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看了這文章,終於知道為啥大家不養掙錢的牛,而去養不掙錢的豬了

現在農村裡有很多人靠著畜牧業為生。 養豬的, 養魚的, 養雞養鴨的, 甚至偶爾還有養羊的。 但是除了山區和草原地帶以外, 好似沒聽說過誰家專門養驢或者養牛養馬的。

為什麼說到這個話題呢, 是因為最近天冷了, 想吃羊肉湯了, 吃羊湯時候買了個驢肉火燒一起吃。 當時鋤禾君就想, 驢肉、羊肉一斤能賣好幾十呢, 怎麼好多人就盯緊了養豬產業, 要知道最好的豬肉也不過二十多啊。

就拿某寶上的肉價來看。 進口的澳洲或者美洲牛肉一斤牛腱子肉30多, 國內超市大概40左右。

既然能多掙一倍的錢, 為啥就沒人去養牛養馬呢?

我們簡單的分析一下:

從母豬配種到產出乳豬, 需要110天左右, 養肥出欄又需要大概半年時間, 這期間能長到200斤左右, 除了人工費用外, 毛豬成本約6元每斤。 一個母豬可以一年出欄18個肥豬。

要是換做現金來計算的話, 由於豬價變化太大, 現在也不好分析。

大概一隻母豬能盈利4000左右吧。 一個母豬一年需要1萬元周轉, 產出了2000斤的豬肉。

而牛和人相近, 基本九到十個月才能生出小牛。 養肥需要近10個月。 從懷孕到育肥經歷了一年半多, 一頭母牛的成本就增加到了14000元。 而牛一胎也就最多產2-3個小牛。

這樣,總投資就需要4萬多,收益約1萬,產出了約3000斤牛肉。

可以看出,豬的週期短,並且產出高,豬相比牛來講個頭小,並且不需要太大的場地規模,技術上也比牛簡單。

中國人也更喜歡吃豬肉。不僅是價格上的原因,也有傳統習慣的因素。

古代時候,我國是農業大國,以農為本。基本從皇帝開始就是不吃牛肉的,因為牛幫我們耕田犁地,怎麼能吃幫助我們獲得糧食的牲畜呢。並且我們的幾大菜系裡,豬肉的名菜比比皆是,而牛肉,幾乎屈指可數。

我們能找到的“大口喝酒,大口吃牛肉”,估計只有在《水滸傳》裡了。那倒不是因為梁山好漢愛吃牛肉,主要是為了凸顯他們的英雄氣概。宋朝時候,牛屬於重要的生產工具,《宋律》上說,盜殺、故殺官司牛馬,是要勞動改造或者流放的。新皇登基大赦天下時候,私宰更牛是不在特赦範疇內的。既然是造反的好漢,那就不能聽朝廷的話了,所以不聽話就要從吃開始!

而作為遊牧民族,同理也不吃豬肉。因為他們沒有固定的住所,所以不會以雞鴨鵝作為基本的肉類來源。你想,如果遷徙住所的時候,隨身還得趕著雞鴨鵝,估計你還沒出發,那些雞鴨鵝就已經跑沒影兒了。而豬也是類似,合群性太低,你試想放牧人轉場時候帶著100只豬遷徙的場面,估計能笑死許多人了。

豬肉對他們來說也有一個大麻煩,就是必須全熟。我們吃牛排時候有五分熟七分熟,吃豬排時候服務員絕對不會多此一問,因為不熟的豬排有拉肚子的危險。

這樣,總投資就需要4萬多,收益約1萬,產出了約3000斤牛肉。

可以看出,豬的週期短,並且產出高,豬相比牛來講個頭小,並且不需要太大的場地規模,技術上也比牛簡單。

中國人也更喜歡吃豬肉。不僅是價格上的原因,也有傳統習慣的因素。

古代時候,我國是農業大國,以農為本。基本從皇帝開始就是不吃牛肉的,因為牛幫我們耕田犁地,怎麼能吃幫助我們獲得糧食的牲畜呢。並且我們的幾大菜系裡,豬肉的名菜比比皆是,而牛肉,幾乎屈指可數。

我們能找到的“大口喝酒,大口吃牛肉”,估計只有在《水滸傳》裡了。那倒不是因為梁山好漢愛吃牛肉,主要是為了凸顯他們的英雄氣概。宋朝時候,牛屬於重要的生產工具,《宋律》上說,盜殺、故殺官司牛馬,是要勞動改造或者流放的。新皇登基大赦天下時候,私宰更牛是不在特赦範疇內的。既然是造反的好漢,那就不能聽朝廷的話了,所以不聽話就要從吃開始!

而作為遊牧民族,同理也不吃豬肉。因為他們沒有固定的住所,所以不會以雞鴨鵝作為基本的肉類來源。你想,如果遷徙住所的時候,隨身還得趕著雞鴨鵝,估計你還沒出發,那些雞鴨鵝就已經跑沒影兒了。而豬也是類似,合群性太低,你試想放牧人轉場時候帶著100只豬遷徙的場面,估計能笑死許多人了。

豬肉對他們來說也有一個大麻煩,就是必須全熟。我們吃牛排時候有五分熟七分熟,吃豬排時候服務員絕對不會多此一問,因為不熟的豬排有拉肚子的危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