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孤獨星球」甘肅被評亞洲最佳旅行目的地系列之紅色聖地遊!

為方便大家更好的領略甘肅自然風光、人文風情, 小編整理了丹霞、石林、草原、雪山、沙漠等地貌系列, 石窟、民族、絲路等文化系列美圖美文, 讓大家瞭解不一樣的甘肅。

今天, 小編就帶你一起去重溫歷史, 感知紅色記憶!

甘肅紅色資源豐富, 現存的革命遺址720處, 慶陽華池南梁革命紀念館等10大景區榮列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 “明鏡所以照形, 古事所以知今。 ”紅色旅遊既是觀光盛景, 又是瞭解革命歷史、增長革命知識、學習革命精神, 培育時代精神的活教材, 具有不可比擬的教育宣傳功能。

南梁革命紀念館

南梁革命紀念館位於華池縣南梁鄉荔園堡村, 是在原陝甘邊區蘇維埃政府舊址基礎上維修和擴建而成的。 紀念館由門樓、牌坊、紀念碑、展館、浮雕、政府舊址、清音樓等部分組成。

在這裡, 我們可以通過展出的實物和資料, 瞭解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陝甘邊一帶的革命戰鬥歷程,

感受革命根據地創建之艱辛不易, 接受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

南梁革命紀念館建成以來, 先後被確定為全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防教育基地。 2001年6月, 被中共中央宣傳部確定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04年12月, 以南梁革命紀念館為主的南梁陝甘邊蘇維埃政府舊址紅色旅遊景區被列入全國百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

地址:慶陽市華池縣南梁鄉荔園堡村

榜羅鎮會議舊址

榜羅鎮會議舊址位於甘肅省通渭縣榜羅鎮, 是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35年9月27日, 中國共產黨在此地召開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 史稱“榜羅鎮會議”。

會議徹底改變了“俄界會議”上提出的以遊擊戰的方式到蘇聯邊境建立根據地的方針, 正式作出將中共中央和紅軍長征的落腳點放在陝北, 以陝甘蘇區作為領導中國革命大本營的重大決定。 “中共中央政治局榜羅鎮會議”是紅軍走向勝利的轉捩點, 在紅軍長征及中國革命歷史上具有重大影響和歷史地位。

榜羅鎮會議舊址包括中共中央政治局榜羅鎮會議會址、陝甘支隊連以上幹部會議會址、中共中央和紅軍領導人住宿舊址、紅軍司令部及警衛團駐地舊址、紅軍駐宿一條街、紅軍飲馬池革命遺址,這些革命遺址大多數依然保存著當年的原貌。

目前,榜羅會議紀念館已被命名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基地、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國防教育示範基地,並被列入全國30條紅色旅遊精品線內的100個紅色旅遊景點名錄。

地址:定西市通渭縣榜羅鎮

八路軍蘭州辦事處舊址

八路軍駐蘭州辦事處舊址在甘肅蘭州市城關區酒泉路甘肅省話劇院正對面,院內各房均為木質棋盤芯仿古門窗裡三院,青磚房脊,具有典型的蘭州民居風格。

緊靠大門的南屋外間,是辦公室兼作會議室、接待室,里間為處長住室。西房為秘書、副官及警衛員住室,東房是廚房和服務員、炊事員住室。

地址:蘭州市城關區酒泉路

會甯紅軍長征會師舊址

會甯紅軍會師舊址位於甘肅省會寧縣會師鎮,是為紀念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勝利會師而擴建的革命遺址。

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主要建築“會師樓”始建於明代,是三軍會寧會師的物證,也是會寧古城的象徵。

“紅軍會師革命文物陳列館”陳列著紅軍會師期間留下的馬燈、銅壺等大量文物。

2016年12月,會甯紅軍會師舊址被列入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

地址:白銀市會寧縣

迭部縣臘子口戰役遺址

臘子口戰役遺址位於甘南州迭部縣東北部的臘子鄉,西距迭部縣城105公里,北距岷縣72公里。臘子口是川西北進入甘肅的唯一通道,是甘川古道之“咽喉”。

1935年9月15日,黨中央、毛主席率領紅一方面軍一、三軍團和軍委縱隊離開俄界(今迭部縣高吉村),沿白龍江東岸向臘子口前進。一軍團第二師四團為先遣團,與國民黨新編十四師魯大昌部進行了殊死博戰,終於17日淩晨3時左右,勝利攻破了魯大昌部重兵據險扼守的天險臘子口,打開了中央紅軍北上進入陝甘的通道。

地址:甘南州迭部縣東北部的臘子鄉

兩當兵變紀念館

兩當兵變紀念館位於隴南市兩當縣廣香東路,是兩當兵變部隊的集結地。北臨兩當縣移民新村,南接縣全民健身中心,東隔余台路依東山,總占地面積為42畝。

兩當兵變人物群雕位於紀念館廣場中軸線,氣勢恢宏,他們是兩當兵變的決策者和指揮者,有習仲勳、劉林圃、呂劍人、李秉榮、左文輝、許天傑、李特生等。這座神形兼備的雕塑是對習仲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青年時代嚮往光明、追求理想信念、滿懷革命熱情、投身革命鬥爭的真實寫照。

