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魚台縣:讓農副產品“有名有姓”走向市場

東方聖城網訊

擦亮“魚台大米”金字招牌

繼續實施品牌興農戰略

以市場為導向, 在綠色大米、食用菌、杞柳、大蒜、圓蔥、白蓮藕和優質畜牧漁養殖等高效生態特色農業領域, 積極引導社會資本投入產業化經營領域, 培育一批基地型、集團化、鏈條式精深加工業企。

全面提高農業供給品質

繼續實施“藏糧于地、藏糧於技”戰略, 開展綠色增產和糧食高產創建, 年內新增高標準農田5.9萬畝、高產創建示範方1萬畝以上。 不斷完善農村產權交易市場, 引導更多農戶自願將土地經營權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有序流轉。

全面開展“品牌創建”行動

鼓勵支持產業化經營主體精心打造國家級、省級農產品品牌商標, 讓魚台農副產品“有名有姓”走向市場。 更大力度擦亮“魚台大米”金字招牌, “五統一”綠色稻米種植基地發展到5萬畝以上。

推行“土地入股”新型土地流轉模式

鼓勵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 創建更多家庭農場、專業大戶和農民合作社。 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調整優化種養結構, 配套產出更多“品牌鏈條”源頭農作物。 年內新增標準化養殖基地2處、經營主體20家, 流轉土地4000畝以上。

打造精緻城市, 高標準建設6條城市街道

《報告》中提出, 魚台縣今年將打造城鎮開發建設新形象, 年內城鎮化率提高2個百分點以上。

加快“五館一校”公共文化綜合體、二中遷建、中醫院醫養結合、婦幼保健計生服務中心、武裝部營房遷建等工程建設。

加快系列棚改回遷房建設, 完成年度棚戶區改造任務。 同時, 推廣應用裝配式建築新模式。 堅持房屋居住屬性, 保持房產市場“量增價穩”。 實施城市“雙修”, 改善人居環境。 再改造一批老舊社區。

高標準建設譚莊路等6條城市道路。 新建改造雨汙分流管網16.6公里, 新增供水、供氣、供熱管網60公里。 地表水廠建成供水。 大力度實施城區水環境綜合治理, 高水準推進“三河六岸”景觀帶建設。 並全力推進天然氣“村村通”工程。 提高農村供水品質, 讓群眾喝上放心水。 加快提升農村改廁、氣代煤等便民工程。

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集中打造一批功能齊全、鄉風文明、容貌整潔、特色突出的現代化示範鎮。

深入實施3個美麗鄉村示範片區、49個示範村提升工程, 充分彰顯田園風光、鄉村風情。

在文化旅遊業方面, 抓住“全景濟甯、全域旅遊”戰略實施機遇, 深度挖掘歷史文化資源和“稻改精神”內涵, 集中打造一批“全景魚台”旅遊景點。

為民辦好十件實事

1、打造北部新城區棠邑公園;

2、新增街頭綠地小廣場3至5處;

3、新建垃圾中轉站5處、公廁8處;

4、打造便民疏導點3處;

5、在公共場所安裝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器2萬個;

6、實施“送戲下鄉”惠民演出392場、農村公益電影放映4600餘場, 實現鎮街、村居綜合文化服務場所全覆蓋;

7、實施殘疾人精准康復救助, 殘疾兒童和持證殘疾人接受基本康復服務比例達到85%, 實現9歲以下殘疾兒童康復服務全覆蓋,

投入資金2300余萬元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1萬名;

8、建設高標準畜禽集中定點屠宰廠1處;

9、高標準實施“中國好糧油示範縣”系列專案;

10、積極創建省級食品安全先進縣和省級農產品品質安全先進縣。

(劉偉棟通訊員喬志宇報導)

魚台大米

魚台觀魚大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