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龍崗居民,這些民生實事落實情況如何?件件都與你相關

龍崗重點民生工程已經成為

發展中最為耀眼的亮點

一件件惠民實事逐步落實

讓群眾得到更多的實惠

那麼

2017年龍崗的民生實事進展如何?

下面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1月9日下午, 2017年龍崗區政府民生實事落實情況群眾評議答辯會啟動, 61件民生實事將陸續交卷, 接受群眾評議團的現場打分, 並綜合專家團隊的分數進行評優排名。 此次評議答辯會將持續到1月11日。

民生實事牽頭單位就負責的民生專案向評議團做情況彙報

自2015年開始, 龍崗區開始採取群眾評議答辯會的形式對前一年確定的政府民生實事實施情況進行評議、打分。 與往年一樣, 此次群眾評議答辯會依然採取專家評議和群眾評議兩種方式進行, 政府督查部門只負責考評和標準的制定。 人員構成中, 專家評委7名, 區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居民代表、民意代表、媒體代表等共43名。

在昨日的首場評議答辯會上, 23個民生實事項目均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有的更是提前超額完成, 涉及教育、衛計、文體、組織、民政以及人力資源等6個部門。 各項民生實事牽頭單位就本單位負責的民生專案向評議團做情況彙報, 包括專案基本概況、完成情況、工作亮點、存在問題等諸多方面,

有的部門還就2018的工作計畫進行簡單闡述。

成績當然值得肯定, 但也應該看到提升的空間。 在現場, 有評委對項目的後期運營管理、覆蓋範圍、資金監管等話題提出了不同的建議。 如龍崗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負責的平湖醫院建設, 該局已按期完成了各項任務, 但有評委提出, 醫院的建設在硬體上是高標準, 建成以後應該在提升綜合醫療水準上下功夫, 讓更多市民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高品質的醫療服務。

專家團和群眾評議團現場打分。

既然是民生實事的評議, 就要體現公平合理、民眾參與, 其打分環節就是一種體現。 根據既定標準, 7名專家按照實施基本分、完成效果分、加分項、扣分項等不同板塊逐個項目打分, 去掉最高、最低分後, 進行加權平均得出“專家團評議分”。 43名公眾代表按照非常滿意、滿意、比較滿意、合格、有待改進5個等次進行投票, 並按相應分值得分, 最終得出“公眾代表評議分”。 各項民生實事最終答辯分由上述兩個部分組成,

各占總分權重50%。 3場群眾評議答辯會結束後, 將對2017年61件民生實事進行總排名。

把民生實事辦到居民心坎上

龍崗借力民生實事落實情況評議答辯會, 打造“事由民選、辦由民督、效由民評”新常態

余景兵是一位年輕的創業者, 他把創業的大本營選在了位於龍崗的深圳大運軟體小鎮。 他說, 創業是艱苦的, 但幸運的是, 龍崗有著很好的創業環境, 出臺了諸多扶持政策。 2017年, 龍崗區人力資源局成立了街道青年就業創業平臺, 吸納政府、社會的優質資源, 給很多青年創業者提供了指引, “這是實實在在的民生實事”。

事實上, 不僅僅是創新創業, 龍崗區2017年實施的61件民生實事做到了大家的心坎上, 得到廣泛好評。

究其根本,民生思維的凸顯成為很重要的因素。一方面,這已是龍崗區連續第四年舉辦民生實事落實情況群眾評議答辯會,積累了大量經驗做法。同時,在項目徵集時,多個部門會同協力廠商廣泛徵集意見。推進過程中,人大、政府、政協等都在跟進監督。更為重要的是,每項民生實事落實情況如何,還得由群眾來評判和打分。總體來看,形成了“事由民選、辦由民督、效由民評”新常態。

