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國產影視劇外銷遭遇“白菜價” 提價需先提質

本報記者 趙琳琳報導

一直以來, “國劇出海”這個話題備受熱議, 回望過去很多國內經典, 現今早已霸屏海外。

20世紀90年代初期, 中國電視劇的海外行銷僅涉及中國港澳臺、東南亞和日韓等10餘個國家和地區。

隨著我國電視劇行業的積累和不斷發展, 電視劇出口範圍不斷拓展, 如今出口範圍已遍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據相關資料顯示, 2016年電視劇出口總額為5.1億元, 占整體電視節目內容出口總額的68%, 五年間增長了60%。 2017年出口預計也超過1億美元。

然而, 與之不相匹配的是, 國產影視劇外銷的價格一直被壓得很低。

國產影視劇外銷價格偏低

小強娛樂法創始人、北京天馳君泰律師事務所鄭小強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 文化背景和觀念的差異以及文化影響力的不足, 導致了國產影視劇外銷的價格低廉。 國產影視劇面對的主要是本國觀眾,

電影主創和觀眾都具有基本相同的文化背景和風俗觀念, 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對於外國觀眾, 競爭力還有不足;行銷能力上, 目前中國出口的國產劇主要是亞太地區, 以東南亞為主。 從事海外發行的代理商都對應不同的版權區域, 代理商整體規模偏小, 管道行銷實力不足, 競爭力較弱;另外, 從明星知名度來看, 我國演員明星在國外的知名度較小, 走國際化路線的明星也較少。 電視劇是否受歡迎, 演員的影響力也不容忽視。 因此, 在外銷方面我國電視劇走出去價格不高。

多方面存有不足

以電視劇為例, 記者注意到, 近幾年國產影視劇的題材比較單一, 集中體現在家庭婚姻、歷史宮廷、抗日戰爭劇等;另一方面, 國產電視劇在選擇題材上具有很大的跟風趨勢,

一類題材的電視劇火了, 後續會有很多同類題材的電視劇接踵而至, 這樣一來會導致外銷影視劇作品的題材單一、類型化很強, 不能滿足海外市場的需求;基於我國影視產業發展剛剛起步, 相關政策及法律法規對內容題材具有較為嚴格的管控, 因此題材的選擇也會受到一定影響。 反觀美國電視劇, 美國對電視劇無事先審查的要求, 而是制定了嚴格的劃分標準, 採取的是弱管理強處罰的措施, 影視公司就電視劇題材的選擇上很少能碰上“雷區”, 因此電視劇的題材類型比較寬泛。

從影視劇品質方面來看, 鄭小強告訴記者國產影視劇作品的品質還有待提高。 影視劇作品的根本是劇本,

即我們常說的“一劇之本”, 劇本品質的高低直接影響了影視作品本身的品質, 而劇本的來源是編劇, 在中國, 編劇的話語權和“地位”卻與導演和演員等主創相差甚遠, 這很不利於編劇人才的培養和激發編劇的創作積極性, 因此給予編劇這個群體一定的話語權和“地位”對影視產業的發展很重要。 以韓國為例, 在韓國影視產業內, 編劇的地位非常重要, 可以決定導演和演員的人選, 一部影視作品會因為其編劇是誰而引起媒體和觀眾的關注, 比如曾熱播一時的網路劇《孤獨又燦爛的神:鬼怪》, 在未發行前就受到很大的關注和討論, 就因為其編劇是金恩淑。

鄭小強認為, 國產影視劇的攝製、剪輯、特效技術不高,

直接影響成片的品質。 影視作品攝製等相關技術越高, 製作出的影視劇越能給觀眾一種撲面而來的精緻感, 從畫面品質上吸引觀眾眼球。 當前基於我國影視產業技術發展不成熟, 有些影視企業資金不足等, 導致影視作品的質感粗糙, 給觀眾的印象不良。 我們通常所說的美國大片, 除了內容上的精良外, 後期特效技術更是強大, 比如有美國元素的被稱為真正意義上的中美合拍片的《長城》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之一就是畫面精美, 特效技術高超。

從題材問題來看, 閆素飛以美國電視劇為例表示, 其優點是拍攝角度獨特, 想像力豐富, 劇中人物個性鮮明, 邏輯思維嚴密, 情節跌宕起伏, 利用故事來訴說主題, 沒有說教場景, 專業技術性強。而國產電視劇缺乏吸引人的劇情,缺乏想像力,也缺乏特色。很多電視劇商業味太濃,靠流量明星支撐,影響影視劇品質;在價值取向問題上,國外高銷劇的價值取向明確,主題鮮明,人物有血有肉。國產劇很多劇情拖拉,迎合大眾,沒有特色;另外在創意方面,國外高銷劇創意新穎,富有創造力和教育意義。國產劇有明顯創新的較少,人生觀、價值觀主旨不明。

苦練內功方為王道

近幾年來,我國影視產業取得了長足快速的發展,但基於起步晚,快速發展時間短,更未像好萊塢一樣建立完善的影視作品生產工業體系,因此,影視劇作品從內核選擇到表達形式再到技術等,與歐美日韓等國家相比都還有一定的差距。影視公司在影視作品內核選擇上不具有普適性,很難激發國外觀眾的共鳴。有些影視作品在策劃初期就做好了海外發行的準備,但未能做好海外發行區觀眾喜好的調查,結果到了國外就遇冷,售價低廉。

