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關於三角梅的知識

三角梅是葉子花屬(學名:Bougainvillea)植物的統稱, 又名九重葛、三角花、葉子花、葉子梅、毛寶巾、紙花、南美紫茉莉、賀春紅等, 紫茉莉科, 南美紫茉莉屬, 原產於秘魯、阿根廷、巴西、南美等地。 三角梅為常綠攀緣狀灌木, 喜溫暖濕潤氣候, 不耐寒, 喜充足光照, 常用於綠籬、庭園花木等。

三角梅的生命力旺盛, 粗生易長, 花期長, 遍生於市街鄉郊, 它的苞片大而美麗, 鮮豔似花, 當嫣紅姹紫的苞片展現時, 絢麗多彩, 給人以奔放、熱烈的感受, 正體現了深圳無限的活力和風采, 因此在1986年被評選為深圳市的市花。

形態特徵

三角梅為常綠攀援狀灌木。

枝具刺、拱形下垂。 枝葉生長茂盛, 葉腋常有刺, 亦有無刺之品種。 單葉互生, 卵形全緣或卵狀披針形, 被厚絨毛, 頂端圓鈍。

花頂生, 花很細, 小, 黃綠色, 常三朵簇生於三枚較大的苞片內, 花梗與藥片中脈合生, 並沒有很明顯的花瓣, 小花為小漏斗的形狀, 是其花被, 是個保護花蕊的組織, 花瓣內有七、八枚雄蕊與一枚雌蕊, 雖然有少部份會結種子, 不過絕大部份都不會結果, 所以繁殖方法還是以扡插繁殖法為主。

花苞大而明顯, 苞片卵圓形, 為主要觀賞部位, 顏色有鮮紅色、橙黃色、紫紅色、乳白色等。 可分為單瓣、重瓣以及斑葉等品種。

三角梅

生長習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 不耐寒, 耐高溫, 怕乾燥。 在3℃以上才可安全越冬, 15℃以上方可開花。

喜充足光照。 對土壤要求不嚴, 在排水良好、含礦物質豐富的黏重壤土中, 耐貧瘠、耐鹼、耐乾旱、忌積水, 耐修剪。

三角花對水分的需要量較大, 特別盛夏季節, 水分供應不足, 易產生落葉現象, 直接影響植株正常生長或延遲開花。 如土壤過濕, 會引起根部腐爛。 三角花屬喜光性植物, 如光線不足或過於蔭蔽, 新枝生長細弱, 葉片暗淡。

三葉梅屬藤蔓生, 繁殖簡單。 只需要在初春或者晚秋用它的莖杆扡插於土壤內, 一個月就能生根, 長出枝葉。 第二年就能開花。 花期很長, 一般一月左右。 葉子花花期較長, 花多且美麗, 在南方一般花期為當年的10月份至一年的6月初。 開花期間落花、落葉較多, 需及時清除, 即保持清新美觀。

三角梅

品種分類

1、普通三角梅

藤本, 葉片大, 莖與葉有褐色細毛, 葉片先端園鈍, 苞片橢圓狀卵形, 腋生刺在頂端顯著外彎, 開花時會落葉;花頂生或腋出。 其品種包括:白色三角梅、紅色三角梅、磚紅三角梅、朱錦三角梅、豔紅三角梅、豔紫斑葉三角梅、金黃三角梅、紫紅重瓣三角梅、雙色三角梅。

2、光葉三角梅

攀援灌木, 莖粗壯, 分枝下垂, 幼枝與嫩葉初有微毛, 不久即光滑無毛。 有腋生直刺, 葉卵形或卵狀披針形, 先端急尖或漸尖, 上面無毛, 花多散生在枝上。 比較耐寒, 還很愛開, 花多花密, 枝條也密。 花的顏色淺一點, 株型漂亮植株矮小, 緊湊, 適合盆栽。

