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中國入境游市場回暖 未來需轉變傳統發展模式

本報記者 路彤報導

當下, 旅遊業可稱得上是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之一, 有統計顯示, 旅遊業對全球GDP的貢獻超過10%, 且每11個工作中就有1個由旅遊業創造。

據國家旅遊局的相關資料顯示, 2017年上半年, 中國接待入境遊客6950萬人次, 出境旅遊人數6203萬人次, 入境遊客數量超過出境遊客數量747萬人次, 國際旅遊保持順差。

國家旅遊局相關負責人稱, “中國入境旅遊正在從全面恢復轉向持續增長的新階段。 ”

入境遊面臨挑戰

根據世界旅遊理事會2016年公佈的資料顯示, 在中國遊客源源不斷出境游的同時, 中國吸引國際遊客入境游的能力卻遠不如出境的吸引力大。

中國旅遊研究院戰冬梅博士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認為, “入境旅遊市場的發展依然面臨著眾多的困難和挑戰。 外部因素來說, 國際旅遊客源競爭日趨激烈, 世界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對旅遊業的重視程度逐漸增強,

持續出臺促進市場和產業發展的系列政策與戰略, 對中國入境旅遊市場穩定增長和發展形成巨大壓力。 就內部因素而言, 中國潛在的旅遊資源優勢未能充分轉化為入境旅遊市場所需的產品和服務, 以及基礎設施和綜合服務配套的相對不足, 仍然制約著我國入境旅遊市場的發展。 此外, 我國入境旅遊市場對外宣傳推廣工作的市場化程度與有效性有待進一步優化提升, 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入境旅遊市場的發展。 ”

華僑大學旅遊安全研究院副院長謝朝武教授也曾坦言:“中國個別區域的旅遊風險因素還是存在阻礙入境旅遊發展的現象。 例如, 霧霾不僅影響個體遊客的身體健康,

也影響遊客的旅遊決策。 中國高海拔地區的地理氣象條件較為複雜, 環境風險水準較高, 容易發生高原反應等安全事件。 同時, 一些極端旅遊安全事件的發生也會通過媒體的傳播影響遊客的旅遊意願, 並對事發地區造成負面的市場影響。 ”

近年來, 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的不斷增強, 在中國舉辦的重大會議和賽事日益增多。 此前, 由相關國際組織發佈的“2018旅行風險地圖”將各國分為非常危險、高危、中等、低危險和不定風險的級別, 中國被列為“遊客低風險”國家。

“在全球, 入境旅遊的發展都會受到國際旅遊形勢、旅遊產品、旅遊環境等各種因素的影響, 當然也會受到安全因素的影響。 ”相關業內專家介紹, 一直以來,

中國政府就致力於為入境遊客創造一個安全的旅遊環境, 中國整體的社會安全水準在全球都處在較高的水準狀態, 恐怖襲擊、傳染性疫情等嚴重影響入境旅遊發展的重大安全事件在中國極少發生, 也較少有針對遊客的集群性盜搶事件。 中國在國際上已經樹立起“安全的旅遊目的地”的形象。

入境遊回暖

2017年, 中國入境遊全面恢復增長。

據中國旅遊研究院近日發佈的《中國入境旅遊發展年度報告2017》顯示, 由於受到旅遊產業綜合發展帶動以及簽證便利化、國際航班加密、免退稅業務落地、系列旅遊年活動開展等積極因素的拉動, 2016年中國入境旅遊市場實現了持續穩定增長, 市場結構已顯露出優化趨勢, 國際旅遊順差進一步擴大,

“一帶一路”參與國家在入境旅遊市場中的活躍度持續上升。

業內人士表示, 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地, 入境遊市場也在加速, 2017年入境遊同比增長率比前一年同比增長率翻番, 針對入境遊的國際交流合作漸成常態。

