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金融業求職:行業精英講述過來人的故事

深圳新聞網訊 具備清華、北大、人大、上交、復旦、南開、武大等知名高校碩士以上學歷, 且均為著名券商、基金、銀行、信託、資管行業核心崗位業務新星……這個團隊的名字叫做“金融小夥伴”。 3月11日下午三點, 深圳書城南山城三層舉辦題為“你的我的金融夢”的分享交流活動, 暨《金融求職寶典:玩轉金融業的正確姿勢》一書的讀者見面會, 該書正是這個公益性極強的金融教育平臺“金融小夥伴”的處女作。

該活動由深圳出版發行集團與國家發展改革委所屬中國市場出版社聯合舉辦。 前海聯合基金研究員彭波,

作為該書作者團隊核心成員之一, 將從金融行業整體剖析、深圳金融業從業特點、金融求職必備技能、求職過程中的彎路等方面與深圳讀者展開互動。 與會嘉賓有安信基金研究部高級研究員許傑、平安證券投行部高級經理程超等青年專家, 以及媒體界、出版界人士數十人, 共同見證此次分享。

作者團隊核心成員之一——前海聯合基金研究員彭波

金融小夥伴的團隊成員們對金融業及其各個子行業有成熟的認知;同時, 求學時期對職業生涯的那些困惑, 對於他們來說至今仍記憶猶新。 因此, 自2014年創立以來, 金融小夥伴履行其“成長永相伴”的口號, 為在校學生、初入金融行業的新人及廣大公眾提供行業動態、招聘資訊、實習資訊等等,

以及説明其擬訂更合理的職業規劃, 並提供崗位技能培訓及簡歷、筆試、面試等諮詢指導, 共組織線上線下教學交流活動數百場, 線上活動參與人數常常達數萬人。

安信基金研究部高級研究員許傑

東興證券投資銀行部投資經理 萬大豔

近年來, 我國高校畢業生數量一直維持在每年750萬左右的規模, 並有逐年升高的態勢, 其中經管類占到了三成;而每年赴海外求學的50萬學子中, 歸國人員數量達40萬左右, 且以商科為主, 一定程度上供給過剩的狀況較為突出。 而縱觀我國金融業的發展, 相對發達國家來說, 行業成熟度不高, 對實體經濟的支撐作用更是沒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對於金融業的發展, 除了制度設計上的變革外,

金融人才的培養是重中之重。 為了使人才的供給能夠更加“適銷對路”, 教育界和企業界一直在不遺餘力地探索前進, 但課堂教學與工作實踐之間的脫節、企業對人才成長的期待與個人職業規劃的模糊都存在突出的矛盾。

《金融求職寶典:玩轉金融業的正確姿勢》

金融小夥伴所提供的崗前職業教育, 對於學生來說, 提升了就業品質和效率, 而從社會的角度來看, 則提升了人才的使用效率和效度, 可以說實現了對高校教育和企業培育的有益補充, 並在兩者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樑。 事實上, 金融業遠非經管類畢業生的“獨食”, 它對法學類、理工類人才的需求也相當旺盛。

讀者見面會現場最值得注意的一點是,

金融小夥伴的發起和運行, 完全是一次民間自發、年輕人自發的就業促進行動。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年代, 這種極富創新性的教育模式和施教主體, 以強烈的公益特質, 默默地實現著其自身的社會擔當。 (圖/文 李慕天 通訊員 白瓊)

來源:深圳新聞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