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動漫>正文

成人動畫,謹慎觀看

多年以前

當我第一次看完今敏

[未麻的部屋]

不免心生期盼:

何時中國也能出一部這種

寫實力度堪比真人電影的動畫?

幸運的是,

我沒有等太久

三天以後

也就是2018年的1月12日

一部“成年人看的黑色動畫”中國版

也要上映了

它叫

[大世界]

[大世界]的製作幾乎由劉健一人包攬:編劇、分鏡、手繪、導演、剪輯, 簡直個人十項全能。

既然是給成年人看的動畫電影, 就得有點小孩子不能看和看不懂的東西, 這些[大世界]裡都有。

現實:

暴力:

怪誕:

隱喻:

超脫:

隨便單拎出一點, 都不是小孩子能輕易理解的。 沒錯, 這就是我們要的“成人動畫”, 一部有現實主義批判力度的作品。

該如何界定[大世界]?

這是所有觀眾走進影院前

最想知道的問題

如果非要對比的話, [大世界]“話癆+暴力”的風格容易讓人聯想到昆汀。

宏觀來看,[大世界]的多線敘事、最後在結尾聚合的結構,也頗有點昆汀[低俗小說]的“閉環敘事”神采。

影片雖只有77分鐘,卻以多個人物視角展開故事。南方小城,天氣昏暗陰沉,幾個社會底層邊緣人,掙扎在金錢與欲望之中,游走在道德和法律邊緣。

司機小張從老闆那兒偷了一包現金,好為他整容失敗的未婚妻做修復手術。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鉅款的消失和多次易主,引發了一系列災難性後果。

當然,也因此曝出了不少底層智慧和平民金句。譬如“這個世界是屬於瘋子和傻子的,瘋子轟轟烈烈勇往直前,傻子嘻嘻哈哈知足常樂”;譬如普通人的“三重自由”:

這些對白的靈感來源於導演劉健對生活的觀察。他在醫院看病時,曾聽兩位中年男人聊天,記下了二人所說。那段“論自由”,可能正源出於此,所以我們才能從其中感受到濃濃的草根氣息,這不是閉門造車能做到的。

▲劉健

敘事風格可定位昆汀,那影像風格呢?很多人都聯想到今敏。的確,這種“寫實+暗黑”的畫風,與宮崎駿為代表的浪漫派必定相去甚遠,而另一種畫風的翹楚,則非今敏莫屬。

[大世界]描繪的中國南方小鎮氣質,會讓我們輕易想起今敏筆下的東京。

[東京教父]對準的東京街頭,不是那些霓虹閃爍和燈紅酒綠,而是在繁華映照下不為人注意的陰暗角落,邊緣人生存於此,他們亦是這個城市的一部分。

▲[東京教父]

[大世界]中塑造的各階層群像,的確為我們展現了一個主流視線之外的“大世界”:

老闆劉叔看似人生贏家,卻被身為畫家的發小戴了綠帽;工地司機小張對女友千般好,卻也差點性命不保最終竹籃打水;打手瘦皮看似兇悍,卻有一顆孤傲的心,非要把孩子送到美國讀書。

還有摟著鉅款卻把“我可不是見錢眼開”掛在嘴邊的二姐、有一個“發明夢”的餛飩攤老闆黃眼、夢想著去香格里拉的桌球攤小情侶等等,這些人代表的才是中國底層社會的真實樣貌。

▲殺手瘦皮喜歡戴著黑色大沿帽,可能受[獨行殺手]影響頗深,是個文藝中年

除了昆汀和今敏,劉健的影像風格還讓人聯想到賈樟柯。那種粗礪的真實,雜亂的畫面充斥著中國特色的“城市牛皮癬”,街頭的“誠信網吧”,賓館裡的“保健按摩”,冰櫃上貼著“怕上火喝王老太”……

是的,劉健的動畫就是這樣

他的想像力在中國的現實裡貼地飛行

揚起一陣陣嗆鼻的塵土氣

1993年,劉健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中國畫專業。然而他卻沒有囿於本專業的範圍,而是將觸角延伸至動畫電影範疇。身為中國美術學院影視與動畫藝術學院教師,他的繪畫功底自不必說,在此基礎上,他又確立了獨樹一幟的個人風格。

還記得馮小剛2001年的電影[大腕]中那段驚為天人、令人捧腹的3分鐘動畫嗎?導演泰勒從降生到去世的一生,做得極具後現代主義解構色彩。是的,那就是劉健的大作。

▲[大腕]:動畫短片中演唱《朋友》的臧天朔

2005年,劉健編劇、導演了365集的國產動畫片《蟲蟲》。2010年,他推出自己第一部動畫長片[刺痛我],與[大世界]片長相似:74分鐘。

[刺痛我]作為劉健的處女長片,已經顯示出他的題材偏好——底層小人物掙扎。兩個沒有工作的大學畢業生,為了改善生活而企圖綁架一個超市老闆。影片涉及了社會各個層次的人:打工仔、保安、老闆、官員、員警、涉黑組織……