而從全球化智庫(CCG)與攜程旅行網聯合發佈的《從出入境旅遊看中國全球化發展》系列報告可以看出, 中國入境遊客隨著全球化的發展也表現出了新特徵。

戰冬梅博士梳理了我國入境遊的新特徵, “首先, 我國入境遊市場持續增長, 外國客源市場出現回升, 來自港澳臺的客源市場依舊是我國入境旅遊市場的主力軍;其次, 由於受到旅遊資源、地方知名度、空間距離和旅行費用等多重因素的影響, 入境客流擴散的等級性與近程性特徵顯著,比如來北京旅遊的境外遊客也會去瀋陽、上海、西安等一線城市;還有就是入境遊客中首次到訪中國的遊客明顯多於多次到訪中國的遊客,入境旅遊的消費水準依然偏低,主要旅遊目的是遊覽觀光以及休閒度假。”

中研普華研究員劉志達認為,“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穩步推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來華旅遊趨勢明顯。”他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說,“現在我國的入境遊客呈現年輕化、多元化的特點,歷史文化景點、休閒度假、養生等成為旅遊熱點。”

入境遊之開始回暖就被業內人士廣泛看好,他們認為,中國獨特的歷史文化依然吸引著大批境外遊客,相對于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不安定因素,中國政治穩定,無恐怖襲擊現象,百姓生活安定祥和,且鮮有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受‘一帶一路’倡議指引,將吸引俄羅斯、東歐、中東、南亞等地區的遊客,這些地區將逐步成為中國入境遊新興市場,釋放巨大潛力。

轉變傳統發展模式

旅遊業從業人士表示,入境遊發展的機遇在於“一帶一路”等為入境遊發展指明了方向,國內的旅遊公共服務和市場監管逐步完善,各大旅行社也在積極尋求轉變,適應新的市場模式,以入境自由行遊客為主要目標進行創新變得十分重要,這將是入境遊發展的一個重要的突破口。

“我國入境旅遊特別是外國人入境旅遊市場正在進入全面恢復增長的上升通道。”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國家旅遊局資料中心主任戴斌教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但是市場基礎還不夠穩固,產品創新還不夠有力,需要進一步提升入境旅遊市場在國家旅遊戰略中的地位,需要政府部門、旅遊企業和社會各界綜合發力,穩步提升我國在國際旅遊市場的綜合競爭力。

山東大學文化產業管理教授唐錫光就曾指出,旅遊業其實是最需要創新的行業,創新與創意相結合,旅遊景點才不會淪為“一錘子買賣”,才能將消費者吸引進來。中國要想成為旅遊強國,必須要從供給側改革角度發力,改善國內旅遊大環境。

專家們建議,要發展入境遊,首先要真正重視入境旅遊發展,發揮旅遊業對經濟、就業與綜合實力發展的推動作用;二要實行簽證改革,通過區域免簽和區域聯動機制建設提升外國遊客入境中國的便利程度;三要提升旅遊從業者職業素質,實現政府職能部門對旅遊業的協同管理;四要發揮旅遊行業組織和企業力量宣傳中國旅遊,深入挖掘區域資源特色;五要培養國際化旅遊人才,減少語言、文化差異導致的障礙;六要以綜合能力促入境旅遊發展,以入境旅遊發展促進綜合能力提升。

入境遊不僅是中國旅遊服務貿易的根基,也是中國向世界展示其獨特魅力的機遇。國家旅遊局局長在2015年就提出,應該以更開明的態度、開放的思路、開拓的精神,迎接旅遊新時代、促進我國從旅遊大國向旅遊強國邁進。

對此,戰冬梅對入境遊行業的發展也提出了幾點建議,“可以借全域旅遊大勢為入境旅遊注入新活力,轉變傳統發展模式,開發以真實生活體驗為主要內容的旅遊產品;要雙管齊下,將國家旅遊形象優化和短板彌補與消除並重;配合‘一帶一路’倡議,有選擇性地深化面向重點區域的國際合作持續提升國際開放度。”

中國產經新聞

新增長時代的思想力

Thinking Power in the New Growth Era.

新聞拼盤 品味中國

News Collection, Experience & Taste China.

