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助聽器佩戴,你應該注意……

眾所周知, 在現在的大環境中, 越來越多人的聽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損傷, 很多人習慣稱之為“聾人”。 事實上, 他們並不是聽不到, 只是聽不清, 有些聲音聽起來比較吃力, 他們並不是完全喪失了對聽的感受。

對於這類問題, 助聽器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助聽器可以更多的去彌補他們失去的聽力。 但是有一部分人對助聽器的認識少之又少, 尤其是在佩戴時應該注意什麼很不瞭解, 這樣就會導致助聽器的效果大打折扣。 那麼, 在配戴助聽器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什麼呢?

配戴助聽器要“五防”

“五防”主要是指:防潮、防塵、防震、防高溫、防腐蝕。

防潮

助聽器每天配戴結束後應放置於助聽器乾燥盒/乾燥器進行乾燥, 特別要注意的是助聽器不要在潮濕的環境中進行使用, 像是下雨或是出汗、洗臉的時候。

防塵

助聽器配戴一段時間後要對其進行清潔, 防止灰塵和雜物進入機器而影響使用的效果, 灰塵過多長久不清潔會導致機器損壞。

防震

助聽器在使用的過程中要注意輕拿輕放, 要避免外部的震動而對機器內部零件造成損壞。 就像是手機, 掉到地上遭到震動後, 不碎屏也得掉塊漆啊

防高溫

助聽器不要用電熱風或火烤等方式進行乾燥, 如果在很緊急的情況下, 可以用電吹風的冷風吹一下, 有條件的夥伴用專業的乾燥餅或者乾燥器對助聽器進行乾燥。

防腐蝕

助聽器要避免因為電池的化學反應而對機器造成的腐蝕, 也要避免耳內的分泌物對機器造成的腐蝕。 最好的方法是在助聽器不使用時將電池取出, 且經常對助聽器的機殼、耳垢鬥和通氣孔等部分進行清潔。

日常對於手機的使用大家都是愛護有加, 所以對待屬於精密儀器的助聽器, 我們更要做好防護工作, 這對於延長助聽器的使用壽命有很大的幫助。

關注最初配戴的關鍵時期

不僅是配戴助聽器, 使用很多產品時都需要一個適應期, 並且從一開始就養成良好的佩戴習慣。

在助聽器配戴時間上, 要從短期到長期進行漸進, 剛開始每天佩戴時間保證在2—3個小時, 一個月後慢慢習慣, 可以適當增加佩戴時間;佩戴環境上也要格外的注意, 在配戴助聽器的初期, 先從安靜的環境適應起, 例如是現在家裡配戴, 慢慢適應後再轉到稍微嘈雜的環境中去, 像是公園裡, 馬路上等等, 避免出現聽覺困難的情況。

由於助聽器佩帶者可能因長時間的聽力損失而影響到自己對語言的分辨能力等等方面發揮作用,

所以佩帶者極有可能將音量調得很大, 這樣不僅不利於言語解析度的提高, 反而有可能會對聽力造成進一步的損害。

幫助助聽器“聽到”聲音

有時候可能會因為發出聲音的地方離自己很遠, 又或許是發出的聲音太過輕微, 從而導致佩戴者“聽不清”, 在這個時候如果單靠調節機器的音量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所以我們需要想辦法去説明助聽器“聽到”聲音。

第一,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盡可能的靠近發生的生源;第二, 我們可以讀唇, 仔細觀察說話者的嘴部動作以及面部表情, 從而來判斷說話者的說話內容;第三, 學會捕捉, 抓住聲音中關鍵的內容,

放棄那些細枝末節的東西, 很多時候只需要瞭解說話者大概的意思, 不必強求每一個字都聽得清楚、聽得懂。

對於使用漢語的中國人來說, 選擇一款適合自己語言特點的助聽器對“聽到”聲音進而“聽清”聲音是很有幫助的, 目前已有一些公司開發生產出了具有中文語音辨識技術的助聽器, 這對天天在中文語音環境中生活、學習的聽障人士的聽力補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