鄭小強表示,文化背景和觀念的不同,必然會導致外銷影視作品遭受“文化折扣”的衝擊,但可以盡可能地降低衝擊力:一方面,在籌備影視劇作品攝製前,要選擇外國發行區較為受歡迎的題材,表達人類普適性較強的情感,以便於受到外國觀眾的理解,引發情感共鳴;另一方面,要選擇優秀的主創,製作內容精良的影視劇作品,製作精良的影視作品是所有觀眾的需求,不分國界。

“做好外銷影視劇在當地的本土化,容易受到當地觀眾的喜愛,有利於提高外銷價格”。鄭小強表示,外銷影視劇的本土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要做好內容在當地的本土化修訂,在此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市場調研,對當地觀眾的喜好有所掌握,並針對性地做好本土化修訂;其二是宣傳的本土化工作,比如有些美國大片在中國宣傳發行時會邀請一些備受觀眾熱捧的演員參與宣傳,這樣利用“粉絲效應”會很快地擴大宣傳,提高知名度。

同時,還需做好外銷影視作品的發行工作,擴寬發行管道,有利於提高國產影視劇的外銷價格。隨著我國影視產業的不斷發展成熟,他認為,不久的將來必然會產生一批實力雄厚的發行公司,他們能夠在全球佈局,這樣就有利於國產影視劇擴大發行範圍,有利於更多的觀眾瞭解中國文化。影視公司可以加強與外國發行機構的合作,充分利用其發行管道和發行資源,讓更多優秀的國產影視作品被更多的觀眾所接受和欣賞。

中國產經新聞

新增長時代的思想力

Thinking Power in the New Growth Era.

新聞拼盤 品味中國

News Collection, Experience & Taste China.

訂閱:cien_offical

投稿:cien2015@163.com

講述,你在產經一線的故事

長按二維碼關注

點擊 “閱讀原文” 閱讀中國產經新聞數字版

專業技術性強。而國產電視劇缺乏吸引人的劇情,缺乏想像力,也缺乏特色。很多電視劇商業味太濃,靠流量明星支撐,影響影視劇品質;在價值取向問題上,國外高銷劇的價值取向明確,主題鮮明,人物有血有肉。國產劇很多劇情拖拉,迎合大眾,沒有特色;另外在創意方面,國外高銷劇創意新穎,富有創造力和教育意義。國產劇有明顯創新的較少,人生觀、價值觀主旨不明。

苦練內功方為王道

近幾年來,我國影視產業取得了長足快速的發展,但基於起步晚,快速發展時間短,更未像好萊塢一樣建立完善的影視作品生產工業體系,因此,影視劇作品從內核選擇到表達形式再到技術等,與歐美日韓等國家相比都還有一定的差距。影視公司在影視作品內核選擇上不具有普適性,很難激發國外觀眾的共鳴。有些影視作品在策劃初期就做好了海外發行的準備,但未能做好海外發行區觀眾喜好的調查,結果到了國外就遇冷,售價低廉。

鄭小強表示,文化背景和觀念的不同,必然會導致外銷影視作品遭受“文化折扣”的衝擊,但可以盡可能地降低衝擊力:一方面,在籌備影視劇作品攝製前,要選擇外國發行區較為受歡迎的題材,表達人類普適性較強的情感,以便於受到外國觀眾的理解,引發情感共鳴;另一方面,要選擇優秀的主創,製作內容精良的影視劇作品,製作精良的影視作品是所有觀眾的需求,不分國界。

“做好外銷影視劇在當地的本土化,容易受到當地觀眾的喜愛,有利於提高外銷價格”。鄭小強表示,外銷影視劇的本土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要做好內容在當地的本土化修訂,在此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市場調研,對當地觀眾的喜好有所掌握,並針對性地做好本土化修訂;其二是宣傳的本土化工作,比如有些美國大片在中國宣傳發行時會邀請一些備受觀眾熱捧的演員參與宣傳,這樣利用“粉絲效應”會很快地擴大宣傳,提高知名度。

同時,還需做好外銷影視作品的發行工作,擴寬發行管道,有利於提高國產影視劇的外銷價格。隨著我國影視產業的不斷發展成熟,他認為,不久的將來必然會產生一批實力雄厚的發行公司,他們能夠在全球佈局,這樣就有利於國產影視劇擴大發行範圍,有利於更多的觀眾瞭解中國文化。影視公司可以加強與外國發行機構的合作,充分利用其發行管道和發行資源,讓更多優秀的國產影視作品被更多的觀眾所接受和欣賞。

中國產經新聞

新增長時代的思想力

Thinking Power in the New Growth Era.

新聞拼盤 品味中國

News Collection, Experience & Taste China.

訂閱:cien_offical

投稿:cien2015@163.com

講述,你在產經一線的故事

長按二維碼關注

點擊 “閱讀原文” 閱讀中國產經新聞數字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