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全國各地的有趣年俗大盤點,你們家有哪些好玩的年俗?

春節的腳步將近, 馬上就要迎來假期, 這就是現在努力上班的最大動力了!今年過年, 大家都打算怎麼過呢?我們國家地理面積遼闊, 民族眾多, 風俗多樣。 每年過年除了貼春聯, 吃團圓飯, 各地也都有自己獨特的年俗。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一些全國各地的有趣年俗吧。

北京

大首都, 北京, 每年辦春晚的地方。 過年的氣息也無疑是最濃厚的。 除夕, 人們四出拜訪親友, 叩拜尊長, 謂之“辭歲”。 除夕自戶庭以至大門, 凡是行走之外要撒上芝麻秸, 這叫“踩歲”。 前些年, 正月初一日, 五更起床, 焚香, 放紙炮。 這天互相拜訪, 叫做“賀新歲”。 除一般年俗外, 廟會則為舊時北京過年的主要習俗。 除了人們所熟悉的廠甸之外, 五顯財神廟、東嶽廟、白雲觀都是有名的廟會, 富有北京過年的特色。

陝西

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陝西, 最早人們過春節的時候, 富平縣各宗族皆為祖先畫像, 元日聚集子孫禮拜, 祭後有金飲宴, 稱為“節坐”。 初二親朋好友以麵食、豬肉相贈, 稱為“拜節”。 當日每人必定飽食, 稱為“填五窮”。 吃“五豆“, 在春節前一天晚上, 取出五樣豆子, 如大豆、黃豆、綠豆、豌豆、打江豆等熬制而成, 這是幾千年來流傳的風俗。 這樣的陝西,

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雲南

富有民族特色的雲南, 過年時與漢族一樣也要貼對聯。 但是“對聯”是紅紙剪成的各種圖案。 不僅“書寫”方式不同, 連貼的方式也別具一格。 除夕之夜, 全家老小每人拿著自製的春聯, 在院裡院外為萬物張貼。 邊貼邊唱, 所以白族的春聯被稱為“歌聯”。

歌聯貼到什麼東西上面, 就以那種東西為“主題”, 唱首聯歌“表達”聯意。

重慶

重慶在中國有山城和霧都的稱號, 在那裡過春節, 最明顯的標誌就是大街小巷都能看到臘梅花。 當地人喜歡春節在家裡擺上淡黃色的臘梅花, 其花瓣帶有清香的味道。

南山盛產臘梅花, 從臘月開始, 都能看到來自近郊的農民身背背籠, 裡面裝滿含苞待放的蠟梅花。 有人說, 過春節千萬別留在重慶, 沒有一個巨大的胃, 怕是要辜負了你的口水。 因為, 美食實在是太多啦。

香港

繁華都市香港, 過春節不比內地含糊。 在香港農曆年,在習俗上和氣氛上卻和傳統的截然不同。因時代的變遷,近年來,已很少香港人在農曆新年時按傳統在家裡貼春聯、年畫的了,取而代之的則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貼上“生意興隆”、“出入平安”等的揮春。雖然如此,但貼揮春的原意和貼春聯和年畫一樣,取其吉利之意,希望來年事事順利,平平安安。

臺灣

臺灣和祖國大陸各地一樣,春節,也叫過年,是民間最為熱鬧、時間最長的節日。一般從農曆十二月十六日的“尾牙”開始,到正月十五日元宵節過完,才算全部結束,歷時整整1個月。每個月的初一、十五或者初二、十六,是臺灣商人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稱為“做牙”。二月二日為最初的做牙,叫做“頭牙”;十二月十六日的做牙是最後一個做牙,所以叫“尾牙”。除了近年來日益盛行的尾牙聚餐外,按傳統習俗,全家人都圍聚在一起”食尾牙“。

山東

從初一零點開始,山東各地一般由家長首先起來“發紙”,開門前先放一掛火鞭,然後才能說話。黃縣、蓬萊一帶,早起要照虛耗。由女主人手持紅燭,把家中各個角落照一遍,意思是以光明驅逐黑暗。小孩子起床後,要攀著門拴打三個秋千,據說可以長得快。有些地區煮餃子時要用芝麻秸燒火,意味新的一年像芝麻開花一樣,節節高升,飯後在鍋內要放上饅頭,意味有“餘頭“。保留著傳統的山東,年味十足!