相關部門現場集體聽建議

評議答辯,有最高分,也會有最低分。分數雖不能完全呈現相關部門一年的工作,但以量化的形式對專案進行評測,可以倒逼相關部門改進工作方法,兌現政府承諾。另外,通過這種形式,相關部門的工作也在公眾場合被放大,成績、問題、困難都擺在眼前。更何況,還有群眾評委和協力廠商評委,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這對部門以後工作的開展大有好處。

“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龍崗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局長朱武坦言,2017年,衛計局負責實施了6件民生實事,包括平湖醫院建設、新生兒免費聽力篩查、家庭病床服務等,每一件都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現場評議答辯,我們既可彙報工作,更重要的是,可以和市民面對面交流,聽取建議意見,促使我們不斷提升服務品質。”在現場,朱武當起了“推銷員”,建議大家關注衛計局微信公眾號。

昨日下午,區政協委員王金樂一走進會場,一位工作人員笑著迎了上來,一邊遞資料,一邊說自己是區文體旅遊局的工作人員,歡迎多提意見,如果現場不方便,也可通過微信公眾號反映。“看得出相關部門對民生實事很重視,希望廣征意見,促進工作更好開展。”王金樂說。龍崗區文體旅遊局局長劉德平表示,就是要抓住這種機會,瞭解群眾需求,聽取各界聲音,“局裡相關領導和相關科室負責人都來了,就要多聽建議”。

“很顯然,很多部門都已經習慣了‘問計於民’的方式。”龍崗區政府督查室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推進民生實事辦理過程中,已經打造了“事由民選、辦由民督、效由民評”新常態,涵蓋專案徵集、專案辦理和專案考核三大方面,每一項都有黨代表、人大、政協以及市民、協力廠商力量的參與,既保障了專案的民生屬性,也把評議權更多的交給社會公眾,在促進相關部門改進工作的同時可以讓更多市民受益。

首場評議答辯會:23件民生實事全部辦妥

(一)龍崗區教育局(11項)

1:新建坪地街道坪西九年一貫制學校(落實:100%)

專案為龍城高級中學教育集團東興外國語學校,占地面積28866.94平方米,為36班九年一貫制學校,可新增36班/1800個學位(小學24班/1200學位,初中12班/600學位),現已完成1、2、3棟教學樓施工,學校於2017年9月1日建成使用。

2:新建龍崗街道朱古石小學。完成主體結構施工,開展室內裝飾裝修施工(落實:100%)

項目位於龍崗街道五聯社區,占地面積18996.51平方米,為36班小學,可新增36班/1800個學位,已完成教學樓主體施工,並開展室內裝修工作。

3:新建寶龍街道同樂九年一貫制學校。完成主體結構施工,開展室內裝修施工(落實:100%)

項目位於寶龍街道同樂片區,占地面積29213㎡,為45班九年制一貫制學校,可新增45班/2250學位(小學30班/1500學位,初中15班/750學位)。已完成教學樓主體施工,並開展室內裝修工作。

4:平湖街道平湖中學改擴建工程。進場施工(落實:100%)

項目位於龍崗區平湖街道鳳凰大道297號,占地面積62155平方米,原36班初中擴建為54班初中,可新增18班/900學位。已完成概算評審及施工招標,現由施工隊進場清表。

5:推進南灣街道下李朗小學改擴建工程。開展房屋徵收、方案設計等專案前期工作(落實:100%)

項目位於南灣街道下李朗社區,占地面積24018平方米,擬將原12班小學擴建為54班九年一貫制學校,可新增42班/2100學位。已完成方案設計招標工作,現進行方案設計。

6:推進普惠性幼稚園建設,新增30所普惠性幼稚園(落實:160%)

2017年,新認定普惠性幼稚園48家,連續多年保持高位增長,現全區普惠性幼稚園達到294所,占全區幼稚園比率約為67.36%,在各社區的總體佈局均衡,實現了“在每個條件成熟的社區建成一所普惠性幼稚園”的目標。

7:向7000名左右幼稚園保教人員發放長期從教津貼(落實:109.4%)

