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釘釘做得再大也無法撼動微信

2017年底, 釘釘用戶過億, 震驚了所有人, 此時微信用戶接近10億。

​一些人在為微信著急, 也有人說社交軟體的格局即將被打破。

​人類社會的一大特徵就是流動, 主要是物質流動和精神流動。 正好, 阿裡巴巴通過互聯網實現了高效的物資流動, 騰訊通過互聯網實現了高效的精神流動, 他們都抓住了時代的焦慮, 迅速發展起來, 確立了各自在互聯網時代在物質流動、精神流動領域的霸主地位。

職場無社交。

釘釘通過管理、溝通功能, 實現移動辦公, 圍繞物資流而展開, 核心是做事。 而精神流動是微信的核心功能, 目的是人, 所有的資訊流動都圍繞著人展開收斂。

一個做事, 一個做人, 涇渭分明, 互不重疊。 沒有人在上班的時候社交, 也沒有人在社交的時候上班。

所以, 釘釘做得再大, 也是圍繞物資流展開, 沒有延伸到精神流動的社交領域, 不會對微信造成影響。

一個企業的核心文化表現出這個企業的基因, 而這個核心文化與企業創始人的關聯度在80%, 人的性格難以改變, 企業文化也就難以改變。 企業的基因決定了企業的業務邊界, 什麼樣的文化適合做什麼領域的事情。 讓阿裡巴巴做社交, 看看曾經的“來往”吧。

從馬雲的言談中, 我們能發現, 馬雲對社交的不理解, 所以阿裡巴巴很難做好社交軟體。

馬雲在去年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說:“現在網上90%的評論都是沒腦子的評論, 現在沒有東亞病夫, 只有網上病夫”, “我們應該走上一條正路, 不傳播情緒化和不理性的內容”。 事實上, 精神世界的特點就是既有理性又有情緒, 這兩句話就讓我們看到馬雲先生是多麼地不理解精神流動的本質, 也難怪阿裡巴巴做不出好的社交平臺。

精神交流的特徵是發散, 物質流動的特徵是收斂。 用收斂的思維做社交, 用發散的思維做電商, 同樣都是南轅北轍, 這也就不難理解阿裡巴巴做不好社交, 騰訊做不好電商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