其品種包括:橙色三角梅、白色三角梅、亮葉三角梅、鴛鴦三角梅、豔紫三角梅、斑葉三角梅、光葉斑葉三角梅、茄色三角梅、豔紫重瓣三角梅、檸檬黃色三角梅。

三角梅

3、雜交三角梅

Bougainvilleabuttiana為B.glabra和B.peruviana(秘魯三角梅)的雜交種, 是三角梅中的珍品。 花苞集生於枝條先端, 原有的花萼和雄蕊退化, 變成與花苞同色的薄片, 小而重疊似繡球, 花期長。

包括的品種有:怡紅三角梅、怡錦三角梅、黃錦三角梅、西施三角梅、紫鳳三角梅、紫鵑三角梅、橙紅三角梅、黃金三角梅、紅錦三角梅、皺葉深紅三角梅。

怡錦三角梅

栽培相關

1、繁殖

常用扡插繁殖。 6--7月花後剪取成熟的木質化枝條20釐米長, 插入沙床, 一般30天左右生根。 溫度過低, 生根慢, 成活率低。 如用IBA或NAA處理, 有促進生根的作用, 濃度一般為100--200毫克每升, 處理時間10--20秒。

2、栽培要點

三角梅露地栽培。 選擇陽光充足的空曠地或窗臺南面。 對水分需要量較大, 特別是盛夏季節, 如水分供應不足, 易產生落葉現象, 直接影響到植株的正常生長或延遲開花。 因此, 夏季和花期澆水應及時, 花後澆水可適當減少。

生長期保持土壤過濕也會引起落葉和根部腐爛。 生長期每週施肥一次, 花期增施2--3次磷肥。花期落花,落葉較多,應及時清理。

花後需修剪整形,將枯枝,密枝去除,加強肥水管理,促使萌發新枝。樹勢恢復後,又通過控肥控水,促使花芽分化,達到四季開花,年年開花的目的。生長茂盛,根系很快長滿全盆,故每隔1--2年需換盆,換盆時盆底加入基肥。盆栽用土以園土,腐葉土和沙各一份混合。栽培5--6年,需重剪更新。[3]

栽培過程中要經常摘心,以形成叢生而低矮的株形。也可設支架,使其攀援而上。三角梅屬喜光植物,無論在室內或露地栽培,都要放置或栽培在陽光充足的地方。春天發芽前進行換盆,夏季和花期要及時澆水,花後應適當減少澆水量,日常澆水以“間幹間濕”為原則。生長緩慢期施1次肥,在旺盛生長期半個月施1次肥,花期增施幾次磷肥。開花期落花、落葉較多,要及時清理,保持植株整潔美觀。花後進行整形修剪,調整樹勢,將枯枝、密枝、病弱枝及枝梢剪除,促生更多茁壯的新枝,保證開花繁盛。大約5年左右可以重剪更新1次。冬季要控制澆水,使植株充分休眠,則來年春夏開花會更加花繁色豔。

三角梅1.溫度:生長適溫為15-30℃,在夏季應適當遮蔭或採取噴水、通風等措施,冬季應維持不低於5℃的環境溫度。

2.光照:一年四季除新上盆的小苗應先放于半陰處。冬季應擺放于南向窗前,且光照時間不能少於8個小時。

3.水分:春秋兩季應每天澆水一次,夏季可每天早晚各澆一次水,冬季應控制澆水花蕾出現後每天早晚各澆水一次,同時向葉面噴水1-2次。梅雨季節要防積水以免植株爛根死亡。

4.土壤 :三角花喜疏鬆肥沃的微酸性土壤,忌水澇,

5.肥料:除在盆土中施足基肥外,生長季節還應追肥。入少量的磷酸二氫鉀,同時給葉面噴施0.1%-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盛花期每週澆施1次礬肥水,葉面噴施0.2%的磷酸二氫鉀。

6.整形修剪: 葉子花生長勢強,因此每年需要整形修剪,

7.花期控制: 若想國慶日見到葉子花,可提前將盆放於暗室進行避光處理,因其為短日照花卉。時間在8月初左右,將盆栽葉子花置於不漏光的環境中,每天從下午5點開始至第2天上午8點完全不見光,

注意:1. 炎夏和冬季因植株生長緩慢或休眠,應停止施肥。 2. 勿施濃肥或生肥。

造型

1、花籃型:即是將花修成大平面的前提下,在花平面的對角處,各留一條500-600mm長的枝條,將枝條輕輕向內彎曲,在100-200mm處重疊,綁紮在一起,形成一個花籃的提梁。此為花籃型。

