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爆料:四大審計線今年可能大幅裁員,而崛起的竟然是它……

四大會計師事務所近期很喜歡“搞事情”。

德勤和普華永道相繼推出號稱能取代審計工作的AI機器人;

普華永道推行迷你MBA項目, 學費幾十萬, 旨在幫助職場轉型人士過渡;

普華永道還啟動了高中生招聘計畫, 讓本科生面臨機器人和高中生的雙重競爭。

你一定很想知道這一切是為什麼?

01

審計業務增長放緩

諮詢業務頂起一片天

其實16財年據不完全統計, 全球審計服務市場競爭激烈, IPO停滯, 加上價格壓力, 所有四大的審計業務線都不好賺錢。 但是為了維持每年9-10%的增長, 只能在企業相關的資訊科技、風險管理諮詢業務發力,

這也是四大競爭得過國內一二線諮詢公司的重要砝碼。

普華作為世界第一龍頭老大在全年的業務營收為359億美金, 低於德勤368億美金的收入, 全球最大的會計師事務所易主!安永隨後, 296億; 畢馬威在四大裡稍顯遜色, 剛滿254億元。

在2016年,

普華永道有153億美元的收入來自其審計業務, 比最接近的競爭對手安永 (113億美元)多35%。 普華永道審計業務盈利占總受益43%, 比德勤的26%高出很多。

如果說普華永道是審計一霸, 德勤就是業內的諮詢扛把子。 德勤合併的諮詢及顧問業務在2016年產生205億的收入, 這比其最接近的競爭對手普華永道多了78%。

為了增加營收, 四大17年真是拼了, 他們都推出了所謂的“孵化項目”。

02

經理層離職率高的驚人

如何留住人才是四大面試的第一難題

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四大的進階之路, 從審計員一直升到合夥人, 每一步都很艱辛。

太多人提到四大的第一反應是:Exit Opportunity(退出價值)。

在四大工作是讓人引以為豪的事情, 然而特別是審計相關機械性的操作,

很多工作能夠直接或者間接被自動化取代, 甚至普華永道澳洲都開始讓高中生參與審計相關的碎片工作, 直接威脅了本科畢業生的飯碗。

能晉升到四大的經理一般需要至少5年的時間, 在這5年左右的時間裡面, 經歷審計師(Associate, 2年)—高級審計師(Senior Associate, 3年)—經理(Manager,

3年) —高級經理(Senior Manager, 3年)—總監(Director, 可選)—合夥人(Partner, 終身), 這個就是在四大“終老一生”的典型路徑。

所以研究生選擇四大本身就是很雞肋的事情, 拼體力拼衝勁可能比不過本科生, 很多時候每年晉升的評比的時候, 還有研究生被勸退。

03

普華永道轉移一線城市人才

其實不難理解, 北上廣一線城市人才成本高, 地價貴, 很大程度削減了四大的淨利, 如果要拓展新業務, 配合國家號召, 青島的佈局可以說是北方的重要城市。

04

招聘高中生, 削減開支,

同時增加就業崗位

普華永道(澳大利亞)面向高中生的職位是來自其最為核心的兩個業務部門:審計部(Assurance) 和諮詢部(Consulting); 而且是招聘專業資格方向的專業人員。

普華永道所招聘的高中生, 將享受“同工同酬”的工資待遇。

要說四大招聘高中生, 其實根本不是什麼新鮮事。 英國的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各種高中生計畫”早都搞得風生水起。 他們都非常熱衷於組織見習、“高中畢業生計畫”、甚至自己開設大學課程。

英國安永為高中畢業生設有一項五年制系統培訓計畫;德勤為沒有去大學深造的高中畢業生開設了五年制“閃亮新星”計畫(Bright Start);畢馬威為希望進入審計部門的人設有高中與大學畢業生計畫;普華永道也有一系列見習計畫和一個學位計畫。

05

四大的好,好在體制,也終於體制

在四大,時間管理工具是一個最經常使用的工具,因為和諮詢師一樣,要給客戶按小時報價。

Retain是普華永道的審計員工經常接觸的一個軟體,簡單地說,它是一個專案安排表,它統計和顯示所有審計員的排程,比如1-10日,你應該在A項目;11-30日,你就該到B專案報導了, 這些資訊你都可以從Retain上看到。

四大通過軟體將複雜的審計業務流程進行標準化的解構和重組,分解成不同的業務環節。這就是體制的好處,大家按照規矩做事情。每個人都是標準化的零部件,其實五百強企業大多如此。

然後也正是這樣的體制,讓四大出來的人被認為“吃得苦中苦”,但是固化思維一般很嚴重,很多到了合夥人級別的管理層仍舊不能跳出已有的業務範圍思考問題,所以很多時候也終於了體制。

總體來說,四大對於一些初入職場的人來說是很好的平臺,比較大的平臺+規範化的做事風格,從四大出來的做事風格和知識體系很適合做投後、風控、內審;不過如果想從四大轉向前臺業務還有些挑戰。

在四大審計業務越來越偏自動化做且利潤空間越來越小的情況下,四大諮詢線(Advisory&Consulting)也將是各家未來幾年擴張的領域。

不管是審計崗還是諮詢崗,四大對應屆生來講還是最佳的平臺之一。

▎本文轉載自Unicareer。註冊會計師整理發佈。

©註冊會計師 保留所有權利

05

四大的好,好在體制,也終於體制

在四大,時間管理工具是一個最經常使用的工具,因為和諮詢師一樣,要給客戶按小時報價。

Retain是普華永道的審計員工經常接觸的一個軟體,簡單地說,它是一個專案安排表,它統計和顯示所有審計員的排程,比如1-10日,你應該在A項目;11-30日,你就該到B專案報導了, 這些資訊你都可以從Retain上看到。

四大通過軟體將複雜的審計業務流程進行標準化的解構和重組,分解成不同的業務環節。這就是體制的好處,大家按照規矩做事情。每個人都是標準化的零部件,其實五百強企業大多如此。

然後也正是這樣的體制,讓四大出來的人被認為“吃得苦中苦”,但是固化思維一般很嚴重,很多到了合夥人級別的管理層仍舊不能跳出已有的業務範圍思考問題,所以很多時候也終於了體制。

總體來說,四大對於一些初入職場的人來說是很好的平臺,比較大的平臺+規範化的做事風格,從四大出來的做事風格和知識體系很適合做投後、風控、內審;不過如果想從四大轉向前臺業務還有些挑戰。

在四大審計業務越來越偏自動化做且利潤空間越來越小的情況下,四大諮詢線(Advisory&Consulting)也將是各家未來幾年擴張的領域。

不管是審計崗還是諮詢崗,四大對應屆生來講還是最佳的平臺之一。

▎本文轉載自Unicareer。註冊會計師整理發佈。

©註冊會計師 保留所有權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