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溫州成功創建秘訣:創新“信用+”模式 拿下多項全國第一

溫州入選國家首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 背後有什麼秘訣?昨天, 市信用辦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溫州市創新“信用+”模式, 逐個領域進行突破, 拿下多個全國第一、全省第一。

通過“信用+大資料”, 溫州市打造出全省首個信用平臺;通過“信用+金改”, 率全國之先建成民間金融組織非現場監管系統;通過“信用+農村”, 成立全國首家以“公司+會員”制形式的“三位一體”實體平臺……

以“信用+大資料”為基礎

建設地方特色信用平臺

溫州是浙江第一個建成信用平臺的城市。 早在2006年, 溫州市就建成並運行溫州市企業公共信用資訊平臺,

率先打破“資訊孤島”, 推動信用資訊共建共用。 2012年, 溫州市又建成溫州信用網, 2016年啟動溫州市信用資訊綜合服務平臺建設。 隨後, 溫州市又以信用資訊綜合服務平臺為總樞紐, 為11個縣(市、區)開發信用子平臺。 目前, 該平臺共歸集63個單位共359類信用資訊, 其中法人和其他組織的信用資訊245類、自然人的信用資訊152類, 為全市1.2萬家非企業法人、26.9萬家企業、50.6萬家個體工商戶和821.7萬個自然人建立信用檔案。

“這在全省都是絕無僅有的。 ”市信用辦有關人員告訴記者, 溫州市已破除縣、區間信用資料區域壁壘, 實現全市範圍內信用資訊的共建共用共用, 在64個市級單位、11個縣(市、區)和各級審批中心、民間借貸中心及“信用溫州”網站開放信用資訊“一站式”查詢。

截至目前, 累計查詢量已達164萬多人次。

以“信用+金改”為特色

改善溫州金融生態環境

作為國務院批准設立的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 溫州市於2014年正式推出《溫州市民間融資管理條例》, 明確將民間融資相關資訊作為重要的信用資訊予以採信和應用, 防範金融風險, 促進民間借貸規範化、陽光化和法制化。

立法後, 溫州市又設立全國唯一一個地級市征信分中心——人民銀行征信中心溫州分中心, 運用人行征信系統, 打造溫州市企業信用資訊輔助系統, 全面推進地方金融機構服務中小微企業發展, 建立小微企業融資政府增信長效機制, 破解小微企業“首貸之困”。 截至目前, 已累計為998戶小微企業出具擔保函,

承保金額達18.3億元。 另外, 溫州市還率全國之先建成民間金融組織非現場監管系統, 通過採集十大類近900家民間金融組織信用資訊, 運用大資料技術採集發佈“溫州指數”, 實現對民間金融風險狀況的持續監控和動態分析, 提升監管效能。

“在‘信用+金改’模式的創新引領下, 溫州市金融生態環境逐步改善。 ”市信用辦有關人員說, 全市不良貸款已連續四年實現“雙降”;企業債等直接融資比重穩步提高, 2015年以來新增企業債核准230億元, 居浙江省前列, 同時作為唯一地級市被列為全國首批城市停車場專項債券試點創新城市。

以“信用+農村”為支撐

構建三位一體合作體系

近年來, 溫州市通過“戶轉場、場入社、社聯合”, 引導各類農民經濟組織以產權和服務為紐帶,

開展生產、供銷和信用合作, 成效顯著。 成立全國首家以“公司+會員”制形式的“三位一體”實體平臺——溫州甌海農合實業發展有限公司, 進一步整合發揮專業合作社生產優勢、供銷社流通優勢和銀行信貸優勢。 截至目前, 已發展出各類新型農村合作金融組織395個, 農民合作社資金互助會70家。

此外, 溫州市又率全省之先構建市、縣、鄉三級農合聯體系, 以農合聯為平臺進一步整合和盤活為農服務資源, 形成集生產、供銷、信用服務功能於一體的合作組織。 通過提供信用評定、信用貸款、社帳代理等服務, 不斷壯大信用服務功能。 至目前, 開展信用合作的合作社占全省的52%以上, 獲省級信用評價A級以上農民合作社1616家。

“我們在‘三位一體’建設中重點突出信用合作, 積極穩妥發展農村合作金融, 創新發展互助組織, 提升信用合作服務。 ”市信用辦有關人員說, 2015年, 溫州市率全國之先推出“農民資產授托代管融資”新模式, 累計啟動農村資產26.8億餘元, 有效盤活了農村巨大“沉睡”資產, 打通了農村金融服務“最後一公里”。