2、多塔型:將所有的側枝剪出,只留一條或三條向上直立的枝條,若留三條須幫紮或編在一起,待其長到理想的高度,剪掉頂尖,使之萌發側芽,按400-500mm的間隔,清除多餘的芽,形成多塔型。

3、懸崖型:就是採用綁紮方式,使部分枝條下垂,狀如懸崖,稱懸崖型。

三角梅

催花

全花式:即全樹皆花。催花方法是,提前45天追施1:1:1的複合肥後,進行控水,葉片蔫萎後,再加少量水,結合葉面噴霧。如此反復,直至葉片全部脫落後,澆透水。這時生出的,便會滿樹是花。這過程必須在全日照下進行三角梅的整形修剪,新栽小苗長出5-6片葉時,要及時摘去頂芽,保留下部的3-4片葉;新抽枝條長出5-6片葉時,進行第二次的摘心(即摘去頂芽),如此反復幾次,可形成豐滿的樹冠。已開花的大植株,一年可進行2次修剪,第一次結合早春換盆,從基部剪去過密枝、纖細枝、病蟲枝,同時縮剪徒長枝,對保留的枝條也要進行短截。第二次在花謝後,酌情疏枝、剪去枯枝、弱枝、內堂枝,保留的枝條在30釐米處截去頂梢,同時將所有的側枝剪短,促使多發新枝,形成更多的花芽。生長衰弱的大齡老株,可行重剪,即每個大枝僅保留基部的2-3個芽,其餘全數剪去,促成植株更新復壯。

病蟲害防治

常有葉斑病為害,用百分之六十五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灑。

害蟲有刺蛾和介殼蟲為害,用百分之零點二五敵殺死乳油5000倍液噴殺。

分佈範圍

三角梅三角梅原產于南美洲的巴西、秘魯、阿根廷。在20世紀50年代,大陸南方各省的植物園和北方大城市的展覽溫室內逐步大量引種栽培三角梅,全國各地普遍栽培,並廣泛用於室內陽臺、窗臺和公共場所點綴等園林佈置,三角梅亦成為各地一種深受市民喜愛且廣泛應用的觀賞花木。中國各地均有栽培。同時是海南省省花;廣西的北海市和梧州市; 福建的廈門市;廣東的深圳市、珠海市、惠州市和江門市;貴州的黔西南州州花以及臺灣的屏東、日本的那霸市,等國內外十多個城市的市花。

盆栽要點

三角梅三角梅別名葉子花[1],原產巴西,在我國各地均有栽培。喜溫暖、陽光充足的環境,莖彎曲並密生絨毛。單葉互生、卵形、被厚絨毛,頂端圓鈍。花生于新梢頂端,常3朵簇生於3枚較大的苞片內,花梗與苞片中脈合生。苞片葉狀,橢圓形,鮮紅色,也有白色、磚紅及橙色等品種。花被管密生柔毛,雄蕊5至10枚,子房1室,花期6至1 2月。南方暖地常用作棚架、籬垣等綠化材料,也可作盆栽觀賞。根據江蘇花農和技術人員的實踐經驗,現將促其盆栽花期長、花色豔的三條關鍵措施簡述如下:

一是科學管水。即澆水、控水、重澆水三點結合。初夏生長季節,每天澆一次水,保證枝葉生長。6至7月,根據不同品種適當控水3至4 次,控水程度為使枝梢和葉片稍萎蔫。這時每天向葉片噴水1至2次,待2至3天后澆透水。反復控水幾次或隔天澆水,可促進花芽分化。當新梢出現花蕾時,每天早晚各澆一次重水,並向葉面噴水1至2次。10 月後視土壤的幹濕程度適當澆水。冬季入室後,保持不幹不澆,澆則澆透。