[兩杆大煙槍]式的劇情機制再度被借用,多條線索多重巧合之後,眾生命運彙聚到同一場結局。[刺痛我]創作歷時3年,劉健同樣集導演、編劇、原畫、動畫等工作於一身,用Wacom手繪板製作完成,由左小祖咒擔綱音樂。

每秒12幀的斷續感,是劉健作品最為顯著的標誌性風格。這一點在[大腕]裡那段小動畫中有非常明顯的體現,因為那段動畫的畫面播放速率可能更低。

這種刻意低幀帶來的“卡頓”,讓觀眾注意力不由自主從畫面中間離出來,我們能遠遠望著銀幕裡的人物,看他們荒誕的一舉一動,感受著導演的“上帝視角”。

▲[大腕]:泰勒的新生

但這種上帝視角卻絕非睥睨眾生,而是充滿同情的平視。不管是[刺痛我]還是[大世界],他們中的一些人雖然可笑,卻是就在我們身邊的鮮活的“人”,他們努力生活,努力存在。

當[刺痛我]入圍2010年法國昂西國際動畫電影節的時候,法國《電影手冊》以《中國的新突破》為題,高度讚賞[刺痛我]。至今,這可能都是對劉健及劉健作品最精准的定位:

“競賽單元中真正的驚喜來自於中國。它不具有上海學派的大師範兒,不是中國上千年繪畫傳統的迴響,更沒有講述一些關於和尚和猴子的故事,以及表達一些山水之情。而是來自于一個完全默默無聞的劉健。帶著不露聲色卻決不妥協的態度,他的第一部敘事電影[刺痛我]標誌著中國動畫電影生機勃勃的回歸。”

▲[刺痛我]:像不像左小祖咒?

但[大世界]並不完美

每秒12幀不是問題

問題是劉健的鏡頭語言略顯貧乏

一個對話場景,連基本的正反打鏡頭都很少切換,常常出現一個持續很久的幾乎靜止不動的鏡頭,只有人物說話時嘴部的微微抽搐才能讓觀眾意識到這是部“動”畫,而不是在看幻燈片。

▲劉健[大世界]

身為美術老師的劉健,可能過於強調靜止“畫”面的美感,欠缺了對於“動”的把握。那些處於城市化進程中的城鄉結合部,被用畫筆描繪出來固然震撼,可它不應該是一部優秀動畫電影的全部。

今敏曾說,自己不拍真人電影就是因為動畫能以更少的幀數完成真人電影做不到的簡潔淩厲的視覺效果。

▲今敏[紅辣椒]

同樣是把動畫電影按真人電影來做,今敏對“動畫”兩字的理解,著實令人嘆服。從這點來看,劉健離真正的動畫大師,還有段不小的距離。

當然,我們理解一個人做動畫電影的艱難,近80分鐘的手繪二維動畫,800多個鏡頭的原畫全部由劉健自己完成。無論是今敏還是宮崎駿,恐怕在一部電影上都不會有這麼大的工作量。

所以薑君怎麼好意思苛求更多?能做到這個程度,就已值得我們喝彩,並且進影院鼓勵。[大世界]屬於大銀幕。

希望劉健的動畫電影越做越好。

[大世界]“話癆+暴力”的風格容易讓人聯想到昆汀。

宏觀來看,[大世界]的多線敘事、最後在結尾聚合的結構,也頗有點昆汀[低俗小說]的“閉環敘事”神采。

影片雖只有77分鐘,卻以多個人物視角展開故事。南方小城,天氣昏暗陰沉,幾個社會底層邊緣人,掙扎在金錢與欲望之中,游走在道德和法律邊緣。

司機小張從老闆那兒偷了一包現金,好為他整容失敗的未婚妻做修復手術。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鉅款的消失和多次易主,引發了一系列災難性後果。

當然,也因此曝出了不少底層智慧和平民金句。譬如“這個世界是屬於瘋子和傻子的,瘋子轟轟烈烈勇往直前,傻子嘻嘻哈哈知足常樂”;譬如普通人的“三重自由”:

這些對白的靈感來源於導演劉健對生活的觀察。他在醫院看病時,曾聽兩位中年男人聊天,記下了二人所說。那段“論自由”,可能正源出於此,所以我們才能從其中感受到濃濃的草根氣息,這不是閉門造車能做到的。

▲劉健

敘事風格可定位昆汀,那影像風格呢?很多人都聯想到今敏。的確,這種“寫實+暗黑”的畫風,與宮崎駿為代表的浪漫派必定相去甚遠,而另一種畫風的翹楚,則非今敏莫屬。

[大世界]描繪的中國南方小鎮氣質,會讓我們輕易想起今敏筆下的東京。

[東京教父]對準的東京街頭,不是那些霓虹閃爍和燈紅酒綠,而是在繁華映照下不為人注意的陰暗角落,邊緣人生存於此,他們亦是這個城市的一部分。

▲[東京教父]

[大世界]中塑造的各階層群像,的確為我們展現了一個主流視線之外的“大世界”:

老闆劉叔看似人生贏家,卻被身為畫家的發小戴了綠帽;工地司機小張對女友千般好,卻也差點性命不保最終竹籃打水;打手瘦皮看似兇悍,卻有一顆孤傲的心,非要把孩子送到美國讀書。