以“信用+獎懲”為重點

構築新型市場監管體系

近年來, 溫州市積極建立以信用為核心的市場監管體系, 出臺專門管理辦法, 針對26個領域聯合激勵物件和36個領域聯合懲戒對象, 落實行業主管部門、市場機構和行業組織共23項聯合激勵措施和17項聯合懲戒措施;出臺或落實56個失信“黑名單”制度和12個守信“紅名單”制度, 建立跨區域聯合獎懲體系,與麗水、義烏簽訂區域信用建設合作框架協定,共用“紅黑名單”資訊1.5萬餘條。

“做得好聯合激勵,在貸款等方面可以享受優惠,做得不好則要聯合懲戒。”市信用辦有關人員介紹,溫州市通過建立信用與信貸融資掛鉤機制,優先為誠信企業提供金融支援,現已對全市1443家納稅信用等級A、B級的企業進行授信,授信總額達24.53億元,累計發放貸款31.45億元,同時開展信用惠民聯合激勵,在教育、住房保障、醫療衛生、銀行信貸等領域為誠實守信的溫州人提供更為便捷的公共服務。

另外,溫州市也建立了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府院聯繫會議制度,實現司法審判領域失信資訊與政府信用資訊交換共用,建立跨領域、多部門參與的對司法審判領域失信行為和失信主體實施聯合懲戒的機制。2015年以來,溫州市成功控制人員4162人,司法拘留2842人,將8萬餘條失信資訊列入最高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庫,促使10220名失信被執行人自動履行義務或達成和解協議。

以“信用+文化”為抓手

構建影響全國的誠信品牌

2002年起,溫州市將每年8月8日作為溫州“誠信日”,在誠信日前後舉辦活動,至今已連續舉辦16年,這是全國首個也是為數不多的區域性誠信主題紀念日。誠信日當天,溫州市會集中組織系列活動,不斷提高政府、企業和個人的誠信意識,帶動和引導社會各界、各行各業、各類企業、各條戰線和廣大幹部群眾,全面主動參與信用城市創建工作。

“誠信一條街”創建活動也是溫州市招牌。據介紹,目前,溫州市已成功打造溫州五馬街、人民路、府前街“誠信一條街”,沿路商家簽下誠信經營承諾書,“信用溫州”微信公眾號則會不定時推介誠信店家,營造誠實守信的商業氛圍。

近幾年,溫州市湧現出一批誠信模範,如“誠信溫商”謝岩斌、“誠信老爹”吳乃宜等。為對他們的事蹟進行廣泛宣傳,溫州市特推出國內首家網上誠信紀念館。據悉,該網上誠信館榮獲了第25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

建立跨區域聯合獎懲體系,與麗水、義烏簽訂區域信用建設合作框架協定,共用“紅黑名單”資訊1.5萬餘條。

“做得好聯合激勵,在貸款等方面可以享受優惠,做得不好則要聯合懲戒。”市信用辦有關人員介紹,溫州市通過建立信用與信貸融資掛鉤機制,優先為誠信企業提供金融支援,現已對全市1443家納稅信用等級A、B級的企業進行授信,授信總額達24.53億元,累計發放貸款31.45億元,同時開展信用惠民聯合激勵,在教育、住房保障、醫療衛生、銀行信貸等領域為誠實守信的溫州人提供更為便捷的公共服務。

另外,溫州市也建立了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府院聯繫會議制度,實現司法審判領域失信資訊與政府信用資訊交換共用,建立跨領域、多部門參與的對司法審判領域失信行為和失信主體實施聯合懲戒的機制。2015年以來,溫州市成功控制人員4162人,司法拘留2842人,將8萬餘條失信資訊列入最高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庫,促使10220名失信被執行人自動履行義務或達成和解協議。

以“信用+文化”為抓手

構建影響全國的誠信品牌

2002年起,溫州市將每年8月8日作為溫州“誠信日”,在誠信日前後舉辦活動,至今已連續舉辦16年,這是全國首個也是為數不多的區域性誠信主題紀念日。誠信日當天,溫州市會集中組織系列活動,不斷提高政府、企業和個人的誠信意識,帶動和引導社會各界、各行各業、各類企業、各條戰線和廣大幹部群眾,全面主動參與信用城市創建工作。

“誠信一條街”創建活動也是溫州市招牌。據介紹,目前,溫州市已成功打造溫州五馬街、人民路、府前街“誠信一條街”,沿路商家簽下誠信經營承諾書,“信用溫州”微信公眾號則會不定時推介誠信店家,營造誠實守信的商業氛圍。

近幾年,溫州市湧現出一批誠信模範,如“誠信溫商”謝岩斌、“誠信老爹”吳乃宜等。為對他們的事蹟進行廣泛宣傳,溫州市特推出國內首家網上誠信紀念館。據悉,該網上誠信館榮獲了第25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