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花樣炫富被調查丨盈科所這位合夥人律師,到底哪些方面做的不對?

剛看到騰訊大粵網出新聞, 廣東省律協今日發函要求調查。 律協真是正事不辦, 亂七八糟的事情插手速度一流。

先說說背景:

當事人律師看朋友圈自稱是盈科所的合夥人級別, 有點厲害了。

可能非法律行業的人不太瞭解這是個什麼水準……盈科確實算全球連鎖的大所(國內標準), 而當時我還沒畢業的時候, 知道的幾家國內知名的律所也就是盈科、德恒而已。

據某機構的統計資料可以看到, 盈科的律師總數(亞太範圍內)5462人, 合夥人1860人, 可見在這種大所, 大約只有1/3的人才能夠成為合夥人, 算起來已經是國內一流律所中含金量比較低的了(幾個大律所的比例大概是在1/3-1/5之間波動),

但是依舊值錢啊。

雖然目前是律協稱該律師在網上發佈的資訊涉嫌虛假宣傳, 但是具體是“炫富的內容”還是“認證的資訊”暫不知曉。

律師的收入

律師的收入有高有低, 但是作為“第一大所”(這個沒有特權威的機構評比)的合夥人,

收入自然不可能會低的。 具體的話在這裡沒法給個數字, 只能說之前我們的老師在非一線城市非大所的情況下, 能做到年入百萬這個水準, 恩, 多的時候還不止。

深圳盈科所的合夥人, 收入再低應該也不會低於這個水準吧, 否則16年入的盈科, 17年就成合夥人, 那就只能是是背景方面有些厲害了。

在深圳, 買幾個頭等艙機票, 買幾個奢侈品還是消費水準內的。

為什麼會引起如此軒然大波?

炫富, 而且少見的不是微商:其實炫富的人很多啊, 深圳大街上開保時捷橫衝直撞的多了去了, 不過人家也不會天天發朋友圈啊, 天天發朋友圈那是微商做的事情(恭喜方總拿下瑪莎拉蒂!),

難得見到一個不是微商的人天天炫富, 還公開的, 這不就引發吐槽了嗎。

律師如今不算特別受待見:內地的法治情況大家也清楚, 至少之前在行業內, 大多都是拿了錢敷衍做事的。 我從第一家律所辭職的時候, 是因為副主任開會教我們如何根據當事人的穿著來報價, 恩, 一個沒啥用的東西報個萬把塊錢好玩似的。 但問題是人家也有朋友, 你這花一萬塊買來的東西, 人家說“恩, 我順手就能給你做了”, 你想想你爽不爽?

後來我從那家律所辭了, 絕大因素也是這樣吧(而且貌似在行業內屬於潛規則)

炫富的同時對社會普遍認知造成了一定衝擊:比如“我可不想孩子爸爸出生在縣城, 請來的親戚都和紅獅子一樣”, “老公業務是給我做的, 而不是分我的業務”。 其實吧, 放在個人追求上, 這些可以私下做話題說也是沒問題, 重要的是一旦放在大庭廣眾之下就不好了。

比如, 每個女人對自己心中的白馬王子都有要求, 比如身高、體重、家境、收入水準、興趣愛好等等, 你看現在那麼多青春少女頂著王思聰、鹿晗等等人叫老公,

不也是這個道理, 或許他們展示出來的面目, 就符合這些少女的擇偶觀。

而這位女律師的要求, 男士需要收入比她高(這個我認為沒問題), 希望不是縣城出生(也不算太大的問題), 但是無疑打擊到廣大人民的自尊心了。

因為, 縣城甚至農村出身的人, 畢竟是巨大部分。 包括如今一些功成名就的人, 可能出身都不上特別好, 比如劉強東東哥也是農村出身啊。 即使有些人在圈子內鄙視小城市, 或者農村出身的人, 也不會大肆、公開的發聲。

比起某one的歌詞充滿淫穢內容, 教唆吸毒來說, 這位元律師的內容“正統太多”。

個人的追求, 只要合法、合規, 沒有侵犯到他人的權利, 自然受法律保障。 難道我們還要干涉隔壁家鄰居今晚吃什麼菜嗎?

瘋狂抨擊的人,一定的某方面軟肋被戳中了

其實真正反駁的人,大部分是被她的言論戳中了自己某一個軟肋。

“反正在網上說說也不用負責,那麼多人評論即使起訴也輪不到我”這種心態,讓大家可以逮著這個事來發表自己的想法,事實上評論起來可比這位律師“惡毒”多了。

在這裡就不展示了,看了幾條實在是不堪入目。

事實上,你又不要娶她,她也不用接你的案子,中國十多億人,你們之間平時不會有任何交集,你罵她圖個啥呢?將自己不好的一面展示給大家看,又能得到什麼呢?

你不是英雄,只是一個落寞的普通人罷了。

最後,寫給發她朋友圈的人

真不知道將她朋友圈公開截圖的人是什麼心態,如果是朋友,那這個朋友就有點過分了,在背後指指點點的人最可恨。

如果是當事人,那麼大抵是案件代理的時候有不爽的經歷,所以相當於一種落井下石的報復吧。

這件事也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律師,或者說服務行業一定要有兩個微信,把生活與工作區分開,恩,就這樣。

如果你對什麼社會熱點問題有疑惑,想瞭解,歡迎關注我,給我留言。每天討論一個社會熱點問題。

關注我們

每天五分鐘,即可獲取有條理的熱點分析探究

難道我們還要干涉隔壁家鄰居今晚吃什麼菜嗎?

瘋狂抨擊的人,一定的某方面軟肋被戳中了

其實真正反駁的人,大部分是被她的言論戳中了自己某一個軟肋。

“反正在網上說說也不用負責,那麼多人評論即使起訴也輪不到我”這種心態,讓大家可以逮著這個事來發表自己的想法,事實上評論起來可比這位律師“惡毒”多了。

在這裡就不展示了,看了幾條實在是不堪入目。

事實上,你又不要娶她,她也不用接你的案子,中國十多億人,你們之間平時不會有任何交集,你罵她圖個啥呢?將自己不好的一面展示給大家看,又能得到什麼呢?

你不是英雄,只是一個落寞的普通人罷了。

最後,寫給發她朋友圈的人

真不知道將她朋友圈公開截圖的人是什麼心態,如果是朋友,那這個朋友就有點過分了,在背後指指點點的人最可恨。

如果是當事人,那麼大抵是案件代理的時候有不爽的經歷,所以相當於一種落井下石的報復吧。

這件事也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律師,或者說服務行業一定要有兩個微信,把生活與工作區分開,恩,就這樣。

如果你對什麼社會熱點問題有疑惑,想瞭解,歡迎關注我,給我留言。每天討論一個社會熱點問題。

關注我們

每天五分鐘,即可獲取有條理的熱點分析探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