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馬來西亞黑風洞:見證印度教徒的虔誠

關於黑風洞的得名, 頗有些來歷:相傳, 黑風洞山高路險, 住附近的土著居民每當清晨和傍晚, 望山洞那邊總是有一股股的黑煙飄進飄出,

以為是鬼神“早出晚歸“;後來印度人來了, 就在山下建了一個印度教的神殿, 希望借此來鎮住鬼神。 然而每天清晨和傍晚那股黑煙從洞口依然飄進飄出, 再後來中國人來了, 他們費盡周折接近山洞口, 終於真相大白:原來黑風其實是洞內聚集成群的燕子和蝙蝠, 它們每天清晨要飛出洞覓食, 傍晚歸來, 遮天蔽日。 當時的人們遠遠望去, 猶如一股黑煙, 黑風洞由此而得名。

黑風洞其實是一個石灰岩溶洞群, 處在叢林掩映的半山腰, 從山下循272級陡峭臺階而上即可到達洞口, 當然也有纜車直接抵達。

黑風洞分為“光洞”和“黑洞“兩個大的洞穴。 光洞高約50~60米, 寬約70~80米, 由於洞頂有孔, 陽光從岩隙中射進洞內, 故得此名。 射入洞內的陽光, 使陰暗的洞穴透出一種神秘的宗教氣氛;這陽光, 好似神的力量, 庇護著來朝拜他的教徒們。

洞附近一個洞穴中有1891年建的印度教廟宇,

供奉著蘇巴瑪廉神, 還有成百的彩繪神像。 虔誠的印度教徒們在廟宇前頂禮膜拜他們的神仙。 神廟前的燭臺上, 燭光閃閃, 忽明忽暗。

來朝拜的印度教徒, 絡繹不絕。 這一次, 我們有幸目睹了一位剛滿周歲的男孩的祝福儀式。

小男孩被爸爸媽媽用一塊毛毯擺放在神像前, 接受莊嚴神聖的宗教儀式。 小男孩仿佛明白眼前的一起, 他睜著眼睛, 不哭不鬧, 安安靜靜地配合著大家。 他媽媽一隻手輕輕的按在他的身上, 是不是在表達這樣一個意思——“孩子, 在神的面前, 我與你同在”?

這應該是當地非常重要的一個儀式,小男孩整個家庭的人都到齊了。儀式的時候,所有人莊嚴肅穆,鴉雀無聲;唯有心中,一直在默念神靈的名字。

虔誠的父母在為他們的小天使祈福,祈禱他平平安安,健康快樂的長大。

儀式結束了,男孩的媽媽抱起了他。全家人圍了過來,一切接受神職人員的祝福。

神職人員手裡端著一個錫盤,裡面有宗教的聖器。教徒們可以表示一下心意,往錫盤裡放上一些現金,數額隨意。

說到動情處,一位大姐聲淚俱下

說到高興處,另一位大姐和神職人員宛然一笑

教徒們和神職人員交談,她們心中的一些疑惑,需要聆聽神的聲音。你看她們專注的眼神,閃耀著信仰,閃耀著虔誠。

虔誠的朝拜者,接受神職人員的祝福

信仰,讓這裡的的每個人都感覺到被神庇護的幸福。

你看,這兩位大姐,沖著鏡頭一直保持著靜靜地微笑。

黑風洞裡有成百座精美彩繪的印度教神像,所以這裡被認為是馬來西亞的印度教聖地。每年1月下旬到2月上旬,信徒來此慶祝大寶森節,為期3天,人山人海,來自全國各地的朝聖者可達30萬人之多。平日裡來參觀的人,也是絡繹不絕。

每年的大寶森節期間,虔誠的印度教徒會用鋼針穿過皮膚,面頰和舌頭上用小刀、小叉刺穿,背負神像,唱著宗教聖歌遊行步入石洞參拜,為期3天,朝聖者可達30多萬人。

這應該是當地非常重要的一個儀式,小男孩整個家庭的人都到齊了。儀式的時候,所有人莊嚴肅穆,鴉雀無聲;唯有心中,一直在默念神靈的名字。

虔誠的父母在為他們的小天使祈福,祈禱他平平安安,健康快樂的長大。

儀式結束了,男孩的媽媽抱起了他。全家人圍了過來,一切接受神職人員的祝福。

神職人員手裡端著一個錫盤,裡面有宗教的聖器。教徒們可以表示一下心意,往錫盤裡放上一些現金,數額隨意。

說到動情處,一位大姐聲淚俱下

說到高興處,另一位大姐和神職人員宛然一笑

教徒們和神職人員交談,她們心中的一些疑惑,需要聆聽神的聲音。你看她們專注的眼神,閃耀著信仰,閃耀著虔誠。

虔誠的朝拜者,接受神職人員的祝福

信仰,讓這裡的的每個人都感覺到被神庇護的幸福。

你看,這兩位大姐,沖著鏡頭一直保持著靜靜地微笑。

黑風洞裡有成百座精美彩繪的印度教神像,所以這裡被認為是馬來西亞的印度教聖地。每年1月下旬到2月上旬,信徒來此慶祝大寶森節,為期3天,人山人海,來自全國各地的朝聖者可達30萬人之多。平日裡來參觀的人,也是絡繹不絕。

每年的大寶森節期間,虔誠的印度教徒會用鋼針穿過皮膚,面頰和舌頭上用小刀、小叉刺穿,背負神像,唱著宗教聖歌遊行步入石洞參拜,為期3天,朝聖者可達30多萬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