已落實2017年幼稚園保教人員長期從教津貼人數統計和發放工作。2016-2017學年第一學期全區共發放3286.44萬元,惠及7659名保教人員;2016—2017學年第二學期共發放3129.84萬元,惠及7084名保教人員,人均發放標準增加到715元。

8:向7萬名3-6歲在園兒童發放健康成長補貼(落實:122.6%)

2017年4月,對全區85093名在園兒童發放健康成長補貼,占在園兒童總數的62%,較上一學年提高了5%,共發放補貼12647.16萬元。

2017年,龍崗超額完成民辦學校義務教育階段學位補貼任務。其中,春季學期,面向民辦學校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發放學位補貼65951人次,發放補貼金額約1.696億元;秋季學期發放學位補貼87783人次,發放補貼金額約3.159億元。

10:向5000名以上民辦中小學教師發放長期從教津貼,支持民辦學校發展(落實:101.2%)

2017年春季學期,對符合條件的4903名民辦中小學教師發放長期從教津貼,共計2134.88萬元;秋季學期,對符合條件的5218名民辦中小學教師發放長期從教津貼,共計2248.02萬元。11:擴大學前教育資源,加大幼稚園學位供給,新增幼稚園學位3000個(落實:317%)

2017年,新增民辦幼稚園32家,共計317個班,新增民辦幼稚園學位9510個,超額完成年初計畫。以量的持續、高位增長,全面滿足市民對學前教育的需求。

(二)龍崗區人力資源局(1項)

1:試點成立街道青年就業創業平臺(落實:100%)

專案自2017年3月運行以來,全年共組織24場青年創業就業系列活動,接受服務人員數量達889人。借助平臺功能,“大城眾創空間”已吸納了5個創業項目,為初創者提供了適宜的辦公環境及免租服務。

(三)龍崗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6項)

1:推進平湖醫院建設。地下室施工,完成局部主體施工(落實:100%)

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按照1500床規模一次性建設,力爭2019年年底前局部建成開業,建設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保健功能於一體的現代化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2:在阪田街道試行“互聯網+”宮頸癌篩查工作新模式,全年完成篩查8000例以上(落實:200%)

專案運用大資料雲計算技術跨地域使用細胞病理學專家資源,建立雲平臺資料庫為政府及專家決策提供參考,生成二維碼供掃描獲取電子版檢查報告。

3:對2017年分娩的新生兒進行免費聽力篩查,篩查率達95%(落實:篩查率98.12%)

2017年,龍崗助產醫院和區耳鼻喉醫院合作,發揮協同作用,構建轄區先天性聽力障礙的三級防控網路。

4:開展青少年初級衛生救護培訓工作進校園,完成培訓20場(落實:提前並超額30%)

項目提高了廣大師生的應急救護意識和技能,遇到緊急情況時可以沉著應對,在關鍵時刻進行自救或者救助他人,及時地挽救生命。

5:推進社康中心家庭病床服務,年內累計建床數不少於300張(落實:提前並超額2.8倍)

家庭病床服務是醫患雙方實現雙贏的利好。簽約服務的覆蓋面越來越廣,分級診療的成效越來越明顯,實現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雙促進、雙提高。

6:免費為戶籍和持有居住證的65歲以上老人提供1次體檢(落實:提前並超額13.7%)

2017年,健康體檢不僅有血壓等健康指標檢查,還對五官、皮膚、臟器功能等綜合檢測。同時,提供血、尿常規以及肝腎功能、心電圖檢測、B超常規等多項輔助檢查,並為老人提供中醫體質測評分析。社康中心對健康指標有異常傾向的老年人,根據不同情況進行個性化的健康指導和健康管理。

(四)龍崗區文體旅遊局(3項)

1:開展公益文體惠民活動(落實:100%)

