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避寒點形同虛設比風雪更讓人寒心

1月8日, 一則名為《太扯了!杭州深夜這一幕, 比風雪更讓人寒心!》的新聞, 在朋友圈刷屏。 文中提到, 杭州對外公佈的臨時避寒點, 存在缺少物資、無人值守、電話沒人接、工作人員對救助事宜不知情等問題。 1月9日11時, 杭州市民政局召開新聞通氣會, 對此事作出回應。 (1月9日 浙江線上)

搜索有關杭州設立臨時避寒點的新聞可以看出, 早在去年的12月, 杭州市民政部門就對外公佈了分佈在全市的53起臨時避寒點的位址、連絡人和聯繫電話, 聲稱避寒點會提供棉衣、棉被、食物和飲用水等物資。 從相關網站新聞報導中也可以清楚看到已經準備好的速食麵、礦泉水、棉衣、被褥,

甚至空調等防寒保暖物資, 可以說準備工作是相當充分, 只差求助者“臨門一腳”了。

而在8日, 隨著杭州進入一年中最冷的日子時, 媒體記者分別在深夜和淩晨, 走訪了上城、下城、拱墅、江幹、西湖、濱江、蕭山7個城區及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的27個臨時避寒點, 發現除了蕭山把承諾做好了之外, 其他避寒點幾乎形同虛設。

對“臨時避寒點缺少物資”, 杭州市民政局給出回復:由於臨時避寒點以會議室等場地為多, 許多物資在啟動臨時避寒點後, 才會拿出來, 所以出現了畫面裡沒有物資的狀況。 各臨時避寒點正式開放後, 會開啟空調, 提供棉被、泡面、速食等來保證避寒人士的溫飽。

對於杭州市民政局, “在實際工作中, 確實存在一些不夠到位”的回復, 筆者卻不完全認同, 一個已經公佈已久, 已經做好了準備工作的臨時救助措施, 卻在記者的明查暗訪下“洋相百出”, 不是電話打不通, 就是沒有人值守, 有些甚至沒有接到通知, 甚至就是“閉門謝客”, 即便是“承認”有那麼回事, 要麼是“自圓其說”、要麼是“匆忙上陣”, 根本不具備避寒條件, 讓人唏噓不已。 至於回復說許多物資要在啟動後才會拿出來, 杭州都已經進入一年中最冷的日子了, 還沒有啟動“避寒點”, 那什麼時候才能啟動呢, 難道非要等記者曝光了才能啟動、才能運行?

可以想像, 到“避寒點”尋求幫助的, 除了無家可歸者, 就是遇到了緊急狀況的人,

避寒點承載的不僅是救助, 更多的是一種信任, 一種態度, 一種責任。 “避寒點”不避寒, 甚至形同虛設, 是笑話、失誤、還是不作為呢?人民群眾心中自有答案。

筆者相信, 在新聞曝光後, 隨著杭州市民政局的公開回復, 避寒點的問題一定會很快得到解決。 但是, 這樣的結果已經難以挽回相關部門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甚至不作為慢作為的壞形象。 用媒體的話說, 被“啪啪”地打臉的並不僅僅是這些相關部門, 還有杭州市政府的臉面, 以及我們全體杭州人的臉面。

誠信不僅是一種聲譽, 也是一種責任, 政府機關承諾了不兌現, 說輕了是作風漂浮、官僚主義, 往重了說, 就是不作為慢作為不負責任。 避寒點“缺少物資、閉門謝客”, 不僅折射出部分黨政機關仍然存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問題,

也暴露出少數黨員幹部不作為慢作為的陋習, 長此以往, 不僅會損害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更會讓黨和政府的公信力受損。

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以此為戒、認真吸取教訓, 服務人民群眾要主動作為認真對待, 切實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 杜絕比風雪更讓人寒心的問題發生。

文/白文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