訂閱:cien_offical

投稿:cien2015@163.com

講述,你在產經一線的故事

長按二維碼關注

點擊 “閱讀原文” 閱讀中國產經新聞數字版

入境客流擴散的等級性與近程性特徵顯著,比如來北京旅遊的境外遊客也會去瀋陽、上海、西安等一線城市;還有就是入境遊客中首次到訪中國的遊客明顯多於多次到訪中國的遊客,入境旅遊的消費水準依然偏低,主要旅遊目的是遊覽觀光以及休閒度假。”

中研普華研究員劉志達認為,“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穩步推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來華旅遊趨勢明顯。”他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說,“現在我國的入境遊客呈現年輕化、多元化的特點,歷史文化景點、休閒度假、養生等成為旅遊熱點。”

入境遊之開始回暖就被業內人士廣泛看好,他們認為,中國獨特的歷史文化依然吸引著大批境外遊客,相對于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不安定因素,中國政治穩定,無恐怖襲擊現象,百姓生活安定祥和,且鮮有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受‘一帶一路’倡議指引,將吸引俄羅斯、東歐、中東、南亞等地區的遊客,這些地區將逐步成為中國入境遊新興市場,釋放巨大潛力。

轉變傳統發展模式

旅遊業從業人士表示,入境遊發展的機遇在於“一帶一路”等為入境遊發展指明了方向,國內的旅遊公共服務和市場監管逐步完善,各大旅行社也在積極尋求轉變,適應新的市場模式,以入境自由行遊客為主要目標進行創新變得十分重要,這將是入境遊發展的一個重要的突破口。

“我國入境旅遊特別是外國人入境旅遊市場正在進入全面恢復增長的上升通道。”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國家旅遊局資料中心主任戴斌教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但是市場基礎還不夠穩固,產品創新還不夠有力,需要進一步提升入境旅遊市場在國家旅遊戰略中的地位,需要政府部門、旅遊企業和社會各界綜合發力,穩步提升我國在國際旅遊市場的綜合競爭力。

山東大學文化產業管理教授唐錫光就曾指出,旅遊業其實是最需要創新的行業,創新與創意相結合,旅遊景點才不會淪為“一錘子買賣”,才能將消費者吸引進來。中國要想成為旅遊強國,必須要從供給側改革角度發力,改善國內旅遊大環境。

專家們建議,要發展入境遊,首先要真正重視入境旅遊發展,發揮旅遊業對經濟、就業與綜合實力發展的推動作用;二要實行簽證改革,通過區域免簽和區域聯動機制建設提升外國遊客入境中國的便利程度;三要提升旅遊從業者職業素質,實現政府職能部門對旅遊業的協同管理;四要發揮旅遊行業組織和企業力量宣傳中國旅遊,深入挖掘區域資源特色;五要培養國際化旅遊人才,減少語言、文化差異導致的障礙;六要以綜合能力促入境旅遊發展,以入境旅遊發展促進綜合能力提升。

入境遊不僅是中國旅遊服務貿易的根基,也是中國向世界展示其獨特魅力的機遇。國家旅遊局局長在2015年就提出,應該以更開明的態度、開放的思路、開拓的精神,迎接旅遊新時代、促進我國從旅遊大國向旅遊強國邁進。

對此,戰冬梅對入境遊行業的發展也提出了幾點建議,“可以借全域旅遊大勢為入境旅遊注入新活力,轉變傳統發展模式,開發以真實生活體驗為主要內容的旅遊產品;要雙管齊下,將國家旅遊形象優化和短板彌補與消除並重;配合‘一帶一路’倡議,有選擇性地深化面向重點區域的國際合作持續提升國際開放度。”

中國產經新聞

新增長時代的思想力

Thinking Power in the New Growth Era.

新聞拼盤 品味中國

News Collection, Experience & Taste China.

訂閱:cien_offical

投稿:cien2015@163.com

講述,你在產經一線的故事

長按二維碼關注

點擊 “閱讀原文” 閱讀中國產經新聞數字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