安徽 

安徽除夕的年夜飯是全年最豐盛的一餐。皖北人吃餃子,皖中和皖南人則在吃飯前要放鞭炮、貼春聯、祭祖。三十上午,男主人帶著一家老小踏上祭祖路。每到一個墳頭,他會給大家介紹躺在裡面的是何許人、生前大致情況等,然後晚輩們從提籃裡把做好的裝了魚、肉、米團、蔬菜的碗筷和酒杯一一整齊擺在祭臺上,放鞭炮、煙花,墳主平輩以下的一齊跪地作揖磕頭畢,將杯中酒灑在墳前,把碗筷又收回籃子,踩熄周圍煙火,再到下一個墳祭拜。

廣東 

逛花市,行花街這個是廣東的傳統習俗哦!春節逛花市的風俗,據說在中國唯廣州獨有,花市,老廣州叫“花街”,粵語說“唔行花街唔算過年”,就是說不逛花市不算過年。花街最旺就是年三十晚,買些花、柑(與金諧音)、桔(與吉諧音)回家過春節是每年必不可少的,把萬紫千紅帶回家中,寓意一年花開富貴,萬紫千紅,大吉大利。擺在家中的柑或桔都要掛上紅紅的利是封。

浙江 

浙江人春節這天,早上吃湯糰,寓意團團圓圓。有些人家全家吃素一天。這天習俗最大特點是讓家裡日用器物“休息”一天,也即讓家庭主婦休息,不掃地、不乞火、不殺牲、不動刀剪、不倒馬桶、不洗滌衣服,也不打罵孩子、不講不吉利的話。早晨見面忌說“早”字,謂說了要招來今歲跳“蚤”多。初二至初七八,遲的到十五,各家出門走親戚“拜歲”。

湖北

湖北人春節第一餐喝雞湯,象徵“清泰平安”。其中,主要勞動力還要吃雞爪,寄意“新年抓財”,“有希望的後生”要吃雞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飛,當家人則吃雞骨頭,有“出人頭地”之意。秭歸人第一餐吃袖炸的白蒿,取其諧音“百好”以圖吉利。荊州、沙市一帶,第一餐要吃雞蛋,意謂“實實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二個煮得很嫩,可透過蛋白見蛋黃的“荷包蛋”,意即“銀包金,金纏銀,得金得銀”。

湖南

大年三十夜守歲是熱情的湖南人民間年俗之一,這晚,柴火通夜不滅,全家人相守歡聚到十二點以後。湘西苗族更有特色。每年三十傍晚,闔家炒好香臘肉,做好酸魚等佳餚,備好包穀燒酒,歡歡樂樂吃“團年飯”。但這時全家還不能入席。主人全副武裝,手裡操一支滿面春風梭鏢,獨自躲進大門角落裡,兩眼窺伺寨外,以防野獸和外族來犯,要是朋友來了,主人高地跑出門外,將朋友拉進屋裡,高低要吃一頓友好的團年飯,一道圈爐歡度除夕良宵。

天津

臘八兒,天津人稱臘月初八為"臘八兒",有喝臘八粥的習俗。許多天津人還在這天用醋泡大蒜,名"臘八醋"。"臘八醋"不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壞。天津人有貼吊錢的習俗,吊錢是貼給屋外的人看的,正面沖外。但貼在外面容易掉落,漸漸地,天津人把吊錢貼在窗戶內,這樣就一直能保留到過完年了。津人過年可以沒有大門上的春聯,但家家一定會有吊錢。

