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太行山純手工紅薯粉條製作,賣30元也不貴

張村鄉趙窯村位於太行山東部的山裡農村。 土質多為紅壤土, 較適合紅薯的生長, 種出的紅薯個大、光滑、甜、面。

紅薯澱粉曾經是山區人民的主要食糧。 現在主要用於製作粉條。 筋道、滑爽、口感極佳, 遠近聞名。

聽聞趙窯村這段時間在下紅薯粉條, 特意去看看他們是怎樣製作粉條的。

早上8點多開車去趙窯村, 一進村子裡, 眼球豁然開亮, 看到兩遍曬的都是紅薯粉條, 真是太壯觀了!陽光明媚, 正是曬紅薯粉條的好時節, 看起來這紅薯粉條還不錯, 品質很好。

繩子上掛滿粉條, 地上全是冰霜

遠處一看, 老大爺老大娘趁著早晨在拍打粉條, 粉條凍了一晚上, 早上有冰, 需要把冰打下來, 大娘在用木棒拍打粉條, 經過分離冰凍, 讓粉條在陽光下快速晾乾。

看大娘熟練拍打著粉條

村裡四處轉悠, 看到了一家正在製作紅薯粉條。

一般都要請一個技術熟練的師傅帶頭, 需要幾個人協助才能完成。 因此, 山裡人都是幾家聯合起來搞。 一邊幹活、一邊嘮家常, 有說有笑, 既減輕了疲勞, 又能增加鄰里之間的感情, 其樂融融。 那情景是在城裡是絕對看不到的。

揉面是個力氣活,需要幾個男人齊心協力來完成,需要把盆底部的用力提起來攪勻

用傳統工藝製作紅薯粉條,主要有和麵、漏粉、撈粉、掛粉四個步驟,每人負責一道工序,各司其職,從早忙到晚,除了中間吃飯時間,一天都要忙的不停,但因為是純手工製作,一天的產量也不高。

這一看就是常年下紅薯粉條的,沒經過多年的積累,是做不出這樣子的

已經曬好的紅薯粉條,家裡留一部分,其他的拿出去賣

據村民講,顏色特別白或者特別黃的紅薯粉條都不是好粉條,純正的紅薯粉條色澤略微偏黃,接近澱粉原色,而且有紅薯粉特有味道。

看完製作的過程,我是被徹底震撼了,你震撼住了嗎?

圖片整理編輯:共用點小豪

(原創內容未經許可 不得轉載 )

----END----

關注共用點,你會第一時間看到最新視頻,最好的文章,關注我們共用人生最美的風景線。

揉面是個力氣活,需要幾個男人齊心協力來完成,需要把盆底部的用力提起來攪勻

用傳統工藝製作紅薯粉條,主要有和麵、漏粉、撈粉、掛粉四個步驟,每人負責一道工序,各司其職,從早忙到晚,除了中間吃飯時間,一天都要忙的不停,但因為是純手工製作,一天的產量也不高。

這一看就是常年下紅薯粉條的,沒經過多年的積累,是做不出這樣子的

已經曬好的紅薯粉條,家裡留一部分,其他的拿出去賣

據村民講,顏色特別白或者特別黃的紅薯粉條都不是好粉條,純正的紅薯粉條色澤略微偏黃,接近澱粉原色,而且有紅薯粉特有味道。

看完製作的過程,我是被徹底震撼了,你震撼住了嗎?

圖片整理編輯:共用點小豪

(原創內容未經許可 不得轉載 )

----END----

關注共用點,你會第一時間看到最新視頻,最好的文章,關注我們共用人生最美的風景線。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