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搶佔前沿科技創新制高點 新時代中關村開闢發展新境界

本報記者 張偉報導

5家以上領軍國際的企業, 50家以上細分龍頭企業, 500家人工智慧企業, 500億元產業規模, 5000億元產業帶動規模……這是中關村不久前發佈的《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人工智慧產業培育計畫》誓言達成的目標。

據瞭解, 該計畫是中關村率先對國務院在2017年7月發佈的《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的有力呼應, 更是在第一時間用實際行動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關於“推動互聯網、大資料、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要求。

瞄準“高精尖”科技進行前瞻佈局, 只是中關村彙聚發展新動能,

開闢發展新境界的一個縮影。 “中關村作為我國首個國家高新區和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肩負著先行先試、引領發展的重要使命, 時刻瞄準全球科技創新最前沿, 不斷催生重大前沿科技創新成果和實現產業化, 是我們的核心任務。 ”中關村管委會主任翟立新表示。

成為創新發展的一面旗幟

黨的十八大以來, 中關村堅持在全球創新坐標系中找准定位, 當好北京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主要載體, 大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全面創新改革, 持續優化創新創業生態系統, 示範區創新發展不斷取得新進步。

中關村的經濟貢獻能力不斷增強。 截至2017年年末, 中關村擁有高新技術企業近2萬家, 年收入過億元的企業3273家,

是2011年的2倍;上市公司從2011年的200余家, 增加到目前的312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1614家, 約占全國1/10;獨角獸企業67家, 占全國一半左右。 2016年, 園區企業總收入超過4.6萬億元, 約占全國高新區的1/6。

中關村產業集聚效應初步顯現, 形成了以新一代資訊技術、生物、節能環保、新材料、新能源與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太、高端裝備製造為代表的產業集群,

成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策源地。 其中, 新一代資訊技術產業規模近1.8萬億元, 約占全國11%, 集聚了聯想、百度、京東、小米、奇虎360等一批龍頭企業;生物產業規模約1885億元, 年均增速24%, 利潤率連續13年國內排名第一, 企業數占全國1/6, 形成了中關村生命科學園、亦莊生物醫藥園、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等特色園區;節能環保產業規模約4700億元, 占全國1/10, 已成為國內最大的節能環保產業研發服務和技術輻射中心。

中關村的創新引領作用顯著提升。 2017年1-7月, 企業共申請專利40805件, 同比增長12.1%;專利授權24278件, 同比增長6.2%;專利申請和授權量分別占北京市的56.1%和56%。 截至2017年7月底, 中關村企業擁有有效發明專利72424件,

占北京市的63.9%。 企業累計創制發佈標準6173項, 其中國際標準229項, 在人工智慧、移動互聯網、高端顯示等領域逐步掌握話語權。 中關村的新技術不斷催生新模式、新業態、新經濟。

中關村的創新創業生態持續優化。 中關村擁有天使投資人2萬名, 約占全國總數的80%, 知名創業投資機構670家;2016年, 天使投資案例819起, 投資金額45.6億元, 創業投資案例1961起, 投資金額1054億元, 均占全國1/3以上。 高端人才加快聚集, 目前中關村擁有中央“千人計畫”專家1188名, 占全國近20%。 “雙創”繼續保持了高度活躍的態勢, 形成了以“90後”創業者、連續創業者、領軍企業骨幹創業者、海外創業者為代表的四支創業大軍。 2016年, 中關村新創辦科技型企業2.5萬家;2017年1-7月, 新設立科技型企業15581家,

同比增長58.9%, 占北京市新設立科技型企業總量的35.1%。

中關村的輻射帶動和全球影響力進一步增強。 中關村與全國26個省區市、72個地區(單位)建立戰略合作關係, 已合作共建23個科技成果產業化基地, 中關村企業在京外累計設立分支機搆近1.2萬家。 為深入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 構建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 截至2017年7月, 中關村企業累計在津冀兩地設立分支機搆6003家。 領軍企業在海外設立研發中心或分支機搆近千家, 海外上市公司98家。 百度、京東進入全球互聯網公司十強, 京東、聯想、北汽等進入《財富》世界500強榜單。

形成彌足珍貴的中關村經驗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總結中關村的發展經驗,關鍵在於肩負國家戰略使命,牢固樹立創新引領的戰略和理念,把握趨勢和規律,在思想觀念、體制機制、產業發展、創新服務等方面始終引領方向和潮流,概括起來主要有三點。

