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腦出血最容易發病的時間表,一定要記清楚!關鍵時刻可保命……

腦出血是常常出現在中老年人群中的一種疾病, 這種疾病的產生一般都會患上不同程度的後遺症, 這些後遺症如果不及時的採取治療措施, 就會嚴重的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 所以在平時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對疾病的防範, 才能最小程度的減少疾病的發病率, 下面就給大家來介紹一下, 各種疾病的發病危險時刻, 一定要記清楚, 關鍵的時候可以保命。 記住這些疾病發病的“危險時刻”, 尤其是第一種, 腦出血發病的時間, 在這個時刻中要儘量避免或者格外注意。

一、腦出血:

上午4時至6時淩晨4:00—6:00之間是腦出血的高發時段。 因為此時血管內血脂比較高, 血液流動比較慢, 特別是中老年人不想夜間起床而控制少喝水或不喝水, 造成夜間血管黏稠度升高, 很容易出意外。

建議:

1.普通人睡前喝200ml水, 有助降低血黏度。

2.起床前空腹喝200ml水, 可美容排毒, 稀釋血液。

二、心臟病:

上午6至9時, 淩晨4點半左右。 上午6點至9點為人體血壓最高峰, 血液黏稠度高, 內分泌激素不穩定, 因此心梗、心絞痛多發, 其中發病者中老年人居多。 在淩晨4點, 半夢半醒間植物神經紊亂導致冠狀動脈痙攣、心律失常多發, 發病者年輕人較多。

建議:

1. 別起太早, 睡到自然醒。 早晨醒來最好是服藥後再適當活動。

2. 起床“3個半”。 夜間或早晨起床, 睜開眼睛後繼續平臥半分鐘, 再在床上坐半分鐘, 然後雙腿下垂床沿坐半分鐘, 最後再下地活動, 這樣至少可使1/2的心腦血管病人免于發生意外或猝死。

3. 35歲以上體檢應加檢血脂、頸動脈B超篩查血管斑塊, 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

三、糖尿病:

淩晨1時至3時是低血糖的高發時刻, 而且低血糖比高血糖的危害更大, 對糖尿病患者來說也是一個魔鬼時刻。 發生低血糖後往往易出現面色蒼白、心慌、手抖、渾身乏力、腿腳發軟的症狀, 如發生在夜間, 人們處於睡眠狀態, 往往難以覺察, 在不知不覺中被低血糖奪去生命。

建議:

1. 別忽略正餐。 忽略正餐、延遲用餐或者激烈的運動常常會引發低血糖症, 要避免出現這些情況, 按時進餐, 適度運動。

2. 手邊備上餅乾等。 對於低血糖, 有一套15g原則, 當血糖監測時發現低血糖或者出現渾身乏力、饑餓等症狀時, 立即進食15g碳水化合物, 比如餅乾、飲料或者糖果等。

四、關節炎:晨起後

早晨起床時會產生關節僵硬及發緊感, 持續時間較短, 常為幾分鐘至十幾分鐘, 很少超過30分鐘, 活動後會有所緩解。 此症狀是由於在睡眠或運動減少時, 水腫液蓄積在炎性組織中, 使關節周圍組織腫脹所致。 在活動後, 肌肉收縮, 水腫液被吸收, 晨僵也隨之緩解。

建議:

晨起做個按摩。早上醒來後,不要太著急起床,慢慢給膝蓋做個按摩活動,緩解關節不適。

五、高血壓

對於大多數高血壓患者而言,清晨有個危險時刻:起床後半個小時到1小時內是高血壓患者猝死的高發時段。通常在6:00—10:00之間,血壓會達到一天中的最高峰值,也就是臨床上所說的“晨峰值”,而此時恰恰也是降壓藥物效果最薄弱的階段,因此很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建議:

1.降壓藥最好覆蓋24小時,如果服藥後,清晨高血壓仍控制不佳,最好在醫生指導下調整藥物。

2.晨醒後起床別著急,起床後不劇烈運動,避免情緒激動。

在平時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腦出血的發病時間,關鍵的時候採取及時的、正確的措施,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才能最大程度的減少疾病對身體的傷害!

晨僵也隨之緩解。

建議:

晨起做個按摩。早上醒來後,不要太著急起床,慢慢給膝蓋做個按摩活動,緩解關節不適。

五、高血壓

對於大多數高血壓患者而言,清晨有個危險時刻:起床後半個小時到1小時內是高血壓患者猝死的高發時段。通常在6:00—10:00之間,血壓會達到一天中的最高峰值,也就是臨床上所說的“晨峰值”,而此時恰恰也是降壓藥物效果最薄弱的階段,因此很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建議:

1.降壓藥最好覆蓋24小時,如果服藥後,清晨高血壓仍控制不佳,最好在醫生指導下調整藥物。

2.晨醒後起床別著急,起床後不劇烈運動,避免情緒激動。

在平時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腦出血的發病時間,關鍵的時候採取及時的、正確的措施,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才能最大程度的減少疾病對身體的傷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