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從大腦發育的角度告訴你,為什麼要儘早植入人工耳蝸

相信很多家長朋友們都發現, 一名語前聽障小朋友植入人工耳蝸的時間越晚, 康復就越困難, 花費的時間越多, 並且效果往往也不盡人意。 今天, 我們就從大腦發育的角度, 跟大家來分析這一現象的產生。

一名成年人有大約1000億個神經元, 這一數量是最接近人類的動物—猴子所擁有的十倍。 我們的腦大致上可分為三個功能區域。 第一個區域收集來自各個感覺器官(視、聽、味、嗅和觸覺)和體內各部分的訊息。 第二個區域負責處理這些訊息, 作出回應決定和儲存這些訊息。

這個區域是我們大腦最重要的區域,

也是頭顱中那個叫做“腦”的器官的絕大部分, 一般我們談到思考、情緒、記憶、性格等時所說的腦, 便是這部分。 第三個區域負責執行腦作出的決定, 傳至身體各部分去做出相應的配合行動。

每個人的神經元數量相差不大, 均在1000億個左右, 因此一個人的聰明與否, 並不在於其數目, 而是在於他的神經元所建立起來的連接網路的大小。 計算連接網路大小的方法是計算一個神經元與另一個神經元的連接點。 一個成年人的腦會有500萬億個這樣的連接點, 而一個人與另一個人之間, 這方面的差距可以達到25%!連接點越多, 這個人越聰明。 增強腦力, 便是增加神經元之間的連接點數目。 增強腦力的方法, 用“逆水行舟, 不進則退”來形容至為貼切;多運用大腦,

腦力便會增強;少用, 腦力便會衰退。

那麼我們的大腦也是一點點的發育而成的, 當一個生命在母親的體內孕育, 腦纖維組織會在受孕後第23天開始形成, 神經元會在懷孕後第40天左右出現, 並且急劇地分裂、發展。 在短短的4個月裡, 神經元的數目會達到2000億。 (記得前面說過, 一個成年人的腦只有1000億個神經元嗎?)這2000億個神經元爭取各種機會相互聯繫, 活動最強的1000億個會成功做到聯繫, 並且因而得到養料的滋潤。 較弱的1000億個神經元, 因爭取不到工作, 便被淘汰。 嬰兒出世時大腦的體積是成年時的30%;在兩年內, 便會成長至成年的90%。 由此可見, 腦是嬰兒最先發展的器官。

神經元之間的連接網路, 絕大部分是因為受到外界的刺激而產生出來,

在母親的體內便已經開始。 嬰兒出世, 開始獨立地生存, 外界的刺激既多且密, 神經元的連接網路急劇地發展。 有些時候, 其增長速度可達每秒鐘增加30億個連接點!在8個月時達到最高峰, 會有1000萬億個連接點(在數量上這時是最高峰, 但從效率的角度看, 連接網路能力最強的時候是3歲左右)。 在達到最高點之後, 又會有一次淘汰過程出現:連接得不好的和少用的網路會消失, 連接點的數位會下降至500萬億, 剛好又是一半。 這會在孩子12歲左右時完成。 此後, 一生的神經元連接網路的數位會大致上停留在這個數字的水準(除非接受一些特別熱腦力訓練)。 所以, 孩子不會有智力不足的問題,
而只會有智力運用不足的問題。

上面說過, 大腦的成長, 會靠外面世界所給它的刺激, 尤其是視覺、聽覺、語言、嗅覺、肌肉控制及理解等能力的發展, 如果在幼年時未能充分運用腦力去學到正確的基本能力, 長大後便會有嚴重的能力障礙。 例如:一個有正常大腦的孩子, 如果到兩歲時還未有過視覺經驗的話, 這個孩子將會失去視覺的能力;又假如他到十歲時仍未聽過任何字句, 他將永遠不能完善地學好任何一種語言。 所以, 讓孩子多嘗試、多接觸事物是十分重要的。

讀完此文, 明白了孩子大腦的發育過程, 家長朋友們是否就理解了為什麼語前聾患者植入越晚, 康復越難這個現象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