東北

東北人過年講究熱鬧,年俗也就特別多。大年三十晚上一定要吃餃子,在眾多的餃子中只包上幾隻帶有硬幣的。誰吃到了這樣的餃子就預示著在新的一年裡會交好運,有吉祥之意。他們還喜歡吃凍梨,由於東北天氣寒冷,一些水果凍過之後,就另有一番滋味。二月二,“龍抬頭”這表示著二月初二這天人們剪頭會很吉利。大年初一、初二這兩天,不掃地,就是不願將好運氣、財氣掃走。

內蒙古

內蒙古每年農曆臘月二十三日為小年,傳說是火神密仁紮木勒哈降生的日子,崇拜火的蒙古民族最隆重的“祭火”儀式就在這一天舉行,屆時家家戶戶都在家裡祭祀火神。除清掃環境外,還要闔家團聚,燃放鞭炮,喝好酒,吃好飯,並把牛羊肉、糖塊、面餅、奶食品供奉在神龕前,向灶神焚香叩拜熱鬧非凡。

你的家鄉是哪裡呢?隨著煙花爆竹的“禁放令”,年味也慢慢變淡的今天,還記得你的家鄉人都是怎麼過春節的嗎?歡迎童鞋們踴躍補充哦~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公眾號:途牛旅遊網(T4007999999)

在香港農曆年,在習俗上和氣氛上卻和傳統的截然不同。因時代的變遷,近年來,已很少香港人在農曆新年時按傳統在家裡貼春聯、年畫的了,取而代之的則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貼上“生意興隆”、“出入平安”等的揮春。雖然如此,但貼揮春的原意和貼春聯和年畫一樣,取其吉利之意,希望來年事事順利,平平安安。

臺灣

臺灣和祖國大陸各地一樣,春節,也叫過年,是民間最為熱鬧、時間最長的節日。一般從農曆十二月十六日的“尾牙”開始,到正月十五日元宵節過完,才算全部結束,歷時整整1個月。每個月的初一、十五或者初二、十六,是臺灣商人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稱為“做牙”。二月二日為最初的做牙,叫做“頭牙”;十二月十六日的做牙是最後一個做牙,所以叫“尾牙”。除了近年來日益盛行的尾牙聚餐外,按傳統習俗,全家人都圍聚在一起”食尾牙“。

山東

從初一零點開始,山東各地一般由家長首先起來“發紙”,開門前先放一掛火鞭,然後才能說話。黃縣、蓬萊一帶,早起要照虛耗。由女主人手持紅燭,把家中各個角落照一遍,意思是以光明驅逐黑暗。小孩子起床後,要攀著門拴打三個秋千,據說可以長得快。有些地區煮餃子時要用芝麻秸燒火,意味新的一年像芝麻開花一樣,節節高升,飯後在鍋內要放上饅頭,意味有“餘頭“。保留著傳統的山東,年味十足!

安徽 

安徽除夕的年夜飯是全年最豐盛的一餐。皖北人吃餃子,皖中和皖南人則在吃飯前要放鞭炮、貼春聯、祭祖。三十上午,男主人帶著一家老小踏上祭祖路。每到一個墳頭,他會給大家介紹躺在裡面的是何許人、生前大致情況等,然後晚輩們從提籃裡把做好的裝了魚、肉、米團、蔬菜的碗筷和酒杯一一整齊擺在祭臺上,放鞭炮、煙花,墳主平輩以下的一齊跪地作揖磕頭畢,將杯中酒灑在墳前,把碗筷又收回籃子,踩熄周圍煙火,再到下一個墳祭拜。

