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民族品牌:修文獼猴桃

中國高端水果市場十多年來一直由國外品牌主宰, 國產水果始終扮演著“大路貨”的邊緣者角色。

然而來自貴州的修文獼猴桃憑藉其優異的品質、大膽的創新以及搶佔潮頭的勇氣,

不斷超越自我, 一躍成為中國果業品牌中的一匹“黑馬”, 成為誓與國際品牌試比高的“中國力量”!

從“一張白紙”到“滿園春色”

每年的九月, 走進修文縣的百里沃野, 陣陣果香沁人心脾, 處處可見一張張喜迎豐收的笑臉⋯⋯上萬畝的標準化獼猴桃基地成方成畦、美感律動,

生機盎然的山野生態景象一眼望不到邊;藤蔓架下, 一串串濃綠的獼猴桃頓時讓人情不自禁地勾起舌尖上的食欲, 伸手可摘, 抬頭可賞。

修文獼猴桃的營養豐富, 含有蛋白水解酶、單寧果膠和糖類等有機物, 以及鈣、鉀、硒、鋅、鍺等微量元素和人體所需17種氨基酸, 具有防癌、通便、幫助消化等多種功效, 被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為最佳保健營養水果。

在修文, 幾乎所有的農家都會種植獼猴桃, 這裡的獼猴桃養活了一方人, 獼猴桃之于修文, 像其外形一樣, 是金疙瘩一樣的存在。 修文縣因境內土壤的酸性或微酸性黃壤特質, 被專家認為是獼猴桃最佳適生區的首選地。

20世紀80年代, 修文陸續從四川、陝西等地引進秦美、川獼、海沃特等品種進行種植, 但因品種多雜, 管理粗放, 發展受到很大限制。

1989年, 貴州省果樹研究所從野生獼猴桃資源中選育出“貴長、貴豐、貴露、貴蜜”四個品種。 經過修文縣多年試驗, 因“口感好、抗性強、高產穩產”,“貴長”品種脫穎而出。

2002年, 修文獼猴桃種植面積達到5萬畝, 成為全縣農業農村經濟“四大產業”之一。

2009年, 省委、省政府將修文列為全省精品果業基地之一。 2011年, 該縣成立獼猴桃產業發展專案指揮部, 主抓獼猴桃產業發展。

2014年5月, 修文縣成立獼猴桃局,

對獼猴桃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開始由補償型向市場型轉變。 同年9月, 修文縣制定了《關於大力推進獼猴桃產業提質轉型發展的實施意見》。

2015年, 貴陽市出臺《關於加快修文獼猴桃產業發展的意見》, 從全市高度確定推進修文獼猴桃產業全面轉型升級的目標。 修文縣龍場鎮、紮佐鎮、久長鎮、六屯鎮、穀堡鄉、小箐鄉、灑坪鎮、六廣鎮、大石鄉、六桶鎮共10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都在種植桃獼猴。 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 修文縣不斷完善產業基礎設施建設,狠抓獼猴桃標準化種植、科技示範和田間管理工作, 推進修文獼猴桃產業提質轉型發展, 以特色產業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和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逐步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從一棵樹到一項新興產業

修文縣谷堡鄉平灘村,房前屋後,荒坡空地,一棵棵獼猴桃樹迎風搖曳。 “這草長得越高越茂密,說明我這個地方的生態越好。”果園主人黃林說,果園一律不准用化學農藥,每年光人工除草這一項,都要花費好幾萬元。5 年前,修文縣谷堡鄉平灘村是典型的貧困村,全村387戶1186人,其中貧困戶135戶294人, 農民年人均純收入不足3000 元。

“去年,平灘村獼猴桃種植面積達到 1.2 萬餘畝,掛果9510畝,總產量達1188.75萬公斤,總收入1.3 億元,人均收入3.5 萬元。”修文縣穀堡鄉副鄉長顧慶軍說。

按照“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的發展思路,修文獼猴桃產業發展通過政策引導、金融扶持、市場拓展、科技推動等有效措施,採取“企業+基地+農戶”“公司+合作社+農戶”“家庭農場”等模式,實現了“山上有林、林下有果、林中有草”的生態、環保、迴圈發展。

目前,修文獼猴桃種植規模達16.7萬畝,覆蓋全縣10個鄉鎮113個行政村6100餘戶。其中,種植企業144家、合作社121 家、銷售企業21家(含電商)、精深加工企業3家,貯藏保鮮冷庫80餘座容量15000餘噸,梯度開發模式初具雛形。

修文縣委副書記、縣長佘龍介紹,下一步,修文獼猴桃的發展要積極調整產業結構,按照基地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產品品牌化的要求,促進資源高效迴圈利用,推進綠色產業轉型升級。

從“一棵樹”成長為一項支柱產業,這是修文發展特色產業的一份智慧,更是一種力量。

網路覆蓋: 傳統產業牽手電筒商“加速跑”

9 月 14 日,“尋獼——2017 中國·修文獼猴桃電商盛宴產品推介會、產銷洽談會”等系列活動在修文舉行,來自全國的生鮮、水果電商界排名前 100位網商及50家貴州省內知名電商、微商團隊應邀出席了活動。

會上,200多位元農特產品經銷團隊代表與修文縣現場簽約總金額達2億多元銷售合同,待國慶日正式開採後,修文獼猴桃隨著訂單銷往河南、河北、福建、江蘇、重慶等地。

“產品從田間到舌尖,最快24小時。”修文縣商務局副局長李思平說,互聯網售賣方式掀開了修文獼猴桃產業發展的新局面。

修文獼猴桃近年來已先後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國家地理性證明商標”“十六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金獎”等榮譽。