還有摟著鉅款卻把“我可不是見錢眼開”掛在嘴邊的二姐、有一個“發明夢”的餛飩攤老闆黃眼、夢想著去香格里拉的桌球攤小情侶等等,這些人代表的才是中國底層社會的真實樣貌。

▲殺手瘦皮喜歡戴著黑色大沿帽,可能受[獨行殺手]影響頗深,是個文藝中年

除了昆汀和今敏,劉健的影像風格還讓人聯想到賈樟柯。那種粗礪的真實,雜亂的畫面充斥著中國特色的“城市牛皮癬”,街頭的“誠信網吧”,賓館裡的“保健按摩”,冰櫃上貼著“怕上火喝王老太”……

是的,劉健的動畫就是這樣

他的想像力在中國的現實裡貼地飛行

揚起一陣陣嗆鼻的塵土氣

1993年,劉健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中國畫專業。然而他卻沒有囿於本專業的範圍,而是將觸角延伸至動畫電影範疇。身為中國美術學院影視與動畫藝術學院教師,他的繪畫功底自不必說,在此基礎上,他又確立了獨樹一幟的個人風格。

還記得馮小剛2001年的電影[大腕]中那段驚為天人、令人捧腹的3分鐘動畫嗎?導演泰勒從降生到去世的一生,做得極具後現代主義解構色彩。是的,那就是劉健的大作。

▲[大腕]:動畫短片中演唱《朋友》的臧天朔

2005年,劉健編劇、導演了365集的國產動畫片《蟲蟲》。2010年,他推出自己第一部動畫長片[刺痛我],與[大世界]片長相似:74分鐘。

[刺痛我]作為劉健的處女長片,已經顯示出他的題材偏好——底層小人物掙扎。兩個沒有工作的大學畢業生,為了改善生活而企圖綁架一個超市老闆。影片涉及了社會各個層次的人:打工仔、保安、老闆、官員、員警、涉黑組織……

[兩杆大煙槍]式的劇情機制再度被借用,多條線索多重巧合之後,眾生命運彙聚到同一場結局。[刺痛我]創作歷時3年,劉健同樣集導演、編劇、原畫、動畫等工作於一身,用Wacom手繪板製作完成,由左小祖咒擔綱音樂。

每秒12幀的斷續感,是劉健作品最為顯著的標誌性風格。這一點在[大腕]裡那段小動畫中有非常明顯的體現,因為那段動畫的畫面播放速率可能更低。

這種刻意低幀帶來的“卡頓”,讓觀眾注意力不由自主從畫面中間離出來,我們能遠遠望著銀幕裡的人物,看他們荒誕的一舉一動,感受著導演的“上帝視角”。

▲[大腕]:泰勒的新生

但這種上帝視角卻絕非睥睨眾生,而是充滿同情的平視。不管是[刺痛我]還是[大世界],他們中的一些人雖然可笑,卻是就在我們身邊的鮮活的“人”,他們努力生活,努力存在。

當[刺痛我]入圍2010年法國昂西國際動畫電影節的時候,法國《電影手冊》以《中國的新突破》為題,高度讚賞[刺痛我]。至今,這可能都是對劉健及劉健作品最精准的定位:

“競賽單元中真正的驚喜來自於中國。它不具有上海學派的大師範兒,不是中國上千年繪畫傳統的迴響,更沒有講述一些關於和尚和猴子的故事,以及表達一些山水之情。而是來自于一個完全默默無聞的劉健。帶著不露聲色卻決不妥協的態度,他的第一部敘事電影[刺痛我]標誌著中國動畫電影生機勃勃的回歸。”

▲[刺痛我]:像不像左小祖咒?

但[大世界]並不完美

每秒12幀不是問題

問題是劉健的鏡頭語言略顯貧乏

一個對話場景,連基本的正反打鏡頭都很少切換,常常出現一個持續很久的幾乎靜止不動的鏡頭,只有人物說話時嘴部的微微抽搐才能讓觀眾意識到這是部“動”畫,而不是在看幻燈片。

▲劉健[大世界]

身為美術老師的劉健,可能過於強調靜止“畫”面的美感,欠缺了對於“動”的把握。那些處於城市化進程中的城鄉結合部,被用畫筆描繪出來固然震撼,可它不應該是一部優秀動畫電影的全部。

今敏曾說,自己不拍真人電影就是因為動畫能以更少的幀數完成真人電影做不到的簡潔淩厲的視覺效果。

▲今敏[紅辣椒]

同樣是把動畫電影按真人電影來做,今敏對“動畫”兩字的理解,著實令人嘆服。從這點來看,劉健離真正的動畫大師,還有段不小的距離。

當然,我們理解一個人做動畫電影的艱難,近80分鐘的手繪二維動畫,800多個鏡頭的原畫全部由劉健自己完成。無論是今敏還是宮崎駿,恐怕在一部電影上都不會有這麼大的工作量。

所以薑君怎麼好意思苛求更多?能做到這個程度,就已值得我們喝彩,並且進影院鼓勵。[大世界]屬於大銀幕。

希望劉健的動畫電影越做越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