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衛生院外科醫生:我幹不下去了……

王醫生今年40多歲了, 在一家衛生院上班已經20多年了。 按說這個年紀應該是衛生院的主力, 事業應該如日中天才對。 但是這些年, 王醫生卻越來越感到茫然。 不知道自己這個曾經的外科醫生該怎麼辦?

衛生院外科的過去、現在、將來

剛從事外科的那些年, 王醫生覺得這一行很有前途。 作為外科醫生的他, 幹的很踏實、很有幹勁, 憋著一股勁要把外科業務能力提上去。 他所在的衛生院轄區內有3萬多常住人口, 衛生院的外科能夠開展的手術也不少:

闌尾炎、疝氣、大隱靜脈曲張、痔瘡肛瘺肛旁膿腫、體表腫瘤等等。

有時候在上級醫院的專家指導一下還能夠開展膽囊切除、甲狀腺結節之類的手術。

外科有四個外科醫生, 老中青都有, 形成了一個比較穩定的外科隊伍, 王醫生也是其中之一。 那時候衛生院也非常支援外科的發展, 除了選派他們到上級醫院去進修學習外也和上級醫院有聯合。 上級專家會定期到衛生院來開展手術指導。

那段時間, 他覺得外科醫生在衛生院還是很不錯的。 收入在衛生院算是中上水準, 在衛生院也有一定的話語權, 同時也頗受當地老百姓的尊重。

後來事情漸漸地發生了變化, 讓王醫生很是彷徨……

新一輪的改革在強基層的聲浪中席捲基層。 王醫生一開始也很支持, 認為應該要進一步提高基層衛生院的業務能力,

把常見病、多發病患者留在基層解決, 讓大病、重病、危急病人、疑難雜症轉到上級大型綜合醫院或專科醫院去解決。

王醫生更是憧憬外科能在這一輪“強基層”中得到大發展。 然而, 沒過多久, 王醫生團隊遭受了一個非常痛心的打擊——外科病人大量流失!

不僅外科住院病人寥寥無幾, 連門診病人也大幅下降, 日常手術也只能在門診做做清創縫合了。 形勢的走向讓一批外科醫生陷入了一種深深的失落中:原來的下腹部手術呈現斷崖式下降, 手術很少、上級專家也不來了, 業務量的巨降使得業務能力下降;上級各種考核檢查的要求, 使得大家都要去做公共衛生工作;績效收入保底線高, 出現了分配上的大鍋飯,

積極性都不高。

種種狀況使得衛生院外科醫生的榮譽感蕩然無存。

在這種情況下, 衛生院另外三名外科醫生都陸陸續續調走了, 後來連唯一的麻醉醫生也跳槽了。 王醫生自己家在這裡, 加上與周邊的老百姓很熟悉, 對衛生院的感情很深, 一直沒有下定決心離開, 但是問及今後的想法和打算, 王醫生只是搖頭說了一句話, 再幹外科基本上不太可能了。

對於將來, 王醫生沒有什麼想法, 得過且過吧!估計他也只能按照衛生院要求轉行做內科, 或者用時下流行的說法就是, 當所謂的全科醫生了。

衛生院的外科為何日落西山

王醫生的這種情況在基層衛生院並不少見。 有些原本外科發展很不錯的衛生院,

在改革中受到衝擊較大, 業務急劇萎縮、人才流失明顯。

為什麼會出現與制度設計不一樣的結果呢?分析一下有關政策和措施我們可以發現一些端倪:

一開始是基本藥物制度的落地實施。

當時為了保證政策不打折扣地有效實施, 有關方面強調衛生院只能使用目錄內藥品, 非目錄內藥品一律不得採購使用。 於是, 第一個問題來了, 不少麻醉藥衛生院不能採購使用了。 大家知道沒有麻醉的配合, 外科肯定難以發展的。 於是, 不少病人就被迫送走。 等到有關方面發現這個政策不足再進行調整時, 病人回流基本已經很難實現了。

病人追求更好的醫療服務, 尤其在手術方面對大醫院更加信任。

醫改最大的成功之處是醫療保障體系建立起來了,

老百姓看病能夠報銷了。 原來是沒有條件, 現在條件具備了。 老百姓追求好的醫療服務無可厚非, 而國內絕大多數衛生院的外科無論是技術力量、醫療設備、醫院整體水準, 與大醫院相差的不是一點點!一旦要做外科手術, 老百姓肯定更願意選擇技術力量更強、設備更好、資源更豐富的大醫院。 這也是病人流失的重要推手。

病人流失, 衛生院的外科不僅業務萎縮, 而且科室相對弱化。

這對需要通過不斷手術來提升業務技能的外科醫生來講不是一件好事。 為了謀求自身業務能力的進一步發展, 離開衛生院就成為外科醫生的一個備選。 不少衛生院原來的外科骨幹紛紛流失到縣級醫院或者民營醫院。 病人流失、人才流失,衛生院的外科想不弱化都不行!

衛生院外科將何去何從?

現在有關部門給基層衛生院的功能定位是提供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對基本醫療又多以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尤其重點突出對慢重點人群的慢病診治為主,外科在基層衛生院的科室地位明顯不如內科,加上這些年來一味強調的全科醫生,外科這個科室、外科醫生這個崗位都變成了雞肋!

怎麼辦?

一是堅持外科崗位。現在事情有了一定的轉機,大醫院不堪重負,分級診療又成了當前必須解決的難點問題。醫聯體、醫共體開始在國內各地大行其道,這是對原來的外科醫生來講也是一個機會,會迎來鹹魚翻身也說不定。當然這還只是一個可能。

另一個是轉型。現在分級診療加上家庭醫生簽約成為當前工作的重頭戲。如果外科醫生不打算在基層外科上繼續冷門下去,轉行做全科醫生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當然全科醫生現在還不是很規範,但是只要做得好,加上有基層的群眾基礎,也是很有希望的!

當然實在不行,要麼到大醫院去做,要麼乾脆放棄這個行業!

衛生院的外科醫生,你的選擇是什麼?

病人流失、人才流失,衛生院的外科想不弱化都不行!

衛生院外科將何去何從?

現在有關部門給基層衛生院的功能定位是提供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對基本醫療又多以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尤其重點突出對慢重點人群的慢病診治為主,外科在基層衛生院的科室地位明顯不如內科,加上這些年來一味強調的全科醫生,外科這個科室、外科醫生這個崗位都變成了雞肋!

怎麼辦?

一是堅持外科崗位。現在事情有了一定的轉機,大醫院不堪重負,分級診療又成了當前必須解決的難點問題。醫聯體、醫共體開始在國內各地大行其道,這是對原來的外科醫生來講也是一個機會,會迎來鹹魚翻身也說不定。當然這還只是一個可能。

另一個是轉型。現在分級診療加上家庭醫生簽約成為當前工作的重頭戲。如果外科醫生不打算在基層外科上繼續冷門下去,轉行做全科醫生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當然全科醫生現在還不是很規範,但是只要做得好,加上有基層的群眾基礎,也是很有希望的!

當然實在不行,要麼到大醫院去做,要麼乾脆放棄這個行業!

衛生院的外科醫生,你的選擇是什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