實施“你點我送”文化惠民工程。計畫開展8000課時,實際完成13352課時,超計畫完成66.9%;公益電影放映專案,計畫放映5000場,實際完成5329場,超計畫完成6.6%;免費體育公益培訓專案,計畫11500課時,實際完成18169課時,超計畫完成58%,共約23萬人次參與;全民健身活動,計畫150場,實際完成417場次,超計畫完成178%。

2:推進文體場館免費公益開放(落實:100%)

龍崗區體育中心全年每天上午免費開放(9:00至12:00),每月8日及國家法定節假日全天免費開放(9:00至17:00);大運中心“一場兩館”除免費開放21天外,體育館籃球公園1號場實行全天免費開放,全年免費開放時長達1.5萬小時。

3:建設群眾身邊的便民文體設施180處(落實:100%)

利用“小塊土地”、投入“小筆資金”,優先建設群眾身邊的、可就近健身的“小型”便民文體設施。近三年累計投入體彩公益金4601萬元,新建便民文體設施660多處。

(五)龍崗區委組織部(1項)

1:新建、擴建15家園區黨群服務中心(落實:273%)

2017年,新建擴建園區黨群服務中心41家(其中新建17家,擴建24家),園區黨群服務中心總數達52家,數量位居全市第一。

(六)龍崗區民政局(1項)

1:繼續推行“社區民生大盆菜”惠民工程(落實:100%)

2017年,龍崗區繼續實施“社區民生大盆菜”專案惠民工程,實施2批共2129個專案,共計金額2.4億元,截至2017年底,已全部按計劃完成。

一個個惠民政策、一項項民心工程、

一筆筆民生投入、一件件實事的落實

才能讓龍崗百姓感受到這是實實在在的幸福!

來源|深圳僑報

究其根本,民生思維的凸顯成為很重要的因素。一方面,這已是龍崗區連續第四年舉辦民生實事落實情況群眾評議答辯會,積累了大量經驗做法。同時,在項目徵集時,多個部門會同協力廠商廣泛徵集意見。推進過程中,人大、政府、政協等都在跟進監督。更為重要的是,每項民生實事落實情況如何,還得由群眾來評判和打分。總體來看,形成了“事由民選、辦由民督、效由民評”新常態。

相關部門現場集體聽建議

評議答辯,有最高分,也會有最低分。分數雖不能完全呈現相關部門一年的工作,但以量化的形式對專案進行評測,可以倒逼相關部門改進工作方法,兌現政府承諾。另外,通過這種形式,相關部門的工作也在公眾場合被放大,成績、問題、困難都擺在眼前。更何況,還有群眾評委和協力廠商評委,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這對部門以後工作的開展大有好處。

“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龍崗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局長朱武坦言,2017年,衛計局負責實施了6件民生實事,包括平湖醫院建設、新生兒免費聽力篩查、家庭病床服務等,每一件都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現場評議答辯,我們既可彙報工作,更重要的是,可以和市民面對面交流,聽取建議意見,促使我們不斷提升服務品質。”在現場,朱武當起了“推銷員”,建議大家關注衛計局微信公眾號。

昨日下午,區政協委員王金樂一走進會場,一位工作人員笑著迎了上來,一邊遞資料,一邊說自己是區文體旅遊局的工作人員,歡迎多提意見,如果現場不方便,也可通過微信公眾號反映。“看得出相關部門對民生實事很重視,希望廣征意見,促進工作更好開展。”王金樂說。龍崗區文體旅遊局局長劉德平表示,就是要抓住這種機會,瞭解群眾需求,聽取各界聲音,“局裡相關領導和相關科室負責人都來了,就要多聽建議”。

“很顯然,很多部門都已經習慣了‘問計於民’的方式。”龍崗區政府督查室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推進民生實事辦理過程中,已經打造了“事由民選、辦由民督、效由民評”新常態,涵蓋專案徵集、專案辦理和專案考核三大方面,每一項都有黨代表、人大、政協以及市民、協力廠商力量的參與,既保障了專案的民生屬性,也把評議權更多的交給社會公眾,在促進相關部門改進工作的同時可以讓更多市民受益。

