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衡南縣構建“六項機制”助推油茶產業發展

衡南縣是全國糧食生產百強縣, 也是全國油茶產業重點縣, 現有油茶種植面積38萬畝, 一年可為全縣農民帶來直接經濟效益15億元。 近年來, 該縣為打造“油茶之鄉”, 以構建“六項機制”為舉措, 助推油茶產業快速發展。

一是建立資金整合機制。 該縣成立了由縣長任組長的支農資金整合工作領導小組, 相關部門為成員單位,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縣財政局。 在不改變資金使用性質的情況下, 工作領導小組對整合的財政支農資金實行統一管理、集中使用。 按照“資金不變、管道不亂、捆綁使用、集中投放”的原則,

2014年至2016年, 該縣共整合財政資金2020萬元, 統籌用於支持油茶綜合產業園的發展, 做到專款專用, 安全高效。

二是建立資金投入機制。 在整合財政資金的基礎上, 該縣積極引導社會資本投入, 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方式, 調動當地群眾對新造油茶的積極性, 積極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 縣財政每年預算安排500萬元, 對油茶生產規模較大、集中連片的生產經營單位, 實行先建後補, 引導社會資本加大投入。 三年來, 社會資本投入油茶主導產業資金2億元。 其中, 投入油茶綜合產業園建設資金6000萬元。

三是建立資金監管機制。 對現代農業生產發展資金, 縣財政局實行專人管理、專戶核算, 並嚴格資金撥付程式。 縣財政局、縣林業局根據支援環節每年聯合下發《關於做好衡南縣現代農業油茶綜合產業園基地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

指導專案實施單位優化建設方案、規範操作流程。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 組成聯合檢查組進行定期或不定期抽查, 對於發現的問題責成限期整改到位, 促使專案達標見效。

四是建立協同合作機制。 加強對公司、農民合作社及油茶種植大戶規範化建設, 積極發展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 以規模化種植基地為基礎, 依託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 聚集現代生產要素, 建設以“生產+加工+科技”的現代農業油茶綜合產業園, 發揮技術集成, 產業融合、創業平臺、核心輻射等功能作用, 通過訂單農業、股份合作、入園就業等多種方式, 共用資源、共獲收益。

五是建立現代管理機制。 以現代農業油茶綜合產業園為依託, 全部建檔立冊, 上圖入庫, 實現資訊化、精准化管理, 制定了功能區和保護區建設標準, 完善激勵機制和支援政策, 層層落實建設管護主體責任。

六是建立品質安全機制。 堅持品質興農, 實施農業標準化戰略, 突出優質、安全、綠色導向, 健全農產品品質和食品安全標準體系, 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申請“三品一標”認證, 積極引導該縣龍頭油茶企業先後獲得“中華農業科技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提升企業綠色、有機農產品認證的權威性和影響力。 切實加強產地環境保護和源頭治理, 推行生產規範, 推廣生產記錄台賬制度, 嚴格執行農業投入品生產銷售使用有關規定,

健全農產品品質和食品安全監管體制, 強化風險分級管理和屬地責任, 加大抽檢監測力度, 建立全程監管綜合服務平臺。

衡南縣通過構建“六項機制”, 把“一二三產業”有機融合, 帶動全縣油茶主導產業快速發展, 提升產品品質, 增加產品附加值, 更好地將現代農業油茶產業做大做強, 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增綠的奮鬥目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