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寧德市政府出臺《關於“十三五”促進民族地區發展的實施意見》

甯德網消息(甯德晚報記者 吳甯寧)到2020年, 少數民族人均可支配收入、民族鄉農村經濟總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民族鄉人均財政收入、民族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或接近全市平均水準;少數民族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穩定實現“兩不愁、三保障”……近日, 市政府出臺《關於“十三五”促進民族地區發展的實施意見》, 提出確保到2020年少數民族和民族鄉村與全市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全面實施民族鄉村精准扶貧精准脫貧

意見提出, 將在扶貧措施、財政投入、專案安排、掛鉤幫扶等方面對少數民族和民族鄉村給予傾斜支持,

確保如期實現少數民族和民族鄉村精准脫貧。 落實省政府關於幫扶民族鄉加快發展政策措施, 市級財政每年配套安排500萬元, 主要用於幫助民族鄉村發展特色產業和社會事業、完善農村基礎設施, 培育“造血”功能, 增加自我發展能力;縣級財政也要安排一定資金扶持少數民族貧困村發展。 同時, 扎實推動民族村掛鉤幫扶“全覆蓋”, 將掛鉤幫扶政策延伸到全市非民族鄉的172個民族村, 不斷加大幫扶力度, 落實幫扶資金和落實幫扶項目。

此外, 為解決少數民族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 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問題, 意見中也提出了不少解決措施。 其中包括, 力爭在兩年內徹底解決住房困難問題,

其中:對需要易地搬遷的, 説明落實搬遷資金, 確保搬遷後不舉債;對需要就地重建或修繕的, 優先列入危房改造計畫, 在享受危房改造相關資金補助政策的基礎上給予疊加補助, 具體為:重建的, 市級疊加補助1.5萬元/戶、縣級疊加補助不低於2.5萬元/戶;修繕的, 市級疊加補助0.7萬元/戶、縣級疊加補助不低於1.3萬元;對其中的殘疾人戶(不論重建或修繕), 再疊加補助1萬元。

全面加快民族鄉村建設發展步伐

與此同時, 寧德市將通過支持優勢特色產業發展、保護發展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等措施, 全面加快民族鄉村建設發展步伐。

保護發展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方面, 意見提出, 對已命名的第一、二批19個特色村寨要提升發展水準,

對正在建設的第三批22個特色村寨加強少數民族特色古民居保護和環境整治, 保護傳承特色民族文化, 建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民居、文化、農業、生態村寨。 積極爭取將符合條件的民族村列入第四批特色村寨建設, 努力使“十三五”期間全市少數民族特色村寨達到60個以上等。

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方面, 意見提出, 民族村舊村複墾土地增減掛鉤指標有償轉讓收益金, 扣除土地使用權補償、土地整理費用外, 全額投入基礎設施建設。 對貧困民族村通村公路按照雙車道四級公路標準實施晉級改造的和路面拼寬的, 市級財政每公里分別配套補助10萬元和5萬元。 對未通路或只通機耕路、戶籍人口相對集中、耕地保有量大、宜業宜居的少數民族自然村,

各縣(市、區)根據實際情況, 視同民族村通路標準予以補助, 分年度解決“行路難”問題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