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96年昭通兵哥哥退伍還鄉,帶村民養年貨爆款烏骨雞

大家好, 這裡是【平凡人的農業夢想】徵稿欄目第三期。

【平凡人的農業夢想】欄目是啥?拉到文末看個究竟。

我是雲農妹, 一枚90後農業寶寶。

90後這一代人, 普遍任性, 想法自由散漫、做事說幹就幹, 曾經被社會痛批“垮掉的一代”, 說他們不穩重不靠譜, 肩膀上沒有擔當。

然而, 在農業領域, 越來越多有知識、懂互聯網的90後, 返鄉創業, 無論初衷是為自己、為家人還是為鄉親, 他們都將成為新時代背景下, 振興鄉村國家戰略的先行者。

本期夢想的主角, 是一位96年出生、性格活潑的退伍兵哥哥——羅程。

△羅程同志當兵時期

鹽津烏骨雞是我們這的一個特色。

我當了2年兵, 回來後發現村子裡沒有規模化養雞的, 大部分人家都是散養幾隻, 有2戶養殖規模稍大的, 也不是傳統的生態放養方式, 做成地方品牌有難度。

於是我牽頭組織成立合作社, 發動村民一起養烏骨雞, 目前加入的農戶還不算很多,

年出欄烏骨雞1萬-1.5萬隻, 我們在積極開拓銷路, 最近政府牽頭, 我們與國資商城達成了銷售合作。

△在部隊留下了嚴於律己的好習慣

近年流行“新年吃雞, 大吉大利!”其實吃雞也是有講究的, 比如說羅程養的鹽津烏骨雞, 來自烏蒙山區,

是雲南六大名雞之一, 這六大名雞都來自山區, 從外形到肉質, 卻是各有特色。

楚雄·武定雞

特點:骨骼粗壯, 肌肉發達

紅河·屏邊縣大圍山微型雞

特點:骨骼纖細, 天生好鬥

普洱·鎮沅瓢雞

特點:沒有尾巴, 沒有雞翹

大理·無量山烏骨雞

特點:腳有脛羽、趾羽, 故稱“毛腳雞”

德宏·潞西縣茶花雞

特點; 啼聲似“兩雜茶花”, 頭具肉冠,喉側有一對肉垂

昭通·鹽津烏骨雞

特點:從五官到內臟皆烏,美味、保健還可入藥,江湖人稱“烏蒙珍禽”

80多年前,紅軍長征,毛主席一句“金沙水拍雲崖暖,烏蒙磅礴走泥丸”,道盡烏蒙山脈的氣勢,讓多少人對此地留下印象。

雖然烏蒙山主峰是在貴州,但烏蒙山脈的地理特徵,在昭通境內是這樣令人心馳神往:

烏蒙山脈天高雲淡,連綿的山丘,隆起在高原清晰的蒼穹之下,猶如上蒼譜寫的一曲古風,蒼勁、優雅。

白水江岸峽高穀深,曲折的江流,奔湧在紅土縱橫的溝壑之間,宛若跌宕狂舞的一首高歌,湍急、險峻。

1996年,羅程就出生在這樣一個神仙住過的地方——昭通市鹽津縣廟壩鎮茨竹村。

這裡是川滇交界,大山深處,林木、果樹、藥材、竹筍、茶葉資源豐富,地處烏蒙發酵區,盛產優質白酒。

1000年前

一種生長於此的野生禽類,逐漸被烏蠻先人馴化,經過無數次自然和人工選擇,成了今天享譽雲南的鹽津烏骨雞。

2013年

廟壩鄉各個村子都有自己的特色鄉村發展路線,有的種植中藥材,有的做起油菜花民族風情旅遊,致富選擇很多,茨竹村一些人家開始小規模養烏骨雞。

時間流逝

跟普通養豬場一樣,近10年市面上流行的方法,就是讓雞快速長大成批賣掉,關於如何科學飼養、保證肉質優良、在市場上獲得議價空間,烏骨雞養殖戶們都沒有多想。

2016年

在部隊當了2年兵的羅成回到家鄉,或許是小時候散養烏骨雞的香醇滋味在記憶裡刻得太深,又或許,見了一些世面後對改善家鄉經濟更有動力。

羅成毫不猶豫就選擇了養殖烏骨雞,而且是成立合作社,呼籲鄉親們一起養。

2018年

國資商城上行專案組發掘鹽津烏骨雞,又好吃又能助力群眾脫貧,雙方達成合作。

▋烏骨雞怎麼養?