二是施肥得當。三角梅開花多,花期長,養分消耗多,加上盆土有限,一定要定期補充肥料。春季換盆時,施足基肥,根據花盆大小,每盆施10至15克腐熟雞糞幹或餅肥,出室後追施速效氮肥。生長旺盛期,每隔7天施腐熟餅肥水,加速花芽分化。當葉腋出現花蕾時,可多施肥、施大肥,以磷鉀肥為主。夏季盛花期,每3至5天施一次礬肥水,每7天噴0.3%磷酸二氫鉀。8至10月更要大肥大水,以肥代水,用礬肥水或餅肥水澆施。

三是日照要長、光照要強。盆栽三角梅,只要光、溫、水、肥滿足,一年四季都可開花。每天日照10至12小時,光照強、通風條件好,花期可達到180至200天。其中紫色三角梅可開到春節,清明出室後,五一節又可鮮花怒放。

花期增施2--3次磷肥。花期落花,落葉較多,應及時清理。

花後需修剪整形,將枯枝,密枝去除,加強肥水管理,促使萌發新枝。樹勢恢復後,又通過控肥控水,促使花芽分化,達到四季開花,年年開花的目的。生長茂盛,根系很快長滿全盆,故每隔1--2年需換盆,換盆時盆底加入基肥。盆栽用土以園土,腐葉土和沙各一份混合。栽培5--6年,需重剪更新。[3]

栽培過程中要經常摘心,以形成叢生而低矮的株形。也可設支架,使其攀援而上。三角梅屬喜光植物,無論在室內或露地栽培,都要放置或栽培在陽光充足的地方。春天發芽前進行換盆,夏季和花期要及時澆水,花後應適當減少澆水量,日常澆水以“間幹間濕”為原則。生長緩慢期施1次肥,在旺盛生長期半個月施1次肥,花期增施幾次磷肥。開花期落花、落葉較多,要及時清理,保持植株整潔美觀。花後進行整形修剪,調整樹勢,將枯枝、密枝、病弱枝及枝梢剪除,促生更多茁壯的新枝,保證開花繁盛。大約5年左右可以重剪更新1次。冬季要控制澆水,使植株充分休眠,則來年春夏開花會更加花繁色豔。

三角梅1.溫度:生長適溫為15-30℃,在夏季應適當遮蔭或採取噴水、通風等措施,冬季應維持不低於5℃的環境溫度。

2.光照:一年四季除新上盆的小苗應先放于半陰處。冬季應擺放于南向窗前,且光照時間不能少於8個小時。

3.水分:春秋兩季應每天澆水一次,夏季可每天早晚各澆一次水,冬季應控制澆水花蕾出現後每天早晚各澆水一次,同時向葉面噴水1-2次。梅雨季節要防積水以免植株爛根死亡。

4.土壤 :三角花喜疏鬆肥沃的微酸性土壤,忌水澇,

5.肥料:除在盆土中施足基肥外,生長季節還應追肥。入少量的磷酸二氫鉀,同時給葉面噴施0.1%-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盛花期每週澆施1次礬肥水,葉面噴施0.2%的磷酸二氫鉀。

6.整形修剪: 葉子花生長勢強,因此每年需要整形修剪,

7.花期控制: 若想國慶日見到葉子花,可提前將盆放於暗室進行避光處理,因其為短日照花卉。時間在8月初左右,將盆栽葉子花置於不漏光的環境中,每天從下午5點開始至第2天上午8點完全不見光,

注意:1. 炎夏和冬季因植株生長緩慢或休眠,應停止施肥。 2. 勿施濃肥或生肥。

造型

1、花籃型:即是將花修成大平面的前提下,在花平面的對角處,各留一條500-600mm長的枝條,將枝條輕輕向內彎曲,在100-200mm處重疊,綁紮在一起,形成一個花籃的提梁。此為花籃型。

2、多塔型:將所有的側枝剪出,只留一條或三條向上直立的枝條,若留三條須幫紮或編在一起,待其長到理想的高度,剪掉頂尖,使之萌發側芽,按400-500mm的間隔,清除多餘的芽,形成多塔型。