首場評議答辯會:23件民生實事全部辦妥

(一)龍崗區教育局(11項)

1:新建坪地街道坪西九年一貫制學校(落實:100%)

專案為龍城高級中學教育集團東興外國語學校,占地面積28866.94平方米,為36班九年一貫制學校,可新增36班/1800個學位(小學24班/1200學位,初中12班/600學位),現已完成1、2、3棟教學樓施工,學校於2017年9月1日建成使用。

2:新建龍崗街道朱古石小學。完成主體結構施工,開展室內裝飾裝修施工(落實:100%)

項目位於龍崗街道五聯社區,占地面積18996.51平方米,為36班小學,可新增36班/1800個學位,已完成教學樓主體施工,並開展室內裝修工作。

3:新建寶龍街道同樂九年一貫制學校。完成主體結構施工,開展室內裝修施工(落實:100%)

項目位於寶龍街道同樂片區,占地面積29213㎡,為45班九年制一貫制學校,可新增45班/2250學位(小學30班/1500學位,初中15班/750學位)。已完成教學樓主體施工,並開展室內裝修工作。

4:平湖街道平湖中學改擴建工程。進場施工(落實:100%)

項目位於龍崗區平湖街道鳳凰大道297號,占地面積62155平方米,原36班初中擴建為54班初中,可新增18班/900學位。已完成概算評審及施工招標,現由施工隊進場清表。

5:推進南灣街道下李朗小學改擴建工程。開展房屋徵收、方案設計等專案前期工作(落實:100%)

項目位於南灣街道下李朗社區,占地面積24018平方米,擬將原12班小學擴建為54班九年一貫制學校,可新增42班/2100學位。已完成方案設計招標工作,現進行方案設計。

6:推進普惠性幼稚園建設,新增30所普惠性幼稚園(落實:160%)

2017年,新認定普惠性幼稚園48家,連續多年保持高位增長,現全區普惠性幼稚園達到294所,占全區幼稚園比率約為67.36%,在各社區的總體佈局均衡,實現了“在每個條件成熟的社區建成一所普惠性幼稚園”的目標。

7:向7000名左右幼稚園保教人員發放長期從教津貼(落實:109.4%)

已落實2017年幼稚園保教人員長期從教津貼人數統計和發放工作。2016-2017學年第一學期全區共發放3286.44萬元,惠及7659名保教人員;2016—2017學年第二學期共發放3129.84萬元,惠及7084名保教人員,人均發放標準增加到715元。

8:向7萬名3-6歲在園兒童發放健康成長補貼(落實:122.6%)

2017年4月,對全區85093名在園兒童發放健康成長補貼,占在園兒童總數的62%,較上一學年提高了5%,共發放補貼12647.16萬元。

2017年,龍崗超額完成民辦學校義務教育階段學位補貼任務。其中,春季學期,面向民辦學校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發放學位補貼65951人次,發放補貼金額約1.696億元;秋季學期發放學位補貼87783人次,發放補貼金額約3.159億元。

10:向5000名以上民辦中小學教師發放長期從教津貼,支持民辦學校發展(落實:101.2%)

2017年春季學期,對符合條件的4903名民辦中小學教師發放長期從教津貼,共計2134.88萬元;秋季學期,對符合條件的5218名民辦中小學教師發放長期從教津貼,共計2248.02萬元。11:擴大學前教育資源,加大幼稚園學位供給,新增幼稚園學位3000個(落實:317%)

2017年,新增民辦幼稚園32家,共計317個班,新增民辦幼稚園學位9510個,超額完成年初計畫。以量的持續、高位增長,全面滿足市民對學前教育的需求。

(二)龍崗區人力資源局(1項)

1:試點成立街道青年就業創業平臺(落實:100%)