羅成說,關於養殖技術,一方面家鄉具有先天優勢:

△茶樹下亂跑的烏骨雞

在這裡,農戶家裡散養幾隻土雞從未間斷過,很多人家過年殺的雞都是自己養的,大山上到處是現成的樹皮、蟲子、野草、果子、糧食(主要是玉米)……養殖技術都是靠經驗流傳下來現成的,而規模化養殖,最大的難點在於疾病防疫。

△成群在柑橘樹下曬太陽

另一方面,作為年輕人的優勢就是學習能力強,一有時間,羅成就買養殖方面的書自學,還經常拜訪周邊的養殖場,請人指導,相互學習。

▋怎麼讓農戶加入進來?

一定是讓他們看到賺錢的機會。

△公雞:喂,我姿勢最帥,拍我

羅成明白,市場上並不缺雞肉,好的產品才能賣好價錢。

他選擇林下放養,只在小雞苗時期喂一點飼料,助它們度過發育期。等到小雞可以自己找食,就把他們放出去,三五成群,漫步在果樹林裡,隨意啄食蟲子、草芽、碎石子,喝點溪水,這些東西有助雞的消化。逛累了,再給他們喂點口糧——玉米麵。

△幾隻健壯的烏骨雞聚在一起商量家族大事

有了肉質鮮嫩的烏骨雞,再去昭通以外的市場尋找銷路,把土雞賣個好價錢,村民們慢慢就會向你靠攏。

▋鹽津烏骨雞有啥特別的?

如今,他們的合作社養出的烏骨雞,湯色金黃,肉質細嫩有嚼勁,不用放味精,只要加些鹽和薑蒜慢燉,雞的鮮香味濃郁,叫人看了流口水,能把湯都喝光。

不光好吃,常吃對身體還有大大的好處。這些雞肉從毛到皮到骨頭甚至內臟都是烏的,懂行的人知道,相比另一種只有腳杆烏的雞,這才是純正的烏骨雞,補體養生就要用這種,在中醫中烏骨雞直接入藥也是歷史悠久。

△表裡如一,內臟都是烏的

吃雞要吃個明白,愛科學的農友看這裡

烏雞為啥能補體、能入藥,好奇寶寶雲農妹探究了一下,原來,主要在於烏雞體內的黑色素。

△怎麼又在拍我了

烏雞黑色素能夠富集Cu、Mn、Fe、Co和Ni等微量元素,從而提高細胞免疫能力、抑制基因突變。

黑色素具有清除機體的自由基、延緩衰老、抗紫外線、抗氧化和提高機體免疫力等生理功能。

△放養

有趣的是,烏骨雞母雞體內黑色素的沉積率明顯高於公雞。在很多縣城,人們普遍喜歡買公雞,而在昆明,母雞更受歡迎。

不說了,雲農妹要去吃雞了。

德宏·潞西縣茶花雞

特點; 啼聲似“兩雜茶花”, 頭具肉冠,喉側有一對肉垂

昭通·鹽津烏骨雞

特點:從五官到內臟皆烏,美味、保健還可入藥,江湖人稱“烏蒙珍禽”

80多年前,紅軍長征,毛主席一句“金沙水拍雲崖暖,烏蒙磅礴走泥丸”,道盡烏蒙山脈的氣勢,讓多少人對此地留下印象。

雖然烏蒙山主峰是在貴州,但烏蒙山脈的地理特徵,在昭通境內是這樣令人心馳神往:

