗”, 唱著有名的民謠“阿裡郎”入場, 這一幕也成為奧運會開幕式中最煽情的瞬間, 開啟了韓朝體育代表團在大型國際運動會開幕式、閉幕式中共同入場的先例, 並在今後的國際性體育賽事中保留。

2002年釜山亞運會期間, 在朝鮮白頭山將軍峰, 韓國10多名人員參加採集聖火的活動。 釜山亞運會組委會把在朝鮮採集的聖火與在韓國濟州島採集的聖火合二為一。 在後來的2004年雅典奧運會、2005年澳門東亞運動會、2006年杜哈亞運會、2007年長春亞洲冬季運動會和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上, 朝鮮、韓國體育代表隊共同入場。 記錄顯示,六次入場均為朝鮮主動提出,由韓國作出決定並落實具體細節。

2002年釜山亞運會,朝韓兩國運動員共同入場(圖/CCTV 新聞)

從朝韓南北關係史來講,“共同入場”集中發生在2000年至2007年之間。這一期間,時任韓國總統金大中、盧武鉉推行對朝“陽光政策”,並與當時的朝鮮最高領導人舉行會談,簽署系列宣言,促使半島局勢大幅緩和。所以,朝韓體育外交同樣是政治外交緩和的結果,進而加深和穩固了雙邊關係。

然而,過去近10年裡,朝韓關係處於緊張狀態,體育外交陷入僵局。

2012年11月,朝鮮勞動黨在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提出建設體育強國的構想,朝鮮自此刮起一股體育熱風,不僅幫助本國民眾強身健體,也為朝鮮打開了外交突破口。過去一年中,朝鮮利用體育手段向西方國家頻頻示好,金正恩本人也逐漸成為玩轉“體育外交”的好手,通過跨越國界和意識形態等種種藩籬的體育交流,力促國家之間的對話與和解。但是,就朝韓關係的改善來講,體育外交所發揮的作用極為有限。

新年伊始,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通過新年賀詞表示有意派代表參加平昌冬奧會,3日朝鮮宣佈恢復板門店聯絡管道。希望今次高級別會談的成功舉行,能開啟一個新的良性迴圈階段。

觀察1991年以來的朝韓體育外交,既有國際場合的多邊體育外交,又有圍繞體育外交展開的雙邊互動交流。但是從體育與政治的關係來講,此次朝韓體育外交有重要的意義。

以往朝韓體育外交是在雙邊政治關係緩和的背景下展開的,具有夯實兩國關係的意義,突出民族和平統一的人文交流色彩。無論是“共同組隊”、“共同入場”,還是兩國之間的友誼聯賽,都受到政治關係的影響,可以說是政治關係在體育領域的輻射,也可以說是體育文化交流促進兩國關係的進一步發展,但是前者的意義和成分明顯更多。

而此次有所不同。在過去一年,朝鮮頻繁進行核子試驗和導彈試射活動,韓國則通過引進美國“薩德”導彈防禦系統以應對,雙方軍事對峙色彩愈加濃厚,雙邊政治關係陷入僵局。新的一年體育外交是在此背景下展開的,而且隨著新一輪的體育外交的發展,朝韓兩國關係將會進入新一輪的緩和與對話階段。

所以,此次體育外交是先行於兩國政治關係的緩和,可以說是朝韓關係改善的一個視窗,也將為緩和朝鮮半島長期緊張的局勢奠定基礎。所以,此輪體育外交是中美“乒乓球外交”式的經典體育外交在朝鮮半島的登陸。

而若探討此次體育外交能夠開啟的具體原因,主要應有兩個:第一,韓國新一屆政府對朝頻頻釋放善意;第二,朝鮮核子試驗成功後的高度戰略自信。所以新的一年朝鮮將以核大國的身份自居,進而展開新一輪的外交,這是朝鮮金正恩執政以來首次積極主動的對韓外交。

希望朝韓關係通過此輪體育外交會有所緩和,因為朝鮮半島局勢的穩定與和平不僅僅事關當事者朝韓兩國。

記錄顯示,六次入場均為朝鮮主動提出,由韓國作出決定並落實具體細節。

2002年釜山亞運會,朝韓兩國運動員共同入場(圖/CCTV 新聞)

從朝韓南北關係史來講,“共同入場”集中發生在2000年至2007年之間。這一期間,時任韓國總統金大中、盧武鉉推行對朝“陽光政策”,並與當時的朝鮮最高領導人舉行會談,簽署系列宣言,促使半島局勢大幅緩和。所以,朝韓體育外交同樣是政治外交緩和的結果,進而加深和穩固了雙邊關係。

然而,過去近10年裡,朝韓關係處於緊張狀態,體育外交陷入僵局。

2012年11月,朝鮮勞動黨在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提出建設體育強國的構想,朝鮮自此刮起一股體育熱風,不僅幫助本國民眾強身健體,也為朝鮮打開了外交突破口。過去一年中,朝鮮利用體育手段向西方國家頻頻示好,金正恩本人也逐漸成為玩轉“體育外交”的好手,通過跨越國界和意識形態等種種藩籬的體育交流,力促國家之間的對話與和解。但是,就朝韓關係的改善來講,體育外交所發揮的作用極為有限。

新年伊始,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通過新年賀詞表示有意派代表參加平昌冬奧會,3日朝鮮宣佈恢復板門店聯絡管道。希望今次高級別會談的成功舉行,能開啟一個新的良性迴圈階段。

觀察1991年以來的朝韓體育外交,既有國際場合的多邊體育外交,又有圍繞體育外交展開的雙邊互動交流。但是從體育與政治的關係來講,此次朝韓體育外交有重要的意義。

以往朝韓體育外交是在雙邊政治關係緩和的背景下展開的,具有夯實兩國關係的意義,突出民族和平統一的人文交流色彩。無論是“共同組隊”、“共同入場”,還是兩國之間的友誼聯賽,都受到政治關係的影響,可以說是政治關係在體育領域的輻射,也可以說是體育文化交流促進兩國關係的進一步發展,但是前者的意義和成分明顯更多。

而此次有所不同。在過去一年,朝鮮頻繁進行核子試驗和導彈試射活動,韓國則通過引進美國“薩德”導彈防禦系統以應對,雙方軍事對峙色彩愈加濃厚,雙邊政治關係陷入僵局。新的一年體育外交是在此背景下展開的,而且隨著新一輪的體育外交的發展,朝韓兩國關係將會進入新一輪的緩和與對話階段。

所以,此次體育外交是先行於兩國政治關係的緩和,可以說是朝韓關係改善的一個視窗,也將為緩和朝鮮半島長期緊張的局勢奠定基礎。所以,此輪體育外交是中美“乒乓球外交”式的經典體育外交在朝鮮半島的登陸。

而若探討此次體育外交能夠開啟的具體原因,主要應有兩個:第一,韓國新一屆政府對朝頻頻釋放善意;第二,朝鮮核子試驗成功後的高度戰略自信。所以新的一年朝鮮將以核大國的身份自居,進而展開新一輪的外交,這是朝鮮金正恩執政以來首次積極主動的對韓外交。

希望朝韓關係通過此輪體育外交會有所緩和,因為朝鮮半島局勢的穩定與和平不僅僅事關當事者朝韓兩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