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女教師攔高鐵不必“上綱上線”,但也別忘了“身正為範”|熱點觀察

最近兩天, 一段“堵車門”視頻在網上火了。 因為“我的老公還沒上來”, 一位女士死死地拽住車門, 一會在月臺上撒潑, 一會和站務人員對抗, 總之, 高鐵不要開車, “再等10秒鐘”。 她的老公不上車, 大家就都別走。

如此厲害, “堵車門”的究竟何許人也?身份一出來, 大眾譁然。 因為她頭上頂著一枚大大的標籤——人民教師。

安徽合肥廬陽區教體局發佈通報證實“高鐵攔門”女子系永紅路小學教師羅海麗。 目前教體局已對其作出停職檢查處理。 小學官網顯示, 羅海麗曾被評為區級優秀班主任。

攔高鐵車門的“優秀班主任”,

僅這一句話就很值得人品味。

網友開始爭論:

攔高鐵跟女教師之間有必然聯繫嗎?把兩者聯繫在一起做文章是不是有點過了?

她犯了什麼錯就應該得到什麼處罰, 這事與她的事業有關係嗎?“停職”該不該?

優秀班主任不是憑空掉下來的, 作為老師, 專業技能重要, 還是立德樹人重要?

羅海麗老師的解釋全文如下:

網路上鬧得沸沸揚揚的攔高鐵事件, 確實有這麼個事情, 中間也發生了一些不愉快。 但很多說法是不是網上說的那樣的, 第一我老公沒有遲到, 我們一家三口是一起進車站的, 第二我沒有攔動車。 上週五, 我和老公帶著女兒去廣州辦事。 坐的是G1747次車, 從合肥到廣州, 原定16:39發車。 因為我們跑錯了車站, 到檢票口的時候已經是16:37了, 但我在計程車上查到這個車已經晚點到16:52發車了。 當時我知道快趕不上了, 就拉著女兒跑在前面, 老公拿著行李在後面。

到檢票口的時候, 檢票口沒有關, 有工作人員, 但工作人員沒有檢我們的票, 也沒有攔我們, 就放我和女兒過去了。 下去之後, 我發現老公沒下來。 給他打電話, 他說他被檢票人員攔下了。 當時我們的身份證和行李都在我老公身上。 當時我在跟列車長說, 我老公就在樓上, 10秒鐘就能上車, 麻煩他用對講機叫樓上放一下行, 但他們就是不幫我說。 我下去的時候, 看到車還沒有開, 車門是開著的。 我覺得動車在一個站就停10分鐘, 我還剩2分鐘, 我為什麼就不能上車呢?只要我老公10秒內能下來, 就沒事了, 我當時是不是只能讓我老公下來?我這樣做有錯嗎?我覺得10秒鐘就能下來的事, 為什麼就不讓他下來呢, 我就在門口站著了。
我跟他講了事實, 我老公就在上面, 10秒鐘就能下來。 從頭到尾, 他們總共拉了我5分鐘, 但他們就是不打電話給樓上工作人員, 把我老公放下來。 如果當時溝通好了, 10秒鐘就解決了, 根本不影響動車的開車。 再說一次:我沒有攔著車, 我只是個人, 怎麼可能攔在動車前面阻止它開呢?! 最後, 學校憑什麼讓我停職?我教學又沒過錯。 如果覺得我擾亂公共秩序, 我也受到了警方給予警告以及批評。 我是在火車站犯了一點錯, 為什麼我的工作單位給予我不相干的處罰。

就事論事, 因為她阻止車門關閉, 高鐵無法准點出發, 一車乘客都會被耽誤, 而因此帶來的影響遠不止於此, 可能因為她“10秒鐘的事”, 接下來, 很多高鐵的班次時刻都會受到影響, 這條線上的車輛調度得推翻重新來,甚至出現不安全因素……遲到就該付出代價,這是社會既定的規矩;涉嫌危害公共安全,就應受到法律的處罰。

學校對女教師的“停職”處理,網友也意見不一:

有人替她喊冤,“她教學沒出過錯吧。一個人在別處犯了錯,她的單位給予不相干的處罰。求解。”

有人拍手稱快,“就這素質,誰家孩子敢讓她教導呢?”

有人思考,平時話語權過重,容易導致老師犯錯,“可以想像她在學生中說一不二的樣子。”“平時橫行霸道慣了。”

有人看完她的解釋長文後,轉變了立場,“本來挺同情她的,但看她的態度,錯都是別人的?也是夠了。一點認錯的樣子都沒有,一點愧疚都沒有。”

“全文都是你怎麼樣,你老公怎麼樣,鐵路工作人員應該怎麼樣,你沒錯,是這個世界錯了,這樣的一位老師,又怎麼能教好學生呢?那停職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了。”

如果她不是老師,這件事影響力會不會這麼大?

這世上,素質低下、行為不端的人有很多。商人生產有毒食品,人們雖會感慨世風日下,但不至於捶胸頓足,因為人們對商人的道德本就沒有過高的期待。但如果醫生、教師、高知分子出了問題,哪怕只是極端個案,哪怕只是一句冷漠的話,人們都更加無法容忍。因為在神聖的光環之下,人們對這些職業有較高的道德期待。

越神聖的職業,越容易汙名化。由於教育工作的性質,社會大眾一般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但是哪一行容易,哪一行輕鬆呢?醫生懸壺濟世,老師教書育人。拿了醫生這把刀,端了老師這碗飯,就要求你有職業道德,有責任感、使命感,就對你有道德約束。

而小事上恰恰可以反應出一個人的品德與公德心。

相比老師的行為,老師的解釋,激怒了更多人。既然錯了,為何不認?還是真的發自內心覺得自己沒有錯?