專案自2017年3月運行以來,全年共組織24場青年創業就業系列活動,接受服務人員數量達889人。借助平臺功能,“大城眾創空間”已吸納了5個創業項目,為初創者提供了適宜的辦公環境及免租服務。

(三)龍崗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6項)

1:推進平湖醫院建設。地下室施工,完成局部主體施工(落實:100%)

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按照1500床規模一次性建設,力爭2019年年底前局部建成開業,建設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保健功能於一體的現代化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2:在阪田街道試行“互聯網+”宮頸癌篩查工作新模式,全年完成篩查8000例以上(落實:200%)

專案運用大資料雲計算技術跨地域使用細胞病理學專家資源,建立雲平臺資料庫為政府及專家決策提供參考,生成二維碼供掃描獲取電子版檢查報告。

3:對2017年分娩的新生兒進行免費聽力篩查,篩查率達95%(落實:篩查率98.12%)

2017年,龍崗助產醫院和區耳鼻喉醫院合作,發揮協同作用,構建轄區先天性聽力障礙的三級防控網路。

4:開展青少年初級衛生救護培訓工作進校園,完成培訓20場(落實:提前並超額30%)

項目提高了廣大師生的應急救護意識和技能,遇到緊急情況時可以沉著應對,在關鍵時刻進行自救或者救助他人,及時地挽救生命。

5:推進社康中心家庭病床服務,年內累計建床數不少於300張(落實:提前並超額2.8倍)

家庭病床服務是醫患雙方實現雙贏的利好。簽約服務的覆蓋面越來越廣,分級診療的成效越來越明顯,實現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雙促進、雙提高。

6:免費為戶籍和持有居住證的65歲以上老人提供1次體檢(落實:提前並超額13.7%)

2017年,健康體檢不僅有血壓等健康指標檢查,還對五官、皮膚、臟器功能等綜合檢測。同時,提供血、尿常規以及肝腎功能、心電圖檢測、B超常規等多項輔助檢查,並為老人提供中醫體質測評分析。社康中心對健康指標有異常傾向的老年人,根據不同情況進行個性化的健康指導和健康管理。

(四)龍崗區文體旅遊局(3項)

1:開展公益文體惠民活動(落實:100%)

實施“你點我送”文化惠民工程。計畫開展8000課時,實際完成13352課時,超計畫完成66.9%;公益電影放映專案,計畫放映5000場,實際完成5329場,超計畫完成6.6%;免費體育公益培訓專案,計畫11500課時,實際完成18169課時,超計畫完成58%,共約23萬人次參與;全民健身活動,計畫150場,實際完成417場次,超計畫完成178%。

2:推進文體場館免費公益開放(落實:100%)

龍崗區體育中心全年每天上午免費開放(9:00至12:00),每月8日及國家法定節假日全天免費開放(9:00至17:00);大運中心“一場兩館”除免費開放21天外,體育館籃球公園1號場實行全天免費開放,全年免費開放時長達1.5萬小時。

3:建設群眾身邊的便民文體設施180處(落實:100%)

利用“小塊土地”、投入“小筆資金”,優先建設群眾身邊的、可就近健身的“小型”便民文體設施。近三年累計投入體彩公益金4601萬元,新建便民文體設施660多處。

(五)龍崗區委組織部(1項)

1:新建、擴建15家園區黨群服務中心(落實:273%)

2017年,新建擴建園區黨群服務中心41家(其中新建17家,擴建24家),園區黨群服務中心總數達52家,數量位居全市第一。

(六)龍崗區民政局(1項)

1:繼續推行“社區民生大盆菜”惠民工程(落實:100%)

2017年,龍崗區繼續實施“社區民生大盆菜”專案惠民工程,實施2批共2129個專案,共計金額2.4億元,截至2017年底,已全部按計劃完成。

一個個惠民政策、一項項民心工程、

一筆筆民生投入、一件件實事的落實

才能讓龍崗百姓感受到這是實實在在的幸福!

來源|深圳僑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