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第十期」青春建功北大荒 我為墾區獻一策

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我們哦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助力農墾改革發展, 把墾區青年的思想行動統一到總局黨委、總局的各項決策部署上來,

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力推進農墾改革發展的工作任務上來, 總局團委、北大荒青年聯合會、北大荒青農協聯合“青春建功北大荒 我為墾區獻一策”活動。

總局團委官方訂閱號將對“青春建功北大荒 我為墾區獻一策”提案進行展播。 北大荒青年時刻心系墾區改革發展, 擁抱改革、參與改革、投身改革, 努力創新創業, 為墾區發展培育新動能, 為打造中國農業領域航母貢獻青春力量!

第十期

農牧產業優化升級 特色產品走向市場

八五二分公司農業生產技術部部長 李建勳

作者簡介

李建勳, 男, 1974年生人, 中共黨員, 本科學歷, 現任八五二分公司農業生產部部長, 在工作中, 時刻嚴格要求自己, 兢兢業業, 以身作則, 始終工作在田間地頭, 服務基層、服務農戶, 為農戶解決農業生產的疑難問題, 是所有農業技術人員學習的榜樣。 2017年被評為農場敬業標兵,

在2017年農業部綠色高產高效創建工作中, 帶領農業生產部門人員積極開展工作, 取得了農墾總局玉米示範區和核心區第一;農墾總局大豆示範區第一的好成績。

八五二農場認真貫徹落實總局﹑管理局兩級黨委(擴大)會議和農業工作會議精神,

堅持新發展理念, 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 以提高農業供給品質為主攻方向, 以爭當墾區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為目標, 以構建綠色農業、品牌農業、智慧農業和休閒農業四種農業業態為創新理念, 使農業生產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但對於未來農牧業產業優化升級、特色產品走向市場方面仍存在問題和不足, 現將情況建議彙報如下:

一、農牧產業存在問題

(一)

城鎮居民對農牧產品的需求量及品質要求不斷提升。 現在, 隨著農場城鎮居民經濟收入的不斷提升及文化知識的不算豐富, 人們開始追求更高品質的物質生活和精神享受。 居民對“食品安全”及“吃得健康”等概念尤為重視, 但本地綠色健康的農牧食品產能遠遠滿足不了城鎮居民需求。 如何提升農牧產品品質安全性和信譽度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二)

農業種植結構較為單一,玉米、大豆、水稻等主要糧食作物依然佔據主導,農產品以“原”字型大小為主,高附加值作物種植面積較小。畜牧產業發展起步較晚,經營理念和技術創新有待提高。

(三)

農場特色農產品銷路短缺,缺少良好的行銷策略,大米、雜糧、酒等名優產品能實現有價值的產能,但缺乏整體品牌影響力。

二、問題產生原因分析

(一)

(二)

很多種植戶對特色經濟作物持觀望態度,思想過於保守,對農業結構調整及農業供給側改革政策理解不透徹,沒有政策不想種,沒有訂單不敢種,沒有效益不願種,並且在主體作物種植上,大部分種植戶依然信奉產量至上,輕視品質的重要性。

(三)

農牧產品行銷多為傳統方式,缺乏創新行銷策略,互聯網+電子商務、互聯網+農業沒有形成真正的運營體系。農牧產品未能與農場文化品牌有機結合,形成品牌效應,缺乏良好的行銷團隊。

三、解決辦法及建議意見

(一)

黑龍江農墾作為全國商品糧基地,糧食產能毋庸置疑,但糧食安全、農牧產品品質還有很大發展空間,要想實現“由吃得飽向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安全轉變”,我們首先要把握好農牧產品的源頭。過去我們一味地強調農業生產的數量,對品質缺乏足夠的關注。現在中央強調農產品供給要數量和品質並重,因而綠色農業、精准農業、設施農業、生態農業、迴圈農業已成為我們農場今後主要的發展方向。對於一個農業大場來說,農、牧自然是密不可分的,將農業與畜牧業均衡、同步發展好,農場的整體經濟發展自然會不斷提升。面對這一現狀,我們首先要滿懷信心,鼓足幹勁、不斷學習瞭解國策方針,同時擴大招商引資,吸收相關專業人才及經驗豐富的老專家,轉變陳舊的思想觀念,快速轉變並適應新形勢下的農業、畜牧業發展方式。加大對農產品品質追溯體系的運用,積極注冊商標,走進市場。

(二)

結合百萬畝旱作農業的特點,一是按照“一大、一小、兩高、多雜”的思路,種植大粒豆、小粒豆、高油豆、高蛋白豆、紅小豆、芸豆、黑豆、雙青豆等特色經濟作物。同時,以犇犇牧業為龍頭,實現飼草當地語系化種植。二是調整品種結構。根據第三積溫帶的氣候特點,作物品種向早熟、優質、抗逆性強、市場競爭力強的方向調整,大豆以高蛋白、高油品種為主,玉米種植以品質好、脫水快品種為主,水稻以米質優、適口性好品種為主。通過調整,作物區域種植佈局和品種結構更加科學合理。

把農業結構調好調順調優,需著力把握好三個方面的重大調整。一是瞄準市場需求,調優產品結構。按照“穩糧、優經、擴飼”的思路,統籌調整糧經飼三大種植結構,促進農產品供給由“生產導向型”向“消費導向型”轉變;二是秉持綠色發展,調好生產方式,大力發展綠色、有機及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大力推廣農業“三減”,著力推行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綠色生產方式。要不斷優化農業經營體系,淘汰對環境有負面影響的產業與投入,努力提升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三是促進三產融合,調順產業體系。利用“旅遊+”、“生態+”等模式,推進農業、林業與旅遊、教育、文化、健康等產業深度融合,圍繞有基礎、有特色、有潛力的產業,建設一批集農業文化旅遊“三位一體”、生產生活生態同步改善、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的特色農場。