一位網友說: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你應該是學生的典範,更應該是品德與道德的守護者。你之所以會引起全民公憤,是因為你沒有遵守規矩!為己之利而損害了其他人的利益,還有那麼多狡辯與說辭,錯了就是錯了。無規矩不成方圓,要全民都像你這麼樣,都有各自這樣那樣的理由,反正我也不是故意的,反正我也沒造成什麼後果。那社會會變成什麼樣?既然規矩可以被輕易打破,還要規矩有何用?還要法律有何用?你這樣的想法,這樣的師德又怎麼會教好學生?相信連幼稚園的小孩子都會知道要遵守規矩,你這麼大人了還不懂嗎?你教學再優秀,可你不懂得教會學生最起碼的道理,就是怎麼做人!

大家生氣是因為對一個老師而言,“教得好”與“行得正”,後者更重要。

因為你們離學生很近,決定著給孩子一個怎樣的世界。因為你們的一言一行,會影響講臺下那些人的一生。

“教書”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

教學是教師最日常的工作之一。教學的好壞不僅影響到學生對知識的興趣,也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而為人師表,不光是要教會孩子一加一等於二,你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他們,決定了他們一生的方向。師者對學生的引導,就是“肩起黑暗的閘門,放他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什麼樣的人才配作先生?師德的前提,首先是自律。

“為人師者,必先正其身,方能教書育人,此乃師德之本也。”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中國人把培養老師的學校叫師範,就包含著社會的期望,也是要求教師率先垂范。要想讓下一代有大格局和大作為,傳道受業解惑之人,格局首先要大,行為首先要正。

“言”為學生之師,“行”為學生之范。至少,教師節收到問候和祝語,可以坦然收受;在得到讚譽的時候,可以心安理得;在講臺上給學生講大道理的時候,不至於臉上火辣辣。

整理 | 向穎

編輯丨向穎

這條線上的車輛調度得推翻重新來,甚至出現不安全因素……遲到就該付出代價,這是社會既定的規矩;涉嫌危害公共安全,就應受到法律的處罰。

學校對女教師的“停職”處理,網友也意見不一:

有人替她喊冤,“她教學沒出過錯吧。一個人在別處犯了錯,她的單位給予不相干的處罰。求解。”

有人拍手稱快,“就這素質,誰家孩子敢讓她教導呢?”

有人思考,平時話語權過重,容易導致老師犯錯,“可以想像她在學生中說一不二的樣子。”“平時橫行霸道慣了。”

有人看完她的解釋長文後,轉變了立場,“本來挺同情她的,但看她的態度,錯都是別人的?也是夠了。一點認錯的樣子都沒有,一點愧疚都沒有。”

“全文都是你怎麼樣,你老公怎麼樣,鐵路工作人員應該怎麼樣,你沒錯,是這個世界錯了,這樣的一位老師,又怎麼能教好學生呢?那停職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了。”

如果她不是老師,這件事影響力會不會這麼大?

這世上,素質低下、行為不端的人有很多。商人生產有毒食品,人們雖會感慨世風日下,但不至於捶胸頓足,因為人們對商人的道德本就沒有過高的期待。但如果醫生、教師、高知分子出了問題,哪怕只是極端個案,哪怕只是一句冷漠的話,人們都更加無法容忍。因為在神聖的光環之下,人們對這些職業有較高的道德期待。

越神聖的職業,越容易汙名化。由於教育工作的性質,社會大眾一般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但是哪一行容易,哪一行輕鬆呢?醫生懸壺濟世,老師教書育人。拿了醫生這把刀,端了老師這碗飯,就要求你有職業道德,有責任感、使命感,就對你有道德約束。

而小事上恰恰可以反應出一個人的品德與公德心。

相比老師的行為,老師的解釋,激怒了更多人。既然錯了,為何不認?還是真的發自內心覺得自己沒有錯?

一位網友說: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你應該是學生的典範,更應該是品德與道德的守護者。你之所以會引起全民公憤,是因為你沒有遵守規矩!為己之利而損害了其他人的利益,還有那麼多狡辯與說辭,錯了就是錯了。無規矩不成方圓,要全民都像你這麼樣,都有各自這樣那樣的理由,反正我也不是故意的,反正我也沒造成什麼後果。那社會會變成什麼樣?既然規矩可以被輕易打破,還要規矩有何用?還要法律有何用?你這樣的想法,這樣的師德又怎麼會教好學生?相信連幼稚園的小孩子都會知道要遵守規矩,你這麼大人了還不懂嗎?你教學再優秀,可你不懂得教會學生最起碼的道理,就是怎麼做人!

大家生氣是因為對一個老師而言,“教得好”與“行得正”,後者更重要。

因為你們離學生很近,決定著給孩子一個怎樣的世界。因為你們的一言一行,會影響講臺下那些人的一生。

“教書”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

教學是教師最日常的工作之一。教學的好壞不僅影響到學生對知識的興趣,也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而為人師表,不光是要教會孩子一加一等於二,你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他們,決定了他們一生的方向。師者對學生的引導,就是“肩起黑暗的閘門,放他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什麼樣的人才配作先生?師德的前提,首先是自律。

“為人師者,必先正其身,方能教書育人,此乃師德之本也。”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中國人把培養老師的學校叫師範,就包含著社會的期望,也是要求教師率先垂范。要想讓下一代有大格局和大作為,傳道受業解惑之人,格局首先要大,行為首先要正。

“言”為學生之師,“行”為學生之范。至少,教師節收到問候和祝語,可以坦然收受;在得到讚譽的時候,可以心安理得;在講臺上給學生講大道理的時候,不至於臉上火辣辣。

整理 | 向穎

編輯丨向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