地址:隴南市兩當縣

哈達鋪紅軍長征紀念館

宕昌哈達鋪長征紀念館位於岷山腳下,在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哈達鋪鎮,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二、三方面軍突破國民黨反動派的圍追堵截,直插哈達鋪,在這裡制定了揮師陝北,建立革命根據地的偉大戰略決策,為中國革命史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哈達鋪紅軍長征紀念館籌建於1978年,1981年10月被甘肅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12月,哈達鋪紅軍長征紀念館被列入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

地址:隴南市宕昌縣哈達鋪鎮

岷州會議紀念館

岷州會議紀念館建於1997年,位於岷縣城西十五公里處的十裡鎮三十裡鋪村。

該紀念館分為三個部分:中共中央西北局岷州會議舊址、甘肅省蘇維埃政府舊址、中共中央西北局岷州會議紀念館陳展中心。

紀念館舊址是1997年維修建成的,2001年被確定為“省級國防教育基地”,2004年被省委宣傳部命名為“全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年底被國家列入全國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和30條精品線路之中。

地址:定西市岷縣城西15公里處的十裡鎮三十裡鋪村

榜羅鎮會議舊址包括中共中央政治局榜羅鎮會議會址、陝甘支隊連以上幹部會議會址、中共中央和紅軍領導人住宿舊址、紅軍司令部及警衛團駐地舊址、紅軍駐宿一條街、紅軍飲馬池革命遺址,這些革命遺址大多數依然保存著當年的原貌。

目前,榜羅會議紀念館已被命名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基地、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國防教育示範基地,並被列入全國30條紅色旅遊精品線內的100個紅色旅遊景點名錄。

地址:定西市通渭縣榜羅鎮

八路軍蘭州辦事處舊址

八路軍駐蘭州辦事處舊址在甘肅蘭州市城關區酒泉路甘肅省話劇院正對面,院內各房均為木質棋盤芯仿古門窗裡三院,青磚房脊,具有典型的蘭州民居風格。

緊靠大門的南屋外間,是辦公室兼作會議室、接待室,里間為處長住室。西房為秘書、副官及警衛員住室,東房是廚房和服務員、炊事員住室。

地址:蘭州市城關區酒泉路

會甯紅軍長征會師舊址

會甯紅軍會師舊址位於甘肅省會寧縣會師鎮,是為紀念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勝利會師而擴建的革命遺址。

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主要建築“會師樓”始建於明代,是三軍會寧會師的物證,也是會寧古城的象徵。

“紅軍會師革命文物陳列館”陳列著紅軍會師期間留下的馬燈、銅壺等大量文物。

2016年12月,會甯紅軍會師舊址被列入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

地址:白銀市會寧縣

迭部縣臘子口戰役遺址

臘子口戰役遺址位於甘南州迭部縣東北部的臘子鄉,西距迭部縣城105公里,北距岷縣72公里。臘子口是川西北進入甘肅的唯一通道,是甘川古道之“咽喉”。

1935年9月15日,黨中央、毛主席率領紅一方面軍一、三軍團和軍委縱隊離開俄界(今迭部縣高吉村),沿白龍江東岸向臘子口前進。一軍團第二師四團為先遣團,與國民黨新編十四師魯大昌部進行了殊死博戰,終於17日淩晨3時左右,勝利攻破了魯大昌部重兵據險扼守的天險臘子口,打開了中央紅軍北上進入陝甘的通道。

地址:甘南州迭部縣東北部的臘子鄉

兩當兵變紀念館

兩當兵變紀念館位於隴南市兩當縣廣香東路,是兩當兵變部隊的集結地。北臨兩當縣移民新村,南接縣全民健身中心,東隔余台路依東山,總占地面積為42畝。

兩當兵變人物群雕位於紀念館廣場中軸線,氣勢恢宏,他們是兩當兵變的決策者和指揮者,有習仲勳、劉林圃、呂劍人、李秉榮、左文輝、許天傑、李特生等。這座神形兼備的雕塑是對習仲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青年時代嚮往光明、追求理想信念、滿懷革命熱情、投身革命鬥爭的真實寫照。

地址:隴南市兩當縣

哈達鋪紅軍長征紀念館

宕昌哈達鋪長征紀念館位於岷山腳下,在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哈達鋪鎮,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二、三方面軍突破國民黨反動派的圍追堵截,直插哈達鋪,在這裡制定了揮師陝北,建立革命根據地的偉大戰略決策,為中國革命史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哈達鋪紅軍長征紀念館籌建於1978年,1981年10月被甘肅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12月,哈達鋪紅軍長征紀念館被列入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

地址:隴南市宕昌縣哈達鋪鎮

岷州會議紀念館

岷州會議紀念館建於1997年,位於岷縣城西十五公里處的十裡鎮三十裡鋪村。

該紀念館分為三個部分:中共中央西北局岷州會議舊址、甘肅省蘇維埃政府舊址、中共中央西北局岷州會議紀念館陳展中心。

紀念館舊址是1997年維修建成的,2001年被確定為“省級國防教育基地”,2004年被省委宣傳部命名為“全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年底被國家列入全國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和30條精品線路之中。

地址:定西市岷縣城西15公里處的十裡鎮三十裡鋪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