3、懸崖型:就是採用綁紮方式,使部分枝條下垂,狀如懸崖,稱懸崖型。

三角梅

催花

全花式:即全樹皆花。催花方法是,提前45天追施1:1:1的複合肥後,進行控水,葉片蔫萎後,再加少量水,結合葉面噴霧。如此反復,直至葉片全部脫落後,澆透水。這時生出的,便會滿樹是花。這過程必須在全日照下進行三角梅的整形修剪,新栽小苗長出5-6片葉時,要及時摘去頂芽,保留下部的3-4片葉;新抽枝條長出5-6片葉時,進行第二次的摘心(即摘去頂芽),如此反復幾次,可形成豐滿的樹冠。已開花的大植株,一年可進行2次修剪,第一次結合早春換盆,從基部剪去過密枝、纖細枝、病蟲枝,同時縮剪徒長枝,對保留的枝條也要進行短截。第二次在花謝後,酌情疏枝、剪去枯枝、弱枝、內堂枝,保留的枝條在30釐米處截去頂梢,同時將所有的側枝剪短,促使多發新枝,形成更多的花芽。生長衰弱的大齡老株,可行重剪,即每個大枝僅保留基部的2-3個芽,其餘全數剪去,促成植株更新復壯。

病蟲害防治

常有葉斑病為害,用百分之六十五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灑。

害蟲有刺蛾和介殼蟲為害,用百分之零點二五敵殺死乳油5000倍液噴殺。

分佈範圍

三角梅三角梅原產于南美洲的巴西、秘魯、阿根廷。在20世紀50年代,大陸南方各省的植物園和北方大城市的展覽溫室內逐步大量引種栽培三角梅,全國各地普遍栽培,並廣泛用於室內陽臺、窗臺和公共場所點綴等園林佈置,三角梅亦成為各地一種深受市民喜愛且廣泛應用的觀賞花木。中國各地均有栽培。同時是海南省省花;廣西的北海市和梧州市; 福建的廈門市;廣東的深圳市、珠海市、惠州市和江門市;貴州的黔西南州州花以及臺灣的屏東、日本的那霸市,等國內外十多個城市的市花。

盆栽要點

三角梅三角梅別名葉子花[1],原產巴西,在我國各地均有栽培。喜溫暖、陽光充足的環境,莖彎曲並密生絨毛。單葉互生、卵形、被厚絨毛,頂端圓鈍。花生于新梢頂端,常3朵簇生於3枚較大的苞片內,花梗與苞片中脈合生。苞片葉狀,橢圓形,鮮紅色,也有白色、磚紅及橙色等品種。花被管密生柔毛,雄蕊5至10枚,子房1室,花期6至1 2月。南方暖地常用作棚架、籬垣等綠化材料,也可作盆栽觀賞。根據江蘇花農和技術人員的實踐經驗,現將促其盆栽花期長、花色豔的三條關鍵措施簡述如下:

一是科學管水。即澆水、控水、重澆水三點結合。初夏生長季節,每天澆一次水,保證枝葉生長。6至7月,根據不同品種適當控水3至4 次,控水程度為使枝梢和葉片稍萎蔫。這時每天向葉片噴水1至2次,待2至3天后澆透水。反復控水幾次或隔天澆水,可促進花芽分化。當新梢出現花蕾時,每天早晚各澆一次重水,並向葉面噴水1至2次。10 月後視土壤的幹濕程度適當澆水。冬季入室後,保持不幹不澆,澆則澆透。

二是施肥得當。三角梅開花多,花期長,養分消耗多,加上盆土有限,一定要定期補充肥料。春季換盆時,施足基肥,根據花盆大小,每盆施10至15克腐熟雞糞幹或餅肥,出室後追施速效氮肥。生長旺盛期,每隔7天施腐熟餅肥水,加速花芽分化。當葉腋出現花蕾時,可多施肥、施大肥,以磷鉀肥為主。夏季盛花期,每3至5天施一次礬肥水,每7天噴0.3%磷酸二氫鉀。8至10月更要大肥大水,以肥代水,用礬肥水或餅肥水澆施。

三是日照要長、光照要強。盆栽三角梅,只要光、溫、水、肥滿足,一年四季都可開花。每天日照10至12小時,光照強、通風條件好,花期可達到180至200天。其中紫色三角梅可開到春節,清明出室後,五一節又可鮮花怒放。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