廣東 

逛花市,行花街這個是廣東的傳統習俗哦!春節逛花市的風俗,據說在中國唯廣州獨有,花市,老廣州叫“花街”,粵語說“唔行花街唔算過年”,就是說不逛花市不算過年。花街最旺就是年三十晚,買些花、柑(與金諧音)、桔(與吉諧音)回家過春節是每年必不可少的,把萬紫千紅帶回家中,寓意一年花開富貴,萬紫千紅,大吉大利。擺在家中的柑或桔都要掛上紅紅的利是封。

浙江 

浙江人春節這天,早上吃湯糰,寓意團團圓圓。有些人家全家吃素一天。這天習俗最大特點是讓家裡日用器物“休息”一天,也即讓家庭主婦休息,不掃地、不乞火、不殺牲、不動刀剪、不倒馬桶、不洗滌衣服,也不打罵孩子、不講不吉利的話。早晨見面忌說“早”字,謂說了要招來今歲跳“蚤”多。初二至初七八,遲的到十五,各家出門走親戚“拜歲”。

湖北

湖北人春節第一餐喝雞湯,象徵“清泰平安”。其中,主要勞動力還要吃雞爪,寄意“新年抓財”,“有希望的後生”要吃雞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飛,當家人則吃雞骨頭,有“出人頭地”之意。秭歸人第一餐吃袖炸的白蒿,取其諧音“百好”以圖吉利。荊州、沙市一帶,第一餐要吃雞蛋,意謂“實實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二個煮得很嫩,可透過蛋白見蛋黃的“荷包蛋”,意即“銀包金,金纏銀,得金得銀”。

湖南

大年三十夜守歲是熱情的湖南人民間年俗之一,這晚,柴火通夜不滅,全家人相守歡聚到十二點以後。湘西苗族更有特色。每年三十傍晚,闔家炒好香臘肉,做好酸魚等佳餚,備好包穀燒酒,歡歡樂樂吃“團年飯”。但這時全家還不能入席。主人全副武裝,手裡操一支滿面春風梭鏢,獨自躲進大門角落裡,兩眼窺伺寨外,以防野獸和外族來犯,要是朋友來了,主人高地跑出門外,將朋友拉進屋裡,高低要吃一頓友好的團年飯,一道圈爐歡度除夕良宵。

天津

臘八兒,天津人稱臘月初八為"臘八兒",有喝臘八粥的習俗。許多天津人還在這天用醋泡大蒜,名"臘八醋"。"臘八醋"不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壞。天津人有貼吊錢的習俗,吊錢是貼給屋外的人看的,正面沖外。但貼在外面容易掉落,漸漸地,天津人把吊錢貼在窗戶內,這樣就一直能保留到過完年了。津人過年可以沒有大門上的春聯,但家家一定會有吊錢。

東北

東北人過年講究熱鬧,年俗也就特別多。大年三十晚上一定要吃餃子,在眾多的餃子中只包上幾隻帶有硬幣的。誰吃到了這樣的餃子就預示著在新的一年裡會交好運,有吉祥之意。他們還喜歡吃凍梨,由於東北天氣寒冷,一些水果凍過之後,就另有一番滋味。二月二,“龍抬頭”這表示著二月初二這天人們剪頭會很吉利。大年初一、初二這兩天,不掃地,就是不願將好運氣、財氣掃走。

內蒙古

內蒙古每年農曆臘月二十三日為小年,傳說是火神密仁紮木勒哈降生的日子,崇拜火的蒙古民族最隆重的“祭火”儀式就在這一天舉行,屆時家家戶戶都在家裡祭祀火神。除清掃環境外,還要闔家團聚,燃放鞭炮,喝好酒,吃好飯,並把牛羊肉、糖塊、面餅、奶食品供奉在神龕前,向灶神焚香叩拜熱鬧非凡。

你的家鄉是哪裡呢?隨著煙花爆竹的“禁放令”,年味也慢慢變淡的今天,還記得你的家鄉人都是怎麼過春節的嗎?歡迎童鞋們踴躍補充哦~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公眾號:途牛旅遊網(T4007999999)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