一是不斷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和政策創新。改革的目的是要破除制約創新發展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中關村積極探索破除制約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產業發展的制度性障礙,尊重科技創新規律和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積極搭建平臺、整合資源,促進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推動創新主體之間深度合作,形成了央地、軍地、社會各方共同參與的協同創新體系,使創新活力充分釋放。

二是推動形成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社會參與的創新聯合治理體系。中關村的政府資源、市場資源和社會資源高度密集,既要厘清三者邊界,又要促進三者良性互動,形成聯合治理的“創新共治”格局,才能更好地為創新創業提供服務。在中關村發展的不同階段,政府、市場、社會發揮作用的強度和方式有所不同,但中關村始終注重通過轉變政府職能,使市場機制在配置資源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發揮新型社會組織在治理體系中的平臺和服務功能,使各類產業技術聯盟和行業協會組織成為政府創新治理的合作者。

三是持續構建創新創業生態系統。中關村服務創新創業,靠的不是簡單地集聚創新要素和主體,不是簡單的提供政策優惠,而是形成有利於“要素聚合、主體協同、文化融合、環境友好”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中關村創新創業生態系統,包括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企業、優秀人才、創業投資、孵化服務、創新政策等六大要素,形成了由眾創空間、創新型孵化器、大學科技園、智慧財產權、律師、會計等專業機構構成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

新時代引領新發展

毫無疑問,中關村已經成為我國創新發展的一面旗幟。在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關鍵時刻,中關村如何在新時代開啟新征程,奮發新作為?翟立新表示,面向未來,中關村要加大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力度,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為全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更好地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具體來說,中關村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一個核心任務、兩個工作抓手、三個引領作用”。一個核心任務,就是當好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旗手,把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作為核心任務。兩個工作抓手,就是在北京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中發揮主要載體作用和加快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發揮三個引領作用,就是通過政策引領,優化創新環境,完善服務體系;通過產業引領,打造具有技術主導權的產業集群和領軍企業;通過區域引領,輻射帶動十六區、京津冀、全國創新發展,率先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形成彌足珍貴的中關村經驗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總結中關村的發展經驗,關鍵在於肩負國家戰略使命,牢固樹立創新引領的戰略和理念,把握趨勢和規律,在思想觀念、體制機制、產業發展、創新服務等方面始終引領方向和潮流,概括起來主要有三點。

一是不斷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和政策創新。改革的目的是要破除制約創新發展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中關村積極探索破除制約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產業發展的制度性障礙,尊重科技創新規律和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積極搭建平臺、整合資源,促進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推動創新主體之間深度合作,形成了央地、軍地、社會各方共同參與的協同創新體系,使創新活力充分釋放。

二是推動形成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社會參與的創新聯合治理體系。中關村的政府資源、市場資源和社會資源高度密集,既要厘清三者邊界,又要促進三者良性互動,形成聯合治理的“創新共治”格局,才能更好地為創新創業提供服務。在中關村發展的不同階段,政府、市場、社會發揮作用的強度和方式有所不同,但中關村始終注重通過轉變政府職能,使市場機制在配置資源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發揮新型社會組織在治理體系中的平臺和服務功能,使各類產業技術聯盟和行業協會組織成為政府創新治理的合作者。

三是持續構建創新創業生態系統。中關村服務創新創業,靠的不是簡單地集聚創新要素和主體,不是簡單的提供政策優惠,而是形成有利於“要素聚合、主體協同、文化融合、環境友好”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中關村創新創業生態系統,包括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企業、優秀人才、創業投資、孵化服務、創新政策等六大要素,形成了由眾創空間、創新型孵化器、大學科技園、智慧財產權、律師、會計等專業機構構成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

新時代引領新發展

毫無疑問,中關村已經成為我國創新發展的一面旗幟。在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關鍵時刻,中關村如何在新時代開啟新征程,奮發新作為?翟立新表示,面向未來,中關村要加大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力度,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為全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更好地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具體來說,中關村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一個核心任務、兩個工作抓手、三個引領作用”。一個核心任務,就是當好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旗手,把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作為核心任務。兩個工作抓手,就是在北京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中發揮主要載體作用和加快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發揮三個引領作用,就是通過政策引領,優化創新環境,完善服務體系;通過產業引領,打造具有技術主導權的產業集群和領軍企業;通過區域引領,輻射帶動十六區、京津冀、全國創新發展,率先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