(三)

由“種的好”向“賣得好”的轉變,狠抓訂單農業,以鋼鐵鎮小粒豆農民專業合作社、沃野農莊、樺龍冷凍食品有限公司及銀鴻制米廠等產品加工銷售企業為依託,大力開展訂單農業的種植,增加雜豆、粘玉米等高效作物的種植面積。正確的行銷策略是企業的產品走向市場的先決條件,因此企業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就必須在制定行銷策略上下功夫。首先要樹立綠色行銷觀念,從農業種植到宣傳、銷售等各個方面都進行綠化,同時注重培育綠色企業文化,使企業在全社會樹立起關心社會、保護環境、對消費者負責的公眾形象,以此提高市場競爭力。其次是要合理定價,實施品牌經營,展現綠色食品的綠色價值,提高企業競爭力。

北大荒青年

不忘初心 砥礪奮進

圖文排版:安 楠

校對審核:張雅南

向上·向善·向前看

如何提升農牧產品品質安全性和信譽度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二)

農業種植結構較為單一,玉米、大豆、水稻等主要糧食作物依然佔據主導,農產品以“原”字型大小為主,高附加值作物種植面積較小。畜牧產業發展起步較晚,經營理念和技術創新有待提高。

(三)

農場特色農產品銷路短缺,缺少良好的行銷策略,大米、雜糧、酒等名優產品能實現有價值的產能,但缺乏整體品牌影響力。

二、問題產生原因分析

(一)

(二)

很多種植戶對特色經濟作物持觀望態度,思想過於保守,對農業結構調整及農業供給側改革政策理解不透徹,沒有政策不想種,沒有訂單不敢種,沒有效益不願種,並且在主體作物種植上,大部分種植戶依然信奉產量至上,輕視品質的重要性。

(三)

農牧產品行銷多為傳統方式,缺乏創新行銷策略,互聯網+電子商務、互聯網+農業沒有形成真正的運營體系。農牧產品未能與農場文化品牌有機結合,形成品牌效應,缺乏良好的行銷團隊。

三、解決辦法及建議意見

(一)

黑龍江農墾作為全國商品糧基地,糧食產能毋庸置疑,但糧食安全、農牧產品品質還有很大發展空間,要想實現“由吃得飽向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安全轉變”,我們首先要把握好農牧產品的源頭。過去我們一味地強調農業生產的數量,對品質缺乏足夠的關注。現在中央強調農產品供給要數量和品質並重,因而綠色農業、精准農業、設施農業、生態農業、迴圈農業已成為我們農場今後主要的發展方向。對於一個農業大場來說,農、牧自然是密不可分的,將農業與畜牧業均衡、同步發展好,農場的整體經濟發展自然會不斷提升。面對這一現狀,我們首先要滿懷信心,鼓足幹勁、不斷學習瞭解國策方針,同時擴大招商引資,吸收相關專業人才及經驗豐富的老專家,轉變陳舊的思想觀念,快速轉變並適應新形勢下的農業、畜牧業發展方式。加大對農產品品質追溯體系的運用,積極注冊商標,走進市場。

(二)

結合百萬畝旱作農業的特點,一是按照“一大、一小、兩高、多雜”的思路,種植大粒豆、小粒豆、高油豆、高蛋白豆、紅小豆、芸豆、黑豆、雙青豆等特色經濟作物。同時,以犇犇牧業為龍頭,實現飼草當地語系化種植。二是調整品種結構。根據第三積溫帶的氣候特點,作物品種向早熟、優質、抗逆性強、市場競爭力強的方向調整,大豆以高蛋白、高油品種為主,玉米種植以品質好、脫水快品種為主,水稻以米質優、適口性好品種為主。通過調整,作物區域種植佈局和品種結構更加科學合理。

把農業結構調好調順調優,需著力把握好三個方面的重大調整。一是瞄準市場需求,調優產品結構。按照“穩糧、優經、擴飼”的思路,統籌調整糧經飼三大種植結構,促進農產品供給由“生產導向型”向“消費導向型”轉變;二是秉持綠色發展,調好生產方式,大力發展綠色、有機及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大力推廣農業“三減”,著力推行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綠色生產方式。要不斷優化農業經營體系,淘汰對環境有負面影響的產業與投入,努力提升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三是促進三產融合,調順產業體系。利用“旅遊+”、“生態+”等模式,推進農業、林業與旅遊、教育、文化、健康等產業深度融合,圍繞有基礎、有特色、有潛力的產業,建設一批集農業文化旅遊“三位一體”、生產生活生態同步改善、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的特色農場。

(三)

由“種的好”向“賣得好”的轉變,狠抓訂單農業,以鋼鐵鎮小粒豆農民專業合作社、沃野農莊、樺龍冷凍食品有限公司及銀鴻制米廠等產品加工銷售企業為依託,大力開展訂單農業的種植,增加雜豆、粘玉米等高效作物的種植面積。正確的行銷策略是企業的產品走向市場的先決條件,因此企業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就必須在制定行銷策略上下功夫。首先要樹立綠色行銷觀念,從農業種植到宣傳、銷售等各個方面都進行綠化,同時注重培育綠色企業文化,使企業在全社會樹立起關心社會、保護環境、對消費者負責的公眾形象,以此提高市場競爭力。其次是要合理定價,實施品牌經營,展現綠色食品的綠色價值,提高企業競爭力。

北大荒青年

不忘初心 砥礪奮進

圖文排版:安 楠

校對審核:張雅南

向上·向善·向前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