烏蒙山脈天高雲淡,連綿的山丘,隆起在高原清晰的蒼穹之下,猶如上蒼譜寫的一曲古風,蒼勁、優雅。

白水江岸峽高穀深,曲折的江流,奔湧在紅土縱橫的溝壑之間,宛若跌宕狂舞的一首高歌,湍急、險峻。

1996年,羅程就出生在這樣一個神仙住過的地方——昭通市鹽津縣廟壩鎮茨竹村。

這裡是川滇交界,大山深處,林木、果樹、藥材、竹筍、茶葉資源豐富,地處烏蒙發酵區,盛產優質白酒。

1000年前

一種生長於此的野生禽類,逐漸被烏蠻先人馴化,經過無數次自然和人工選擇,成了今天享譽雲南的鹽津烏骨雞。

2013年

廟壩鄉各個村子都有自己的特色鄉村發展路線,有的種植中藥材,有的做起油菜花民族風情旅遊,致富選擇很多,茨竹村一些人家開始小規模養烏骨雞。

時間流逝

跟普通養豬場一樣,近10年市面上流行的方法,就是讓雞快速長大成批賣掉,關於如何科學飼養、保證肉質優良、在市場上獲得議價空間,烏骨雞養殖戶們都沒有多想。

2016年

在部隊當了2年兵的羅成回到家鄉,或許是小時候散養烏骨雞的香醇滋味在記憶裡刻得太深,又或許,見了一些世面後對改善家鄉經濟更有動力。

羅成毫不猶豫就選擇了養殖烏骨雞,而且是成立合作社,呼籲鄉親們一起養。

2018年

國資商城上行專案組發掘鹽津烏骨雞,又好吃又能助力群眾脫貧,雙方達成合作。

▋烏骨雞怎麼養?

羅成說,關於養殖技術,一方面家鄉具有先天優勢:

△茶樹下亂跑的烏骨雞

在這裡,農戶家裡散養幾隻土雞從未間斷過,很多人家過年殺的雞都是自己養的,大山上到處是現成的樹皮、蟲子、野草、果子、糧食(主要是玉米)……養殖技術都是靠經驗流傳下來現成的,而規模化養殖,最大的難點在於疾病防疫。

△成群在柑橘樹下曬太陽

另一方面,作為年輕人的優勢就是學習能力強,一有時間,羅成就買養殖方面的書自學,還經常拜訪周邊的養殖場,請人指導,相互學習。

▋怎麼讓農戶加入進來?

一定是讓他們看到賺錢的機會。

△公雞:喂,我姿勢最帥,拍我

羅成明白,市場上並不缺雞肉,好的產品才能賣好價錢。

他選擇林下放養,只在小雞苗時期喂一點飼料,助它們度過發育期。等到小雞可以自己找食,就把他們放出去,三五成群,漫步在果樹林裡,隨意啄食蟲子、草芽、碎石子,喝點溪水,這些東西有助雞的消化。逛累了,再給他們喂點口糧——玉米麵。

△幾隻健壯的烏骨雞聚在一起商量家族大事

有了肉質鮮嫩的烏骨雞,再去昭通以外的市場尋找銷路,把土雞賣個好價錢,村民們慢慢就會向你靠攏。

▋鹽津烏骨雞有啥特別的?

如今,他們的合作社養出的烏骨雞,湯色金黃,肉質細嫩有嚼勁,不用放味精,只要加些鹽和薑蒜慢燉,雞的鮮香味濃郁,叫人看了流口水,能把湯都喝光。

不光好吃,常吃對身體還有大大的好處。這些雞肉從毛到皮到骨頭甚至內臟都是烏的,懂行的人知道,相比另一種只有腳杆烏的雞,這才是純正的烏骨雞,補體養生就要用這種,在中醫中烏骨雞直接入藥也是歷史悠久。

△表裡如一,內臟都是烏的

吃雞要吃個明白,愛科學的農友看這裡

烏雞為啥能補體、能入藥,好奇寶寶雲農妹探究了一下,原來,主要在於烏雞體內的黑色素。

△怎麼又在拍我了

烏雞黑色素能夠富集Cu、Mn、Fe、Co和Ni等微量元素,從而提高細胞免疫能力、抑制基因突變。

黑色素具有清除機體的自由基、延緩衰老、抗紫外線、抗氧化和提高機體免疫力等生理功能。

△放養

有趣的是,烏骨雞母雞體內黑色素的沉積率明顯高於公雞。在很多縣城,人們普遍喜歡買公雞,而在昆明,母雞更受歡迎。

不說了,雲農妹要去吃雞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