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農業部副部長余欣榮在2017年全國農牧漁業大縣局長輪訓第3期培訓班上強調 準確把握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內涵 加快推進綠色高產高效創建工作

本網訊 4月7日, 農業部副部長余欣榮在2017年全國農牧漁業大縣局長輪訓綠色高產高效創建縣農業局長班作主題報告時強調,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既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內在要求, 也是當前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的緊迫任務, 要準確把握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刻內涵, 把綠色高產高效創建工作和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扶貧開發、國際國內市場結合起來, 全面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五大發展理念, 著力破解當前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動能不足、供需結構不合理、可持續發展矛盾突出、農民增收乏力等問題, 推進農業轉型升級,開創農業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余欣榮指出,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就是通過改革的辦法, 實現“增收入、保供給、優生態”的三元目標。 在主攻方向上, 就是要提高農業供給品質和效率, 由單純追求糧食產出率轉變為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綠色發展水準共同提高。 在重點任務上, 就是推進“三大調整”, 強化“兩大支撐”, 啟動“三大要素”, 堅守“一條主線”。 要調優生產結構、調綠生產方式、調新產業體系, 把調整的實際效果交給市場和消費者來決定;要強化科技支撐和基礎支撐,

加快補齊短板, 大力發展設施農業, 夯實現代農業發展基礎;要啟動市場、啟動要素、啟動主體, 把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結合起來, 通過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 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要堅守糧食生產能力不降低這條主線, 實現“藏糧于地”“藏糧於技”。

余欣榮指出, 深入開展糧食綠色高產高效創建既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 也是引領農業生產方式轉變、帶動提升我國糧棉油糖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舉措。 要切實貫徹綠色發展新理念, 示範推廣綠色高產高效技術模式, 推進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 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 引領農業生產方式轉變, 提升農業供給體系的品質和效率。

余欣榮要求, 在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 各級農業部門要尊重客觀規律、尊重農民利益、尊重農民首創精神。 要注重運用科學思想方法, 堅持實事求是, 提高戰略思維能力, 堅持辯證思維方式, 注重調查研究, 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和工作水準;要不斷增強改革創新精神, 注重運用改革辦法創新工作機制, 運用市場機制創新發展思路, 運用典型引路創新工作方式;要改進作風, 狠抓工作落實, 要始終站在工作落實第一線, 集中精力整合資源辦大事, 用優質服務保障工作落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