“好產品如何才能賣出好價錢?”李思平說,隨著電商的發展,一個以獼猴桃產業帶動、實現三次產業深度融合的發展新格局逐漸清晰—— 投資 5000 萬元,自主研發並初步構建了獼猴桃大資料物聯網可追溯系統,組建縣鄉村三級電商服務中心138個,開設電商、微商鋪300餘家,打造獨具特色的“互聯網+桃園+追溯”銷售體系;建成果品保鮮冷庫9000餘噸和6240噸容量的動態氣調庫,從荷蘭引進了世界先進的智慧光電分選包裝線,對獼猴桃精細化分選;採取“企業+基地+農戶”等模式,建立農業產業鏈與農民的聯結機制,在全國建立修文獼猴桃020銷售點100個,實行產業化經營。

“按照‘一個目標、兩大平臺、三大支撐、四大體系’的發展模式,修文縣積極引導獼猴桃種植企業搭載大資料、物聯網,吸引大量網上消費者和線下收購商,推進了‘黔貨出山’的步伐。”修文縣委書記孫華忠說。

目前,修文縣已建成標準資料中心1個,頤高創業小鎮、阿裡村淘、農商互聯等多家電商入駐該電商產業城。2016 年實現獼猴桃及其深加工產品線上線下交易額 2.3 億元。一個個承載著百姓希望和幸福夢想的“金果果”,在修文,正沿著產業化經營的路子在延伸⋯⋯

聲明:本文內容來源於《現代農產品銷售與消費》。

從一棵樹到一項新興產業

修文縣谷堡鄉平灘村,房前屋後,荒坡空地,一棵棵獼猴桃樹迎風搖曳。 “這草長得越高越茂密,說明我這個地方的生態越好。”果園主人黃林說,果園一律不准用化學農藥,每年光人工除草這一項,都要花費好幾萬元。5 年前,修文縣谷堡鄉平灘村是典型的貧困村,全村387戶1186人,其中貧困戶135戶294人, 農民年人均純收入不足3000 元。

“去年,平灘村獼猴桃種植面積達到 1.2 萬餘畝,掛果9510畝,總產量達1188.75萬公斤,總收入1.3 億元,人均收入3.5 萬元。”修文縣穀堡鄉副鄉長顧慶軍說。

按照“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的發展思路,修文獼猴桃產業發展通過政策引導、金融扶持、市場拓展、科技推動等有效措施,採取“企業+基地+農戶”“公司+合作社+農戶”“家庭農場”等模式,實現了“山上有林、林下有果、林中有草”的生態、環保、迴圈發展。

目前,修文獼猴桃種植規模達16.7萬畝,覆蓋全縣10個鄉鎮113個行政村6100餘戶。其中,種植企業144家、合作社121 家、銷售企業21家(含電商)、精深加工企業3家,貯藏保鮮冷庫80餘座容量15000餘噸,梯度開發模式初具雛形。

修文縣委副書記、縣長佘龍介紹,下一步,修文獼猴桃的發展要積極調整產業結構,按照基地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產品品牌化的要求,促進資源高效迴圈利用,推進綠色產業轉型升級。

從“一棵樹”成長為一項支柱產業,這是修文發展特色產業的一份智慧,更是一種力量。

網路覆蓋: 傳統產業牽手電筒商“加速跑”

9 月 14 日,“尋獼——2017 中國·修文獼猴桃電商盛宴產品推介會、產銷洽談會”等系列活動在修文舉行,來自全國的生鮮、水果電商界排名前 100位網商及50家貴州省內知名電商、微商團隊應邀出席了活動。

會上,200多位元農特產品經銷團隊代表與修文縣現場簽約總金額達2億多元銷售合同,待國慶日正式開採後,修文獼猴桃隨著訂單銷往河南、河北、福建、江蘇、重慶等地。

“產品從田間到舌尖,最快24小時。”修文縣商務局副局長李思平說,互聯網售賣方式掀開了修文獼猴桃產業發展的新局面。

修文獼猴桃近年來已先後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國家地理性證明商標”“十六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金獎”等榮譽。

“好產品如何才能賣出好價錢?”李思平說,隨著電商的發展,一個以獼猴桃產業帶動、實現三次產業深度融合的發展新格局逐漸清晰—— 投資 5000 萬元,自主研發並初步構建了獼猴桃大資料物聯網可追溯系統,組建縣鄉村三級電商服務中心138個,開設電商、微商鋪300餘家,打造獨具特色的“互聯網+桃園+追溯”銷售體系;建成果品保鮮冷庫9000餘噸和6240噸容量的動態氣調庫,從荷蘭引進了世界先進的智慧光電分選包裝線,對獼猴桃精細化分選;採取“企業+基地+農戶”等模式,建立農業產業鏈與農民的聯結機制,在全國建立修文獼猴桃020銷售點100個,實行產業化經營。

“按照‘一個目標、兩大平臺、三大支撐、四大體系’的發展模式,修文縣積極引導獼猴桃種植企業搭載大資料、物聯網,吸引大量網上消費者和線下收購商,推進了‘黔貨出山’的步伐。”修文縣委書記孫華忠說。

目前,修文縣已建成標準資料中心1個,頤高創業小鎮、阿裡村淘、農商互聯等多家電商入駐該電商產業城。2016 年實現獼猴桃及其深加工產品線上線下交易額 2.3 億元。一個個承載著百姓希望和幸福夢想的“金果果”,在修文,正沿著產業化經營的路子在延伸⋯⋯

聲明:本文內容來源於《現代農產品銷售與消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