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汕頭小公園這亭子,建一次火一次

視頻載入中...

小公園中山紀念亭

汕頭小公園中山紀念亭始建於1934年, 為緬懷孫中山三蒞汕頭而建, 周邊呈傘狀分佈著“四永一升平”等街道。 1969年亭遭拆毀, 後改建成街心綠島。 1997年重建混凝土結構的中山亭, 2016年再次重建, 採用全榫卯結構, 雅觀倍增, 獨具一格。

汕頭老市區, 如果不是在這生活過, 很多年輕人一進來就“迷失方向”, 相似的舊街騎樓, 又不似新區的規整方塊, 走來走去, 繞來繞去, 常常找不著北。 但又有什麼關係呢, 總之最後能走到小公園亭這裡就好了。

後來才聽說, 老汕頭還真的有相關俚語, 說汕頭有6個小公園亭,

就是趣說外地人路不熟, 在這裡繞來繞去總回到原點, 以為有6個不同的亭子——畢竟明明是走6條不一樣的路來的啊!

小公園中山紀念亭這個核心地標, 就好像小公園開埠區的“航標”, 街道從這裡放射開來。 總是搞不清這個片區的道路,

最後卻也總能走回亭子來, 便也總不會走丟的。

就好像說起小公園, 大家就會想到這座亭子, 因為很多人心目的小公園片區, 便是以這座亭子為中心的。 只要亭子還在這裡, 回憶裡的小公園便還在這裡, 沒有在時代洪流中弄丟。

其實, 小公園亭確實曾在歷史上“消失”過,

我們現在看到的已經是3.0版本。 據說, 第一代小公園亭建成於1934年, 是為緬懷孫中山三蒞汕頭;後來在特殊時期, 亭遭拆毀, 那裡曾有段時間是噴水池, 1997年才重新建了亭子, 不過是混凝土結構的。

2016年的再次重建, 翻到了小公園亭1.0版的平面圖紙, 和40年代初的老相片來參考, 雖然圖紙已模糊, 施工方廢了不少勁, 但最終呈現的全榫卯結構木亭子, 大家還是很驚喜。 剛建好那段時間, 汕頭人的朋友圈刷過了成百上千張亭內結構仰拍圖。

對於老城的老人們來說, 嶄新的木亭子, 重疊了回憶深處的印象, 當“中山紀念亭”和“天下為公”的柚木牌匾掛上的時候, 他們覺得, 好像某種屬於小時候的東西又回來了, 讓人感動又安心。

亭基和臺階是整塊整塊實心石料鋪設的, 亭周圍佈置了仿製的老式八角燈座, 很多復原當年狀態的細節, 也許也歸還了一份老城記憶。

對於更多的汕頭人、潮汕人來說, 更多的欣喜應該在於, 隨著中山紀念亭和周圍老建築的保育活化, 修舊如舊, 這片承載了歡樂記憶的土地, 又熱鬧起來了。

亭子裡, 坐閑、下棋的老人們悠然依舊, 奔跑、嬉鬧的孩子們歡樂依舊, 而前來寫生創作、拍照遊玩的人, 也越來越多了。 他們中的一些人, 記錄過亭子的過往, 而今又見證了一個新時代。

▲ 潮汕水彩畫院常務副院長周藍淩 · 小公園亭系列作品

在拆拆建建中情緒集體起落

也許亭子已不再僅僅是一座亭子

而是一方土地上人們鄉愁的共同歸宿

是赤子之心溫暖的念想

▲ 潮汕水彩畫院常務副院長周藍淩 · 小公園亭系列作品

在拆拆建建中情緒集體起落

也許亭子已不再僅僅是一座亭子

而是一方土地上人們鄉愁的共同歸宿

是赤子之心溫暖的念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